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案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课标对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提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的要求。
2.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安排的是一次看图讲故事,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一则。故事讲的是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儿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却没有回来,妈妈只得让儿子再去叫爸爸。漫画共有六格,最后一格留白,图意不言而喻——爸爸也被书的内容迷住了,读者看后不由得因童心未泯的爸爸忍俊不禁。
漫画内容依次如下:第一格,要开饭了却不见儿子,妈妈让爸爸去叫儿子:第二格,爸爸来到儿子房间,见儿子正在读书,于是叫儿子去吃饭;第三格,儿子离开房间,爸爸被书吸引;第四格,儿子和妈妈准备开饭,却不见爸爸回来;第五格,妈妈又让儿子去请爸爸来吃饭。前五格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描述图意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为画面面上对话,使故事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格画面留白,给学生以想象空间,可以此为话题展开交流,让学生想象“爸爸可能去了哪里”。这一格也是故事的兴趣点,讨论后教师揭晓,可出示原图,再让学生完整地讲述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通过猜测爸爸去了哪里,推荐最有趣、最合理的故事结局;二是通过合作表演,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3.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看图讲故事这种口语交际,还是首次接触。学习时,可运用观察法,按顺序观察每幅图,理解每幅图的意思。再根据前面几幅图的意思,通过合理的想象、同桌交流,弄清故事会怎么发展,将故事内容续编下去。
课时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2.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评价任务
1.按照序号有顺序地观察每幅图,交流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小组合作讲故事,把5幅图连起来讲一讲,每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交流。(针对目标1)
2.听故事的同学猜所讲内容对应的是哪幅图,评选“最佳听众”。(针对目标2)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谈话导入,趣学新课
1.谈话导入:大家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
2.漫画除了具有大家所说的幽默、风趣的特点外,有的还会批评和讽刺某些人和事呢!
3.课件出示《父与子》封面,大家看过这本有趣的漫画吗?看过的同学简单跟大家说说这本书。
4.教师介绍《父与子》这本书。
课件出示:
埃·奥·卜劳恩,德国著名漫画家。他的艺术生涯十分短暂,作品不多,但成就卓著。他在《父与子》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父与子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5.教师板书课题:看图讲故事。
6.讲好这一家三口的故事的人,将获得“故事大王”的称号;用心倾听的人,有机会当选为“最佳听众”。(课件出示评选标准)
课件出示:
“故事大王”评选标准:讲清图意,语言连贯,生动精彩。
“最佳听众”评选标准:用心倾听,尊重他人,专心思考。
二、看图说话,方法指导
1.有序观察。
(1)出示课文图片,仔细观察,这是一件和什么有关的事?(预设:看书)
(2)这么多幅图,我们应该先看哪一幅呢?指导学生有序看图,观察多幅图的时候,我们就要按照序号有顺序地观察。(板书:有序观察)
2.概括图意。
(1)课件出示漫画,学生交流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板书:概括图意)
(2)全班交流,用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说话。
3.关注细节。
(1)观察人物形象。漫画中的人物形象通常画得夸张,让人看了觉得很有趣。请同学们说说父与子两人形象有什么特点。
预设:父亲光头,很胖,大肚子。儿子瘦小,头发乱糟糟的。
(2)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细节。(预设:第一幅图凳子上的问号等)
(3)从细节上我们可以捕捉更多的信息,读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板书:关注细节)
4.合理想象。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请学生说说从第一幅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②从饭桌上碗里飘出的像烟的东西,你们知道了什么?
③还有一个凳子是留给谁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④爸爸和妈妈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扮演人物表演说。
⑤同桌之间练说,请学生交流展示。
板书:合理想象。通过想象,给人物加上合适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使故事更丰富、有趣。
三、总结方法,练讲故事
1.刚刚我们知道了说每幅图内容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关注细节并合理想象,才能使故事讲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方法,同桌互相讲讲剩下的4幅图。
2.猜图游戏,解析图意。了解了每一幅图的内容后,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叫“我说你猜”。请5名同学上台抽签,抽取图画序号,并清楚地说出所抽选图画的图意,其余同学猜所讲内容对应的是哪幅图,评选“最佳听众”。
3.小组合作讲故事,把5幅图连起来讲一讲,每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交流。
4.师生评议。
四、对比想象,优化结局
1.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结局是怎样的情景?
(1)补充空白图。请同学们当一回画家,在书上的空白处画一画,看谁画的结尾最有趣。(注意:最后一幅图的内容要根据前面5幅图来,不能凭空想。)
(2)让学生拿着自己的画,上台讲一讲,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以及是怎么想的。
2.师生共同评选出最合理的结局,并颁发“故事大王奖”和“最佳听众奖”。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看清图意 讲清故事
用心倾听 想象结局
课后作业
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PAGE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