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上22.狐假虎威教案设计(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上22.狐假虎威教案设计(两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20:5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狐假虎威教案设计(两课时)
课题 22狐假虎威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课时 第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而识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学习独立识字”,重点在“知”“懂”“会”上。写字则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朗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老师的指导、示范,重视学习朗读的过程。学生在对文本有了初步感知的前提下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了解词句,并积累词语。从阅读5的表述来看,在低年级阅读故事和诗歌,主要不是培养阅读能力,而重在阅读过程的展示,关注的是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活动,从课文的语言中直接感知事件、任务或情景,这是展开性和表现性目标。
2.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讲述了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脱离了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的故事。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扑过去、逮住”等动词描绘出狐狸被老虎瞬间擒住的场景,表现出老虎的凶猛。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狐狸骗老虎的过程。狐狸被抓后“扯着嗓子”反问老虎“你敢吃我 ”,说明狐狸内心恐慌,但还装神气试探老虎。老虎“一愣”,说明它被狐狸的反问吓住了。初步得逞后的狐狸口气变得强硬、坚定,用“老天爷”威吓老虎。“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是对老虎强硬的威吓。老虎“松开”了爪子,说明狐狸的谎言奏效。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进森林的场景。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说明对于欺骗老虎很有把握,扬扬自得。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说明老虎对狐狸的话不是完全信任。动物们看见它们俩撒腿就跑,表面上验证了狐狸的话,让老虎以为是狐狸的威风吓退了百兽。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意思的解释,“假”就是“借”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课后第一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后第二题出示了描写狐狸和老虎不同表现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
课文第一幅插图对应课文的第二部分,表现的是狐狸靠谎言蒙骗老虎的情境;第二幅图对应课文的第三部分,生动再现了“狐假虎威”的场景。插图形象地展示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学习起这类文章来并不难。加之本文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读后分析角色特点。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总之,学生应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传达的道理。
学习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课时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评价任务
1.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在导入课题时书写生字;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等方法识记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故事引入课题
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领读课题。提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课题中的“威”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威 转 扯 嗓 派 违 抗 爪 趟 神 猪 纳 闷 受 骗 借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转、猪”是翘舌音,“闷、寻”是前鼻韵母,“嗓、抗、趟”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2)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读。
(4)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寻找、食物、违抗、威风、野猪、受骗、借着、爪子、纳闷。
(5)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读: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
2.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师生评议。
3.老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4.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再读课文。
5.整体感知,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进行书写指导:
注意:“爪”的一竖在竖中线上,“命”不要丢一横,指导书写“食、物、就、神”。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来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坐姿和书写姿势。
板书设计
22 狐假虎威
食 物 爷 就 爪 神 活 猪
课后作业
1.抄写带生字的词语
2.熟读课文
22.狐假虎威教案设计(两课时)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评价任务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教学活动设计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词语读准确了,课文也读通读顺了。下面,我可要检查一下咯,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课件出示词语)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狐狸欺骗老虎的故事,那么,狐狸是怎么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教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好象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讲。
3.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尽管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还是逮到了它。狐狸为什么是“窜过”呢?为什么不用“跑”呢? “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凶猛的特点,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6.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小组讨论。
(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1.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狡猾的狐狸——
2.自由读2—5小节,思考:狐狸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用“——”线划出。
3.指名回答。出示重点词语: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学生做动作体会。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
4.指导学生读出狐狸与老虎不同的语气。
5.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出示练习:孩子们,你们看这真是一只( )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
6.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7.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8.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
学生勾画相关句子,指名读。
出示: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出示第二幅图,这时,狐狸是怎样一副模样,而老虎呢?找出文中的词语读一读。
3.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X|k |B| 1 . c|O |m
5.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6.指导朗读,分别读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7.森林里的小动物什么反应?找出相关词语:“纳闷”、“撒腿就跑”。
小动物们为什么会“纳闷”?后来为什么又“吓得撒腿就跑”?指名回答 。
8.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好不好?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狐狸为什么能吓跑森林里大大小小的百兽?
2.指名回答。
3.齐读。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 )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这堂课我们学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故事中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和家人朋友们分享一下吧。
五、拓展升华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板书设计
21 狐假虎威
课后作业
1.搜集相关的寓言故事
2.熟读课文
PAGE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