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第二节 1787年宪法 1、原因:
邦联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无法保障美国发展。(政治)
一、新生美国的窘境(1787宪法背景) 1781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制定的《邦联条例》生效。
独立后的美国由13个州结成所谓的“邦联” 。
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权。这
种政治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很快便遇到了许多无法解
决的问题。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政府组成的国家联合体。2.表现:
(1)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
(2)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
(3)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一、新生美国的窘境(1787宪法背景)年轻美国的窘境加强中央集权二、1787年宪法1、制定时间、地点:
2、内容:
3、特点:
4、评价:(1)确立联邦制1787年 费城①联邦政府成为各州的中央政府。
②中央设国家元首——总统。
③各州在行政上保留一定独立性。联邦制二、1787年宪法1、制定时间、地点:
2、内容:
3、特点:
4、评价:(1)确立联邦制1787年费城(2)政府的权力构建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其他机构最高法院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美国三权分立的象征国会白宫最高法院Capital , the United StatesSupreme CourtPresident★总统权力①外交权
②人事任免权
③执法权、否决权
④军事权(不含宣战权,行使紧急状态权)
⑤特赦权
……某年7月,八国峰会举办前夕,美国总统布什抵达德国进行访问 经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乔治.W.布什任命,罗伯茨宣誓就职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珍珠港事件,罗斯福总统签署对日作战★总统的选举①资格:必须是生来就是美国公民,年龄达到35岁;宣誓就职之时在美国国境内居住需满十四年。
②由人民选出总统选举团,再由选举团来选举总统的方式。
③每届任期4年(1787年宪法中没有对连任届数加以限制)。2000年美国大选,总统难产,最后由最高法院做出判决,将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票判给布什,布什以微弱的优势赢得大选。①立法权
②宣战权
③征税权、铸造货币
④弹劾总统权
…… ★国会权力知道他们的麻烦吗?丑闻事件国会选举①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②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6年, 每年改选参议院成员的1/3。
③众议院按各个州的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中的大法官任职是终身制的。
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有权解释包括联邦宪法在内的所有法律条款,它认为某些法律或条约有违反宪法的精神,可以宣布其无效。总统最高法院国会制衡议案否决权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任命最高法官宣布总统行为违宪总统任命法官需经参院通过解释宪法权二、1787年宪法1、制定时间、地点:
2、内容:
3、特点:
4、评价:(1)确立联邦制1787年费城(1)权力的平衡与制约(2)体现民主因素(2)政府的权力构建有人认为《联邦宪法》堪称资本主义法律的典范,也有人认为这部宪法不过如此。那么你的看法呢? 思考:★先进性 :
(1)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三、从“邦联”到“联邦”1、联邦制政府的形成:(1)1788年6月21日,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2)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3)1789年3月,选出第一届国会;三、从“邦联”到“联邦”2.联邦政府的措施:(1)颁布国会法令和司法条例;
(2)整顿货币,发行公债,发布税收法令,
实行关税保护政策;
(3)1791年,批准建立国家银行。影响经济上: 形成全国性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上: 有足够的权威来维护国内统治和应付外来威胁,巩固新政权。政治上: 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四、两党制的形成(驴象之争)★形成过程:建国后不久总统选举秀——驴象之争民主党共和党请思考:★两党之争的本质?“驴象本一家” 美国的“驴象之争”实际上只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之争罢了,由于其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驴象本一家”。知识小结
1、1787年宪法制定背景——邦联体制
2、1787年宪法概况——联邦体制
3、1787年宪法的实施及影响
4、两党制的形成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异同?总统国王选民选举世袭任期制终身制有无总统首相总统任命议会产生总统(议会)内阁不同点 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央权力分配采用三权分立原则,两党轮流执政,议会(国会)实行两院制。相同点学习思考
1.(教材P123)
提示:美国成立之初建立的是邦联制度,在当时使新生的美国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国家无力偿还大笔的债务;其次是政府不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外贸易;再次,软弱的政府不能有效地保护国家的安全。因此,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2.(教材P123)
提示:杰斐逊的这种观点只是从一个角度展现了美国总统制的特点。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3.提示:不是。美国的总统大选是每4年一次,国会选举则是每2年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教材P126)
史学争鸣(教材P124)
提示: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权力结构设计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部宪法的内容没有否定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但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政体,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自我测评(教材P127)
1.提示:我不是这样看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虽然保留了国王,但却剥夺了王权,国王“统而不治”,议会至上,代表的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从根本上有别于封建君主制度的。因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都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2.提示:1787年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留了一些独立性,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既把各州团结成一个国家,又发挥了各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好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宪法的规定使大小州都享有了好处,避免了大州控制小州,协调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调和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27)
1.提示:尼克松妨碍司法审判、滥用总统权力、蔑视国会的传讯等行为违背了美国宪法中三权分立的规定和原则,破坏了立宪政体。2.提示:安德鲁·约翰逊1868年受众议院弹劾,在参议院未通过,继续任职;克林顿1998年受众议院弹劾,1999年在参议院未通过,继续任职。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
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
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
在讽刺美国 ( )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B2.下列人物对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产生重要影响的
欧洲启蒙思想家是 ( )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解析 洛克提出早期分权学说,但不完善,伏尔
泰主张实行开明君主专政,卢梭主要是强调社会
契约。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明
确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而
1787年宪法正好体现这一学说。D3.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
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
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
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
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
制度的精神,总统 ( )
A.对《圣经》负责 B.对《宪法》负责
C.对各州负责 D.对国会负责
解析 美国总统是由全国人民依据《宪法》通过
间接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因此他的工作向《宪法》负责。B4.某人在读下图时得出了如下四个信息,错误的是
( )
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的具体表现
②本着相互制衡的原则,参议院和众议院可以弹劾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 ③内阁既向总统负责,也向国
会负责 ④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 逆向型选择题,全面考查学生对联邦政府构成的原则。联邦法院执掌司法权,其大法官不受国会弹劾;内阁只向总统负责。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5.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
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
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
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
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B.克林顿与西安小姑娘开了一次玩笑
C.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D.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解析 本题以克林顿与中国小姑娘的对话切入,巧
妙地考查了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和对美国政治制度
特点的认识。“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
一语道出了近代以来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
体,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所以说是
美国人民管着总统。
答案 A
6.1787年宪法的保守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①民主性不够广泛 ②允许奴隶制存在 ③不承认
所有成年人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总统既是
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④是符合当时
美国国情的,也是切实维护了美国联邦行之有效的
措施,并非保守性和局限性。排除④,故选D。D能力提升
7.托马斯·杰斐逊在谈到华盛顿时说:“一个伟人
的节制与美德,可能使这场革命免于像其他众多
的革命那样,使盼望建立的自由被扼杀而告终。”
这主要是赞美华盛顿 ( )
A.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B.拒当国王且主持制定宪法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创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8.右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
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
对峙的格局。下列有关美国两党制
的正确表述是 ( )
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②代表的
利益集团不尽相同 ③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
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美国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排
除含④的选项。A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
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
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险遭弹劾的克林顿材料二请回答:
(1)概括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材料二所示各机构的职权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这种政治体制?
答案 (1)美国总统虽然权力很大,但受到国会的制约。
(2)总统是最高行政长官,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
队总司令;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拥有立法权;最高
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
(3)这种政治体制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
国家的巩固;三权分立,权力间制约与平衡,防止独
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
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
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
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
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和限
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和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前年满二十一周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
修正案(1971年)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一所确认的原则作简要分析。解析 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生来就是平等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等词,可解答出原则;把本段材料放到当时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中分析,可解答其作用。第(2)问抓住材料中的“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等词及材料出处所反映的时间,可判断出此规定应是美国内战的产物。第(3)问对三段材料进行归纳提炼即可。第(4)问主要考查创新思维能力,应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注意要合乎情理,语言简练。最后一问应依据哲学常识进行解答。答案 (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
(2)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
(3)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
(4)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即可,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
(5)天赋人权的原则虽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在哲学上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论证人的本质,是对抽象人性论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