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8 11: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1日本侵华的原因(1)日本:
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②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③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
(2)中国:
①中国近(近水楼台)、中国弱(容易得手)、中国肥(地大物博)
②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
(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之风盛行2伟大的抗日战争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侵华日军的罪行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31、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2、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实行疯狂的经济掠夺文教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一、侵华日军的罪行日军的暴行: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和毒气战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4日本侵华的步骤仔细阅读教材,制做一个日军军事侵略进程大事年表。5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④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组织抗日义勇军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②长城抗战——安德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③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④西安事变①工人罢工、募捐;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③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6(2)特点:
①广泛性(区域和阶层):区域广,波及东北、华北、上海、福建等地。
各阶层各党派都投身其中。东北军民;学生;国民党爱国力量;许多民主党派
和群众团体;这次运动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
②抗日与反蒋相结合。(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抗日必反蒋 )
③艰巨性讨论:1931~1937年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
①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空前严重。(根本原因)
②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一味妥协退让,压制全国人民的抗日活动。
③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宣传与领导。(3)影响:
①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的阴谋和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③促使国共两党调整政策,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促使中国政局由内战、对峙到合作抗日的转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了准备。 7(一)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
推动因素:
主导作用:
重要因素:
(二)实现形式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全民族抗战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中国国民党政策的转变——不得不抵抗8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如何?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号召驱逐日寇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方针(确立方针)
(4)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5)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初步形成)
(6)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
(7)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8)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标志正式建立)92、国共联合抗日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 蒙古抗日游击队
                 武装的壮大  回民支队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正面战场
(国民党)敌后战场
(共产党)两个战场关系:⑴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⑵中共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片面抗战路线10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1938年春——1938年5月,徐州失守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节节败退
丧师失地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共配合典范11探究: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在这些会战中,国民党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
(1)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
(2)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
(3)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
(4)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12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两条抗战路线13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时间:
指挥者:
战线:
战果:
意义:百 团 大 战正在指挥作战的彭德怀①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②增强抗战的信心;
③提高中共的地位。14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爱国华侨积极参与。
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
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3、依据以上内容概括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①抗战旗帜:
②抗战地域:
③参战人员:
④党派团结:
⑤军队合作:
15四、抗日战争的胜利2、抗战胜利的原因1、时间:(1)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1945.9.2(胜利日)日本签署投降书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根因)
②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外因)
④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援助。
⑤抗日战争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性质)
⑥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和游击战的战术。163、抗战胜利的意义国内:①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雪洗耻辱,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①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要贡献。②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7那一段悲情历史…… 那一代可敬元勋 ……那一幕浴火中重生……那一道无上荣光…… 18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19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