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7 22:2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课
“自由放任”的美国课程目标: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
同上。【学习重点】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学习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学法指导】
提供大量经济危机的材料,如《华尔街》等视频资料,全面了解危机的表现并分析深层次原因。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19331、概况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抛售了股票近1300万股。股价下跌的速度快得连自动记录机都跟不上,人们称这一天为“黑色星期四”。10月29日,一天内股票抛出量高达1650万股,《商业及财政纪事报》称“本周发生了世界上从未有过的股票市场灾难”。到年底,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各种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450亿美元,股票市场全面崩溃。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值损失总额达740亿美元,超过192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 “黑色星期四” 这一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失去了他们的积蓄。
这一天,11个金融家自杀。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262美元下降到22美元。
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从73美元下降到8美元。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道琼指1929、9、3:386点1932、6:34点1954: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2009、3、3:6763点(1954年以来首次跌破6800点)3、9:6547点2008、5、2:13058点2014、6、5:16734.65点股票市场全面崩溃特点:
(1)破坏性特别大
(2)影响范围特别广
(3)持续时间特别长 到1932年,美国机床制造业下降80%,生铁下降79.4%,钢铁下降75.8%,汽车下降74.6%,采煤下降40.9%。最严重时,汽车业开工率只有5%,钢铁业只有15%。危机期间企业倒闭13万家以上,失业工人数到1933年达1700万,失业率24.9%。 1932年美国农产品价格指数从100降为44,农民总收入下降了57%,比1914年水平还低。农产品总值1929年为119亿美元,1932年仅3.91亿美元。由于缺油而用马拉犁代替拖拉机,由于工资低而用手工劳动取代机器操作。一车小麦售价只够买一双4美元的皮鞋,还需交5.5美元的税,所以谷物用作燃料的现象到处可见,因为它比用柴合算。棉花价格大跌至1932年的每磅5.4美分,难怪有1/4的棉花烂在棉田里。一只羊售价1美元,而运费却要1.1美元。 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令人费解的场景出现在资本主义世界: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毁。同样,在英国、法国、丹麦、荷兰,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美国中产阶级地位一落千丈,许多技术人员找不到工作,东北部名牌大学2万毕业生也难以找到工作,许多大学和中学停办,不少适龄青年被迫推迟婚期。 当时的美国,30万儿童失学,许多州的矿区里,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到90%以上,因为他们在挨饿。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吃!”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
领取救济金纽约街头卖家当的男人100美元卖汽车憔悴的母亲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另一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总统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则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
——引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合作探究一: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小组讨论完成 )   (经济危机)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对过剩,使社会经济陷于混乱和瘫痪的状态。具体表现是商品滞销、生产下降,企业倒闭、失业多等。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柯立芝威尔逊哈定 “减少政府干预,增加政府效率。”
——哈定“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
“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所施加的约束和控制。”
——柯立芝?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局面。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均达到了创纪录的新水平。191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按1929年美元价格计算),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到1929年,美国已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48.5%。这一时期,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都大幅度增加,1919年在国外投资70亿美元,1929年达到了172亿美元,1922—1929年间,对外商品输出从39.7亿美元增加到51.6亿美元。  (美国工人的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55%)。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
      ——《全球通史》 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贫富差距扩大市场相对狭小 经济危机爆发以前,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1926年售出的汽车,约有70%是美国人用分期付款形式购买的。据统计,1924—1929年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75%。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家具店的广告是:“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
分期付款膨胀盲目提前消费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每天,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少?”股票投机过度金融市场不稳定 真正支撑起1922—1929年美国经济繁荣局面的主要来源是房地产业和汽车行业的勃兴,以及华尔街的股市泡沫。1925年夏天,当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生意达到顶峰时,迈阿密的《每日新闻报》曾出现一期报纸附有504页房产广告的记录。? “疯狂的20年代” 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1)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合作探究一: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小组讨论完成 )  (2)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导致盲目生产(3)生产相对过剩,导致供需失衡(4)分期付款、股市金融刺激下的虚假繁荣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3、经济危机的影响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独裁统治“地狱里的来客” 1933年1月,前总统柯立芝在临死前几天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是可以看到一些可靠的东西,你可以寄希望于它们。但是,当我环顾四周,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到”二、杯水车薪我养了很多羊狼来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了,睡觉要紧胡佛政府的作为1、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功能,主张经济“自我治疗”2、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推行“自愿联合”政策3、反对政府大规模救济,实行借贷救济等紧缩政策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
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讲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昔日繁华的大街上出现了用破铁皮、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区,老百姓把它叫做“胡佛村”,即使以富豪如云出名的纽约曼哈顿区,这样的“胡佛村”也有两个。人们把流浪者手里拎的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把无家可归的人夜里包在身上聊以取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把抓来充饥的长耳朵野兔叫做“胡佛猪”;把身无分文而翻转过来的衣袋叫做“胡佛旗”。最有趣的是,有人把锯掉车头的破汽车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称为“胡佛车”;还“得、得、得”地赶着这种“胡佛车”,去迎接前来“访贫问苦”的胡佛总统。杂耍演员插科打诨说:“什么?生意好起来了吗,你的意思是说胡佛死了吧。”(2013·天津文综·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A)(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D)(2013·海南单科·19)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A)(2011·福建文综·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