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测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测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2 22:38:07

文档简介

选择题(共30题,一题2分)
1---5BCBAD 6—10CCDAC 11—15ADCAC 16-20BDDDB 21-25ABABC 26-30CCCBC
填空题
31(7分).答案:(1)D (2)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无机盐、蛋白质 (1分) HCO
(4)呼吸系统、循环系统(2分) (5)蛋白质
32(8分)(1)单(1分)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2分)Na+内流(1分)不会(1分)
(2)收缩(1分)传出神经末梢(1分)
(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分)
33(6)(1)AC(1分)(2)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1分) 激活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或激活AMPA)(1分)(3)(特异性)受体 (1分) 建立了更多的新突触(1分)(4)迅速被降解或者回收进细胞(1分)
34(8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分) 体液(1分) 受体(1分)(2)抗利尿(1分)(3)反馈(1分)(4)微量、高效 (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分)(5)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减弱了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多,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甲状腺较正常肿大(2分)
35(11分)(1)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1分)下丘脑(1分) 大脑皮层(1分)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分) 分级(1分) (负)反馈(1分)
(3)胰岛A(1分) 胰高血糖素(1分)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升高血糖(2分) 协同(1分)石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测试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30题,每题两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量少于细胞内液的量
B.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C.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D.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血浆的渗透压会有所下降
2.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B.淋巴液中含有细胞因子,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C.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D.组织液中Na+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3.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将酸奶饮入胃中 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
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 D.洗澡时耳中进水
4.下列可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K+、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 ②血红蛋白、O2 和糖原 
③葡萄糖、CO2 和胰岛素 ④激素、胃蛋白酶和氨基酸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其中有(  )
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6.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B.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乙液会变少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液和丙液中
D.甲液和乙液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无机盐含量的多少
7.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保持内环境稳态,生命活动就可以正常进行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②③④
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②③④中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D.④中的成分可能含有尿素、葡萄糖、胰岛素
9.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对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1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的含量无关
B.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
C.进食30分钟后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动脉端的低
D.神经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1.反射活动离不开反射弧,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的末梢是感受器,e的末梢是效应器
B. d结构是突触,兴奋在该处是单向传递的
C.在人体反射活动中,兴奋在b处不可以双向传导
D.刺激e,f有反应,该活动不是反射
12.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骨骼肌细胞
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
13.下图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后扩散到突触后膜的过程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b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a
D.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只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14.在医院看病或者体检,经常会化验血液。采集手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会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递质
C.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15.如图为神经元甲.乙形成的突触结构,在a 、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点受到适宜刺激而兴奋,兴奋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是Na+内流引起的
B.神经冲动由甲传向乙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刺激b点和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两次
D.甲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乙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乙膜电位的变化
16.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被称为“神经一肌肉接头”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腓肠肌或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均可发生肌肉收缩
B.在①处施加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刺激②处,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
D.刺激①处,腓肠肌收缩
17.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工精细的部位如手,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大脑皮层通过对低级中枢不断调整才能使机休的运动更加精准
1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D.自主神经系统既有脑神经又有脊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
19.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调节作用一般相反
C.自主神经系统不完全自主,还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D.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减慢,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
20、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后叶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B.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可能会引起垂体功能退化
C.雌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保幼激素均可以口服使用
D.呆小症患者不可以通过抽血化验的方式来判断生长激素水平是否正常
2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是神经冲动
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准确、局限,而体液调节的范围广泛
C.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时间较长
D.神经调节速度快,而体液调节反应缓慢
22、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B.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命活动
C.激素和酶都是蛋白质,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D.酶和神经递质都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因此具有高效性
23、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能体现激素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该过程不能说明体液调节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该过程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
D.肾上腺素能定向运输到心脏、肝脏、肌肉等部位发挥作用
24、某人因流感病毒感染发烧,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24小时内他的体温都是39 ℃左右,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是(  )
A.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能确定
25、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
分泌物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26、人体血糖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①②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在血糖平衡调节上,激素①与②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C.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②
D.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传出神经兴奋,最终可促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27、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产生的生理效应相同
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
D.甲亢患者的体温偏高是因为代谢旺盛导致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28、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完成H过程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D→F”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人在寒冷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F”来调节体温,属于神经调节
D.司机见到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B”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29、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以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正反馈调节
D.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
30、精氨酸加压素主要是水平衡调节激素,可在运动中维持水分平衡,保持血浆容量的稳定。运动中精氨酸加压素分泌主要受到血浆渗透压等的影响,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感受器兴奋,引起该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会影响该激素的分泌
B.分泌该激素调节水平衡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该激素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D.该激素的含量一般较少但作用效果很显著
二、填空题
31.(7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
(2)B体液经过循环汇入C中,B、C成分的最主要差别是C中______________。
(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___、HPO等离子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
(5)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___________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
32.(8分)甲图为乙图4处的局部放大图,丙图中的A和B为乙图2中某段结构的两种状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1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兴奋在2中的传导是________向的。神经元处于A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从离子流动角度看,B状态下电位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此电位的大小________(填“会”或“不会”)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2)在乙图所示的反射过程中,甲图中的c和d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导致结构5________。结构5和________共同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
(3)人体在受到图乙所示刺激后,若有意控制,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内可以不发生缩手动作,由此可说明________(神经调节特点)。
33.(6分)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
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图中所示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_____. (多选)。
A.短时间内可大最释放 B.避免被神经递质降解酶降解
C.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 D.减少能量的消耗
(2)据图可知. BDNF可能具有的功能有____和________.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3)图中AMPA是一种________。有实验表明,水迷官运动训练后大鼠长时记忆能力提高,原因可能是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或________。
(4)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还会与受体分开分开之后神经递质的去路有______,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34.(8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分泌____________(填激素全称)作用于垂体进而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激素分泌后通过________运输到全身,每种激素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与相应激素结合的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增多,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作用结果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属于________调节。
(4)美国学者肯德尔曾在3 t新鲜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2.3 g甲状腺激素,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促使人体增加产热4 200 kJ,由此说明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人在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人的食物中长期缺少碘(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将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的症状,请解释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1分)如图为某人在饥饿时参加冰桶挑战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冰桶挑战的人在被冰水浇湿后,感受器兴奋,神经元的细胞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传至位于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恒定。产生冷觉的A表示__________。
(2)全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
(3)饥寒交迫时,________细胞分泌的④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增加,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肾上腺髓质对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增加,说明二者在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