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SJ
第3课时 认识平均分(三)
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通过对较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为什么菠萝需要盐水浸泡?
为什么菠萝需要盐水浸泡?这其实是因为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这个东西是为了抵御食草动物进化而来的,吃菠萝的时候,这种菠萝蛋白酶会去消化蛋白质,溶解你口腔里的一切,会诱发刺痛感,所以有人说:“当你吃菠萝的时候,菠萝也在吃你”。而盐水可以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让这种刺痛感消失,同时烹饪上讲究“盐能引甜”,少量的盐味会让人觉得更甜一些,但实际甜度不会增加,这只是味觉对比的错觉。
你能按要求分一分吗?
有( )个 ,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 )个。
4
有( )个 ,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 )个。
3
若每人分6个,可以分给几人呢?
探究把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看图与理解
4
把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在小组里说说还可以怎样分。
每份3支,分成了4份。
平均分成4份,每份3支。
把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每份3支,分成了4份。
平均分成4份,每份3支。
求分成的份数。
求每份的支数。
分析与解答
4
思考:1.先确定每几支分一份,还是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
2.如果先确定每几支一份,你打算每几支一份的分?
3.如果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你打算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几份?
想一想
对比两种平均分
分析与解答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12支铅笔,每份1支,分成了12份。
12支铅笔,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支。
按份数分
按每份多少分
分析与解答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12支铅笔,每份2支,分成了6份。
12支铅笔,平均分成6份,每份2支。
按份数分
按每份多少分
分析与解答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12支铅笔,每份3支,分成了4份。
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3支。
按份数分
按每份多少分
分析与解答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12支铅笔,每份4支,分成了3份。
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4支。
按份数分
按每份多少分
分析与解答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12支铅笔,每份6支,分成了2份。
12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6支。
按份数分
按每份多少分
想一想
无论是按份数分,还是每份多少分,都是平均分。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易错警示:平均分时,先确定好是按份数平均分,还是按每份几个平均分。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1.
(1)10个 ,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5
先摆一摆,再填一填
(2)10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 )个。
2
2.
(1)6个同学拍皮球,每组3人,分成了( )组。
(2)6个同学拍皮球,平均分成2组,每组( )人。
2
3
3.
(1)8个菠萝,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2)8个菠萝,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4
2
2
4
4.
(1)有( )个苹果,每( )个放一盘,放了( )盘。
(2)有( )个苹果,平均放在( )个盘里,每盘放( )个。
8
2
4
8
4
2
5.
(1)每堆有( )个正方体,( )堆一共有( )个。
(2)( )个正方体,每( )个一堆,摆了( )堆。
4
5
20
20
4
5
(3)( )个正方体,平均分成( )堆,每堆( )个。
20
5
4
6.
一共有12只兔,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4只。
一共有12只兔,每4只一组,分成了3组。
兔是怎样分的?小鸡呢
6.
一共有6只小鸡,每2只一组,分成了3组。
一共有6只小鸡,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2只。
兔是怎样分的?小鸡呢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按照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
3.按照所需要分成的份数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
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有不同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