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 填空。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3)《醉翁亭记》中表明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志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2. 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少年,多么美好的一个词,①它是日出时的朝气与鲜艳,也是万物生长时的蓬勃与力量。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少年,他笑容灿烂、斗志昂扬。
人生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mèi lì,而我偏喜少年意气风发、风流tì tǎng、神采飞扬。只见那朝阳灿烂,浮云艳艳,藏着无尽的凌云之志。少年是古时的“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②亦是现在的“使命永远放心间,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莫欺少年穷,少年的未来光芒万丈。莫笑少年狂,少年有梦就敢闯,待他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③少年扬起的嘴角,有未来有远方;少年明澈的眸子,有星辰有宇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愿少年的你,初心如一,挥斥方遒。
愿少年的我们,历尽千帆,不负韶光。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词语。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凌云之志( ) 挥斥方遒(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成名就”是并列短语。
B. 画线句①是选择复句。
C. 画线句②中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面。
D. “莫欺少年穷”告诉我们:不要看不起目前很贫穷的少年,因为少年的前途不可限量。
(4)根据语段中画线句③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②。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③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④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⑤为人生之?且蚊蚋⑥噆⑦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有改动)
【注释】①祖:祭祀名。②响:回声。③类:种类;物类。④迭:交替,轮换。⑤本:本来,原本。⑥蚋(ruì):蚊类昆虫。⑦噆(zǎn):叮咬。
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增其旧制(规模)
B. 微斯人(如果没有)
C. 或异二者之为(有时)
D. 中坐有献鱼雁者(同“座”,座位)
4. 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 天之于民厚矣
C. 齐田氏祖于庭 D. 预于次
5. 下面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一段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从而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B.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C. 【乙】文通过鲍氏之子反驳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是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主义思想,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主义思想,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理。
D. 【乙】文中鲍氏之子认为:天地万物因为大小、智力不同,所以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是万物中最高贵的一类。
6. 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7. 请结合【甲】文内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谈你心中的好官形象是怎样的。
8. 【甲】文结尾“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有什么深意?
(二)现代文阅读
(甲)【2021·山东聊城第四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中学的我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隔壁班孩子的读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条幅“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前一亮,有了主意。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写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随后,“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的态度马上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做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了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一本接一本地发到了同学们的手里。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了。”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您一样东西,好吗?”他小声说道。“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是一块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地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我的桌子上了。“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笔,拉住他的手说:“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我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听着别人的分享,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湖边散步,风从湖畔树木的梢头拂过,树木手舞足蹈,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热得像个蒸笼,闷得人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讲着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去了吗?”同学们都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了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到我面前。“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就想着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了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杯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氲,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向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变化。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伸手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起一本《心灵的散章》遍给他:“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9. 阅读本文,在表格中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文章内容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1)________________ 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过 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2)________________
10. 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⑧段。
11. 文章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12. 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13. 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乙)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情绪是指人具有的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等;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憎恨、哀怨等;与需要无关的事物,会使人产生无所谓的情绪。
材料二:
分类 影响 健康状况 认知发展 个性发展 人际关系
积极情绪 能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 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使思维敏捷。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常表现为微笑等积极的身体语言,有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消极情绪 引起身体机能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感知不深刻。 易导致不良的行为方式和不良性格的形成。 常表现为皱眉等消极的身体语言,会使人际关系沟通不畅,同伴之间关系疏远。
材料三:
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
那么如何才能做情绪的主人呢?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做的问卷调查结果。
当然,即使有时情绪不稳定,产生了消极情绪,也不要一味地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而是要接受情绪,同时自己试着平复情绪。自己每成功平复一次情绪,情绪的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
处理消极情绪常用的方法:
1. 镇静法,比如数数、深呼吸等;
2. 转移法,指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风景、听歌、运动等;
3. 宣泄法,指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比如打沙发、打枕头、撕纸等;
4. 倾诉法,比如找人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等。
14.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需要无关的事物,会引起人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忧郁。
B. 情绪会对人的健康状况、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C. 主动压制消极情绪,才能获得积极情绪,不断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
D. 从材料三可知,要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最被人们认可的方式是直面问题。
15. 小丽对你说:“最近的自习课上,我总是觉得烦躁不安。”请你给小丽提出一些适合在自习课上化解烦躁情绪的建议。
16. 主题班会上,你将代表你们小组做关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的总结发言。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三)名著阅读
17. (1)下面的连环画描绘了“汴京城杨志卖刀”的片段,该片段出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杨志的绰号是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补写出①③处的相关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奈他盘缠用尽,只得到天汉州桥街市上忍痛变卖祖传宝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除暴安良扬美名,汴民长亭来饯行。日后失落生辰纲,逼上梁山会群雄。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8. 任选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例句中的除外),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着头玩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寒食节、中元节等。
材料二: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材料一的探究结论: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
材料二的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
21.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1)以《做一个阳光男孩》或《做一个阳光女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相识如昨,离别在即,展望未来,青春可期,挥去淡淡的离愁,扬起梦想的风帆。有梦的青春,才不负韶华,意气风发的你,心中一定有许多感触……
请你道真意,抒真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②立意明确,详略得当;
③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情思;
④内容健康,不得套作、抄袭;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 (1)山雨欲来风满楼 (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4)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 (1)魅力 倜傥 (2)líng qiú (3)B
(4)示例:少年结实的肩膀 有责任有担当
3. C
4. B
5. D
6. (1)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 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 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了它们吗
7. 示例:范仲淹具有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的思想, 符合好官的标准。我们的政府官员若能像范仲淹那样, 关心群众疾苦,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是我心中的好官。
8. 范仲淹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另一方面委婉恳切地劝勉朋友滕子京应有“古仁人之心”, 以天下为重, 志存高远。
9. (1)李东给“我”送泡泡糖 (2)赞赏
10. 示例:通过景物描写, 烘托了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 为引出下文李东给“我”倒水润喉一事做铺垫。
11. 这句话一语双关, 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 实际上指李东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12. 示例: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给“我”倒水润喉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学生。从李东“怯怯地问我:‘老师, 我出彩了吗 ’”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 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13. 示例一: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 生动形象, 富有情趣, 设置了悬念,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不能。因为原题目中的“出彩”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以《老师, 我出彩了吗》为题, 能揭示文章的主旨, 抒发作者的情感,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 B
15. 示例:深呼吸、写日记等。
16. 示例:同学们, 今天的主题班会让我们学习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积极的情绪能促进人各方面的发展, 消极的情绪却危害极大。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 就要学会理性思考, 保持积极的心态, 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做事要有条理、有规划等。同时还要注意, 一旦产生了消极情绪, 也不要一味地否认、压制、贬低、怀疑, 可以运用镇静法、转移法、宣泄法、倾诉法等锻炼自己平复情绪的能力。愿大家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17. (1)水浒传 青面兽
(2)示例:①杨志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银钱, 才得到了一个见太尉高俅的机会。可谁知高俅收了好处, 却根本不听他解释, 一顿怒骂, 还把他赶了出去。 ③牛二知道这确实是把好刀, 可是不想付钱就要占为己有, 便伸手去夺。
18. 示例:月圆中秋, 家家团聚吃月饼
19. 示例:弟弟, 一家人在一起过节其乐融融, 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说说话啊, 你也应该和他们多交流交流。
20. 示例:中国的传统节日影响广泛。
21.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