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21: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缝纫机 裂缝 B.似乎 似的
C.更正 更快 D.新鲜 鲜艳
2.下面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高塔 B.木桩 C.欺骗 D.应接不瑕
3.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歇”中“歇”的意思是休息。
B.“枫桥夜泊”中“泊”的意思是停船靠岸。
C.“身向榆关那畔行”中“畔”的意思是边。
D.“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聒”的意思是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敏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天放学后不是到图书馆看书,就是参加科技小组的活动。
B.我和张平是好朋友,暑假里因为我到她家去玩,所以她到我家来做作业。
C.她不但自己工作努力,而且经常帮助别人。
D.如果我说得不对,就请你给我指出来。
5.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的景色的一项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读拼音,写词语。
huá jiǎng     róng shù    
jiū zhèng     shù zhuāng    
7.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cháng】 娥 院 远
【jí】 病 格 恨
【rèn】 刀     兼     坚    
【dù】 忌 高     河
8.用“续”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1)我们    跳上一只小船。
(2)王老师    上了四节课,显得非常疲劳。
(3)我喝了一杯水,又    弹钢琴。
9.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2)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3)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应接     翩翩     蒙蒙    
群    队 比翼     心旷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居秋暝》一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描写动态景物的诗句是“   ,   ”。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    ,飘着红紫红紫的    。”这个句子抓住了天空的    来写。
(3)《鸟的天堂》写了作者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感情的句子是: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2.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抓住榕树的特点来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读选文第①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
   的榕树。读选文第②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    的榕树。
(2)“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句话在朗读时应把重音放在“   ”上,从中我们体会到了    。
(3)读读选文第②段画“ ”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用“ ”画出作者直接赞美榕树的句子。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
13.阅读理解。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成的篱笆。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栽种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间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地飞来飞去……
(1)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文中写的乡村的景物有    、   、   、   、   、   。其中大部分的景物是静态的,它们是    ,其中最精彩的动态描写的景物是    ,它们在    。
(2)想一想,在这样的乡村还会有些什么景物?它们是什么样的?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四.习作(共1小题)
14.习作。
如果你留心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你会发现校园各处都有独特的风景。请自拟题目,介绍一下自己的校园。注意把校园静态的美与动态的美描绘出来。
要求:①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②注意叙述的顺序。③表达真情实感。
第七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A.不同。“缝”为多音字。读“féng”时,意为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读“fèng”时,意为缝隙。故“缝纫机”的“缝”读作“féng”。“裂缝”的“缝”读作“fèng”。
B.不同。“似”为多音字。读“sì”时,意为副词。似乎;好像。读“shì”时,意为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故“似乎”的“似”读作“sì”。“似的”的“似”读作“shì”。
C.不同。“更”为多音字。读“gēng”时,意为改变,改换;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读“gèng”时,意为更加;越发。故“更快”的“更”读作“gèng”。“更正”的“更”都读作“gēng”。
D.相同。“鲜”为多音字。读“xiān”时,意为新鲜。读“xiǎn”时,意为少。故“新鲜”“鲜艳”的“鲜”读作“xiān”。
故选:D。
2.【解答】A、B、C正确。
D.有误,应接不暇: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故“瑕”错误。
故选:D。
3.【解答】A.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翻译: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歇:消散、消失。
B、C、D正确。
故选:A。
4.【解答】A、C、D正确。
B.有误,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有时……有时……”相连。
故选:B。
5.【解答】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句的意思是: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贫穷。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不是同一个季节的景色。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诗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孤舟袭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句的意思是: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顶着风雪独自在寒 冷的江上垂钓。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不是同一个季节的景色。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的意思是: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句的意思是: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不是同一个季节的景色。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句的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山居秋暝》,诗句的意思是: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是同一个季节的景色。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解答】故答案为:
划桨 榕树
纠正 树桩
7.【解答】嫦娥:后羿的妻子姮娥。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昇月宫,成为仙女。故填“嫦”。场院:农家用来晒谷、打谷的空地。故填“场”。长远:指将来很长时间。故填“长”。
疾病:(名)病的总称。故填“疾”。及格:达到合格线(多指考试成绩)。故填“及”。嫉恨:(动)因忌妒而愤恨。故填“嫉”。
刀刃:刀用来切削的一边。故填“刃”。兼任:担任几个职务;兼职。故填“任”。坚韧:坚指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故填“韧”。
妒忌:(动)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故填“妒”。高度:(名)高低的程度;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故填“度”。渡河:通过江河。故填“渡”。
故答案为:
嫦 场 长
疾 及 嫉
刃 任 韧
妒 度 渡
8.【解答】(1)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意思。
(2)连续:接连不断的意思。
(3)继续:连下去,接着干的意思。
故答案为:
(1)陆续;
(2)连续;
(3)继续。
9.【解答】(1)展示:指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近义词是“展现”。
(2)不可计数:形容数量很多。近义词是“数不胜数”。
(3)纠正:指改正(缺点、错误)。近义词是“改正”。
故答案为:
(1)展现;
(2)数不胜数;
(3)改正。
10.【解答】应接不暇 翩翩起舞 蒙蒙细雨
成群结队 比翼双飞 心旷神怡
故答案为:
不暇 起舞 细雨
成 结 双飞 神怡
11.【解答】(1)《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该诗中诗中描写动态景物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出自课文《四季之美》,这句话抓住了天空的颜色来写。
(3)《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
故答案为:
(1)唐 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红晕 彩云 颜色;
(3)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2.【解答】(1)考查对文段的理解,从第一自然段“不可计数”“许多根”“卧”等词语可知榕树的高大、茂盛。从第二自然段“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翠绿”“明亮”“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词句榕树的生命力旺盛。
(2)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关键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这句话中“不可计数”写枝干的数目之多,表现了大榕树的茂盛。故朗读时应把重音放在“不可计数”上,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大榕树的茂盛。
(3)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通过重点词句来理解语句,“堆”写出了绿叶层层叠叠、挨挨挤挤,突出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明亮”“照耀”写出了大榕树枝叶绿得发亮、充满无限生机。“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突出大榕树的蓬勃生命力。“新的生命”写出了大榕树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句话形象表现了大榕树的蓬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考查句子的作用。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可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了作者对南国的树的喜爱,对南国美丽风光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因此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
(1)高大、茂盛 大榕树的茂盛;
(2)不可计数 大榕树的茂盛;
(3)我体会到了大榕树的蓬勃生机,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总结上文。
13.【解答】(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文章描写的景物有竹篱、茅屋、河、杨柳、桃李和飞燕,有动有静,其中大部分的景物是静态的,它们是竹篱、茅屋、河、杨柳、桃李;动态描写的景物是飞燕,它们在忽高忽低地飞来飞去。
(2)考查联想及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主要描绘的乡村图画,首先要在脑海里构想一幅乡村画卷,里面有哪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状态的,再运用恰当的修辞进行描述。注意语句通顺连贯。(答案不唯一)参考答案:远远望去,田野里绿油油一片,里面长满了碧绿的麦苗,还有淡绿色的青菜,犹如一块块无暇的翡翠。金黄色的油菜花夹杂在麦田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野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故答案为:
(1)篱 茅屋 河 杨柳 桃李 飞燕 竹篱、茅屋、河、杨柳、桃李 飞燕 忽高忽低地飞来飞去;
(2)远远望去,田野里绿油油一片,里面长满了碧绿的麦苗,还有淡绿色的青菜,犹如一块块无暇的翡翠。金黄色的油菜花夹杂在麦田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野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四.习作(共1小题)
14.【解答】范文:
校园美景
我在中心东道小学读书,别看校园不大,环境却非常优美。一进门,“绿色生态园”首先映入眼帘。孔雀展开像扇子一样的尾巴,黄鹂婉转的歌声,就像一位音乐家在歌唱。杨树和柳树围绕在校园四周,像战士一样守护着校园。院内的小花坛,使我们的学校显得更加漂亮和气派。
春天,校园里每一棵杨树的叶子都翠绿翠绿的,就像几朵绿色的云朵飘在枝头。柳树郁郁葱葱,摇曳着身躯。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绿油油的小草跳着舞蹈,一起和春姑娘嬉戏,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传遍校园。
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婷婷玉立在碧绿的荷叶之间。金鱼游来游去,蝌蚪摆着细细的小尾巴,他们一起追逐、玩耍。小蜻蜓和蝴蝶,也扇动着美丽的翅膀,在池塘边翩翩起舞。
秋天,美丽的柿子树结果了,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梧桐树的叶子也像彩蝶一样飘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毯子。
冬天,校园换上了洁白的银妆。雪把大地覆盖住了,校园一片白茫茫。最快乐的就数我们了。我们在雪地上奔跑,打雪仗,堆了一个大大的雪人。
我爱你,美丽的校园,更爱你四季的美景。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