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玲珑剔透(nóng ) 隐瞒(mán) 宏伟(hóng) 舀水(yǎo)
B.有恃无恐(sì) 抖擞(sǒu) 倾泻(xiè) 惶恐(huáng)
C.鳞爪飞扬(lín) 灰烬(jìn) 熏染(xūn) 亥时(hài)
D.万马齐喑(yīn) 挑剔(tì) 搅动(jiǎo) 步履(lǚ)
2.下面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下面每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礁石 赤道 暗堡 神秘 遮挡
B.怀凝 掀开 规矩 军舰 纳闷
C.一楞 罐头 招呼 沉吟 拘束
4.“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的意思是( )。
A.货币单位。 B.一年的开始。
C.同“原”,本来。
5.说“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的原因是( )
A.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如果中国的少年超过了欧洲的少年,那么中国就会胜过欧洲。
B.中国少年比欧洲少年更争强好胜。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军一愣,不明白队长说的什么意思?
B.队长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的……”
C.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一块菜地,菜的种类还挺多。
D.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hǎi jiāng
shuō huǎng jiān zhà tān lán
8.查字典。
“剔”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剔”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②从缝隙或孔洞里往外挑拨东西;③把不好的挑出来。“挑剔”中“剔”应该选择第
种解释。
9.选词填空。
销毁 毁灭
(1)火山喷发,岩浆流出来了,把周围的生物全部都 了。
(2)侵略者为了 罪证,在园内放了一把大火。
持续 连续
(3)大火 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4)阴雨连绵的坏天气 了半个月,实在叫人难受。
10.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
(2)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3)形容费尽心血。
(4)坏名声传得很远。
11.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推开门一看 啊 好大的雪呀 山川 树木 房屋 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2)她带走了落叶 纸屑 尘土和果皮 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 啊 这不是王阿姨吗 她是我原来的邻居
(3)公园里开着许多花 有牡丹 芍药 紫丁香等 好看极了
12.朗诵《题临安邸》,感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之情。
(1)“ , ”这两句诗抓住临安城的现状,写出当时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2)“ , ”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吹得如醉如迷。“游人”特指 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苟且偷安的达官显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照样子,写词语。
亭台楼阁、 、
奇珍异宝、 、
(2)第1自然段最后一响写出了人们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在文中起到 的作用。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4.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 流泪) 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模糊 迷糊) 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 驱赶) 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短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我”在船上 的景色,“满盈盈”形象地写出了
的美丽,令人陶醉。用顽皮的小孩子来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它
的样子。这段动人的景色描写与前文中对帝国主义军舰的描写形成了 ,表达了“我”对祖国的 之情。
(3)“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习作(共1小题)
15.习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二十年,万事万物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你的想象中,事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第四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有误,“玲珑剔透”的“珑”应读lóng。
B.有误,“有恃无恐”的“恃”应读shì。
C.正确。
D.有误,“挑剔”的“剔”应读tī。
故选:C。
2.【解答】A.正确。
B.有误,句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应划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有误,句意: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应划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D.有误,句意: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应划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故选A。
3.【解答】A.正确。
B.有误,怀疑:疑惑。“凝”错误。
C.有误,一愣:失神;呆。“楞”错误。
故选:A。
4.【解答】句意: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元:同“原”,本来。
故选:C。
5.【解答】《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说“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的原因是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如果中国的少年超过了欧洲的少年,那么中国就会胜过欧洲。
故选:A。
6.【解答】A.这个句子是陈述句,句末用句号。
B、C、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解答】答案为:
锻炼 海疆 说谎 奸诈贪婪
8.【解答】“剔”的音序是“T”,再查音节是“ti”,部首是“刂”,除去部首还有8画。
挑剔:在细枝末节上过于严格地指摘。“剔”把不好的挑出来。故选③。
故答案为:
T ti 刂 ③
9.【解答】销毁:指烧掉;毁掉。
毁灭:指毁坏消灭;摧毁消灭。
根据词义,结合(1)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毁灭”。
根据词义,结合(2)题语境,应选填词语“销毁”。
持续:指延续不断。连续:指相连接续。
根据词义,结合(3)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连续”。
根据词义,结合(4)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持续”。
故答案为:
(1)毁灭;
(2)销毁;
(3)连续;
(4)持续。
10.【解答】(1)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的词语有兴高采烈、兴致勃勃等,答案不唯一;
(2)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的词语有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等,答案不唯一;
(3)形容费尽心血的词语有呕心沥血、冥思苦想等,答案不唯一;
(4)形容坏名声传得远的词语有臭名远扬、臭名昭著、丑声远播等,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1)兴高采烈(答案不唯一);
(2)足智多谋(答案不唯一);
(3)呕心沥血(答案不唯一);
(4)臭名远扬(答案不唯一)。
11.【解答】(1)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表达强烈感情时用感叹号,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列举的事例没有说完时用省略号,句尾用句号。
(2)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表达强烈感情时用感叹号,表达惊奇的语气时用问号,句尾用句号。
(3)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表达强烈感情时用感叹号,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故答案为:
(1)推开门一看,啊!好大的雪呀!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2)她带走了落叶、纸屑、尘土和果皮,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啊!这不是王阿姨吗?她是我原来的邻居。
(3)公园里开着许多花,有牡丹、芍药、紫丁香等,好看极了!
12.【解答】根据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回答问题。通过阅读古诗内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本题回答如下: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两句诗抓住临安城的现状,写出当时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吹得如醉如迷。“游人”特指 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苟且偷安的达官显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故答案为: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苟且偷安,寻欢作乐。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解答】(1)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亭台楼阁”是并列式的四字词语,类似的词语有:笔墨纸砚、花草树木。“奇珍异宝”是由类别相近的词语组成,类似的词语有:疾风劲草、名山大川。
(2)考查学生对文段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可知,这个句子既是对上文“圆明园建筑宏伟”的总结,又引出下文“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这句话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知答案。
(5)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故答案为:
(1)笔墨纸砚 花草树木 疾风劲草 名山大川;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过渡 承上启下;
(4)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5)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4.【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将平日积累的内容进行利用,选择合适的词语。我们在选择“湿润”和“流泪”这组词时,眼眶只能湿润不能流泪。根据现实逻辑应选择“湿润”。选择“模糊”与“迷糊”这组词时,要理解二者都是不清楚的意思,“迷糊”侧重指人神志或视觉模糊不清;“模糊”可以指视力不清,或事件扑朔迷离,还可以指语言含糊不清。联系该处的语境应选择“模糊”。“驱逐”与“驱赶”两者都有“赶走”的意思。而“驱逐”一般是指用法律等强制力赶走,联系短文内容可知应选择“驱逐”。
(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从“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可以看出,此处描写的景色是作者“看到”的。“盈盈”本身就是满的意思,这里用“满”来修饰更具文学性,写出了海水的美丽。理解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本体是“浪涛”,喻体是“顽皮的小孩子”,这样海水“翻滚”的样子就生动地显现了出来。联系上下文,由帝国主义的军舰想到自己美丽的祖国还在受欺凌,就可以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和表达的情感了。
(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首先找出这句话出现的位置和所处的语境,然后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和表达的感情。第一次出现是依依不舍之情,第二次是对祖国的留恋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第三次则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斗志。
故答案为:
(1)湿润 模糊 驱逐;
(2)看到 海水 浪涛 翻滚 强烈对比 依恋与热爱;
(3)一共出现了3次。我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第一次出现是依依不舍之情,第二次出现是对祖国的留恋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第三次出现则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斗志。
四.习作(共1小题)
15.【解答】范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
“故乡的山,故乡的云……”一首故乡,勾起了我在家乡的那一段美好的回忆。周末,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我一踏上了离别20多年的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这一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树下面零零碎碎地盛开着五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窜下跳地寻找着食物。
我来到农民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它好像也是被此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
天近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走进校园,望见以前校园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同学们的娱乐场所。两排绿树成荫,像两支强壮的队伍在听从命令。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榕树旁边还有许多的小草和同学们的欢笑陪伴着它,令它不会觉得孤独。同学们有的在那里跳绳,有的在那里玩游戏,有的在那里聊天。同学们累了的时候还可以在草地上休息、睡觉。
“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优美的歌曲,只是它听起来不再那么陌生,因为我现在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还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我爱我的故乡!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