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窸窣(zú) 痱子(fèi) 腥味(xīng)
B.嘟囔(rǎng) 蒜薹(tái) 玛瑙(nǎo)
C.瞟着(piǎo) 焖饭(mēn) 啪嗒(dā)
D.衣袖(xiù) 嘎吱(zhī) 酱油(jiàng)
2.我们学过的课文《草原》《七律 长征》《盼》和《穷人》依次出自于作家。( )
A.巴金 闻一多 鲁迅莎士比亚
B.老舍 毛泽东 鲁迅 奥莱尔
C.老舍 鲁迅 铁凝 列夫 托尔斯泰
D.老舍 毛泽东 铁凝 列夫 托尔斯泰
3.下列事例按照课文中叙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看着雨后的景象,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 ②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③我开始盼着变天。 ④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⑤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⑥我在晴天穿上雨衣,热得出了一身汗。
A.⑤③⑥④②① B.③④⑤⑥①②
C.⑥⑤③④②① D.⑤⑥③④①②
4.下面的句子不能表达“我”盼望早点穿上雨衣的心情的是( )
A.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B.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C.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
5.(《夏天里的成长》)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B.人生的夏天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壮年时期。
C.人在夏天的“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D.“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长出穗的农作物了。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看拼音,写词语。
lǜ sè cǎo píng pù bù tái xiǎn dǒu peng
huā bāo bǎo lěi gān zhe fèng xì yàn yǔ
7.选词填空。
本来 原来
(1)当天的作业 就应该当天完成。
(2) 生物天天在生长啊!
8.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天上(瓦蓝瓦蓝的) 草地 稻田
头发 棉花 旗帜
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缩:①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收缩。②没伸开或伸开了又收回去;不伸出。③后退。④节省;减少。
(1)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2)这布下水也不缩。
(3)为了给儿子攒学费,田婶节衣缩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4)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
10.品析句子。
(1)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①这两句话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从中体会到“我” 。
②原来不用“想”字也能进行心理描写,请你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2)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这是对“我”的 描写,“我”为了 ,心里一直 着天能下雨。从对天气“晴”的埋怨,更能体会到“我”对 的盼望之情。
11.读下面的作文题,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电话铃响了②可爱的家乡③最好的奖赏④游天目湖⑤老师教育我的一件事⑥美好的回忆⑦一个心灵美的人⑧小乌龟⑨我们班的“小管家”⑩记一堂有趣的课 我喜欢的小公园 小闹钟 秋菊 小猪储蓄罐 忘不了,我的老师 我的同学
(1)以“写人”为主的题目:
(2)以“记事”为主的题目:
(3)以“写景”为主的题目:
(4)以“状物”为主的题目: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①提示语在前
②提示语在中间
(2)小杨树上挂满了雨点儿。(改为比喻句)
13.口语交际。
学校的捐款活动中,王林尽管家境困难,还是捐了5元钱。有的同学却嘲笑他。你想对嘲笑他的同学说什么?对王林又说什么呢?
“同学, 。”
“王林, 。”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
盼(节选)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体现了 。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 ”这个意思来写的,画“_______”的句子是对“我”的 。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3)“我”盼着变天的原因是
A.天太热了,“我”有些受不了。
B.“我”迫切地想穿上新雨衣。
C.“我”希望出现晴好天气,能够到外面玩。
D.“我”希望看看雨中的美景。
(4)“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朗读句子,体会两个“安安静静”的作用。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15.
夏午
从小,我就逃避午睡。
那时候,在北方乡下。我们家的院子很深,本来就静,午睡的时候就更静。
母亲总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却常常在母亲睡着以后,悄悄地爬起来,轻轻地迈过那一尺高的门槛,经过开着荷花的院子,打开通往后花园的小门,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看!后花园真是色彩丰富!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越来越肥胖的茄子。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
右边是花房,里面住着胆小娇贵的南方来的花。
祖母说,花园里面有狐仙,不许小孩子进去。我总是偷偷地往里走两三步,然后站在泥土的台阶上,想象狐仙的样子。
在我想来,狐仙是个爱午睡的老爷爷,留着长长的白胡须,穿着和胡须同色的布裤子。
“即使他发现我进来,他也懒得干涉我。”我想。
而且,他可以同花朵们住在一起,我是多么羡慕他呀!
地上总是有很多蚂蚁。它们一向勤劳,不停地忙着。
我看着它们匆匆地忙来忙去,可以看很久。不知为什么,它们那样吸引我的注意。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瘦小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现在,在这炎热的小岛上,我仍旧喜爱夏日的中午,我仍旧逃避午睡,因为牵挂着窗外那一大片绿色的稻田。风从海上缓缓地吹来,吹过院中大叶子的树木,发出潮水一般的声音。只有在炎热的夏日中午,才会有这样带着凉爽的声音!
我坐在房前的躺椅上。
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我逃避午睡,因为我爱这世界。
(1)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 散文),写了作者童年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
(2)第三自然段中的哪些词语再现了作者逃避午睡时的动作及神态,用“_________”画出来。这一自然段的作用是 。
A.总起下文
B.升华主题
C.点明中心
(3)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4)读倒数第二自然段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你对“醒”的理解。
五.习作(共1小题)
16.习作。
题目:厉害了,我的
提示:厉害,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夸赞。可以是某方面的特长,可以是某种优秀的品德,也可以是赞扬集体……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第五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A.有误,“窸窣”的“窣”应读“sū”。
B.有误,“嘟囔”的“囔”应读“nang”。
C.有误,“焖饭”的“焖”应读“mèn”。
D.正确。
故选:D。
2.【解答】《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先生,《七律 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盼》的作者是铁凝,《穷人》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
故选:D。
3.【解答】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排列,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接着写晴天穿雨衣;然后写我开始盼着变天;紧接着写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然后写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最后是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故选:D。
4.【解答】句子出自《盼》,理解本题的句子要联系课文来理解。C选项,从“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俏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由此可知这一句话说“我”一直期盼下雨可以穿雨衣,但是一直到第二天都没有下,我有些失落,不再去想下雨了,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我”盼望早点穿上雨衣的心情。
故选:C。
5.【解答】A、C、D正确。
B.有误。《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人的青少年时期。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解答】故答案为:
绿色 草坪 瀑布 苔藓 斗篷
花苞 堡垒 甘蔗 缝隙 谚语
7.【解答】本来:原有的。
原来:起初;没有改变的。
(1)结合语境选择“本来”。
(2)结合语境选择“原来”。
故答案为:
(1)本来;
(2)原来。
8.【解答】填写颜色的词语,结合事物的特点填写即可,如“草地”是“碧绿碧绿的”。
故答案为:
碧绿碧绿的 金黄金黄的
乌黑乌黑的 洁白洁白的 鲜红鲜红的
9.【解答】(1)缩着:指雨衣在手里没有伸开。“缩”不伸出的意思。故选②。
(2)不缩:不缩水的意思。“缩”收缩的意思。故选①。
(3)节衣缩食:指非常节俭。“缩”节省,减少的意思。故选④。
(4)不退缩:不后退的意思。“缩”后退。故选③。
故答案为:
(1)②;
(2)①;
(3)④;
(4)③。
10.【解答】(1)①这两句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中体会到“我”渴望下雨穿雨衣的心情。②不用“想”字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看着外面的大雨他皱起了眉头:要是明天还下雨,就没有时间出去旅游了。
(2)这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我”为了穿雨衣,心里一直盼望着天能下雨。从对天气“晴”的埋怨,更能体会到“我”对下雨的盼望之情。
故答案为:
(1)①心理活动 渴望下雨穿雨衣的心情;
②看着外面的大雨他皱起了眉头:要是明天还下雨,就没有时间出去旅游了。
(2)心理活动 穿雨衣 盼望 下雨。
11.【解答】结合自己的写作积累作答。
故答案为:
(1)⑦⑨ ;
(2)①③⑤⑥⑩;
(3)②④ ;
(4)⑧ 。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解答】(1)①提示语在前,把“我央求着”放在句子前面,后面用冒号。
②提示语在中间,把“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放在前面,后面用逗号,“我央求着”放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放在后面。
(2)改为比喻句,把“雨点儿”比喻为“珍珠”。
故答案为:
(1)①我央求着:“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
②“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我央求着,“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
(2)小杨树上挂满了珍珠似的雨点儿。
13.【解答】要写出你对此事的看法及对王林的感激之情。
故答案为: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捐款不在多少,哪怕捐一元也是一份爱心。
你捐的不仅仅是五元钱,更是一份真情,一份爱心。你的爱心让我体验到人间的温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谢谢你。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一自然段可知,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体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描写方法的掌握。通过阅读第二自然段可知,第二自然段是围绕“盼下雨”这个意思来写的,“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个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故选:C。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我”盼着变天的原因是“我”迫切地想穿上新雨衣。故选:B。
(4)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意思是说面对下雨,行人加快了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期待雨点儿打在头上。这种“反常“的举动反映了“我”盼来下雨天的激动与兴奋之情,以及对雨天的喜爱。
(5)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中这两个“安安静静“说明“我”迫切地想穿雨衣到外面去,想到雨里感受了雨衣的作用。“安安静静“流露出“我的真情实感,有些不开心。
故答案为:
(1)“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盼下雨 C;
(3)B;
(4)面对下雨,行人加快了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期待雨点儿打在头上。这种“反常“的举动反映了“我”盼来下雨天的激动与兴奋之情,以及对雨天的喜爱。
(5)这两个“安安静静“说明“我”迫切地想穿雨衣到外面去,想到雨里感受了雨衣的作用。“安安静静“流露出“我的真情实感,有些不开心。
15.【解答】(1)考查了文体知识及文章主旨。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是一篇散文,本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逃避午睡,在后花园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充满快乐的自然世界的无限热爱之情。
(2)考查了对词语的筛选能力及对语段作用的分析能力。再现了作者逃避午睡时的动作及神态词语有:悄悄、爬起来、轻轻、迈过。第三自然段写的是“我”逃避午睡的情态、动作,以下写的是脱离母亲的“我”逃避午睡成功后在后花园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的情景。故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总起下文。故选A。
(3)考查了结合文章内容想象写话的能力。由“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可知,这一段描绘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争相绽放满园生气勃勃的景象,据此作答即可。
(4)考查了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由“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全文内容可知,前面三个“醒“指万物生长,第四个“醒”指“我”没有午睡得以见到这美好自然,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快乐的画面。
故答案为:
(1)散文 逃避午睡,在后花园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 对充满快乐的自然世界的无限热爱之情;
(2)悄悄、爬起来、轻轻、迈过 A;
(3)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争相绽放满园生气勃勃的景象;
(4)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前面三个“醒“指万物生长,第四个“醒”指“我”没有午睡得以见到这美好自然,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快乐的画面。
五.习作(共1小题)
16.【解答】范文:
厉害了,我的国
近来,“厉害了我的国!”这一网络流行语接连刷屏。对于中国近期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出现“井喷”态势,国人用这一流行语表达欣喜振奋之情。
C919首飞、第二艘国产航母下水、“快递小哥”天舟上太空送货加油、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一时间频频亮相。如果把视野打开,近年来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的名单会拉得更长:“中国天眼”“墨子号”“蛟龙号”……
当自主创新的进度条一次次被刷新,中国人的科技自信也一次次被点燃。“厉害了,我的国!”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飞天梦、航空梦、量子计算梦等科技梦想,都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让中国人有了不少可以载入史册的圆梦故事,“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青蒿素治疟疾”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让中国人树立科技自信。我们也看到,新一代人奋发图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载人航天、月球探测、“蛟龙”号探海等科技进展,让中国人的科技自信更加坚定。
科技领域不断突破,见证着中国人甘于奉献、敢于攻关的无畏精神。从冒着狂沙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漠中风餐露宿,到在现代化的实验室里为科技突破而奉献青春,不论科研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科研人员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意志从未改变。艰苦的付出必有回报,如今的中国,正在某些科技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冲刺。
在树立“科技自信”的同时,我们也要拒绝盲目自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发展新态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亟待提高,某些不合理的科技体制机制仍然制约着创新活力的释放,许多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仍然需要增强……补足短板,敢碰重大科技命题,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科研领域重要命题。
原本遥不可及的宇宙太空和深邃海底,已被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化为咫尺。但中国人的梦想不会止步于此,而是向着更深、更远、更高、更广的领域迈进。我的国,一定会更厉害!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