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21:4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穹( qíong) 祭献(jì) 摇曳(yè)
B.凝视(níng) 鸣啭(zhuàn) 赠予(yù)
C.冠冕堂皇(guān) 玉露琼浆(qióng) 硕大无朋(shuò)
2.下列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我是生者增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C.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查看。
D.我从不孤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3.“婆娑起舞”中“婆娑”的意思是(  )。
A..形容苍老的样子 B.形容姿态十分优美
C.形容心情十分愉悦 D.形容盘旋舞动的样子
4.下面与“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句话中的分号用法不同的项是(  )
A.不要幻想成功之神会被你微不足道的努力所感动,主动跑过来和你拥抱亲吻;也不要幻想胜利之果会装在盘子里,端到你的餐桌前尽你开怀享用。
B.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C.善感的心灵,也曾为背井离乡的行人在跨过关门时四顾茫茫的悲凄情景而落下过伤感的眼泪,也曾为孟姜女的忠贞和不幸而郁郁寡欢;然而更多的却是为那雄关的雄伟气势和它那抵御外侮捍卫疆土的英雄历史所感动,所鼓舞。
5.下列对《丁香结》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填同音字,组词。
yōu    静    秀    愁
àn 黑     伏     河    
7.辨字组词。
缀     雅     拙     薄    
辍     稚     础     簿    
8.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2)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3)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空气    的天空    的线条
   的小诗    的衣裳    的草原
10.先补充词语,再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芬芳            神往    自怜 孤芳        
(1)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2)形容香气非常浓。    
(3)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4)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1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单薄:①指天凉或天冷的时候穿的衣服薄而且少。②(身体)瘦弱。③(力量、论据等)薄弱;不充实。
(1)她从小多病,身子单薄。    
(2)这篇论文的内容略显单薄。    
(3)冰天雪地的,你不能穿得这么单薄。    
参差: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②大约;几乎。③错过;蹉跎。
(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5)我们班同学的成绩参差不齐。    
1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花之歌》)
诗人通过“花”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笔轻柔、凝练、清新。在作者的笔下,“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是    ,是    ,是亲友之间交往的    。是婚礼的    ,还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3.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住了断断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缩句)
                           
(2)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仿写句子)
                           
(3)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和这几树丁香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修改病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找出选文中表示绿的四字词语填空。
描写绿的范围的是“   ”,写绿的程度的是“   ”。我还能写两个含有“绿”字的四字词语:   、   。
(2)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选文通过描写天空、   和    等景物,写出了草原    、
   的特点。
15.课外阅读。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清凉,沁人心脾。它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以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丈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
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多美啊……
有一次    我问一位老花农    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    他乐呵呵地说    你没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花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在第3自然段的“□”中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3)文中写山茶花的美,先写山茶花的    美,再写山茶花的    美。
(4)山茶花骨朵的特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五.习作(共1小题)
16.习作。
题目: 的自述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燕子的自述、铅笔的自述、鱼儿的自述等等。(2)展开想象,把自己当成大自然或身边事物的一员,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想象合理,语句通顺,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A.有误,“穹”应读“qióng”。
B.有误,“赠予”的“予”应读“yǔ”,指给。读“yú”时,指人称代词。我。
C.正确。
故选C。
2.【解答】A.有误。“增予”中“增”应写作“赠”;
B.正确。
C.有误。“查看”中的“查”应写作“察”;
D.有误。“孤影自怜”中的“孤”应写作“顾”。
故选:B。
3.【解答】婆娑:形容盘旋舞动的样子。
故选:D。
4.【解答】“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句话中的分号表示并列。
A、B与之相同。
C.不同,分号前后意思形成转折。
故选:C。
5.【解答】B、C、D正确。
A选项有误,作者写了宅院里的丁香、校园里的丁香以及斗室外的丁香。并没有花大量笔墨写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解答】幽静:(形)幽雅清静。故填“幽”。优秀:(形)(品行、成绩等)非常好。故填“优”。忧愁:(形)因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而苦恼。故填“忧”。
黑暗:形容没有一点光亮。故填“暗”。伏案:(动)趴在桌上(读书、写字)。故填“案”。河岸:指河流的边。故填“岸”。
故答案为:
幽 优 忧
暗 案 岸
7.【解答】例如“缀”与“辍”,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缀:指用针线缝。可组词“点缀”。辍:指中间停顿;停止。可组词“辍学”。
故答案为:
点缀 优雅 拙劣 薄弱
辍学 稚嫩 基础 账簿
8.【解答】1.摇曳:(动)摇荡。近义词是“摇荡”。
2.领悟:(动)对事物有所了解和认识。近义词是“领会”。
3.凝视:(动)聚精会神地看。近义词是“注视”。
故答案为:
1.摇荡;
2.领会;
3.注视。
9.【解答】“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清新的空气”。
故答案为:
清新 晴朗 优美
清丽 美丽 辽阔
10.【解答】芬芳迷人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故答案为:迷 人 心 驰神 自 赏
1.顾影自怜;2.芬芳迷人;3.心驰神往;4.孤芳自赏。
11.【解答】1.单薄:指身体瘦弱。故选②。
2.单薄:指论文的论据薄弱,不充实。故选③。
3.单薄:指天凉或天冷的时候穿的衣服薄而且少。
4.参差:大约,几乎的意思。故选②。
5.参差:指成绩不一致。故选①。
故答案为:
1.②;
2.③;
3.①;
4.②;
5.①。
12.【解答】《花之歌》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塑造了花朵作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形象。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故答案为:
星星 诸元素之女 礼品 冠冕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3.【解答】(1)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在我住了断断续续近三十年的斗”“三棵白”,去掉逗号。
(2)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句式为“许多……,许多……,……着我的……,……着我的……”,据此仿写即可。
(3)考查了修改病句。语序不当,“都是”放在“和”前面。
故答案为:
(1)室外有丁香。
(2)许多小溪汇成小河,许多小河形成大江,流淌着我的梦,陪伴着我的天真和童年。
(3)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找出选文中表示绿的四字词语和再写出两个带“绿”字的词语填空。通过阅读语段可知,描写绿的范围的是“一碧千里”,写绿的程度的是“翠色欲流”。我还能写两个含有“绿”字的四字词语,如:绿草如茵、青山绿水。
(2)考查找出语段的中心句。通过阅读语段内容可知,文中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中心句。作者围绕这句话先写了天空,又写了地上。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地上写了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和大牛,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处处洋溢着美,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过阅读语段内容可知,选文通过描写天空、小丘和 羊群等景物,写出了草原 清新、奇丽的特点。可从文中的“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些内容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
(1)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绿草如茵 青山绿水;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3)小丘 羊群 清鲜 奇丽。
15.【解答】(1)考查了加标点。结合内容理解,“我问一位老农”“他乐呵呵地说”引语在前,后面加冒号,说的话加引号,“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表示疑问的语气,加问号,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2)考查了对过渡句的理解。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可知,这句话由写“山茶花的颜色”转入了写“山茶花的花形”,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可知,选文分别从“颜色”“花形”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花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可知,山茶花骨朵的特别表现在山茶花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儿。
故答案为:
(1)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2)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3)颜色 花形;
(4)山茶花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儿。
五.习作(共1小题)
16.【解答】范文:
小树的自述
我生长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是谁将我照耀?是温暖的阳光,又是谁使我茁壮成长?是那湿润肥沃的泥土……
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个漆黑的夜晚,突然一个闪电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吓得我心惊胆战,浑身发抖。我心想:一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了。当我正想着的时候,一阵风沙向我猛烈地袭来,使我不得不紧闭双眼。接着,又是一阵风沙向我猛烈地袭来,我站不住了,终于倒下了……
第二天,我苏醒过来了。一群上学的小同学路过我身旁发现了我。其中一位从书包中取出一条布巾,轻轻系在我的腰部——因为我的腰扭了。他们为我包扎好后,又费了好大力气把我竖直,就飞快地向学校奔去……
从此以后,我就慢慢地养伤。那些小同学每次路过,都要关心地向我望上一眼。渐渐地我的伤好了,我很感谢那几位小同学,决心长大以后很好地报答他们对我的关怀。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