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1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1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05: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 ,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朗读诗歌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绍兴,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琴,鸾鸟拉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本诗大致讲述了什么?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人梦游从何开始?从何结束?
诗人吟的仅仅是留别吗?抒发的是离愁别绪吗?
诗人所梦的天姥山是什么样子的?
梳理诗歌结构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为什么写梦游天姥要先谈瀛洲?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交代了诗人梦游的原因。
①以虚衬实(反衬)。“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②夸张。“横”“拔”“掩”三个动词描绘了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为下文梦游做了铺垫。
③衬托(正衬)。用五岳、赤城山、天台山衬托天姥山,突出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梳理诗歌结构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过渡句,承上启下。“飞”字表现了诗人梦游天姥的急切和兴奋。
梦游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各画面的景有什么特点?
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句 画面 特点 心情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月夜渡湖
寂静清幽
心驰神往
登山之景
雄奇壮观
流连忘返
山中奇景
神奇迷离
向往自由
仙人临世
富丽堂皇
追求乐土
诗句 画面 特点 心情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魂归枕席
梦幻破灭
痛苦惆怅
如何理解作者描绘的梦境?
梦里自由、快乐的神仙世界与现实的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现实中不愿对权贵卑躬屈膝,而受排挤,对现实感到失望。于是诗人借“梦游”,倾泄心中情感,表现了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梳理诗歌结构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发出快乐短暂、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感叹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抒发游访名山、追求自由的情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对权贵的鄙夷和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
这一段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梳理诗歌结构
请根据上文所述梳理出诗歌结构,并画出思维导图

梦醒
梦因
梦游
听人语,或可睹
心驰神往
向往自由
痛苦惆怅
感叹时光,追求自由,不事权贵
赏析写作特色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色?
探究诗歌主题
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看诗人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是消极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从“东流水”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慨,诗人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且放白鹿青崖间”也表现了诗人消沉的心态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诗人因向往天姥山的奇景而梦中寻景,但梦毕竟是虚幻的,现实与梦境有极大的差距,再加上当时李白受到权贵排挤,含有消极的成分。
观点1
观点2
是积极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只是诗人一时的感触,历史也证明诗人并没有及时行乐,放纵自己。一时的牢骚不能说明诗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这只是诗人感慨自己当时受到排挤的忧愤。忧愤之后诗人有着激昂的宣言:“安能摧眉折事权,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是用来宣志的,诗人的志就在于此,这也是这首诗主题升华的地方。诗人追求的是个性自由,但权贵缚着他,他也追求政治,但他理想的政治是自由的、解放的,这是李白思想中最值得珍视的地方。
多维探究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在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
我们来看看他离开朝廷后的人生经历:
刻画诗人形象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