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 有NaCl、(NH4)2SO4、FeCl2、FeCl3、MgCl2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盐酸 B. 烧碱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2. 铁有+2价和+3价两种价态,下列有关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 )
A. 用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许氯化铜杂质
B. 带锈的铁钉溶于盐酸
C. 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D. 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3.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只观察到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Fe2+和Fe3+ B. 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
C. 一定有Fe3+,可能有Fe2+ D. 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
4. 实验室用FeCl2和烧碱制备Fe(OH)2,为了能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FeCl2和烧碱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通常要煮沸后冷却使用
B. 可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层植物油,以隔绝空气
C. 向FeCl2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胶头滴管尖嘴伸入试管内溶液液面下再挤出烧碱溶液
D. 逐滴加入反应试剂,边滴边振荡试管
5. 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 1∶2∶1 B. 1∶2∶3
C. 1∶3∶1 D. 1∶1∶3
6. 根据铁的氧化物性质分析本题。在烧制砖瓦时,用黏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可能转化成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而制得红色砖瓦。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窑内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气体,它们把该红色物质还原成的黑色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有未完全燃烧产生的木炭颗粒,而制得了青色砖瓦。
7. 化合物A、B组成元素相同,且B为白色。C是一种与B含有相同价态该金属元素的硫酸盐,向C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生成的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A,加热A可得红棕色粉末D。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 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请回答:
(1) 仪器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5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仪器3中的溶液不能进入4中。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 。
(3) 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的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实验室可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1) 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安全,在点燃酒精灯之前,在F装置出口b处必须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后,在b处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C中所放试剂为浓硫酸,则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干燥管E右边又连接干燥管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干燥管F,测得Fe2O3的质量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 若FeO和Fe2O3混合物的质量为ag,反应完全后干燥管E的质量增加了bg,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g。
答案与解析
第2课时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 B [解析] 将烧碱溶液分别加入上述几种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生成气体的是(NH4)2SO4,生成白色沉淀且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是FeCl2,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Cl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的是MgCl2。
2. D [解析] A项,Fe+CuCl2===Cu+FeCl2,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项,Fe溶解的反应,有化合价变化;C项,4Fe(OH)2+O2+2H2O===4Fe(OH)3,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D项,2Fe(OH)3Fe2O3+3H2O,化合价没有变化。
3. D [解析] 由题给“开始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可知,一定含有Fe2+,且一定不含Fe3+。
4. D [解析] 实验室用FeCl2和烧碱制备Fe(OH)2,由于Fe(OH)2有强还原性,极易被氧化,故在制取的过程中关键是要防氧化,据此分析。向FeCl2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要将胶头滴管的尖嘴伸入FeCl2溶液中,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在滴入时接触空气而溶有氧气。边滴边振荡会加快Fe(OH)2的氧化。
5. D [解析] 由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可知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4,Fe3O4的量并不影响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只需要FeO与Fe2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可。
6. Fe2O3 CO和H2 Fe3O4、FeO
7. (1) Fe(OH)3 Fe(OH)2 FeSO4 Fe2O3 (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3H2O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C与NaOH溶液反应的特征现象,确定A是Fe(OH)3,C是FeSO4,B为Fe(OH)2,D为Fe2O3。
8. (1) 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仪器4 (2) 在仪器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3) 仪器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 [解析] 该装置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思路是在排尽空气的气氛中,先将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得到FeSO4,再利用气体产生的气压把FeSO4溶液压至仪器4中与NaOH反应,得到Fe(OH)2,注意所需试剂也需要加热除掉溶解的氧气。(1) 观察仪器1特征可知是分液漏斗或者滴液漏斗。该反应需要置于无氧环境,注意这里跟防倒吸无关,可知仪器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进入仪器4。(2)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如此操作,实验不能进行的原因在于仪器3产生的H2从左侧导管逸出,那么没有足够的压强不能将FeSO4溶液挤出,因而在仪器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即可。(3) 灰绿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气氧化,因为仪器4中空气没有完全排尽。
9. (1) 关闭止水夹K,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至长颈漏斗中管内的液面高于管外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2) 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未反应的氢气 (3)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4)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E中 偏大 (5) [解析] (1) 对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用液封法。(2) H2和O2混合点燃会爆炸,即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必须检验纯度。实验开始后,未反应掉的H2排入空气也会带来危险,必须处理掉。(3) 装置A中产生的H2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必须通过洗气逐一除去,防止干扰后续实验。(4) 干燥管F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干扰实验。若无干燥管F,空气中的水蒸气被E吸收,所测生成水的质量增大,即氧的含量增大,由FeO与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较,得Fe2O3的质量将偏大。(5) 设FeO、 Fe2O3物质的量分别为x、 y,则解得y=mol,则Fe2O3的质量为mol×160g/mo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