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1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阅读教材P54-55,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是什么?
2、农业活动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农业区位”?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
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e
种植业
Planting
畜牧业
A-Husbandry
林业
Forestry
渔业
Fisheries
副业
Sideline
01
02
03
04
05
按生产对象分: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形式
(狭义上的农业指:种植业)
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集约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按历史发展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有机、休闲、观光)
农业的分类 General situation of ranching industry
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大,都会影响农业生产;
中美洲 玉米
巴西 咖啡
中国 小麦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荀子.王制》
农业生产活动与季节有关,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具有季节性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农业谚语
农业的生产规律 Law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周期性
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
某些自然因素(如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Location choice of Agriculture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
农业区位
Agricultural location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决策者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阅读教材P55-57,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可以如何分类?
农业区位因素
光照
天气
白昼长短
坡向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分布
(颜色越深代表面积越大)
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西欧牧草)。
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
不足(东北平原)。
热量
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
单产高。(耕作制度)
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光照
热量
≠
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
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
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不一定好。
降水
中国水田、旱田分布区域
中国干湿区分布范围
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
气温日较差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的苹果顶呱呱,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喀什的樱桃赛珍珠,伽师的甜瓜甜掉牙,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的白杏味最佳。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新疆不想家”
地形
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大型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形崎岖,地块狭小,使用小型机械。
水热条件好,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果地势起伏小(<25°),适宜发展梯田。
水源
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发展农业的关键
中国干湿区分布范围
土壤
果树生长适宜的土壤ph范围 作物 最适ph范围 作物 最适ph范围
葡萄 6.0—7.5 苹果 7.0—7.5
草莓 5.7—6.5 柑橘 5.5—6.5
荔枝 5.5—6.5 砂糖桔 6.5
龙眼 5.4—6.5 梨 5.6—7.2
板栗 5.5—6.5 桃 6.0—8.0
菠萝 4.4—6.0 核桃 5.5—7.0
香蕉 6.5 杏 6.5—8.0
茶树 4.0—6.5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泖港镇隶属上海市松江区,位于松江区西南,地处浦南地区三镇中心,镇区面积57.28平方公里,耕田面积2076公顷,林地面积1068公顷。境内沿黄浦江、横潦泾南岸。该镇的发展依托"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形成“基地+农户+经销商”的运营模式,成为上海的"菜篮子",服务于以上海为核心的周边大中城市。
泖港镇都市“菜篮子”发展逻辑图:
泖港镇生态农业发展解析:
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
“1988年,时任眉山县副书记的徐启斌县长,首先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得到中央的认可并推广,一时间各地兴起村村通公路的热潮,农村经济也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
铁路部门开通了铁路绿色通道,使北京的蔬菜基地从本市向南部不同纬度的地区扩展。因此交通运输成为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便捷的交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扩大销售范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商品竞争力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生产方式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生产方式
科技
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冷藏保鲜等,技术可以提高产量、生产效率、扩大销售范围
温室大棚
改造灌溉条件
修建梯田
培育两种
政策
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以及农业产品的价格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热量
气温日较差
光照
降水
地形
劳动力
市场
交通
科技
水源
土壤
农 业 区
位 因 素
政策
社会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一、基础知识过关: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一、基础知识过关: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气候(光照、降水、气温)
地形、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二、农业区位因素
“世界柚乡 中国柚都”
案例一:
生长环境 适宜指标
地形 类型 低山丘陵
土壤 PH 4.8 — 5.5
气候 年日照时数 1800 — 2700小时
年平均气温 ≥20℃
年降雨量 ≥1000毫米
蜜柚的生长习性(亚热带常绿小乔木)
探究二:阅读材料,分析平和县种植琯溪蜜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琯溪蜜柚原产于平和县的小溪镇,该镇年平均气温23.5℃,无霜期达350天,年降雨在1500-17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土壤呈弱酸性,且富含硒元素,海拔在50-300米之间,以低山丘陵、山间河谷盆地为主,坡度10°—20°,主要河流有花山溪和牛头溪,两溪在境内中部的城区东南溪口处汇合,流经山格镇、南靖县,最终汇入九龙江。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漳州市地形图
低山丘陵广布
九龙江水系图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低山丘陵广布,可种植面积广
弱酸性土壤为主,适宜蜜柚种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水热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交通
市场
政策
技术
种植历史
水源
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农业区位因素
分析要“有因有果”
阅读材料,分析平和县种植琯溪蜜柚的有利的社会条件
琯溪蜜柚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政府注册的“琯溪” 商标被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政府每年举办“蜜柚节”成为推广蜜柚的重要平台,其原产地平和县也一跃成为中国柚都、世界柚乡。如今,平和己在全国设立200多个直销点,并打入欧盟高端市场,在全县建立76个总面积达1.1万平方千米的蜜柚出口基地,指导基地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当地人不断地进行新品种的培养,已衍生出平和红肉蜜柚和黄肉蜜柚。
平和县交通图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低山丘陵广布,可种植面积广
弱酸性土壤为主,适宜蜜柚种植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交通
市场
政策
技术
种植历史
改良品种、提高生产技术
国内外市场广阔(全国直销点和欧盟高端市场)
政府支持,品牌发展战略
种植历史悠久
省道、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捷
劳动力廉价充足,经验丰富
水源
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农业区位因素
分析要“有因有果”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考虑的主导因素往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农业区位选择原则
▊江西省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示意
为什么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
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依据不同作物的生活习性和空间多层次性,发展“立体农业”。
缓坡,坡度小,土层厚
沟谷,地势低洼,易积水
坡度大,已发生水土流失
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水稻生长的习性
案例二:
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
1.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生长习性。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主要分布在比较平坦的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因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同时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的地方;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生产过程需要精耕细作,人口众多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产习惯:水稻种植业起源于亚洲,历史悠久,农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种植经验,通过精耕细作,提高稻谷单产量。
食物偏好: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
阅读教材P59-61,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区位因素如何变化?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探究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一甘蔗地一鱼塘一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1984年 水稻田
1995年 甘蔗地
2000年 鱼塘
2004年 花卉棚
市场
政策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探究五: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请问是为什么?
北方地区温室大棚技术的发展;
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
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蔬菜大棚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将坡地改造成层层平地进行耕种,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改造地形条件
以色列把沙漠变成农田
改善水源条件
塑料大棚改造热量
喷灌改造水分
交通运输、保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市场。
美国西部的水果生产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市场
交通
科技
生产经营规模和地域类型发生变化
交通条件改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市场变化
扩大种植范围,影响生长时间、季节
科技
玻璃温室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
人工培育土壤
光、热、湿度
地形
土壤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
扩大种植范围,影响生长时间、季节
自然环境
科技
市场
交通
政策
劳动力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农业区位因素
范围扩大
运输便捷
合理完善
素质提高
温室大棚
修筑梯田
改良土壤
喷灌、滴灌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①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更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②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种因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课堂知识小结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的分类
农业区位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科技
地租水平
农业地域的形成
改造和利用
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