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名校 2023 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入学考试
生 物
时量: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淡水水域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富营养化,从而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该现象称为水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氮、磷元素在细胞中含量较多,环境中缺乏也不影响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B.绿藻可利用叶绿素和藻蓝素进行光合作用 C.与绿藻相比,蓝细菌的主要特征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水华发生后,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旺盛,有利于水体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蛀牙是由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变形链球菌分泌葡聚糖蔗糖酶会催化蔗糖合成为葡聚糖(一种多糖),葡聚糖像胶水一样将唾液中的细菌吸附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乳酸杆菌进行乳酸发酵,降低牙齿表面的 pH,使牙釉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变形链球菌分泌葡聚糖蔗糖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运输 B.蔗糖为非还原糖,无法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乳酸杆菌可吸收利用葡聚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漱口可使细菌吸水涨破,有效防止蛀牙的发生
如图表示相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同一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水分子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一致 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ATP 的水解无关 D.小肠上皮细胞内外 Na+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主动运输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条件的一组是空白对照组 B.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无需设置空白对照组 C.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催化效率的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气泡的释放速率表示 D.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 浓度、温度是无关变量
向试管中加入 10 mL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该试管置于 37 ℃水浴箱中,t1 时加入 2 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加入肝脏研磨液后氧气生成速率加快,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若 t1 时加入的是一定浓度的 FeCl3 溶液,a 点对应的值不变
若 t2 时再滴加 2 滴新鲜肝脏研磨液,a 点对应的值将上移 D.过氧化氢酶通过为过氧化氢提供能量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
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某一阶段出现异常时,细胞会通过调控排除故障,或中断细胞周期处于静息状态。如缺少某种氨基酸时,细胞会终止间期蛋白质的合成,变成静息状态,补充营养后,则重新启动合成。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B.进入分裂期,中心粒倍增,并在移向细胞两极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蛋白质合成中断后,重新启动的过程受基因调控 D.观察细胞分裂时,应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
有研究表明,低卡路里饮食会缓解灵长类动物和小鼠衰老的进程,因为低卡路里饮食能使得小鼠衰老的干细胞恢复到和年轻干细胞功能相似的状态,从而延缓衰老。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B.衰老个体内的干细胞分裂的速率可能会变缓 C.细胞的衰老和个体衰老不同步,但衰老个体中的细胞普遍衰老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经减数分裂Ⅰ 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 A、a 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结果
图乙中的 ab 段和图丙中的 gh 段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图乙中的 bc 段可对应于图甲或图丙中的 fg 段
图乙中的 cd 段和图丙中的 jk 段形成都与着丝粒的分裂有关
如图甲是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常德市名校 2023 年下学期高二入学考试生物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图甲中将R 型活细菌和S 型死细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 型细菌向S 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细菌和噬菌体分离
用 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分布于上清液、沉淀物中
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 35S 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10.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 B 对全色羽基因 b 为显性,位于 Z 染色体上,且 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 T 的存在是B 或b 表现的前提,基因型 tt 表现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
A.TTZBZb×TtZbW B.TtZBZb×TtZbW
C.TtZBZB×TtZbW D.TtZBZb×TTZbW
DNA 甲基化是 DNA 上胞嘧啶的碳原子和甲基基团间的共价结合,甲基化会导致相关基因表达活性提高或降低。在肿瘤发生时,某些基因组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会明显降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基化水平降低的区域表达出的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 B.DNA 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催化可造成 DNA 甲基化水平降低 C.DNA 分子中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越高,DNA 的稳定性越高
D.肿瘤发生会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从而使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 a、 B 和 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脂肪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 RNA 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质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 B.图示中过程①与过程 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C.该研究通过抑制基因 B 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 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协同进化的。下列现象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
①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这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草原上狼的绝灭造成鹿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激增 群居生活的蚂蚁通过分工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④在某一时期,恐龙因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灭 ⑤自然选择对斑马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有利,同样也对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有利
④⑤ B.
C.① ④ D.①⑤
雕鹗(鹰类)的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 A、a 和B、b 表示。其中基因A 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鹗与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1 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 1∶ 1。当F1 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 表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
3∶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绿色的基因是 A,控制无纹的基因是 B
B.F1 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3 种,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14
C.让 F2 中黄色无纹的个体彼此交配,则出现黄色条纹个体的概率为 19
D.让 F2 中绿色无纹个体分别和黄色条纹个体杂交,则后代中有 4 种表型,其比例为 1∶1∶1∶1
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强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 E 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 E 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型如下表。若长期对维生素 E 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连续使用灭鼠强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 )
基因型 TT Tt tt
对维生素 E 依赖性 高度 中度 无
对灭鼠强的抗性 抗性 抗性 敏感
基因 t 的频率最终下降至 0
抗性个体 TT∶Tt=1∶1
Tt 的基因型频率会接近 100%
基因库会发生显著变化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数目不固定,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哺乳动物的遗传物质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仅存在于细胞核中 B.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C.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会得到 5 种小分子物质 D.细胞中的 DNA 和 RNA 都以碳链为骨架
高血压治疗药物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的跨膜钙离子内流,能引起冠状动脉、肾小动脉等全身血管的扩张,产生降压作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硝苯地平抑制了 Ca2+主动运输进入平滑肌和心肌细胞
“钙通道”是选择性通过钙离子的通道,其他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 C.Ca2+与“钙通道”结合后被转运进细胞内
D.膜内外 Ca2+浓度梯度的大小会影响 Ca2+运输的速率
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的变化,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N 点时,该器官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相等,说明此时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B.M 点是储藏该器官的最适 O2 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L 点时,该器官产生 CO2 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如图是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已知Ⅱ -4 无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Ⅰ -1 与Ⅲ -1 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2
D.如果Ⅲ -2 与Ⅲ -3 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7/32 20.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后期 B.异常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相同 C. 过程如果发生异花传粉,则可能产生三倍体植物
D.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5 分。)
21.(8 分,每空 1 分)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 1),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其中主要的蛋白质是小窝蛋白。合成小窝蛋白的原料是 ,其结构通式是 ,合成的场所是 , 合成后由 (填两种细胞器名称)加工,通过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上,成为膜蛋白。
据图分析,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 (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
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 1(82~101 位氨基酸)和肽段 2(101~126 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 2。据此分析可知,
。
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 结构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22.(16 分,每空2 分)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植株最后长出的、位于最上部的叶片称为旗叶(如图所示),旗叶对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请回答问题: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相互依存,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NADPH 和 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
为指导田间管理和育种,科研人员对多个品种的小麦旗叶在不同时期的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数值代表相关性,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越大。 不同时期旗叶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时期 相关性 光合特性指标 抽穗期 开花期 灌浆前期 灌浆中期 灌浆后期 灌浆末期
气孔导度* 0.30 0.37 0.70 0.63 0.35 0.11
胞间 CO2 浓度 0.33 0.33 0.60 0.57 0.30 0.22
叶绿素含量 0.22 0.27 0.33 0.34 0.48 0.45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 期旗叶气孔导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最大。若在此时期因干旱导致气孔导度下降,籽粒产量会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有效的增产措施是 。去掉一部分正在发育的籽粒,旗叶中有机物含量增加,一段时间后旗叶的 光 合 速 率 会 (填 “上 升 ”或 “下 降 ”), 推 测 其 原 因 是
。
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最好选择以旗叶为材料来进行,原因是旗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结 构 的 数 量 明 显 增 多 。 该 实 验 操 作 中 加 入 碳 酸 钙 的 作 用 是
。
23.(10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 的过程。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 中。
转录时,与 DNA 中起点结合的酶是 。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 次。
a—CCTGAAGAGAAG—
已知某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为 b—GGACTTCTCTTC— ,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
—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 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 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GGU、GGC、GGA、GGG)。
①翻译上述多肽的 mRNA 是由该基因的 (填“a”或“b”)链转录的。(2 分)
若该基因片段指导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变成“—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则该基因片段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的变化是 (用碱基缩写和箭头表示)(2 分)。
生物学中,经常使用 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甲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原因是
。(2 分) 24.(16 分,除标明外每空 2 分) 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分别由基因 A、B、D控制。现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得到了若干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分别为:甲黑体、乙残翅和丙焦刚毛,为探究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某兴趣小组用上述果蝇进行了一系列杂交试验,下表为部分杂交实验结果,三对基因均不位于 Y 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F1 表现型及比例
雌 雄 雌 雄
— 甲 乙 灰体长翅直刚毛 灰体长翅直刚毛
二 乙 甲 灰体长翅直刚毛 灰体长翅直刚毛
三 甲 丙 灰体长翅直刚毛 灰体长翅直刚毛
四 丙 乙 灰体长翅直刚毛 灰体长翅焦刚毛
根据组合(一)和(二),能否得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说明理由。
。
某同学进一步将组合一和组合二的 F1 各自随机交配,F2 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黑体长翅直刚毛:灰体长翅 直 刚 毛 : 灰 体 残 翅 直 刚 毛 =1:2:1, 出 现 该 结 果 的 原 因是 。基因 A 和基因 B (填“是”或“否”)位于染色体的同一基因座位上。
焦刚毛的遗传方式为 。组合四中的F1 基因型为 , F1 雌雄果蝇交配得 F2,F2 长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残翅焦刚毛果蝇占 。
(4)(4 分)一只灰体直刚毛雌果蝇与一只黑体焦刚毛雄果蝇杂交,子代灰体直刚毛雌果蝇占 1/8。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产生该雌果蝇的过程。(不考虑翅型基因,且只需写出形成该个体的配子基因型。)答案
1~5 CBCAB 6~10 BACAB 11~15 CCDDC 16 AC 17BD 18 ABD 19 D 20 ACD
21. (1)脂质(磷脂) 氨基酸 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2)疏水性 (3)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 1 中 (4)空间
22.(1)ADP、Pi、NADP+ (2)①灌浆前 气孔导度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 合理灌溉(及时浇水) 下降 旗叶中有机物积累限制了光合作用 基粒(或类囊体) 防止色素(叶绿素)被破坏
(1)DNA 复制、转录、翻译 线粒体、叶绿体
(2)RNA 聚合酶 1 (3)①b T→ C
(4)3H-TdR 是DNA 特有的合成原料之一,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 DNA 特有的合成情况
1.(1)能,杂交组合(一)和(二)互为正反交,正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一致,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否
伴 X 隐性遗传 AABbXDXd、AABbXdY 1/ 16
R
COOH
H
灰体直刚毛(♀)
黑体焦刚毛()
AaXDXd
X
aaXdY
配子
AXD
aXd
F1
AaXDXd
表现型
灰体直刚毛雌果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