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03巩固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03巩固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09:1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03巩固练
03 巩固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都是好孩子
①上高中那会儿,我最喜欢的时间段是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的课间,因为那个课间比其他课间要多出足足10分钟,也就是所谓的“大课间”。这意味着我可以潇洒地挽着同桌的胳膊一起去校外的书店,租借有关言情小说的书刊来看。
②我每次都是竖着耳朵等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的,总感觉它的声音能穿透灵魂,陪我探寻更恣意盎然的人生。
③同桌尚文虽然外表看起来文文静静,但骨子里有着让人难以捉摸的不同寻常。她的家境优渥,在小镇上是数一数二的。她跟穷乡僻壤里出来的我,气质完全不一样。我这个寒门子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要么是“知识改变命运”,要么是“去广州等沿海城市打工,做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我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圈子被死死固定,一想起流水线上机械的工作,我就感到要命似的痛苦,所以在那时,我更信奉前者。
④尽管如此,信念在神奇又力量强大的青春期叛逆面前还是甘拜下风,仿佛一瞬间,我就缴械投降了。
⑤临近考试,我还在一本又一本地看言情小说。那个时候,我的青春读物的基调多以伤痛悲凉为主,我至今都能想起,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是怎么偷偷在课堂上哭起来的。还没等我缓过神,一只发现战利品的手就伸了过来。班主任言辞尖锐:“你们这些不务正业的坏孩子,真是自毁前程!”接着,她又从同桌尚文的桌兜发现几本新的“战利品”。我愣在那里,“坏孩子”三个字像《大话西游》里唐僧念经一般萦绕在我的耳旁,折磨着我的心智。什么时候,我被归于“坏孩子”的阵营了呢?
⑥我依稀记得,初中时我还是老师眼中标准的“三好学生”,是父母嘴里“别人家的好姑娘”。有一次期末考试,校领导还亲自到我家发放奖学金,虽然只有100元,但在我们那个小村庄里已经是家家户户争相谈论的头号新闻了。
⑦我被单独拎出来谈话:“你刚来班里时成绩在前10名,你忘记了?你跟人家尚文不一样,知道吗?你父母是怎么说的?这个星期内把你的家长叫来谈一谈。”
⑧听到要叫家长,我开始慌了,内心还在艰难地消化着终于被人指出来的“从好孩子到坏孩子”的转变。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只是自己不敢正视,接受不了。那时的感觉,就像被戳到了难以启齿的痛处,也失去了拉紧我的最后一条救命线,在双重打击下,我的躯体开始下沉,眼泪像掉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班主任看我特别伤心,放缓了语气说:“叫家长的事情,我再考虑考虑,你先回去上课。”
⑨回到座位上,我趴在桌子上继续沉浸在悲伤里。尚文开始安慰我,我不听,直到她说:“嘿,有什么大不了的,中午我请你吃炸鸡。”我一听就炸了,冲她吼道:“我才不要当坏孩子,我也没有你那资本不务正业,有钱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尚文眼中闪现的难过与惊愕。
⑩两个星期后,她换了座位。
(11)我好像又变回了通俗意义上的好学生,即便成绩提升很慢,但已经作为“改过自新”的例子被老师在班上表扬,但我并不开心。
(12)直到在某个大课间的前一节课上,我收到她传来的一张小字条:“送你一个礼物,是课间播放的第一首歌曲,里面有我想对你说的话。”
(13)那是王筝的《我们都是好孩子》:
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怕
看咖啡色夕阳又要落下
你说要一直爱一直好
就这样永远不分开
我们都是好孩子
异想天开的孩子
相信爱可以永远啊
我们都是好孩子
最最善良的孩子
……
(14)后来,我才知道,冷战的那段日子,她争取到了校园广播站播放员的职位,之后在大课间的20分钟里,一直都会响起王筝的那首《我们都是好孩子》,每每此时,我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意。
(15)多年后的我,已经小有成就,已经理解了老师“望生成龙”的急切,也依稀记得尚文说的话:“即便我们是坏孩子,我们也有梦想,你想做的,只不过要在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时间做适合的事,你想做的,加油去做,我支持你!”
(16)在某个傍晚时分,偶然网易云音乐的电台播放《我们都是好孩子》这首歌,不觉又想起了中学时代那个大课间的20分钟里,那个还未出芽就干涸枯萎的言情小说梦,还有那个拥有踹生活两脚精神的好同桌。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时间 事件 “我”的心情
大课间 “我”和尚文去校外租借言情小说。 (1)
临近考试 (2) 伤心
回到座位后 “我”不顾尚文的安慰,向她发火 生气
两个星期后 (3) 感动
2.分析8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3.第13段写出歌名和歌词,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下列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告诫我们任性放纵的青春期叛逆是要付出代价的。
B.提醒我们要多阅读那些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经典读物。
C.表现青春期追梦多愁的特质,赞美同学间的纯真友谊。
D.批判了老师教学方式不当,对“我”造成了心理伤害。
杀 羊
(1)厨子大平面对一只母羊,一只怀了四个月身孕的母羊,他就想起了怀孕的妻子,再也下不了手。
(2)老实讲,大平不能算是厨子。虽然当初招他到宾馆来,讲的是当厨子。大平到宾馆后,才被分工杀羊。两天杀一只羊。
(3)大平是抱着到宾馆当厨子的想法来的,没承想却做了杀羊的屠夫,闹得浑身一股子腥膻味儿,连新婚的媳妇都腻歪他,说他羊(洋)气,再长俩犄角,简直就成了一只羊。
(4)大平杀羊只杀母羊,而且是怀了胎的母羊,因为有人喜欢吃羊胎,据说羊胎这东西,吃了很补。公羊从来不杀。一刀下去,两条命就结果了。心软的人下不了手,快上断头台的薄命羊“咩咩”一叫,手就禁不住抖动,刀把子也软了。羊生性柔弱老实,没有点铁石心肠,断断练不出杀羊手艺。在大平之前,宾馆招来了一位,一只羊没杀,就逃走了。临走还搁下一句话:我宁可去杀人。
(5)大平心不软,比石头硬。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大平有一回因帮哥们出气,两肋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因而蹲了两年局子。
(6)这只母羊可怜巴巴地望着大平,浑身哆嗦起来,眼里滚着大滴大滴的泪,嘴里“咩咩”叫得让人心酸。这只羊甚至伸出舌头,讨好地舔着大平握刀的手。大平的手热辣辣地疼。羊舌如同一把刀,一刀过去,似乎就刮去他手背一层皮。大平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羊脑袋,一路下去,又摸到了圆鼓鼓的羊肚子。大平昨晚上,也摸过妻子的腹,妻怀孕七个月了,他趴在妻的腹上能听到胎儿怦怦的心跳声。大平因此很激动,他不久就可以当爸爸了。
(7)大平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可怜的母羊,对羊说:“对不住了,我不杀你,我的饭碗子就得丢。”
(8)大平的饭碗子来得不易,他从局子里一出来,没人要他。幸亏他有一门远房叔叔在县里当着局长,局长叔叔找到宾馆的经理,经理才给了大平一个当厨子的“饭碗儿”,不易呀,大平好烟好酒没少给叔叔和经理送。
(9)羊又“咩咩”叫起来,像一个妇人在哭,几多悲哀,几多凄凉。羊之将死,其“咩”也善。
(10)大平举起的刀,犹豫了。他又想起了妻子,想起了妻子肚里的孩子。
(11)正是为了妻子,为了未来的孩子,他得杀羊,他得当厨子,挣钱养这个家。自古猪羊一刀菜,我不杀,别人也会杀,断没有猪羊不被杀的理儿。
(12)于是,大平又挥刀冲向母羊,谁想这只羊“扑通”跪下了,冲着大平不停地磕起头来,“咚咚”响,地上马上起了细微的尘土。
(13)这只母羊,会不会是人变的,咋这么通人性呢?
(14)大平实在下不了刀,他妥协了,投降了,向一只母羊缴了械。
(15)晚上,宾馆来了贵客,又要吃羊胎,席上却没有端上来。
(16)经理寻根查源,原来竟是大平没有杀羊。经理气急败坏,找到了大平。
(17)“你知道吗,你小子可捅了大娄子,我非开除你不可。这羊胎是李县长要吃的。李县长身体虚,每天都得吃羊胎补一补。现在,李县长就坐在了席上,你让我怎么交代?得罪了李县长,我非把你当羊胎做了,给李县长吃。你真不是东西!”
(18)经理暴跳如雷。
(19)大平却不动声色,冲经理冷冷一笑,扭头去了,只给经理留下个背影。
(20)两个月后,大平的妻子生下个女孩。
(21)羊年生的,小名就叫了个羊羊。
5.小说第(5)段为何要交代大平因打架而监禁两年的事情?请简要分析。
6.小说的主人公大平具有哪些鲜明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7.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大平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羊脑袋,一路下去,又摸到了圆鼓鼓的羊肚子。
(2)大平却不动声色,冲经理冷冷一笑,扭头去了,只给经理留下个背影。
8.文中的画线部分是小说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是不是多余的?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襄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修姱:修洁而美好,实指美行美德。
B.怨灵修之浩荡兮 灵修:神圣,指代君王,具体指楚王。
C.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众女:众多女子,指楚王身边受宠幸的众多女子。
D.何方圜之能周兮 方圜:方枘和圆凿,即方榫头和圆榫眼。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
B.余不忍为此态也 忍尤而攘诟
C.亦余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D.竞周容以为度 何方圜之能周兮
1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开头两句承上外,是从自述遭贬黜写起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了自己面对遭贬黜的巨大打击,决不放弃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
B.第二段以一个“怨”字领起,揭示了遭贬黜的诸多原因,由此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激奋,也可以看出诗人在逆境中的清醒与冷静。
C.第三段表达了自己于失意与困窘中,宁死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而要发扬前圣所推重的“伏清白以死直”的献身精神。
D.作者想象丰富,善于比喻,他以“蕙 ”“揽茝”比喻美行美德,以“鸷鸟”喻自己如同搏击长空的雄鹰一般的斗争精神,以“方圜”比喻自己不会与不同道者相安。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1)期待
(2)我看言情小说被老师发现并批评。
(3)我收到尚文的小字条,听到她给我点的歌。 2.示例:“戳”“下沉”或比喻的修辞,具体地描写出“我”被老师批评后受打击的样子;生动地表现出“我”内心的伤心、难受。 3.表现出尚文的善良、宽容;表达了“我”对青春友谊的美好回味;结构上与标题呼应。 4.C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及概括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梳理文章思路并进行概括即可。
第一空,根据原文第②段“我每次都是竖着耳朵等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的”可知,“我”十分期待大课间的到来,概括为“期待或盼望”;
第二空,根据原文第⑤段“临近考试,我还在一本又一本地看言情小说”“班主任言辞尖锐……”可知,临近考试时“我”仍然沉迷于言情小说,老师批评“我”;
第三空,根据原文第 段“我收到她传来的一张小字条:‘送你一个礼物,是课间播放的第一首歌曲,里面有我想对你说的话’”可知,“我”收到尚文给的小字条,听到她给“我”点的歌。
2.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时,注意把握重点词语,并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划线句子“失去了拉紧我的最后一条救命线,在双重打击下,我的躯体开始下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好孩子”比作拉紧自己的生命线,老师的批评让“我”失去了这根线,躯体随之开始下沉,“戳”“拉紧”“沉”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被老师批评后受打击后的伤心、难过。“眼泪像掉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我”的伤心。
3.考查文段的作用。解答文段的作用,注意从内容、结构、文章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我们都是好孩子”为文章的标题,第⑤段的歌名和歌词与标题遥相呼应;从内容上看,“我”因看言情小说导致成绩下降而被老师批评为“坏孩子”,而尚文虽然与“我”冷战,仍然将这首歌送给“我”来安慰、鼓励“我”,由此表现了尚文的善良与贴心;从主旨上看,“我”和尚文的友情是“我”对那段年少阶段的美好回忆。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A.错误。根据原文可知,文章并不意在说明青春期叛逆是要付出代价的;
B.错误。文章通过记叙“我”在青春叛逆期沉迷言情小说一事引出“我”和尚文的友谊,但文章主旨并非提醒我们多阅读经典读物;
D.错误。根据全文可知,老师批评“我”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但文章并不意在指出老师教学方式不当;
故选C。
5.这样写的作用是:①表现大平心硬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人物形象。②为下文大平心硬杀羊到心软辞职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与宾馆的经理、李县长等人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主旨。 6.①勇猛但鲁莽,有一定的正义感。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因帮哥们出气,两胁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②心地善良。虽然做的是宰羊的工作,但也是为生活所迫。最后放弃对母羊的宰杀,说明他虽然表面“心不软,比石头硬”,但内心深处的怜悯之心并没有丢弃。③能守住人生底线。尽管找工作不易,但为了内心的善良,不畏强势强权,坚决辞职。 7.(1)“摸”指动作轻微的移动,写出大平对怀孕的母羊的怜惜和内心的纠结,为下文想起怀孕的妻子和不忍心杀羊埋下伏笔。
(2)“扭头”指转身不顾,写出大平对经理要开除他的不屑与蔑视,表现他宁愿辞职也不杀羊的果断和善良。 8.不多余。①大平宁愿辞职也不杀怀孕的母羊,主要原因是想到了正怀孕的妻子。这样处理结尾,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②小说的题目是“杀羊”,但最终并没有杀母羊,情节波澜起伏,出乎意料,以恶开篇,以善结尾,寓意深刻。③以妻子平安产下女儿“羊羊”为结尾,再次凸显大平善良的形象,隐含“善有善报”的深意。④小说这样优美的结尾,更能揭露批判社会上那些残忍的行为。倡导人们向善、博爱,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解析】5.本题考查小说情节作用的分析。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文中特意交代了大平“蹲了两年局子”的前因后果,是为了丰富大平的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内容上看,写了大平曾用刀伤人,印证了上文的“大平心不软,比石头硬”,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明。敢伤人的大平都不忍心杀母羊,宾馆的经理和县长却要杀母羊,吃羊胎,而且大平还因此失去了工作,可见人们内心的冷漠,所以这一情节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交代了大平是因为帮哥们出气而伤人,也透露出大平讲义气的一面,这就使下文大平的坚决辞职顺理成章,从结构上看,这一情节的交代,为下文大平放弃杀母羊做了铺垫,也为大平辞职埋下伏笔。
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因帮哥们出气,两肋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可见他勇猛但不鲁莽,有一定的正义感。虽然做了是宰羊的工作,但也是为生活所迫,最后放弃对母羊的宰杀,说明他虽然表面“心不软,比石头硬”,但内心深处的怜悯之心并没有丢弃,可见他心地善良。尽管找工作不易,但为了内心的善良,不畏强势强权,坚决辞职,可见他能守住人生底线。答出以上内容即可。
7.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1)大平从羊脑袋一路“摸”到羊肚子,这是动作描写。他之所以摸羊的肚子,是因为这只母羊肚中有四个月大的胎儿,因此他舍不得下手去宰杀。“摸”这个动作,表现了大平对羊的怜惜之情,表明了他善良的人性尚未丧失;从情节发展看,为下文想起怀孕的妻子和不忍心杀羊埋下伏笔。(2)“扭头”一词,写出了大平对经理的威胁不屑一顾,表明他从此与这些冷漠无情的人彻底决断的态度,表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对丑恶现象的厌恶。
8.本题考查文章结尾作用的分析。表面上看,考生可以赞同现有结局,也可以否定现有结局,无论选择哪一个答案,答题时都要注意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内容阐明理由,做到言之成理。本题建议答“不是画蛇添足”。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中多次写到大平想到怀孕的妻子和他们没出生的孩子,也正因为想到了妻子孩子,大平才最终放弃了杀羊的工作,所以结尾写到孩子平安出生,并取名“羊羊”,与前文情节形成呼应,使整篇小说情节完整。小说标题是“杀羊”,开篇写杀羊,最终放弃杀羊,这样的布局不仅增加了小说的波澜,而且使小说寓意深刻。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局暗示着大平善有善报,有突出大平形象的作用。从表达主题的角度来看,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写孩子平安降生,与上文所写杀羊吃羊胎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社会上一些冷酷残忍的行为,深化了小说向美向善的主题。
【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方法:
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
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9.C 10.B 11.D 12.(1)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呀,我哀伤人民生活是如此多灾多难。
(2)这是我心所向往(或“爱好”“崇尚”)的美德啊,纵然(或“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3)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我也决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分析】9.本题考查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C项中,“众女”喻指国君左右的小人。
10.A项,“替”均为“贬黜”的意思;B项,“忍”,忍心/忍受;C项,“善”均为“爱好”之意;D项,“周”均为“相合”之意。
11.本题主要考查诗歌的理解。D项,“鸷鸟”是指雄鹰与凡鸟。作者以此比喻自己不会同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12.本题主要考查诗歌解释。需要注意翻译之后内容的流畅以及重点字词的翻译。例如“九死”“溘”等词的含义。
【点睛】参考译文:
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呀,我哀伤人民生活是如此多灾多难。我只是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啊,想不到早上进谏晚上就遭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而将我贬黜啊,又因为我采集芳芷而给我加上罪名。这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的蛾眉啊,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本来世俗就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法则而任意改变措施。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奉承、取悦于人奉作法度。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地在这个时候陷入困窘。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我也决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却能够相安的?承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而蒙受耻辱。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就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