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学案 (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学案 (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13 11:07: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培优讲义
第1节 两种电荷
(
01
新课知识解析
)
(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
1. (1)塑料梳子、玻璃镜片、气球在摩擦前不能吸引纸屑、泡沫小球和头发,但在和相应物品摩擦后具有了吸引纸屑、泡沫小球和头发的能力,这是因为物体经过摩擦带了“电”。 摩擦能使物体带“电”(或者说摩擦使物体带了电荷)
(2)带电体能吸引的常见的轻小物体有灰尘、胡椒粉、毛发、细小水流、碎纸屑、通草球、泡沫小球等.
2.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称为摩擦起电.
(
知识点二:
两种电荷
)
1.工作原理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 (2)相同电荷间及不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同.(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是不同的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号表示,此处“+”不同于数学中的“+”,此处不表示大小,只表示电荷性质。
(2)负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用“-”号表示. “-”号仅表示电荷的性质,不表示大小。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
异种电荷间的互相吸引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不同.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电荷量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简称电荷,通常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 C.
5.验电器
验电器是-一种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可粗略估计带电荷量多少的仪器.
构造及作用
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原理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其工作原理如图甲、乙所示
使用说明 验电器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并能粗略地比较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电荷量越多
【典型例题】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两者互相排斥,则小球(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正电或不带电
【答案】B
【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当靠近轻质小球,两者互相排斥,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小球带负电,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知识点三:
原子及其结构
)
1.原子结构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2.元电荷
(1)人们把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它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符号e表示.
e=1.6x10-19 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不存在非元电荷整数倍的电荷量.
3.图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注意:
(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实质.
(2)摩擦起电中转移的电荷,实际上是带负电的电子.
(3)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一个物体失去几个电子,另一个物体就得到几个电子,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异种电荷.
(4)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相同的,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转移,所以不会带电.
4.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式
方式 操作过程 实质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电子的转移
接触带电 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则此物体也会带上电,如验电器
(
知识点


原子及其结构
)
1.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示例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电或者不导电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个地方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内,不能自由移动,即绝缘体并非不含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2.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棒是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状态时,就变成了导体.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
0
2
题型专场
)
题型一:摩擦起电
(2023九上·定州期末)学习了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后,小彦同学拿梳子梳头发,结果出现了梳子把头发吸起来了,如图所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小彦的头发带有异种电荷
B.梳子与小彦头发带有同种电荷
C.摩擦的方法使电子发生了转移
D.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头发带了电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头发之间相互排斥,带有同种电荷,A不符合题意;
B.梳子与头发摩擦,原子核束缚本领强的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本领弱的物质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梳子与头发摩擦后所带的电荷不同,B不符合题意;
CD.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和头发都带电,此过程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题型二: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2022九上·龙岗期中)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因为得到质子而带上正电荷
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创造了电荷
C.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金属箔
【答案】D
【解析】
A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玻璃棒因为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荷,并不是产生了电荷,AB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玻璃棒上,金属箔带上了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张开,C不符合题意;
D.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玻璃棒上,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方向是玻璃棒流向金属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题型三: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
(2023九上·通州期末)A、B、C是三个轻质塑料小球。将A与B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再将B与C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关于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小球不带电
B.B小球一定带电
C.B、C小球都带电,并且带有异种电荷
D.A、B小球都带电,并且带有异种电荷
【答案】B
【解析】
AB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AB相互排斥,说明AB带同种电荷,B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
C.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且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C相互吸引,说明C和B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C不带电,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题型四:导体和绝缘体
( 宜昌中考)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硬币、陶瓷罐 B.铅笔芯、塑料尺 C.玻璃棒、橡胶棒 D.人体、大地
【答案】C
【解析】
A( x)、B( x),硬币是合金,属于导体,铅笔芯是导体;C(V ) ,玻璃棒和橡胶棒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D( x),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答案: C
(
0
3
课堂小结
)
(
0
4
巩固提升
)
1.(2023九下·荔湾开学考)原本不带电的轻质小球甲、乙相互摩擦后带电,另有一个轻质不带电小球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乙相互排斥,且都吸引丙
B.甲、乙相互吸引,且都吸引丙
C.甲、乙相互吸引,且都排斥丙
D.甲、乙相互排斥,甲吸引丙、乙排斥丙
【答案】B
【解析】
不带电的轻质小球甲、乙相互摩擦后带异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知,甲、乙相互吸引;丙不带电,甲、乙带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甲和乙都吸引丙。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3九上·长寿期末)下列材料在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是(  )
A.铜丝 B.橡胶 C.玻璃 D.木棒
【答案】A
【解析】A.铜丝容易导电,属于导体,A符合题意;
BCD.橡胶、玻璃、木棒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2九上·侯马期末)科学小实验: 从垃圾袋上剪下的塑料丝在头发上摩擦几下,与摩擦过的气球相互靠近(如图所示),塑料丝就能在气球上方翩翩起舞。下列实例中与塑料丝起舞原理相同的是
A.静电除尘抹布 B.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油罐车底部拖着长铁链 D.禁止用塑料桶装汽油
【答案】B
【解析】
根据“与摩擦过的气球相互靠近(如图所示),塑料丝就能在气球上方翩翩起舞”可知,塑料丝起舞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A.静电除尘抹布,原理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故A不合题意;
B.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符合题意;
C.油罐车底部拖着长铁链,原理为金属的导电性,故C不合题意;
D.禁止用塑料桶装汽油,原理为汽油与筒壁摩擦产生电荷,一旦放电会引起爆炸,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3九上·鞍山期末)如图所示,是闪电产生的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绝缘体
B.云层中的正电荷通过避雷针传入大地
C.图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到大地
D.云层带正电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答案】C
【解析】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应该容易导电,为导体,A不符合题意;
BC.云层带正电荷,避雷针工作时尖端放电,负电荷从大地定向移动到避雷针,因此电流的方向是从避雷针到大地,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闪电是云层的放电现象,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失去电子,云层带正电,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能创造电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3九上·广州期末)甲、乙两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下列四种情况中,甲、乙两球一定都带电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甲、乙两球相互排斥,说明它们一定带有同种电荷,A符合题意;
BCD.图中的三种情况都属于甲、乙两球相互吸引,这可能是两球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因此,不能说明两球一定都带电,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2023九上·门头沟期末)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不同种电荷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由于两个小球带不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小球由于受到引力的作用,故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并相互吸引,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2九上·灵石月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主要原因是(  )
A.冬天气温低 B.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D.冬天灰尘多
【答案】B
【解析】【解答】在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与皮肤摩擦带上了电荷,而带电的物体能吸轻小的灰尘,所以化纤衣服上容易吸附灰尘,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22九上·梁山期中)春秋干燥的季节,身体总带上烦人的“静电”,触碰到金属就会有“触电”的感觉,为了防止“触电”,可以紧握金属钥匙去接触墙壁或金属等释放电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带的“静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B.如果人体带负电荷,是因为人体失去部分电子
C.人体触碰金属发生“触电”,是因为人体与金属间有电荷做定向移动
D.如果人体带负电荷,释放电荷时,电流的方向是从人体流向墙壁或金属
【答案】C
【解析】
A.人体带的“静电”,是因摩擦起电使电荷发生转移,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人体带负电荷,是因为电子带负电,人体得到部分电子,所以人体带上负电荷,B不符合题意;
C.人体触碰金属发生“触电”,是因为人体与金属间有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C符合题意;
D.如果人体带负电荷,释放电荷时,负电荷从人体流向墙壁或金属,物理上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因此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电流从墙壁或金属流向人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3九下·潜山期末)目前,口罩仍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护用品。普通医用口罩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其中口罩中间层熔喷布始终带有静电,则熔喷布属于   (填“导体”或“绝缘体”),当不带电的病毒靠近熔喷布外表面时,由于带电体   ,使病毒不能通过熔喷布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
【答案】绝缘体;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
(1)普通医用口罩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其中口罩中间层熔喷布始终带有静电,则熔喷布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2)当不带电的病毒靠近熔喷布外表面时,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使病毒不能通过熔喷布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
10.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只让A带上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片张开,B的金属箔片闭合,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的两金属箔片所带电荷是   (选“同种”或“异种”)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棒P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小,B的金属箔片由闭合变为张开,此现象说明P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同种;导体
【解析】
如图甲所示, 验电器A的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金属箔张开;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两个验电器平分电荷,有电流通过P,此现象表明P是导体。
11.(2022九上·讷河期中)阅读短文《怒发冲冠》,回答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STTS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会上,某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站在从宾馆房间带来的一次性塑料拖鞋上,手上捏着一个带绝缘柄的形铜拍,与放在椅子上的毛皮摩擦后立即拍一下自己的胸部,反复几次后,他的花白头发根根竖起像“怒发冲冠”似的,顿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与毛皮摩擦后带电,有人说这是摩擦创造了电荷,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2)若摩擦后毛皮带负电,铜拍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摩擦时瞬间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铜拍到毛皮”或“从毛皮到铜拍”)。
(3)此现象说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4)请说明“怒发冲冠”的物理原理是   
【答案】(1)不正确
(2)失去;从毛皮到铜拍
(3)导体
(4)同种电荷相排斥
【解析】
(1)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与毛皮摩擦后带电,是铜拍和毛皮之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没有创造电荷,该说法不正确;
(2)若摩擦后毛皮带负电,则带负电的电子由铜拍向毛皮转移,则摩擦时瞬间电流方向是从毛皮到铜拍;
(3)(4)教授站在塑料拖鞋上,手上捏着一个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和毛皮摩擦,出现摩擦起电现象。带电的铜拍接触胸部,电荷通过人体传向头发,使头发带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出现“怒发冲冠”现象,也说明人体是导体。
故答案为:(1)不正确;(2) 失去;从毛皮到铜拍;(3)导体;(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培优讲义
第1节 两种电荷
(
01
新课知识解析
)
(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
1. (1)塑料梳子、玻璃镜片、气球在摩擦前不能吸引纸屑、泡沫小球和头发,但在和相应物品摩擦后具有了吸引纸屑、泡沫小球和头发的能力,这是因为物体经过 带了“电”。 摩擦能使物体带“电”(或者说摩擦使物体带了电荷)
(2)带电体能吸引的常见的 有灰尘、胡椒粉、毛发、细小水流、碎纸屑、通草球、泡沫小球等.
2.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称为摩擦起电.
(
知识点二:
两种电荷
)
1.工作原理
(1)电荷间有相互 . (2)相同电荷间及不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是不同的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 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号表示,此处“+”不同于数学中的“+”,此处不表示大小,只表示电荷性质。
(2)负电荷:人们把用 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用“-”号表示. “-”号仅表示电荷的性质,不表示大小。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
异种电荷间的互相吸引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不同.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电荷量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 , 简称电荷,通常用符号 表示.
(2)单位: ,简称库,符号是 .-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 .
5.验电器
验电器是-一种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可粗略估计带电荷量多少的仪器.
构造及作用
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原理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其工作原理如图甲、乙所示
使用说明 验电器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并能粗略地比较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电荷量越多
【典型例题】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两者互相排斥,则小球(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正电或不带电
(
知识点三:
原子及其结构
)
1.原子结构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 和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2.元电荷
(1)人们把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做 ,它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符号e表示.
e=1.6x10-19 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不存在非元电荷整数倍的电荷量.
3.图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注意:
(1)摩擦起电并不是 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实质.
(2)摩擦起电中转移的电荷,实际上是带负电的电子.
(3)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一个物体失去几个电子,另一个物体就得到几个电子,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异种电荷.
(4)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相同的,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转移,所以不会带电.
4.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式
方式 操作过程 实质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电子的转移
接触带电 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则此物体也会带上电,如验电器
(
知识点


原子及其结构
)
1.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示例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电或者不导电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个地方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内,不能自由移动,即绝缘体并非不含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2.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棒是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状态时,就变成了导体.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
0
2
题型专场
)
题型一:摩擦起电
(2023九上·定州期末)学习了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后,小彦同学拿梳子梳头发,结果出现了梳子把头发吸起来了,如图所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小彦的头发带有异种电荷
B.梳子与小彦头发带有同种电荷
C.摩擦的方法使电子发生了转移
D.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头发带了电
题型二: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2022九上·龙岗期中)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因为得到质子而带上正电荷
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创造了电荷
C.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金属箔
题型三: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
(2023九上·通州期末)A、B、C是三个轻质塑料小球。将A与B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再将B与C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关于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小球不带电
B.B小球一定带电
C.B、C小球都带电,并且带有异种电荷
D.A、B小球都带电,并且带有异种电荷
题型四:导体和绝缘体
( 宜昌中考)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硬币、陶瓷罐 B.铅笔芯、塑料尺 C.玻璃棒、橡胶棒 D.人体、大地
(
0
3
课堂小结
)
(
0
4
巩固提升
)
1.(2023九下·荔湾开学考)原本不带电的轻质小球甲、乙相互摩擦后带电,另有一个轻质不带电小球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乙相互排斥,且都吸引丙
B.甲、乙相互吸引,且都吸引丙
C.甲、乙相互吸引,且都排斥丙
D.甲、乙相互排斥,甲吸引丙、乙排斥丙
2(2023九上·长寿期末)下列材料在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是(  )
A.铜丝 B.橡胶 C.玻璃 D.木棒
3.(2022九上·侯马期末)科学小实验: 从垃圾袋上剪下的塑料丝在头发上摩擦几下,与摩擦过的气球相互靠近(如图所示),塑料丝就能在气球上方翩翩起舞。下列实例中与塑料丝起舞原理相同的是
A.静电除尘抹布 B.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油罐车底部拖着长铁链 D.禁止用塑料桶装汽油
4.(2023九上·鞍山期末)如图所示,是闪电产生的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绝缘体
B.云层中的正电荷通过避雷针传入大地
C.图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到大地
D.云层带正电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5.(2023九上·广州期末)甲、乙两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下列四种情况中,甲、乙两球一定都带电的是(  )
A. B.
C. D.
6.(2023九上·门头沟期末)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不同种电荷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B.
C. D.
7.(2022九上·灵石月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主要原因是(  )
A.冬天气温低 B.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D.冬天灰尘多
8.(2022九上·梁山期中)春秋干燥的季节,身体总带上烦人的“静电”,触碰到金属就会有“触电”的感觉,为了防止“触电”,可以紧握金属钥匙去接触墙壁或金属等释放电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带的“静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B.如果人体带负电荷,是因为人体失去部分电子
C.人体触碰金属发生“触电”,是因为人体与金属间有电荷做定向移动
D.如果人体带负电荷,释放电荷时,电流的方向是从人体流向墙壁或金属
9.(2023九下·潜山期末)目前,口罩仍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护用品。普通医用口罩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其中口罩中间层熔喷布始终带有静电,则熔喷布属于   (填“导体”或“绝缘体”),当不带电的病毒靠近熔喷布外表面时,由于带电体   ,使病毒不能通过熔喷布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
10.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只让A带上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片张开,B的金属箔片闭合,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的两金属箔片所带电荷是   (选“同种”或“异种”)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棒P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小,B的金属箔片由闭合变为张开,此现象说明P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11.(2022九上·讷河期中)阅读短文《怒发冲冠》,回答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STTS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会上,某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站在从宾馆房间带来的一次性塑料拖鞋上,手上捏着一个带绝缘柄的形铜拍,与放在椅子上的毛皮摩擦后立即拍一下自己的胸部,反复几次后,他的花白头发根根竖起像“怒发冲冠”似的,顿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与毛皮摩擦后带电,有人说这是摩擦创造了电荷,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2)若摩擦后毛皮带负电,铜拍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摩擦时瞬间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铜拍到毛皮”或“从毛皮到铜拍”)。
(3)此现象说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4)请说明“怒发冲冠”的物理原理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