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三节醛酮——提升训练2021-2022学年
一、选择题(共16题)
1.(2021高二下·)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的反应:CH3CH2Cl+NaOHCH3CH2OH+NaCl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3HNO3+3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2C6H5O-+CO2+H2O→2C6H5OH+
D.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2+2OH-CH3COO-+ +2Ag↓+3NH3+H2O
2.(2021高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B.1 mol任何一元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得到2 mol Ag
C.醛不能被CuSO4溶液氧化
D.最简单的一元酮是乙酮
3.(2021高二下·湛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
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清,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溶液,经分液除去
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4.(2021高二下·)完成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操作及现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检验碘仿(CHI3)中含有碘元素 取样,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若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碘元素
B 证明丙烯醛(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取样,滴加溴水,若溴水褪色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C 区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 取样,分别滴加蒸馏水,其中互溶不分层的为乙醇,水在下层的为甲苯,水在上层的为硝基苯
D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取样,向混合物中滴加浓溴水,过滤后分液
A.A B.B C.C D.D
5.(2021高二下·)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大卫·麦克米兰(David W。C.MacMillan),以表彰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中的贡献,用脯氨酸催化合成酮醛反应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发生消去反应形成双键
B.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C.该反应原子利用率100%
D.脯氨酸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6.(2021高二下·天河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碳三键表达式:
B.正丁烷分子球棍模型:
C.乙烯电子式:
D.键线式:
7.(2021高二下·)如图有机物是合成某种抗菌消炎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3H12NO2
B.该有机物既存在顺反异构体,也存在对映异构体
C.该分子中最多有 12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和氧化反应
8.(2021高二下·)碳酸二甲酯(DMC)具有优良的化学反应性能。在众多研究方向中,和甲醇直接合成的方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催化该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反应的催化剂,是反应中间体
B.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面
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的物质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和甲醇合成的总反应为,原子利用率100%
9.(2021高二下·)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CH3CHO+2Cu(OH)2+OH—Cu2O↓+3H2O+CH3COO-
B.强碱性溶液中NaClO将Fe(OH)3氧化为FeO:3ClO-+2Fe(OH)3=2 FeO+3Cl-+4H++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
D.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2HClO+SO
10.(2021高二下·)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条件温和,其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示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Ⅰ的一氯代物有4种
C.Ⅱ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1.(2021高二下·)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A.在碘水中通入足量的:
B.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
C.丙烯醛()与足量溴水反应: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反应生成:
12.(2021高二下·)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Ca2++OH-=CaCO3↓+H2O
B.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2NO2+2OH-= + +H2O
C.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 +2HClO
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Ag++2NH3·H2O= +2H2O
13.(2021高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12O的醇,能在铜催化下被O2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B.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C.全降解塑料可由环氧丙烷()和CO2缩聚制得
D.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14 g含氧质量分数为a的乙烯、乙醛混合气体,生成水的质量为18(1-a) g
14.(2021高二下·)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目前芯片用硅基材料,未来可能用碳基材料
B.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则金属锂在空气燃烧生成
C.通入溶液中至过量,没有明显现象,则通入溶液中至过量,也没明显现象
D.1乙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2金属银,则1甲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也可得2银
15.(2021高二下·)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
A.,则
B.CCl4溶剂能有效萃取水溶液中的单质碘,那么CCl4也能萃取碘—淀粉溶液中的碘
C.1mol乙醛最多能被2molCu(OH)2氧化,则1mol甲醛最多也是被2molCu(OH)2氧化
D.HF熔点大于HCl,则SiF4熔点大于SiCl4
16.(2021高二下·)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关于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B.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C.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D.能和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二、综合题(共6题)
17.(2021高二下·)正丁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摩尔质量(g/mol)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74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72
实验步骤:将6.0 gNa2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3.7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的馏分,产量2.7 g。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该实验中,仪器A,B中的溶液可以互换
B.实验中可以通过移动酒精灯的位来进行温度控制
C.应先加热A至90-95℃,再通冷凝水
D.收集75-77℃馏分,严格控温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
(3)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
(4)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18.(2021高二下·)我国盛产山荼籽精油,其主要成分柠檬醛可以合成具有工业价值的β-紫罗兰酮。
(1)柠檬醛的分子式是 ,所含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 。
(2)β-紫罗兰酮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个吸收峰,等物质的量的假性紫罗兰酮与β-紫罗兰酮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的Br2质量之比为 。
(3)柠檬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含有一个六元环,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反应①是柠檬醛和丙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该反应除生成假性紫罗兰酮外还生成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部分可用R代替): 。
19.(2021高二下·)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可合成下列物质(部分条件未标出):
(1)乙醇能与乙酸反应生成有果香味的物质,其名称为 。
(2)写出反应类型:③ 、⑤ 。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
(4)反应③用KOH的乙醇溶液处理二氯乙烷制氯乙烯的方程式为: 。
(5)二氯乙烯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
(6)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
(7)以乙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写出合成路线图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B目标产物)
20.(2021高二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条件的注明条件
(1)向苯酚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的反应: 。
(2)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
(3)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溶液的反应: 。
(4)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
(5)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的反应: 。
21.(2021高二下·)昆虫能分泌信息素。下面是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CH3(CH2)5CH=CH(CH2)9CHO,指出该物质中存在含氧的官能团 ,并对其进行检验 ,写出与鉴别方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 。
22.(2021高二下·)理解和应用信息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请依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R-C≡CH+ (R、R 、R 为烃基或氢原子)
(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上述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A.CH3C≡CCH3与CH3CHO
B.HC≡CH与HCHO
C.CH3C≡CH与
(3)HC≡CH和在上述条件下能够合成分子式为C8H14O2的物质,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解析】【解答】A.氯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NaCl、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l+NaOH CH2=CH2↑+NaCl+H2O,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O-NO2+H2O,故B不符合题意;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其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 C6H5OH+ ,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醛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金属单质银以及氨气,其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 +2OH-CH3COO-+ +2Ag↓+3NH3+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氯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氯化钠与水;
B、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在60℃水浴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苯;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苯酚与碳酸氢钠;
D、醛类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羧酸铵、金属单质银以及氨气。
2.【答案】C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醛基与烃基或氢原子相连的有机物是醛,如果醛基连接的不是烃基或氢原子而是其他基团,虽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但不属于醛、例如甲酸酯类,A项不符合题意;
B.1 mol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得到4 mol Ag,B项不符合题意;
C.醛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C项符合题意;
D.羰基本身含有1个碳原子,当羰基两端连接的都是烃基时,得到的才是酮,当羰基两端连接最简单的烃基甲基时,得到组成最简单的酮即丙酮,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含有醛基的物质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根据HCHO中两个H共用一个C=O分析;铜离子在碱性环境下能氧化醛;根据羰基的结构是-C=O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除杂;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A.甲酸为弱酸,可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溶液显蓝色,乙醇与氢氧化铜不反应无现象,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会生成砖红色沉淀,A符合题意;
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的酸性,B不符合题意;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不能用溶液去除,乙酸乙酯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碱性水解,C不符合题意;
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苯酚与浓溴水充分反应后生成了2,4,6-三溴苯酚,2,4,6-三溴苯酚易溶于苯,即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以除去苯中少量苯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甲酸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和砖红色沉淀,乙醛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新制氢氧化铜和乙醇不反应;
B.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
C.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易溶于苯。
4.【答案】C
【知识点】芳香烃;苯酚的性质及用途;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碘仿不能电离出碘离子,故检验碘仿(CHI3)中含有碘元素,应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检验,故A不符合题意;
B.证明丙烯醛(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先用银氨溶液将醛基氧化,再检验碳碳双键,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三者的溶解性和密度区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取样,分别滴加蒸馏水,其中互溶不分层的为乙醇,水在下层的为甲苯,水在上层的为硝基苯,故C符合题意;
D.苯会萃取浓溴水中的溴、同时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故不能用浓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取样,向混合物中滴加NaOH溶液,静置后分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CHI3不能电离出碘离子;
B.碳碳双键、醛基均可使溴水褪色;
C.乙醇与水互溶,甲苯、硝基苯均不溶于水,但分层现象不同;
D.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
5.【答案】B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c中含羟基,可发生消去反应形成双键,A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由两个反应物得到一个产物,为加成反应,B项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进入目标产物c,原子利用率100%,C项不符合题意;
D.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c中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B. b中醛基和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C.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
D.脯氨酸的不饱和度是2, 的不饱和度是2,脯氨酸与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6.【答案】C
【知识点】结构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碳碳三键表达式:-C≡C-,故A不符合题意;
B.正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分子球棍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乙烯分子中2个C原子之间形成共价双键,剩余的2个价电子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故C符合题意;
D.乙醛CH3CHO中醛基结构为,键线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碳碳三键两端C上必须标出—;
B.该球棍模型中没有标出氢原子;
C.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双键;
D.该键线式为丙酮,不是乙醛。
7.【答案】D
【知识点】芳香烃;酮
【解析】【解答】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3H13NO2,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有碳碳双键,并且双键碳上所连的原子或者原子团不同,存在顺反异构体,该分子不存在手性碳,所以也不存在对映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与苯环共面,羰基与碳碳双键碳原子可以共面,亚甲基与氰基可共面,该分子中最多有 13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C不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苯环上连有的甲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有碳碳双键和羰基以及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有氰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该分子中含有13个C原子、13个H原子、1个N原子、2个O原子;
B.该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C.苯环、-CN、羰基、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
D.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羰基、酚羟基、苯环、-CN,具有烯烃、酮、酚、苯和腈的性质。
8.【答案】C
【知识点】酯的性质;酮
【解析】【解答】A.由流程图可知, 是反应的催化剂, 是反应中间体,水是生成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 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不符合题意;
C.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可以看作是 中乙基上氢原子被羟基替代,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故C符合题意;
D.甲醇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碳酸二甲酯与水,总反应为: ,反应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由流程图可知,水是生成物;
B. DMC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
C. DM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可以看作是 中乙基上氢原子被羟基替代;
D.生成物中有水。
9.【答案】A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发生反应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Cu(OH)2+OH-Cu2O↓+3H2O+CH3COO-,故A符合题意;
B.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OH)3+4OH-=2FeO +3Cl-+5H2O,故B不符合题意;
C.苯酚钠溶液中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 ,故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溶液与少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钠、硫酸钠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SO2+H2O=2HClO+Cl-+SO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弱电解质保持原式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根据化合物I、II、III结构的不同,可知化合物II中断裂与不饱和的碳碳双键结合的C-H键,化合物I断裂C=O双键中较活泼的键,然后H原子与O结合,C原子之间结合起来形成C-C键,就得到化合物III,因此发生反应为加成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Ⅰ分子中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分子中的每一种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取代产物,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B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Ⅱ分子中含有3个饱和C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因此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符合题意;
D.化合物Ⅲ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键,性质活泼,容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因而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羰基转化为-OH,且产物只有一种;
B.I中苯环上含3种H,甲基上含1种H;
C.II中含3个亚甲基均为四面体结构;
D.II中含碳碳双键。
11.【答案】C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HI是强酸, 在碘水中通入足量的 : ,A不符合题意;
B. 用石墨电极电解 溶液得到铜和氯气: ,B不符合题意;
C. 丙烯醛( )所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被溴水氧化,则与足量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符合题意;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和氯化钠: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弱电解质保持原式进行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 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OH-=CaCO3↓+H2O,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 +H2O,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ClO-= +HClO+H++Cl-,选项C符合题意;
D. 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H2O= +2H2O,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B.少量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
C.次氯酸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
D.氨水过量,反应生成银氨络离子和水。
13.【答案】D
【知识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烃类的燃烧;醛的化学性质;缩聚反应
【解析】【解答】A.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可看作C5H12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C5H12有三种结构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CH3)4,要在铜催化下被O2氧化为醛,就必须是羟基取代甲基上的氢,得到-CH2OH结构,即甲基有几种,对应符合条件的醇就有几种,戊烷的三种结构上有4种甲基,因此能被氧化成醛的醇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故A不符合题意;
B.因Cl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与比例模型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
C.全降解塑料可由环氧丙烷()和CO2加聚制得,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含氧质量分数为a的乙烯、乙醛混合气体,含氢质量分数为 ,氢元素质量为 ,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8(1-a)g,故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依据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B.Cl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
C.加聚反应是加成聚合反应,一般是凡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同种单体间相互加成形成新的共价键相连大分子的反应就是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有简单分子(如H2O、HX、醇等)的化学反应;
D.依据乙烯、乙醛混合气体中含氢和氧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14.【答案】A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目前芯片都是使用硅基半导体材料制造的,被称为硅基芯片,未来碳基芯片将成为芯片发展的主流,故A符合题意;
B.Na的金属性强于Li,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金属锂在空气燃烧生成 ,故B不符合题意;
C.硝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则 通入 溶液中至过量,没有明显现象,但 通入 溶液中至过量,由于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1 乙醛分子中含有1mol醛基,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2 金属银,而1mol甲醛分子中可以看成有2mol醛基,则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4 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碳基芯片就是以碳基材料制作的碳纳米晶体管芯片,被业内视为目前硅基芯片的最佳替代品之一;
B. Li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Li2O;
C.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1mol醛基被银氨溶液氧化得到2molAg。
15.【答案】A
【知识点】分子晶体;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氮的氧化性强于二氧化碳,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由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可知,镁在二氧化氮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故A符合题意;
B.淀粉能溶于四氯化碳,则不能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淀粉溶液中的碘,故B不符合题意;
C.甲醛可以视作分子中含有2个醛基,则1mol甲醛最多能被4molCu(OH)2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四氟化硅和四氯化硅都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越高,则四氟化硅的熔点小于四氯化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金属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B.依据物质间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C.依据醛基的个数分析;
D.依据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越高。
16.【答案】A
【知识点】芳香烃;酮
【解析】【解答】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醚键、羰基、碳碳双键四种官能团,A符合题意;
B.黄芩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由于酚的酸性比NaHCO3强,所以黄芩素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NaHCO3,B不符合题意;
C.酚羟基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由于羟基所连的苯环的邻、对位有H原子,因此可以与浓溴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可以与Br2等发生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酚羟基、醚键、碳碳双键、羰基,结合酚、烯烃等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
17.【答案】(1)分液漏斗
(2)D
(3)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4)75%
【知识点】蒸馏与分馏;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装置可知B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 A.该实验中,仪器A中为正丁醇,B中的溶液为Na2Cr2O7和浓硫混合液,如果互换,将正丁醇滴入Na2Cr2O7和浓硫混合液中可能会造成正丁醇直接被氧化成正丁酸,故A不正确。
B.实验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可以采取水浴加热,故B不正确
C.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A至90-95℃,故C不正确
D.正丁醛的沸点75.7℃,收集75-77℃馏分,严格控温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 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以知道,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故正确答案为: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4) ,正丁醛的理论产量为:
正丁醛的产率为 ,故产率为:75%
【分析】(1)根据常见实验仪器分析解答;
(2)依据有机物的性质和实验操作分析解答;
(3)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4)设正丁醛的理论产量为xg,根据关系式C4H10O~C4H8O列计算出理论产量,根据产率 X 100%计算。
18.【答案】(1)C10H16O;-CHO、
(2)8;3∶2
(3)15
(4)R-CHO+→+H2O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柠檬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所含官能团为-CHO和 ;故答案为:C10H16O;-CHO和 ;
(2)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等效氢原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β-紫罗兰酮中有几种等效氢,就有几个吸收峰,分析β-紫罗兰酮的分子结构,可知有8种等效氢,故β-紫罗兰酮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8个吸收峰;两种物质中均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假性紫罗兰酮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β-紫罗兰酮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故等物质的量的假性紫罗兰酮与β-紫罗兰酮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的Br2质量之比为3:2;答案为:8;3:2;
(3)要满足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分子必有醛基官能团,当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取代基的组成可表示为-C3H6CHO,则相应的取代基为:-CH2HC2CH2CHO、-CH2CH(CH3)CHO、-CH(CH3)CH2CHO、-C(CH3)2CHO、这五种结构,对于六元环来说,环上有三种不同的位置,故同分异构体的数量共有: 种。答案为:15;
(4)根据题意,柠檬醛和丙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假性紫罗兰酮和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分析柠檬醛、丙酮和假性紫罗兰酮的分子结构,可知另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为H2O,故反应方程式为:R-CHO++H2O,答案为:R-CHO++H2O。
【分析】依据有机物中分子式和官能团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19.【答案】(1)乙酸乙酯
(2)消去反应;氧化反应
(3)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4)ClCH2CH2Cl+KOHCH2=CHCl+H2O+KCl
(5)氯原子、碳碳双键
(6)
(7)CH3CH2OH CH3CHO CH3COOH,
【知识点】烯烃;醛的化学性质;聚合反应
【解析】【解答】(1)乙醇能与乙酸反应生成有果香味的物质,其名称为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酸乙酯;
(2)反应③为1,2-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氯乙烯;反应⑤为乙烯一定条件氧化生成乙醛,
故答案为消去反应;氧化反应;
(3)反应⑥为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乙酸,化学方程式是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该实验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4)反应③用KOH的乙醇溶液处理二氯乙烷制氯乙烯,发生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CH2CH2Cl+KOH CH2=CHCl+H2O+KCl ,
故答案为ClCH2CH2Cl+KOH CH2=CHCl+H2O+KCl;
(5)由结构简式CH2=CHCl可知,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氯原子、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氯原子、碳碳双键;
(6)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7)以乙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首先必须有乙酸和,因此其合成路线可以设计为:CH3CH2OH CH3CHO CH3COOH,
故答案为CH3CH2OH CH3CHO CH3COOH,。
【分析】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所以①是加成反应;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所以⑤是氧化反应;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所以②是加成反应;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乙烯,则③为消去反应;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则④为加聚反应;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所以⑥是氧化反应;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加聚反应;
(7) 乙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 ,可由CH3COOH和 发生酯化反应得到, 可由 发生水解反应得到, 可由 和HBr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OOH可由CH3CHO发生氧化反应得到,CH3CHO可由CH3CH2OH发生氧化反应得到。
20.【答案】(1)+3Br2↓+HBr
(2)CH3CHO+2Ag(NH3)2OH CH3CHOONH4+2Ag↓+3NH3+H2O
(3)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4)CH3CH2OH+ O22CH3CHO+2H2O
(5)+CO2+H2O+NaHCO3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苯酚与浓溴水反应,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易被取代,生成2,4,6-三溴苯酚沉淀和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r2↓+HBr;
(2)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醛基具有还原性,被弱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同时生成单质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 CH3CHOONH4+2Ag↓+3NH3+H2O;
(3)乙醛和新制Cu(OH)2的反应发生氧化反应,乙醛分子中的醛基被氧化为羧基,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钠盐,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4)乙醇和氧气在金属Cu催化下发生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O22CH3CHO+2H2O;
(5)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CO2+H2O +NaHCO3。
【分析】依据有机物苯酚、乙醛和乙醇、苯酚钠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21.【答案】—CHO(醛基);加银氨溶液,生成银镜;CH3(CH2)5 CH=CH(CH2)9CHO+2[Ag(NH3)2]+ +2OH- CH3(CH2)5CH=CH(CH2)9COOH+NH4++2Ag↓+3NH3+H2O;氧化反应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该种信息素中含有C=C和—CHO两种官能团,烯键可用溴水鉴别;醛基可用银氨溶液鉴别。因—CHO也能被溴水氧化,为解题方便,所以应对—CHO进行检验。
(1)该种信息素含氧的官能团_—CHO(醛基)
(2)鉴别醛基的方法一般有:①加银氨溶液,生成银镜 CH3(CH2)5 CH=CH(CH2)9CHO+2[Ag(NH3)2]+ +2OH- CH3(CH2)5CH=CH(CH2)9COOH+NH4++2Ag↓+3NH3+H2O;此反应为氧化反应。
【分析】鉴别碳碳双键的方法一般有:①加溴水,现象是溴水褪色;②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紫色褪去。但醛基也能被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应先进性醛基的检验;鉴别醛基的方法一般有:①加银氨溶液即利用银镜反应;②加新制Cu(OH)2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
22.【答案】(1)加成反应
(2)
(3)HOC(CH3)2C≡C(CH3)2OH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1)根据已知信息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R-C≡CH断开了C-H键,分别连接到了 中断开的C=O键两端,形成 ,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CH3C≡CCH3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不能与CH3CHO发生题述加成反应,A不正确;HC≡CH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够与HCHO发生题述加成反应,B正确;CH3C≡CH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够与发生题述加成反应,C正确,故答案为BC。
(3)C8H14O2要通过题述加成反应合成,需要1分子HC≡CH和2分子加成,因此加成后的产物为HOC(CH3)2C≡C(CH3)2OH。
【分析】(1)羰基中C=O转化为单键;
(2)碳碳三键上有H与含羰基的有机物可发生,加成反应;
(3)HC≡CH和 在上述条件下能够合成分子式为C8H14O2的物质,则二者以1: 2加成。
1 / 1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三节醛酮——提升训练2021-2022学年
一、选择题(共16题)
1.(2021高二下·)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的反应:CH3CH2Cl+NaOHCH3CH2OH+NaCl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3HNO3+3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2C6H5O-+CO2+H2O→2C6H5OH+
D.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2+2OH-CH3COO-+ +2Ag↓+3NH3+H2O
【答案】D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解析】【解答】A.氯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NaCl、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l+NaOH CH2=CH2↑+NaCl+H2O,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O-NO2+H2O,故B不符合题意;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其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 C6H5OH+ ,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醛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金属单质银以及氨气,其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 +2OH-CH3COO-+ +2Ag↓+3NH3+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氯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氯化钠与水;
B、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在60℃水浴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苯;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苯酚与碳酸氢钠;
D、醛类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羧酸铵、金属单质银以及氨气。
2.(2021高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B.1 mol任何一元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得到2 mol Ag
C.醛不能被CuSO4溶液氧化
D.最简单的一元酮是乙酮
【答案】C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醛基与烃基或氢原子相连的有机物是醛,如果醛基连接的不是烃基或氢原子而是其他基团,虽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但不属于醛、例如甲酸酯类,A项不符合题意;
B.1 mol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得到4 mol Ag,B项不符合题意;
C.醛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C项符合题意;
D.羰基本身含有1个碳原子,当羰基两端连接的都是烃基时,得到的才是酮,当羰基两端连接最简单的烃基甲基时,得到组成最简单的酮即丙酮,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含有醛基的物质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根据HCHO中两个H共用一个C=O分析;铜离子在碱性环境下能氧化醛;根据羰基的结构是-C=O分析。
3.(2021高二下·湛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
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清,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溶液,经分液除去
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答案】A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除杂;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A.甲酸为弱酸,可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溶液显蓝色,乙醇与氢氧化铜不反应无现象,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会生成砖红色沉淀,A符合题意;
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的酸性,B不符合题意;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不能用溶液去除,乙酸乙酯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碱性水解,C不符合题意;
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苯酚与浓溴水充分反应后生成了2,4,6-三溴苯酚,2,4,6-三溴苯酚易溶于苯,即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以除去苯中少量苯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甲酸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和砖红色沉淀,乙醛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新制氢氧化铜和乙醇不反应;
B.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
C.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易溶于苯。
4.(2021高二下·)完成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操作及现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检验碘仿(CHI3)中含有碘元素 取样,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若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碘元素
B 证明丙烯醛(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取样,滴加溴水,若溴水褪色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C 区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 取样,分别滴加蒸馏水,其中互溶不分层的为乙醇,水在下层的为甲苯,水在上层的为硝基苯
D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取样,向混合物中滴加浓溴水,过滤后分液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芳香烃;苯酚的性质及用途;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碘仿不能电离出碘离子,故检验碘仿(CHI3)中含有碘元素,应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检验,故A不符合题意;
B.证明丙烯醛(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先用银氨溶液将醛基氧化,再检验碳碳双键,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三者的溶解性和密度区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取样,分别滴加蒸馏水,其中互溶不分层的为乙醇,水在下层的为甲苯,水在上层的为硝基苯,故C符合题意;
D.苯会萃取浓溴水中的溴、同时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故不能用浓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取样,向混合物中滴加NaOH溶液,静置后分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CHI3不能电离出碘离子;
B.碳碳双键、醛基均可使溴水褪色;
C.乙醇与水互溶,甲苯、硝基苯均不溶于水,但分层现象不同;
D.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
5.(2021高二下·)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大卫·麦克米兰(David W。C.MacMillan),以表彰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中的贡献,用脯氨酸催化合成酮醛反应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发生消去反应形成双键
B.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C.该反应原子利用率100%
D.脯氨酸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c中含羟基,可发生消去反应形成双键,A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由两个反应物得到一个产物,为加成反应,B项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进入目标产物c,原子利用率100%,C项不符合题意;
D.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c中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B. b中醛基和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C.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
D.脯氨酸的不饱和度是2, 的不饱和度是2,脯氨酸与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6.(2021高二下·天河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碳三键表达式:
B.正丁烷分子球棍模型:
C.乙烯电子式:
D.键线式:
【答案】C
【知识点】结构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碳碳三键表达式:-C≡C-,故A不符合题意;
B.正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分子球棍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乙烯分子中2个C原子之间形成共价双键,剩余的2个价电子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故C符合题意;
D.乙醛CH3CHO中醛基结构为,键线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碳碳三键两端C上必须标出—;
B.该球棍模型中没有标出氢原子;
C.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双键;
D.该键线式为丙酮,不是乙醛。
7.(2021高二下·)如图有机物是合成某种抗菌消炎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3H12NO2
B.该有机物既存在顺反异构体,也存在对映异构体
C.该分子中最多有 12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和氧化反应
【答案】D
【知识点】芳香烃;酮
【解析】【解答】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3H13NO2,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有碳碳双键,并且双键碳上所连的原子或者原子团不同,存在顺反异构体,该分子不存在手性碳,所以也不存在对映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与苯环共面,羰基与碳碳双键碳原子可以共面,亚甲基与氰基可共面,该分子中最多有 13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C不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苯环上连有的甲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有碳碳双键和羰基以及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有氰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该分子中含有13个C原子、13个H原子、1个N原子、2个O原子;
B.该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C.苯环、-CN、羰基、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
D.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羰基、酚羟基、苯环、-CN,具有烯烃、酮、酚、苯和腈的性质。
8.(2021高二下·)碳酸二甲酯(DMC)具有优良的化学反应性能。在众多研究方向中,和甲醇直接合成的方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催化该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反应的催化剂,是反应中间体
B.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面
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的物质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和甲醇合成的总反应为,原子利用率100%
【答案】C
【知识点】酯的性质;酮
【解析】【解答】A.由流程图可知, 是反应的催化剂, 是反应中间体,水是生成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 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不符合题意;
C.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可以看作是 中乙基上氢原子被羟基替代,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故C符合题意;
D.甲醇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碳酸二甲酯与水,总反应为: ,反应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由流程图可知,水是生成物;
B. DMC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
C. DM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可以看作是 中乙基上氢原子被羟基替代;
D.生成物中有水。
9.(2021高二下·)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CH3CHO+2Cu(OH)2+OH—Cu2O↓+3H2O+CH3COO-
B.强碱性溶液中NaClO将Fe(OH)3氧化为FeO:3ClO-+2Fe(OH)3=2 FeO+3Cl-+4H++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
D.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2HClO+SO
【答案】A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发生反应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Cu(OH)2+OH-Cu2O↓+3H2O+CH3COO-,故A符合题意;
B.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OH)3+4OH-=2FeO +3Cl-+5H2O,故B不符合题意;
C.苯酚钠溶液中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 ,故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溶液与少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钠、硫酸钠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SO2+H2O=2HClO+Cl-+SO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弱电解质保持原式进行分析。
10.(2021高二下·)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条件温和,其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示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Ⅰ的一氯代物有4种
C.Ⅱ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C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根据化合物I、II、III结构的不同,可知化合物II中断裂与不饱和的碳碳双键结合的C-H键,化合物I断裂C=O双键中较活泼的键,然后H原子与O结合,C原子之间结合起来形成C-C键,就得到化合物III,因此发生反应为加成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Ⅰ分子中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分子中的每一种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取代产物,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B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Ⅱ分子中含有3个饱和C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因此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符合题意;
D.化合物Ⅲ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键,性质活泼,容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因而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羰基转化为-OH,且产物只有一种;
B.I中苯环上含3种H,甲基上含1种H;
C.II中含3个亚甲基均为四面体结构;
D.II中含碳碳双键。
11.(2021高二下·)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A.在碘水中通入足量的:
B.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
C.丙烯醛()与足量溴水反应: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反应生成:
【答案】C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A.HI是强酸, 在碘水中通入足量的 : ,A不符合题意;
B. 用石墨电极电解 溶液得到铜和氯气: ,B不符合题意;
C. 丙烯醛( )所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被溴水氧化,则与足量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符合题意;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和氯化钠: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弱电解质保持原式进行分析。
12.(2021高二下·)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Ca2++OH-=CaCO3↓+H2O
B.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2NO2+2OH-= + +H2O
C.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 +2HClO
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Ag++2NH3·H2O= +2H2O
【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 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OH-=CaCO3↓+H2O,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 +H2O,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ClO-= +HClO+H++Cl-,选项C符合题意;
D. 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H2O= +2H2O,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B.少量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
C.次氯酸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
D.氨水过量,反应生成银氨络离子和水。
13.(2021高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12O的醇,能在铜催化下被O2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B.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C.全降解塑料可由环氧丙烷()和CO2缩聚制得
D.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14 g含氧质量分数为a的乙烯、乙醛混合气体,生成水的质量为18(1-a) g
【答案】D
【知识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烃类的燃烧;醛的化学性质;缩聚反应
【解析】【解答】A.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可看作C5H12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C5H12有三种结构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CH3)4,要在铜催化下被O2氧化为醛,就必须是羟基取代甲基上的氢,得到-CH2OH结构,即甲基有几种,对应符合条件的醇就有几种,戊烷的三种结构上有4种甲基,因此能被氧化成醛的醇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故A不符合题意;
B.因Cl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与比例模型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
C.全降解塑料可由环氧丙烷()和CO2加聚制得,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含氧质量分数为a的乙烯、乙醛混合气体,含氢质量分数为 ,氢元素质量为 ,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8(1-a)g,故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依据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B.Cl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
C.加聚反应是加成聚合反应,一般是凡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同种单体间相互加成形成新的共价键相连大分子的反应就是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有简单分子(如H2O、HX、醇等)的化学反应;
D.依据乙烯、乙醛混合气体中含氢和氧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14.(2021高二下·)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目前芯片用硅基材料,未来可能用碳基材料
B.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则金属锂在空气燃烧生成
C.通入溶液中至过量,没有明显现象,则通入溶液中至过量,也没明显现象
D.1乙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2金属银,则1甲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也可得2银
【答案】A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目前芯片都是使用硅基半导体材料制造的,被称为硅基芯片,未来碳基芯片将成为芯片发展的主流,故A符合题意;
B.Na的金属性强于Li,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金属锂在空气燃烧生成 ,故B不符合题意;
C.硝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则 通入 溶液中至过量,没有明显现象,但 通入 溶液中至过量,由于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1 乙醛分子中含有1mol醛基,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2 金属银,而1mol甲醛分子中可以看成有2mol醛基,则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得4 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碳基芯片就是以碳基材料制作的碳纳米晶体管芯片,被业内视为目前硅基芯片的最佳替代品之一;
B. Li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Li2O;
C.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1mol醛基被银氨溶液氧化得到2molAg。
15.(2021高二下·)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
A.,则
B.CCl4溶剂能有效萃取水溶液中的单质碘,那么CCl4也能萃取碘—淀粉溶液中的碘
C.1mol乙醛最多能被2molCu(OH)2氧化,则1mol甲醛最多也是被2molCu(OH)2氧化
D.HF熔点大于HCl,则SiF4熔点大于SiCl4
【答案】A
【知识点】分子晶体;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氮的氧化性强于二氧化碳,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由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可知,镁在二氧化氮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故A符合题意;
B.淀粉能溶于四氯化碳,则不能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淀粉溶液中的碘,故B不符合题意;
C.甲醛可以视作分子中含有2个醛基,则1mol甲醛最多能被4molCu(OH)2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四氟化硅和四氯化硅都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越高,则四氟化硅的熔点小于四氯化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金属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B.依据物质间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C.依据醛基的个数分析;
D.依据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越高。
16.(2021高二下·)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关于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B.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C.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D.能和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答案】A
【知识点】芳香烃;酮
【解析】【解答】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醚键、羰基、碳碳双键四种官能团,A符合题意;
B.黄芩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由于酚的酸性比NaHCO3强,所以黄芩素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NaHCO3,B不符合题意;
C.酚羟基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由于羟基所连的苯环的邻、对位有H原子,因此可以与浓溴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可以与Br2等发生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酚羟基、醚键、碳碳双键、羰基,结合酚、烯烃等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
二、综合题(共6题)
17.(2021高二下·)正丁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摩尔质量(g/mol)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74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72
实验步骤:将6.0 gNa2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3.7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的馏分,产量2.7 g。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该实验中,仪器A,B中的溶液可以互换
B.实验中可以通过移动酒精灯的位来进行温度控制
C.应先加热A至90-95℃,再通冷凝水
D.收集75-77℃馏分,严格控温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
(3)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
(4)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答案】(1)分液漏斗
(2)D
(3)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4)75%
【知识点】蒸馏与分馏;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装置可知B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 A.该实验中,仪器A中为正丁醇,B中的溶液为Na2Cr2O7和浓硫混合液,如果互换,将正丁醇滴入Na2Cr2O7和浓硫混合液中可能会造成正丁醇直接被氧化成正丁酸,故A不正确。
B.实验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可以采取水浴加热,故B不正确
C.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A至90-95℃,故C不正确
D.正丁醛的沸点75.7℃,收集75-77℃馏分,严格控温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 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以知道,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故正确答案为: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4) ,正丁醛的理论产量为:
正丁醛的产率为 ,故产率为:75%
【分析】(1)根据常见实验仪器分析解答;
(2)依据有机物的性质和实验操作分析解答;
(3)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4)设正丁醛的理论产量为xg,根据关系式C4H10O~C4H8O列计算出理论产量,根据产率 X 100%计算。
18.(2021高二下·)我国盛产山荼籽精油,其主要成分柠檬醛可以合成具有工业价值的β-紫罗兰酮。
(1)柠檬醛的分子式是 ,所含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 。
(2)β-紫罗兰酮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个吸收峰,等物质的量的假性紫罗兰酮与β-紫罗兰酮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的Br2质量之比为 。
(3)柠檬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含有一个六元环,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反应①是柠檬醛和丙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该反应除生成假性紫罗兰酮外还生成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部分可用R代替): 。
【答案】(1)C10H16O;-CHO、
(2)8;3∶2
(3)15
(4)R-CHO+→+H2O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柠檬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所含官能团为-CHO和 ;故答案为:C10H16O;-CHO和 ;
(2)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等效氢原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β-紫罗兰酮中有几种等效氢,就有几个吸收峰,分析β-紫罗兰酮的分子结构,可知有8种等效氢,故β-紫罗兰酮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8个吸收峰;两种物质中均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假性紫罗兰酮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β-紫罗兰酮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故等物质的量的假性紫罗兰酮与β-紫罗兰酮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的Br2质量之比为3:2;答案为:8;3:2;
(3)要满足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分子必有醛基官能团,当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取代基的组成可表示为-C3H6CHO,则相应的取代基为:-CH2HC2CH2CHO、-CH2CH(CH3)CHO、-CH(CH3)CH2CHO、-C(CH3)2CHO、这五种结构,对于六元环来说,环上有三种不同的位置,故同分异构体的数量共有: 种。答案为:15;
(4)根据题意,柠檬醛和丙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假性紫罗兰酮和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分析柠檬醛、丙酮和假性紫罗兰酮的分子结构,可知另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为H2O,故反应方程式为:R-CHO++H2O,答案为:R-CHO++H2O。
【分析】依据有机物中分子式和官能团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19.(2021高二下·)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可合成下列物质(部分条件未标出):
(1)乙醇能与乙酸反应生成有果香味的物质,其名称为 。
(2)写出反应类型:③ 、⑤ 。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
(4)反应③用KOH的乙醇溶液处理二氯乙烷制氯乙烯的方程式为: 。
(5)二氯乙烯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
(6)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
(7)以乙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写出合成路线图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B目标产物)
【答案】(1)乙酸乙酯
(2)消去反应;氧化反应
(3)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4)ClCH2CH2Cl+KOHCH2=CHCl+H2O+KCl
(5)氯原子、碳碳双键
(6)
(7)CH3CH2OH CH3CHO CH3COOH,
【知识点】烯烃;醛的化学性质;聚合反应
【解析】【解答】(1)乙醇能与乙酸反应生成有果香味的物质,其名称为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酸乙酯;
(2)反应③为1,2-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氯乙烯;反应⑤为乙烯一定条件氧化生成乙醛,
故答案为消去反应;氧化反应;
(3)反应⑥为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乙酸,化学方程式是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该实验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4)反应③用KOH的乙醇溶液处理二氯乙烷制氯乙烯,发生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CH2CH2Cl+KOH CH2=CHCl+H2O+KCl ,
故答案为ClCH2CH2Cl+KOH CH2=CHCl+H2O+KCl;
(5)由结构简式CH2=CHCl可知,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氯原子、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氯原子、碳碳双键;
(6)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7)以乙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首先必须有乙酸和,因此其合成路线可以设计为:CH3CH2OH CH3CHO CH3COOH,
故答案为CH3CH2OH CH3CHO CH3COOH,。
【分析】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所以①是加成反应;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所以⑤是氧化反应;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所以②是加成反应;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乙烯,则③为消去反应;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则④为加聚反应;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所以⑥是氧化反应;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加聚反应;
(7) 乙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 ,可由CH3COOH和 发生酯化反应得到, 可由 发生水解反应得到, 可由 和HBr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OOH可由CH3CHO发生氧化反应得到,CH3CHO可由CH3CH2OH发生氧化反应得到。
20.(2021高二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条件的注明条件
(1)向苯酚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的反应: 。
(2)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
(3)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溶液的反应: 。
(4)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
(5)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的反应: 。
【答案】(1)+3Br2↓+HBr
(2)CH3CHO+2Ag(NH3)2OH CH3CHOONH4+2Ag↓+3NH3+H2O
(3)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4)CH3CH2OH+ O22CH3CHO+2H2O
(5)+CO2+H2O+NaHCO3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苯酚与浓溴水反应,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易被取代,生成2,4,6-三溴苯酚沉淀和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r2↓+HBr;
(2)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醛基具有还原性,被弱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同时生成单质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 CH3CHOONH4+2Ag↓+3NH3+H2O;
(3)乙醛和新制Cu(OH)2的反应发生氧化反应,乙醛分子中的醛基被氧化为羧基,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钠盐,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4)乙醇和氧气在金属Cu催化下发生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O22CH3CHO+2H2O;
(5)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CO2+H2O +NaHCO3。
【分析】依据有机物苯酚、乙醛和乙醇、苯酚钠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21.(2021高二下·)昆虫能分泌信息素。下面是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CH3(CH2)5CH=CH(CH2)9CHO,指出该物质中存在含氧的官能团 ,并对其进行检验 ,写出与鉴别方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 。
【答案】—CHO(醛基);加银氨溶液,生成银镜;CH3(CH2)5 CH=CH(CH2)9CHO+2[Ag(NH3)2]+ +2OH- CH3(CH2)5CH=CH(CH2)9COOH+NH4++2Ag↓+3NH3+H2O;氧化反应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该种信息素中含有C=C和—CHO两种官能团,烯键可用溴水鉴别;醛基可用银氨溶液鉴别。因—CHO也能被溴水氧化,为解题方便,所以应对—CHO进行检验。
(1)该种信息素含氧的官能团_—CHO(醛基)
(2)鉴别醛基的方法一般有:①加银氨溶液,生成银镜 CH3(CH2)5 CH=CH(CH2)9CHO+2[Ag(NH3)2]+ +2OH- CH3(CH2)5CH=CH(CH2)9COOH+NH4++2Ag↓+3NH3+H2O;此反应为氧化反应。
【分析】鉴别碳碳双键的方法一般有:①加溴水,现象是溴水褪色;②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紫色褪去。但醛基也能被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应先进性醛基的检验;鉴别醛基的方法一般有:①加银氨溶液即利用银镜反应;②加新制Cu(OH)2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
22.(2021高二下·)理解和应用信息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请依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R-C≡CH+ (R、R 、R 为烃基或氢原子)
(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上述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A.CH3C≡CCH3与CH3CHO
B.HC≡CH与HCHO
C.CH3C≡CH与
(3)HC≡CH和在上述条件下能够合成分子式为C8H14O2的物质,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加成反应
(2)
(3)HOC(CH3)2C≡C(CH3)2OH
【知识点】醛的化学性质;酮
【解析】【解答】(1)根据已知信息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R-C≡CH断开了C-H键,分别连接到了 中断开的C=O键两端,形成 ,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CH3C≡CCH3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不能与CH3CHO发生题述加成反应,A不正确;HC≡CH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够与HCHO发生题述加成反应,B正确;CH3C≡CH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够与发生题述加成反应,C正确,故答案为BC。
(3)C8H14O2要通过题述加成反应合成,需要1分子HC≡CH和2分子加成,因此加成后的产物为HOC(CH3)2C≡C(CH3)2OH。
【分析】(1)羰基中C=O转化为单键;
(2)碳碳三键上有H与含羰基的有机物可发生,加成反应;
(3)HC≡CH和 在上述条件下能够合成分子式为C8H14O2的物质,则二者以1: 2加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