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大学之道·礼记》同步练习
一、null
1.(2021高二上·将乐月考)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论语》……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误。“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没有《诗经》。
故答案为:A
【点评】该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这需要考生课下博览群书,认真做笔记,多复习记忆。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2020高二上·淄博月考)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答案】A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B项,②“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C项,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D项,②“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译为“认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用法。
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答案】B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句意为: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而”,转折连词,作“却”讲。
B项,句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而”,假设连词,如果。
C项,句意为:知道这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言,不能说是忠君的。“而”,转折连词,作“却”讲。
D项,句意为:了解文却不了解武,知道一却不知道二。“而”,转折连词,作“却”讲。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4.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A.游于赤壁之下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D.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B
【知识点】文言句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游于赤壁之下”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于赤壁之下游”;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判断句,“……也”表判断;
C.“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为何”;
D.“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请事斯语矣 事:听从
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B项,“请事斯语矣”的“事”是“实践,从事”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请让我按这话去做吧”。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诗》可以兴”翻译为:诗可以用来激发情志。“可以”古指可以用来,今表示许可。
B项,“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为: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自省”,古今同义,反省自己。
C项,“小子何莫学夫《诗》”翻译为: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 “小子”古指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指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D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翻译为: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至于”古指到了……的地步,今表示另提一事。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C.“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教科书。南宋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来。
D.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封给大夫的地方,叫作“家”,也就是“采邑”;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
【答案】B
【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B“商代叫庠,周代叫序”顺序颠倒了,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8.(2022高二上·巴音郭楞期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
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
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答案】C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A项,其: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的。
B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
C项于:都是介词,引出对象。
D项,之: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先正其心
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
【答案】D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实词活用情况的理解能力。
例句“先正其心”中“正”是使动用法,使……正。
A项,“见贤思齐焉”中“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
B项,“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于彰明美德”,这句话中第一个“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彰明。
C项,“自贼者也”中“贼”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伤害。
D项,“先诚其意”句式结构和例句一致,二者用法也一致,“诚”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诚。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 )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③回虽不敏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彩变化等。平时要注意积累。解答时要做到词不离句,看放入句中是否通顺。①自省:古今同义,自我反思、反省。②终身:古今同义,一生,一辈子。③不敏:古今同义,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④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故①②③全都属于古今同义。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要了解古今异义词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知识,平时对课本出现的知识点应多梳理积累。做题时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排查。
11.名句默写
(1)大学之道, ,在亲民, 。
(2)物有本末, ,知所先后, 。
(3)欲治其国者, 。欲齐其家者, 。
(4)物格而后知至, 。意诚而后心正, 。
(5)身修而后家齐, , 。
【答案】(1)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2)事有终始;则近道矣
(3)先齐其家;先修其身
(4)知至而后意诚;心正而后身修
(5)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易错字的书写;也要注意文言语句中的虚词不要漏掉。如:“则近道矣”的“矣”,“知至而后意诚”中的“而”,这些虚词应该背准确,默写时不能丢掉。
故答案为:(1) 在明明德 在止于至善
(2)事有终始 则近道矣
(3)先齐其家 先修其身
(4)知至而后意诚 心正而后身修
(5)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2.(2021高二上·滨海月考)默写。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在《大学之道》中的具体表达是“身修而后家齐, , ”。
(2)质胜文则野, , ,然后君子。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
(4)《诗》可以兴,可以观, , 。
(5)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
【答案】(1)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3)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可以群;可以怨
(5)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彬、止、知。注意不要丢掉虚词。
故答案为:(1)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3)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可以群,可以怨
(5)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大学之道·礼记》同步练习
一、null
1.(2021高二上·将乐月考)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2.(2020高二上·淄博月考)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4.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A.游于赤壁之下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D.甚矣,汝之不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请事斯语矣 事:听从
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C.“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教科书。南宋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来。
D.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封给大夫的地方,叫作“家”,也就是“采邑”;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
8.(2022高二上·巴音郭楞期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
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
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先正其心
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 )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③回虽不敏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1.名句默写
(1)大学之道, ,在亲民, 。
(2)物有本末, ,知所先后, 。
(3)欲治其国者, 。欲齐其家者, 。
(4)物格而后知至, 。意诚而后心正, 。
(5)身修而后家齐, , 。
12.(2021高二上·滨海月考)默写。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在《大学之道》中的具体表达是“身修而后家齐, , ”。
(2)质胜文则野, , ,然后君子。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
(4)《诗》可以兴,可以观, , 。
(5)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论语》……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误。“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没有《诗经》。
故答案为:A
【点评】该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这需要考生课下博览群书,认真做笔记,多复习记忆。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答案】A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B项,②“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C项,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D项,②“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译为“认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用法。
3.【答案】B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句意为: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而”,转折连词,作“却”讲。
B项,句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而”,假设连词,如果。
C项,句意为:知道这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言,不能说是忠君的。“而”,转折连词,作“却”讲。
D项,句意为:了解文却不了解武,知道一却不知道二。“而”,转折连词,作“却”讲。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4.【答案】B
【知识点】文言句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游于赤壁之下”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于赤壁之下游”;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判断句,“……也”表判断;
C.“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为何”;
D.“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5.【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B项,“请事斯语矣”的“事”是“实践,从事”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请让我按这话去做吧”。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6.【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诗》可以兴”翻译为:诗可以用来激发情志。“可以”古指可以用来,今表示许可。
B项,“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为: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自省”,古今同义,反省自己。
C项,“小子何莫学夫《诗》”翻译为: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 “小子”古指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指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D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翻译为: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至于”古指到了……的地步,今表示另提一事。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
7.【答案】B
【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B“商代叫庠,周代叫序”顺序颠倒了,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8.【答案】C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A项,其: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的。
B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
C项于:都是介词,引出对象。
D项,之: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9.【答案】D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实词活用情况的理解能力。
例句“先正其心”中“正”是使动用法,使……正。
A项,“见贤思齐焉”中“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
B项,“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于彰明美德”,这句话中第一个“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彰明。
C项,“自贼者也”中“贼”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伤害。
D项,“先诚其意”句式结构和例句一致,二者用法也一致,“诚”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诚。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10.【答案】C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彩变化等。平时要注意积累。解答时要做到词不离句,看放入句中是否通顺。①自省:古今同义,自我反思、反省。②终身:古今同义,一生,一辈子。③不敏:古今同义,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④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故①②③全都属于古今同义。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要了解古今异义词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知识,平时对课本出现的知识点应多梳理积累。做题时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排查。
11.【答案】(1)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2)事有终始;则近道矣
(3)先齐其家;先修其身
(4)知至而后意诚;心正而后身修
(5)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易错字的书写;也要注意文言语句中的虚词不要漏掉。如:“则近道矣”的“矣”,“知至而后意诚”中的“而”,这些虚词应该背准确,默写时不能丢掉。
故答案为:(1) 在明明德 在止于至善
(2)事有终始 则近道矣
(3)先齐其家 先修其身
(4)知至而后意诚 心正而后身修
(5)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2.【答案】(1)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3)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可以群;可以怨
(5)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彬、止、知。注意不要丢掉虚词。
故答案为:(1)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3)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可以群,可以怨
(5)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