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教学设计 河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教学设计 河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河北大学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9-13 07: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设计
教师 年级 七年级学生
课题名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方法。 2.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应用。 3.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4.通过学习感受计算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促进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自主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新课导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信息技术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网上购票;信息技术使我们的医疗更加便捷,我们在网上可以进行医院身体健康检查的预约或者是网上购药。以及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教育教学、农产品种植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时我们用来进行授课的投影和便携式笔记本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 那么这些应用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设备,那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计算机是怎么发展来的?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2.初探学习目标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本节学习目标,本节课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方法,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应用。 二、新知讲授 (一)学习计算机的特点 从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到现在的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计算机在外形、性能和处理能力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计算机具备四个特点,分别是强大的存储能力、高速且精确的运算能力、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以及高度的自动化与灵活性。 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讲解,结合实践活动1,理解计算机的四个特点。 (二)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在人类历史上,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结绳计数、算盘、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等,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同时也孕育了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和雏形。 学生观看“计算机产生和发展”视频,并自主学习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完成实践活动2中表格1-1-1的填写,教师进行讲解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以掌握计算机发展历程相关知识。 (三)学习计算机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家族日益庞大,种类繁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计算机进行分类。计算机根据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根据规模和运算能力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分类,提出思考与探索:巨型机的“巨”是指体积大吗?微型机的微是指体积“小”吗 巨型机和微型机各有什么特点 请学生回答并加以讲解。 参考:通用计算机按其规模、速度和功能等,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这些类型之间的基本区别通常在于其体积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功率消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和设备、软件配置等的不同。 计算机正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是巨型机向更巨型化、超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 所以巨型化、体积大是巨型机的一个特点,而超高速、智能化则是更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微型机向更微型化、网络化、高性能、多用途方向发展,微型机相对于巨型机体积确实很小,所以微型化、体积小是一个特点,而网络化、高性能、多用途也是微型机的特点。 (四)学习计算机的应用知识 计算机问世之初,主要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得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功能已不局限于数值计算,在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并自主完成实践活动3,全面了解计算机的应用,期间教师指导并对计算机的六个应用领域加以讲解。 (五)扩展学习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学生学习阅读拓展部分,并结合视频学习中国计算机发展史,进行扩展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课堂总结,巩固检测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设计的一种应用。其特点是将人的创造能力和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巨大存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很好地结合。在工程、产品设计中,许多繁重的工作均可由计算机完成。我们把这种应用称为( )。 A.CAM B.CAF C.CAD D. CAI 2.2017 年,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第三次携手夺得世界超级计算前两名,美国20 年来首次无缘前三。“神威·太湖之光”的峰值速度更是达到了12.5每秒。按照计算机的规模和性能分类,这些超级计算机属于( )。 A.小型机 B.微型机 C.中型机 D.巨型机 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属于晶体管计算机。 (错)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4.随着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一批新技术产品出现,推动着计算机朝着( )方向发展。 A.巨型化 B.智能化 C.网络化 D.专业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方法,以及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等知识。本节课面向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平时也接触网络,但是很多同学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都没有基础,所以如何通过这些理论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课前认真研究本节内容,利用现实生活经验构建新知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本课任务的积极性;课中借助课件讲清理论,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并借助两个教学视频将两个比较枯燥的知识点展示清楚,让学生直观明了地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知识,使理论内容更加容易被理解,更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基础相关理论知识,感到复杂难以理解,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等知识点如何给学生阐述清楚,让学生理解,还需要进行改进。另外在对课堂的时间把控上还需要进行调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