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重点: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共和制的过程;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及其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和“宪政”;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制度;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制度;解放区的大行政区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训政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和制度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学习往往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接受,缺少立足大历史背景下对宏观历史的思辨性理解和认识,如“立足武昌起义后的国内外历史大时空,对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二是较少地基于不同史观对同一历史事件做出不同的历史解释,如“如何基于不同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等问题,还需要教师做进一步地引导。
【新课导入】:出示2020年国庆节庆典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树立的巨幅孙中山像,以及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两大伟人像相距460米,浓缩着37年的探索,70年的建设。一条中轴,两大伟人,见证一段曲折的共和之路。
课前提示:
什么是“共和 Republic”?
讲述: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本义指人民的公共事务
近现代共和政治: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由自由公正的选举产生
现代共和主义的发展:分权与制衡、人民主权、自由人权、宪政民主、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所以判断一国是不是“共和国”,并不在于它的国名是否称之为“共和国”,而是在于它的政体是否“行共和之政”。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中国曲折的共和之路。
共和理想·名存实亡
【过渡】:1840年,列强用炮舰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改变了古老的中国命运,中国步入存亡危机。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广西人民在洪秀全的率领之下,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太平天国”,然而这也仅仅是理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告终,民族危机迫在眉睫,中国的知识精英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纷纷探索救国之路。年轻的资产阶级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不得不仓促走上历史舞台,勇敢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然而这场运动仅仅维持了103天。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革命力量的进一步集结和整个革命形势的进一步成熟,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各阶层纷纷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均已失败告终,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人们以为中国将会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中华民族将会在国际社会得到应有的地位,人们将享受光明和美好的生活。民主政治的实施,实业的发达、国家的富强指日可待。那么实际上理想是否照进了现实?
讲述: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有限,而辛亥革命后的袁世凯得到了清政府的重用、列强的支持、革命党人的依靠、旧官僚立宪派的拥护。武昌起义后举行的南北议和(南方的革命党和北方的袁世凯,),尽显革命派的软弱妥协性,为“共和名存实亡”埋下隐患。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1—1912.4)
(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政府建立:孙中山回国并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国旗、纪年:中华民国釆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
讲述:孙中山为什么辞职?孙中山辞职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怎样看待孙中山辞职让位袁世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内容:
B.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C.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局限性:存在“因人设法”的局限;职权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出示材料: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结合《临时约法》出台的背景,尝试概括其局限性?
讲述:首先,制度设计不成熟:总统府和国务院职权不明,双行政中枢也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此后北洋政府时期的府院之争便是典型证明;
其次,理想性与幼稚性并存:《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以多数党领袖担任,体现革命党人试图学习欧美政治政治模式,以实现其缔造共和的理想;但此举也体现了革命党人寄希望于以政党政治便限制大权在握的袁世凯,暴露了其在政治斗争中幼稚的一面。
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的政党政治
(1)背景
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为各党派、团体的建立创造了制度环境。
②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过渡】: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等等,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的政治前途,搞政治的目的是入朝为官,因此他们并不代表什么阶级。以前入朝为官的快捷方式是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党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了。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就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这是我们社会政治大转型还未转完的一条大尾巴。……一言以蔽之,万变不离其党,才是入朝为官的不二法门。
——唐德刚《袁氏当国》
讲述:在1913年参众两院选举中,国民党分别获得123票和269票,占据国会中多数席位。国民党以绝对优势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宋教仁表示将转道沪宁赴京,准备以多数党领袖身份出面组织中国第一节责任内阁。
转折:宋教仁案
讲述:1913年春,宋教仁在火车站遇刺身亡,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但被武力镇压,袁世凯如期在北京就任大总统。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结果:袁世凯复辟
讲述: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帝制之路。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以及筹安会,都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袁世凯在社会上制造复辟帝制的舆论基础。直到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正式称帝,共和的美好理想完全灰飞烟灭。
过渡:1915-1916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申令“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尿毒症加重,在北京去世,中国进入了长达17年(1916—1928)的军阀割据局面,内阁变更47次。
【探究】为何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无法成功?此后中国的政党政治向什么方向发展?
【知识拓展】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名存实亡的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具备实行政党政治的经济基础。
②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加之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限,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缺乏实行政党政治的政治文化和心理基础。
③民国初年的中国缺乏实施政党政治的坚实民众基础和阶级基础。
④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缺乏政权的有力支持。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
讲述:进步性:政党政治活跃,移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进程。
西方政党政治与近代中国社会现实脱节:学习西方的政党政治,本为组织社会进而组织国家。但在社会经济一盘散沙、新旧秩序青黄不接的民国初年,政党政治败于强人政治,暴力成为一切政治逻辑的起点和归宿。
领导革命的政党逐渐向列宁模式发展:历史证明,欧美政党政治无法改变近代中国低组织化的状态,无法完成现代民族国家革命与建设的使命。于是,西式的松散政党逐渐向列宁式的党建国家、党治国家的方向发展。此后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终于成为共产国际帮助下“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党员、党权与党争》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8) · 训政时期的到来
讲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1914年《中华革命总章》中正式提出实现宪政民主须经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此后革命实践的艰难曲折更让孙中山坚信“三阶段”方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晚年的他一再重申并做了集中的阐发。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北洋政府统治正式结束。1928年8月,国民党宣布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10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训政纲领》。
军政时期(1914—1928):早期是指在国民党的领导下,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指通过武装革命彻底打倒军阀,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训政时期(1928—1948):以“军政”统一全国后,需要在国民党的领导下,以“训政”来开启民智,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届时要实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
讲述:由于民智未开,还不会正确使用政府的权力,所以需要政府训练人民体会民主,行使民主权力。
宪政时期:“还政于民”的宪政民主时期
讲述:从孙中山的革命程序来看,他的基本立场都是坚持主权在民的,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实施的过程却背离了这一理念。
②实施
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训政纲领》,摘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讲述:国民大会理论上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政权(事实上的最高机关),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权力被层层转移,借此国民党实现了集权。以党代政,权责不分,“训政”的实质是什么?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宪政时期
结果: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讲述: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于1946年1l月15日至12月25日在南京召开。会议所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完全违背了政协协议所规定的民主原则,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国家制度。一拖再拖的宪政,背离共和的大流,违背人民的战争进而造成了共和的名存实亡。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的建设
(1)背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几十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
讲述:苏维埃,俄语意即“代表会议”或“委员会”,是指俄国无产阶级于1905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工人和农民的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和更换。
(2)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内容:① 宣布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同时意味着排除了可以团结的大量中间派)
② 实行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①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②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③ 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
④ 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意义: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讲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和苏联的制度经验,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框架。
2.抗日战争时期 · 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制度
(1)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主根据地逐步扩大
(2)措施:
①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察冀边区唐县选举第一任女县长陈舜玉)
③“三三制”
讲述: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各占1/3。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战而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突出体现了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和中共与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民主合作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还为此后政协制度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经验。
【过渡】: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许多原来分散的、被隔离的小块解放区逐步连成一片,形成几个大的解放区。鉴于复杂的地区差异性,中共中央决定将原先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适当合并,建立大行政区人民民主政权。
3.解放战争时期 · 为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建设奠基
(1)实践:行政区的建立
①背景: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②目的:适应形势,推动跨区域作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③措施: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在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④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设立(大行政区)这样一级的有力量的地方机构,才能把事情办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在人民的政权下,产生像过去那样的封建割据的历史条件已经消灭,中央和地方的适当分工将有利而无害。 ——毛泽东
讲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地方掌握军政大权的书记(高官)叛党,不利于中央集权。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2)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①内容: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②意义: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讲述:人民民主专政对谁民主?对谁专政?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讲述:明确1949—1956年这段时间中国国家社会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教材18页,梳理建国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脉络。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核心: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发展过程:
①初步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正式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正式建立起来。
③遭到破坏: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
④恢复完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吸取文革的教训,民主与法制之间的关系,民主是法制的基础,但是没有法制的民主是残缺的,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因此说,1982年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入新阶段)
讲述:县级及以下采取直接、差额选举,县级以上由人大选举,人大职权:选举上级人大代表,如县、区选举市级人大代表;选举本行政区国家机关主要负责人,如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检察院,监委的主要负责人必须经过人大会议选举产生;制定或修改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人大代表的职责:倾听民心,反馈本行业或领域利益诉求,有权提出议案,建议并要求相关国家机关限时内予以回复。
【探究】: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理解
讲述: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国家权利机关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有利于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各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既有利于发扬民主,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行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方针原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总结
讲述: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但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政府建立之后,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由于袁世凯的独裁、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虽党派林立但实力不足等,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并在1948年还成功披上了“宪政”的合法外衣。但最终由于国民党统治不得人心,走向崩溃。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临时宪法大纲、土地法令等,实行了一系列与当时根据地相适应的制度,对苏维埃制度进行了探索。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探索实行了“三三制”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制定《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确定了国体与政体,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
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特点:
发展历程曲折、艰难,经历了由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盲目学习西方国家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共和制。
不是先有共和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现代党政,而是政党先于共和制出现并创造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