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马克思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列宁
何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种社会学思想,诞生于16世纪初,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的概念在西欧广为流传,发展出不同分支。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他们的理论体系,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俄国社会民主共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898年
1917年
1918年
1921年
1922年
1903年
1924年
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列宁逝世
1937年
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
01
02
03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
目录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美
英
法
俄
1913年人均收入
材料一 在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惊人,年均增速达8%……从1909到1913年以百万普特为单位,俄国生铁年产量从175增长到283,熟铁和钢的年产量从163增至246,铜产量从1.3増加到2.0,煤产量则由1591增长到2214。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等著《俄罗斯史》
1.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的俄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在某些指标上甚至进入了当时世界的前列。然而,总体上,俄国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这个国家的最新资本帝国主义,可以说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一)背景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几乎每年都发生局部的饥荒……1902年,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并且蔓延到其他省份和高加索地区。当局对农民进行了残酷镇压。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四 沙俄帝国的工人阶级是穷困的、被层层剥削的劳工的典型代表。……90年代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等著《俄罗斯史》
2.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下,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①沙皇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④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背景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3.阶级: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4.组织:1898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材料五 19世纪末俄国工业化的进展造就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代产业工人。他们虽然只占劳动力总数的10%,却蕴藏着强大的革命能量。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六 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会议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但是,大会没有制定出党纲党章,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中央领导机构。大会之后,地方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仍各自分散活动。统一集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实际没有建立起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册)》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背景
5.思想:1900年,由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材料七 1900年12月,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通过秘密方式运回国内,在工人群众中散发,它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火星报》为纽带,列宁将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周围,为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火星报》刊影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背景
列宁主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一)形成背景:
①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②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③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⑤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⑥主观:列宁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
(二)形成:
形成的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
形成的时间:1903年。
大会的意义: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俄国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①帝国主义定义
②对俄国的认识
③一国胜利理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④建立政权方式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在“多国同时胜利论”基础上创立“一国胜利论”
(三)内容: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关系
继
承
与
发
展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课堂探究】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①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前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同时保留了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②沙皇专制制度与垄断资本相结合使俄国政治落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在俄国特别突出,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结合起来,革命力量十分强大。
③俄国无产阶级的战斗性和组织性、革命性都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且有成熟的政党领导,这些构成了对统治阶级和旧秩序的严重威胁。
(四)评价
材料八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斯大林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演讲
列宁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①历史地位
②理论创新
③思想武器
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四)评价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九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美)莫斯《俄国史》
材料十 俄国在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约的同时,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以及俄罗斯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高压统治,都使阶级矛盾和民族尖锐起来,再加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是此起彼伏……革命运动一触即发。
——选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一
材料十一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一)历史条件(背景)
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下,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阶级: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材料十三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9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
——《大国崛起》
材料十二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这是一个新型的、与西欧的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吴于廑、齐世荣编《世界现代史》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历史条件(背景)
组织: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导火线(外部):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加速革命到来。
思想:成熟革命理论—马列主义;
1.客观
①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②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下,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③导火线(外部):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加速革命到来。
2.主观
①阶级: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②组织: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③思想:成熟革命理论—马列主义;
④群众:工农联盟。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历史条件(背景)
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的领导人认为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将政权交给前者,自己处于次要地位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3月
(俄历2月)
1917年4月
1917年7月
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
十月革命爆发
并取得胜利
四月提纲
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倒沙皇
四月提纲
指方向
七月流血
抛幻想
十月革命
现曙光
七月流血事件
二月革命
(二)革命经过
任务: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方式:和平方式
方式转变:和平方式失败,决定采取暴力方式
攻占东宫
推翻了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地点:彼得格勒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7年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平夺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冬宫,成立苏维埃政权,
列宁为主席,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课堂探究】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革命性质
打击对象
革命力量
结 果
两者联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参加,并起到积极作用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材料十四 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
——列宁《告俄国人民书》(俄历10月25日上午10时)
材料十五 旧的国家机关将要被彻底粉碎,而新的管理机关即苏维埃组织将要建立起来。
——列宁《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
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政治上: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
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外交上: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材料十六
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临时政府的大多数成员已被逮捕。
苏维埃政权将向各国人民提议立即缔结民主和约,立即在各条战线上停战。苏维埃政权将保证把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置;将使军队彻底民主化,以维护士兵的权利;将规定工人监督生产;将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将设法把粮食运往城市,把生活必需品运往农村;将保证俄国境内各民族都享有真正的自决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8页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它回应了俄国民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诉求,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四)革命胜利的原因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2)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加速了革命的发展。(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使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俄国革命)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集中力量于前线,后方薄弱。
(4)资产阶级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遭到人民反抗。(“和平、面包和土地”)
2.主观原因
(1)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调整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请在此输入标题
【拓展提升】多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理论角度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革命道路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材料十七: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材料十八: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大国崛起》
1.对俄国:
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在俄国的统治;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五)影响(意义)
材料十九: 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2.对世界: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材料二十: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十一:十月革命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还“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
2.对世界: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局面,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1.当时
2.历史
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地位+意义+理论)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打击+鼓励+并存)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从革命任务看,二月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统治。
(2)从革命结果看,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洛夫王朝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列宁的思考:“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苏联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呢?
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一切权利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掌握政权。 —最核心
2. 《和平法令》: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满足和平愿望,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3.《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满足土地愿望,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4.苏维埃即“代表会议”,立法与行政权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新政府人民委员会,有立法权;布尔什维克党一党执政。
5. 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十月革命后的政权建设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十月革命后的政权建设
1.政权: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2.军队: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3.工业: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土地: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5.外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国内的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会作何反映?外国势力是否会放弃既得利益?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3)
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1918-1922)
材料 1918年春夏,英、法、美、日等国(进入俄国)。协约国军队的干涉不仅侵犯了苏俄的主权,而且策动了苏俄国内的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府势力,在外国军队的支持和扶植下,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纷纷聚集起来,成立地方割据“政府”,并用武力向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由此开始了历时三年的国内战争。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
——《大国崛起》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后期幻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3)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材料 余粮征集制要求贯彻阶级原则:贫农不收,中农酌情征收,富裕农户多收。……大规模地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实行有余粮征集制以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即使红军的粮食供应得到保障,也使城市居民能配给到最低限度的口粮。然而,余粮征集制在取得显著成就中也蕴育着危机。
——摘编自周尚文 等《苏联兴亡史》
1、背景:政治上军事上: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度贫困。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kg)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 6卢布
国家零售价 30卢布
黑市价格 200卢布
公有制
计划经济
实物配给制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1)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2)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4、特点(性质):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5、评价:
(1)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2)政策的实施对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幻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3)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列宁会见上访农民》
列宁的反思
为什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人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勒紧裤腰带跟着我们走,而在用鲜血与生命换来和平之后,布尔什维克政权却面临被人民抛弃的危险?
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基地……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三)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材料 内战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制度,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常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这主要是由于1914年至1921年间接连不断的战争。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旱灾,他造成了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课堂探究】请根据以下材料,简要分析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经济危机表现 政治危机表现
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 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纷纷罢工抗议
大批工厂无法开工,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士兵: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2、内容:
农业: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国家所有;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三)新经济政策(1921.3-1928)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3、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意义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贸易政策
分配制度
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国家资本主义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按劳分配制
减轻农民负担,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主要不同:①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三)新经济政策(1921.3-1928)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材料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从1922年别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从856个増加到1786个,这些企业的工人人数从20400人増加到60500人。
——摘编自周尚文 等《苏联兴亡史》
4、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列宁探索出了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案。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6、根本目的:
(三)新经济政策(1921.3-1928)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而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项 目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手段 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余粮征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不劳动者不得食
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恢复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国有为主,私有并存
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加强、工农联盟,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稳定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四)苏联的成立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沙俄
(1547年—1917年)
苏俄
(1917年—1922年)
苏联
(1922年—1991年)
俄罗斯
(1991年以后)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最初只有4个加盟共和国,到1940年最终形成了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1991年12月25日解体。
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维利,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以大河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继者中的一位则以一种硬度极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俄语发音就是:斯大林。钢和铁既是苏联经济社会至关重要的东西,也是这位新领袖的作风。
辅佐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统治苏俄;推进经济大变革;制造政治大清洗;抵抗纳粹,捍卫苏联;带领社会主义阵营,拉下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铁幕;他一生享尽赞颂 也饱受咒骂,从战场走进战场;他生命的轨迹由各种各样的战场连接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城的一个贵族家庭。“列宁”是他从事革命活动后为自己所取的名字,第一次使用是在1901年的12月。在俄文中,“列宁”一词的词根与俄罗斯的第二大河流、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河流——勒拿河相同。列宁为自己取这样一个名字,大体上是出于这样两个原因:一是纪念本人在西伯利亚三年的流放生活;二是为了表示对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的敬慕与追随。普列汉诺夫曾经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沃尔金”,其词根与俄罗斯最大的河流——伏尔加河相同。
材料 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着直接联系。苏联进行一国社会主义建设时,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不得不用特殊的方式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孙立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1、斯大林模式的成因
历史原因:“赶超”西方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高度集中的模式运作,且苏联缺乏民主传统。
国际因素: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思想上都有积极作用。
(五)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材料 1922年苏联成立。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苏联仍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五)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斯大林模式的成因
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封锁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材料 不少学者认为,坚毅、刚强和政治敏感反映了斯大林个人品性的一个方面;而粗暴任性、强烈的权力欲,冷酷无情、崇尚暴力,主观片面、妒贤嫉能和孤僻,是反映斯大林个人品性的另一个方面。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十分复杂的人物,因此,他的个人品性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在很多方面。
——陆南泉《斯大林模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品性的影响。
◎斯大林
(五)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斯大林模式的成因
◎斯大林
(五)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斯大林模式的成因
形成原因
(1)客观原因: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
(2)思想原因:缺乏民主传统,封建专制思想残余浓厚;
(3)个人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及其在理论上的失误等。
(4)根本原因:苏联当时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及落后的经济文化。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指
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思想文化上,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世界历史》
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世界历史》
农业: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五)斯大林模式
1936年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形成。即“斯大林模式”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一五年计划 1928~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二五年计划 1933~37年 工业强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一条 的发展道路:
独特
斯大林模式建立途径
国家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生产的
“T-34”中型坦克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意图(1921-1940)
把重工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连接工农联盟的纽带,否定新经济政策。把尽可能的提供商品粮作为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应尽义务。
农业集体化
农民全部进入集体农庄,一切土地、牲畜归农庄集体公有;
农机具归政府统一调拨,不归农庄所有
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农产品由政府制定计划指标收购,
农民不但要纳税,还得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这样,资金便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单一公有制
从1926年起,苏联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限制工商业活动,勒令私营企业主上缴企业和几乎所有收入,从1930年起,斯大林发动“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下令取消租让制和租借制,将企业收归国有。……到1937年,工业中的私有制企业已被彻底排除,社会主义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占99.8%,……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运动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全国企业归中央各部直接管理,不归地方管理;
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连工资调整权都没有!
不讲“物质利益”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五)斯大林模式
3、苏联模式的特点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表现为: ①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④主要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本质特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
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积极:①在较短时间里(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对比;②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③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斯大林模式
4、苏联模式的评价
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多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消极:①排斥市场,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③农业集体化中采取强制手段,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日益僵化。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丘吉尔
①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到社会主义,是落后的国家向路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
②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
【课堂探究】列宁和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比较
【知识梳理】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形势危急 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俄国当时的国情 国内复杂的社会危机,国际战争阴影的笼罩
时间 1918-1921 1921-1927 1928-1937
目的 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内战的胜利 解决国内危机,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国际地位
措施 余粮征集制 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评价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建立了工农联盟,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思考:从列宁到斯大林,苏俄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启示:
▲ 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注意切实保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计划和市场都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二者必须结合使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沙皇统治下社会矛端尖锐
一战
激化
①布尔什维克党
②列宁主义
1917年
爆发革命
①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连;
②由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③城市中心道路;
④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建立苏维埃政权
战
时
共
产
主
义
政
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取得巨大工业成就,但也存在问题
课堂总结
1. “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该事件使俄国
A. 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 D.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B
随堂练习
2. “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B.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宣告苏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D
3.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新经济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生产力
D.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C
随堂练习
4.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 多种所有制并存
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