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4.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 ( l ) + B ( l ) = 2C (g ) △H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4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 CH4 ( g ) + 3/2O2 ( g ) = 2H2O ( l ) + CO ( g ) △H1
B. S ( s ) + 3/2O2 ( g ) = SO3 ( s ) △H2
C. 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 △H3
D. 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 △H4
6.已知
(l) =H2O(g) △H1=a kJ·
(2) =2H2O(g) △H2=b kJ·
(3)=H2O(l) △H3=c kJ·
(4) =2H2O(l) △H4=d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c <0 B.b>d>0 C.2a=b<0 D.2c=d>0
7.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92.0 kJ B. 一定等于92.0 kJ
C. 一定小于92.0 kJ D. 不能确定
8.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804 kJ/mol,当它氧化生成1 g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26.0 kJ B. 51.9 kJ C. 155.8 kJ D. 467. 3 kJ
9.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 ( http: / / www.21cnjy.com )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g ) + 3H2( g ) = 2NH3( g )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又为燃烧热的是
A.══
B.══
C.══2CO2(g)+2H2O(1)
D.══
12.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经测定,a g乙醇与足量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5.6L,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1·cn·jy·com
A. 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Q KJ/mol
B. 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 Q / 2 KJ/mol
C. 1/2 C2H5OH(1)+3/2O2(g)=CO2(g)+3/2H2O(1) △H = -Q KJ/mol
D. 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2Q KJ/mol
1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1) △H= -571.6KJ/mol
C3H8(g)+5O2(g)=3CO2(g)+4H2O(1) △H=-2220.0kJ/mol
实验测得,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
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A.1:3 B.3:1 C.1:4 D.1:1
14.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变成碳碳双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吸热反应,而1,3-环己二烯失去了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问题正确的是
A.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
B.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
C.1,3-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
D.苯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中只有物质变化而无能量变化
1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H1>△H2的是
A. 2H2(气)+O2(气)=2H2O(气) △H1 2H2(气)+O2(气)=2H2O(液) △H2
B. S(气)+O2(气)=SO2(气) △H1 S(固)+O2(气)=SO2(气) △H2
C. C(固)+O2 (气)=CO2(气) △H1 C(固)+1/2O2 (气)=CO(气) △H2
D. H2(气)+Cl2(气)=2HCl(气) △H1 1/2H2(气) +1/2Cl2(气)=HCl(气) △H2
16.如下图所示,△H1=-393.5 kJ mol-1,△H2=-395.4 kJ 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2·1·c·n·j·y
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 mo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17~19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 ( g ) = 2H2 ( g ) + O2 ( g ) △H = +517.6 kJ/mol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1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1) △H= -571.6KJ/mol
CH4 ( g ) + 2O2 ( g ) = 2H2O ( l ) + CO2 ( g ) △H = -890.3 kJ/mol
1 g 氢气和1 g 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最接近
A. 1 : 3.4 B. 1 : 1.7 C. 2.3 : 1 D. 4.6 : 1
19.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可研究在水分解的情况下,使氢能成为二级
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特殊化学物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20.根据热化学方程S ( s ) + O2 ( g ) = SO2 ( g ) △H = -297.23 kJ/mol (反应在298K,101kPa下发生)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标况下,燃烧1mol S吸收的热量为297.23 kJ
B.S ( g ) + O2 ( g ) = SO2 ( g ) 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C.S ( g ) + O2 ( g ) = SO2 ( g ) 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D.形成1 mol SO2 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S ( s )和 1mol O2 (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共7 题,共计52 分)
21.(6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www-2-1-cnjy-com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H2O(l)=H2O(g);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2-1-c-n-j-y
22.(6分)红磷(P)和白磷(P4)均为磷的同素异形体。已知:
P4 ( 白s ) + 5O2 ( g ) = P4O10 ( s ) △H = -2983.2 kJ/mol
P (红 s ) + 5/4O2 ( g ) = 1/4P4O10 ( s ) △H = -738.5 kJ/mol
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由此可知,红磷比白磷 。(填“稳定”或“不稳定”)
23.(6分)已知:(a)2H2(g)+O2(g)=2H2O(g) △H = -Q1
(b)2H2(g)+O2(g)=2H2O(1) △H = -Q2
(c)2CO(g)+O2(g)=2CO2(g) △H = -Q3
(1)Q1 (填>、=、<)Q2,因为 。
(2)CO和H2分别燃烧生成CO2和H2O(g),欲得到相同的热量,所需CO和H2的体积比是: 。21教育网
24.(6分)下表中是一些化学键键能的数据
化学键 Cl-Cl Br-Br I-I H-Cl H-Br H-I H-H
键能(kJ/mol)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3)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 H2 B. Cl2 C. Br2 D. I2
(2)X2 + H2 = 2HX(X代表卤族原子)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www.21-cn-jy.com
(3)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X2(卤素单质)分别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 。 21*cnjy*com
25.(8分)已知H2 ( g ) + 1/2O2 ( g ) = 2H2O ( g )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cnj*y.co*m】
(1)图中a,b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b. 。
(2)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H (填“< 0”或“> 0”)。
26.(6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 C(s)+ O2(g)=====CO2(g);ΔH1<0 ①
途径Ⅱ 先制成水煤气:
C(s)+H2O(g)=====CO(g)+H2(g);Δ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ΔH3<0 ③
2H2(g)+O2(g)=====2H2O(g);ΔH4<0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27.(14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
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8分)
28.(8分)已知酒精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l) + 3O2(g)=2CO2(g) + 3H2O(l);△H= -1370.3kJ/mol。
现燃烧0.10g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能使100g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c(水) = 4.184 J/(g·℃),M( C2H5OH)= 46 g/mol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21世纪教育网]
富民一中2014—2015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4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填空题(共5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偏小
(3)不相等;
因为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有关;
相等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它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三、计算题(8分)
28、(8分)解:
0.10g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2分)
C(水)m(水)△t = 2.98kJ(2分)
△t =(3分)
答:放出的热量能使100g水温度升高7.12℃。(1分)
反应过程
能量
a
b
H2 ( g ) + 1/2O2 ( g )
2H ( g ) + O ( g )
H2O ( g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