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3 08: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人地协调观:关注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水资源观,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2.地理实践力:观察波浪的起伏状态、潮汐的涨落现象,结合波浪要素示意图、潮汐的涨落图等,认识其规律及其成因。3.综合思维:利用水循环示意图,从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类型、过程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水循环原理。结合相关图片、视频材料,综合分析海浪、潮汐、洋流等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 水圈的组成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
啊,长江!啊,长江!
[思考] 
(1)从空间分布看,长江水属于何种水体?
(2)哪些水体能够补给长江水?
(3)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1)陆地水体中的河流水。
(2)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
(3)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处于汛期,水位高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1.主体:海水,是水圈的主体,占地球水体总储量的96.538%。
2.陆地淡水
 【微思考】 我们常用的淡水资源包括哪些?
提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1.特点
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组成
海洋水比例最大,还有陆地淡水、大气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3.水危机的成因
陆地淡水仅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2.526%,而且绝大多数又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很有限。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并保护水资源。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000 km3)。读表,完成(1)~(2)题。
水体 冰川 地下水 湖泊 河流水
储存量 24 230 10 100 91 1.2
循环更新时间 9700年 840年 17年 16天
(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大气降水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主要是冰川、地下水、湖泊、河流水的储存量和循环更新时间
教材寻因 考查水体类型及利用
破题关键 第(1)题,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短,获得的水资源多。第(2)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深入,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答案:(1)D (2)A
读水圈构成图,回答下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
A.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
B.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
C.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
D.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
解析:B 陆地水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故甲为陆地咸水,乙为陆地淡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淡水,以冰川为主,故丙为冰川,丁为地下淡水。故选B。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完成2~3题。
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B.河水、湖泊淡水和深层地下水
C.冰雪融水、湖泊淡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水、冰雪融水和浅层地下水
3.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B.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使越来越多的水体受到污染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水资源的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解析:2.A 3.C 第2题,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A正确;深层地下水埋藏深,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都不易被利用,B、C、D错误。第3题,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当,仍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等问题,C错误,符合题意;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水体受到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很重要,A、B、D正确,不符合题意。
探究活动二 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
[思考] 
(1)分析材料中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2)分析材料中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
(3)家住济南的小王想利用寒假外出旅游,同时想在海滨浴场享受一下冬季游泳的乐趣,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个旅游地?理由是什么?
提示:(1)葫芦岛表层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最大,厦门次之,西沙最小。
(2)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厦门次之,西沙最长。主要影响因素:纬度。
(3)西沙。理由:西沙冬季表层水温仍在25 ℃以上,适合游泳。
1.海水温度
(1)水平分布
①空间分布: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原因是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②时间分布:同一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通常随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
(2)垂直分布
①一般规律:海水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定深度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②特殊情况:高纬度地区,海水中往往会存在一个冷中间层。
(3)影响
影响 表现
是地球的热量储存库 地球上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储存于海洋中
对大气温度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与陆地相比,海水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幅度小,变化过程滞后
引起海平面变化 海水温度增高,体积膨胀会引起海平面一定幅度的上升
影响气候 局部区域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会引发气候的异常变化
2.海水盐度
(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的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盐类物质的质量叫盐度。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
(2)影响因素
①主要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②其他因素: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
(3)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利用海水蒸发可以制取食用盐和工业盐。如: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等。
3.海水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盐度 盐度越大,密度越大 红海盐度最高,密度最大;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密度最小
压力 压力越大,密度越大 深层海水,压力增大,密度较大
温度 在冰点温度以上,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大河入海口 一般盐度较低,密度较小;可能因河水裹挟泥沙,密度增大
(2)海水密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影响船只航运: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同一艘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标准吨位船只的核载重量需要考虑不同海区海水密度的差异。
②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
【微思考】 海水的密度和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海水的密度随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海水的密度随海水盐度的增大而增大,海水的密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温度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热量平衡即收入与支出平衡。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除此之外,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较高,冬季水温较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相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总趋势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不大
时空变化 主要存在于海水表层,水层越深,变化越小
(3)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海洋对气温有很大的调节功能,当太阳辐射强的时候,海洋能吸收大部分辐射热,并通过海水内部的热量交换,将大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太阳辐射减弱的时候,海洋又能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所以,海洋与陆地相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陆地则是冬冷夏热。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约大一倍,海洋面积则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夏季比南半球热,冬季比南半球冷。北半球夏季平均温度22.4 ℃,南半球只有17.1 ℃,北半球冬季平均温度8.1 ℃,南半球却有9.7 ℃。
2.海水的盐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影响海水盐度大小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 盐度降低
降水量<蒸发量 盐度升高
陆地径流注入量 注入量多 盐度降低
注入量少或无 不影响盐度
结冰或融冰 结冰 盐度升高
融冰 盐度降低
温度 温度低 盐度低
温度高 盐度高
洋流(同一纬度) 寒流流经 盐度降低
暖流流经 盐度升高
开敞或闭塞 开敞 适中
闭塞 较高或较低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总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南北纬30°附近的盐度最高。南半球盐度分布的地带性较北半球明显。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盐度较大洋东岸高。南北大西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均达37.2‰;南北太平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分别大于36.5‰和35.5‰;印度洋最高盐度中心区的盐度大于36‰。
(3)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
①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达41‰。红海盐度高的原因主要有: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②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0‰。其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波罗的海海域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水注入;海域较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③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比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高,是因为南纬60°附近为大面积的海洋,而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广阔,陆上河流大量淡水汇入海洋,起到稀释的作用。
3.海水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
→→
→→
(2)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①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②垂直分布:一般而言,随着深度增加,海水密度逐渐增大。
③特殊分布:有时随着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3)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远洋航海中,标准吨位船只的核载重量要考虑不同海区密度的差异,以确保航运安全。
②海水密度差异产生密度流影响人类活动。例如,直布罗陀海峡东侧的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密度较大,海水下沉,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海水则从底层流向大西洋。
下图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上图中①~④四条曲线中,表示海洋表面盐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据图可知,赤道附近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
B.温度高、盐度较高
C.温度高、盐度较低
D.温度低、盐度较低
(3)据图可知A纬度①曲线数字比较大的原因是(  )
A.水温低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降水多
D.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海水平均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
教材寻因 考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特征
破题关键 第(1)题,海洋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且南极海域盐度高于北极海域盐度(北极海域附近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对应曲线①;曲线②应表示蒸发量,③表示温度,④表示降水量。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②表示蒸发量,③表示温度,④表示降水量。所以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第(3)题,①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A纬度附近位于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面平均盐度高;A纬度地处低纬,水温并不低;尽管赤道地区太阳辐射也强,但相对A纬度盐度较低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答案:(1)A (2)C (3)B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带鱼在我国边缘海域季节性游动,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南方带鱼沿东海西部边缘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带鱼在南、北游动的过程中形成鱼汛。下图为我国近海2月与8月表层海水温度(单位: ℃)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
A.最低值出现在黄海
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
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
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
2.能够在我国边缘海域形成带鱼鱼汛的有(  )
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 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 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 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C 2.B 第1题,据2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A错误;根据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夏季长江口表层海水温度比周边略高,B错误;冬季,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C正确;对比2月和8月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北方地区更大,南方地区较小,D错误。第2题,春季,随着渤海表层温度逐渐升高,北方带鱼向北作繁殖游(加之渤海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增大,渤海海域食物更为充足);秋季,渤海表层海水温度渐低,北方带鱼向黄海海域作越冬游,所以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秋季向南游,①正确,②错误;同理,春季南方带鱼向北作繁殖游,冬季南方带鱼向南作越冬游,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黑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低于地中海,且在黑海100~150米深处密度突然增大形成密度飞跃层。下图为黑海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3~5题。
3.与地中海相比,黑海表层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更丰富  B.海水温度高
C.径流汇入多 D.海域更开放
4.若一艘轮船由地中海进入黑海,其吃水深度(  )
A.逐渐变深 B.先变深后变浅
C.逐渐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5.黑海密度飞跃层有利于(  )
A.表层鱼类生长 B.底层鱼类生长
C.潜艇安全航行 D.上下水层交换
解析:3.C 4.A 5.C 第3题,读图可知,黑海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周围陆地上河流众多,且河流水量丰富,因此河流流入水量大,引起表层海水盐度较低,C正确;生物丰富并不会导致盐度较低,A错误;黑海纬度较高,气温较低,B错误;与地中海相比,黑海更加封闭,D错误。第4题,地中海盐度大于黑海,密度更大,浮力更强,因此从地中海到黑海,浮力变小,深度逐渐变深,A正确。第5题,密度飞跃层位于100~150米深处,因此对于表层和底层鱼类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A、B错误;潜艇隐蔽在飞跃层之下就不易被敌舰声纳发现,有利于潜艇安全航行,C正确;黑海密度飞跃层会阻碍上下水层的交换,D错误。
探究活动三 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中新社广州2022年11月1日电:受今年第22号台风“尼格”影响,预计1日上午到2日上午,全省近海海域将出现5米至8.5米的巨浪到狂浪区,近海海浪预警级别为黄色;粤东近岸海域将出现2.5米至4.4米的大浪到巨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黄色;珠江口至粤西近岸海域将出现2米至3.3米的中浪到大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蓝色。
[思考]
(1)此次预报中的中浪、大浪、狂浪、狂涛等是如何形成的?
(2)此次事件说明沿海地带的人们活动应注意什么?
提示:(1)台风“尼格”带来的大风引起的。
(2)人们在滨海和海上活动,应密切关注海浪预报,一些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1.海水运动的意义
(1)不仅输送水,而且输送物质和能量。
(2)促进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影响着全球的天气和气候。
2.海水运动类型
(1)波浪——主要是风浪
①风浪: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海面的波状起伏运动。
②影响
(2)潮汐
①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运动。
②影响:对河流和海上航运会产生重要影响;大型船舶可趁涨潮进出河流和港口;也可用来发电。
(3)洋流
①洋流:海水常年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②类型
③影响
影响海上航行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会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世界著名渔场主要分布于寒暖流交汇和海水上泛的海区
影响流经海域及附近地区的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影响近海污染物 加快污染物扩散,降低污染浓度,但同时也会导致污染范围的扩大
【微思考】 波浪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与哪个因素关系最大?
提示:风速。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对人们的影响越大。
1.波浪
(1)波浪的成因及特点
类型 主要成因及特点
波浪 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后的余波,称为涌浪;波浪传至浅水区,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和倒卷,称为近岸浪或拍岸浪
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能量巨大
风暴潮 在强风(台风、飓风、热带风暴)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能量巨大
(2)海啸和风暴潮的差别
风暴潮 海啸
波长 波长不到1千米 波长长达几百千米
速度 传播速度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
2.潮汐
(1)潮汐活动规律及成因
活动周期 活动规律 成因
一天 两次潮汐 在地球上,当某地处于正对或背对月球时,此处的海水被月球引力“拉”起来,周围的海水也向着此处聚集堆积,就形成涨潮。大部分海域一天出现两次海水涨落
一月 两次大潮 当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的位置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易形成大潮
两次小潮 当太阳、地球连线与月球、地球连线大致垂直时,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小,便产生小潮
(2)潮汐现象的影响和应用
①准确掌握海水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捞。
②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岸边,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机会。
③海上航运事业和潮汐关系更加密切,潮流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④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充分利用潮间带发展水产养殖业。
⑤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利用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2)对渔场的影响
①寒暖流交汇处
②上升流
―→―→―→
(3)对航海的影响
①影响航行速度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因而,郑和下西洋时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②影响航行安全
寒、暖流交汇处或冬季暖流上空多大雾,不利于航行。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降低污染浓度;扩大污染范围。
【方法技巧】
1.巧用“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
(1)“低低”规律
图甲中,P处受寒流的影响,温度比同纬度的Q处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在这一结论中,寒流、温度低、凸向低纬三者相互关联、相互统一,即“低低”规律。
(2)“高高”规律
同理,图乙中,N地受暖流的影响,温度比同纬度M处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一结论中,暖流、温度高、凸向高纬三者相互关联、相互统一,即“高高”规律。
所以,以上两个结论可概括为“高高低低”规律。若能深刻理解“高高低低”规律中水温的高低、等温线凸向(洋流流向)、洋流性质三者变化上的一致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2.渔场形成与分布
(1)由果及因法
鱼类汇集←饵料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海域位置。
(2)分布定性法
①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
②热带和副热带渔场: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这里的渔场主要是由于离岸风导致的上升流形成的。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下图表示某日某港口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汐形成与太阳对月球引力有关
B.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C.潮汐是深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D.潮汐的水位高低与海岸的形态有关
(2)此日,大型船舶要进港卸货,为防止搁浅,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
A.6时  B.11时  
C.16时  D.21时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图中一天中有2次高潮
教材寻因 考查潮汐及其影响
破题关键 第(1)题,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潮汐是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潮汐的水位高低与海岸的形态有关,如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倒三角形海湾形状使大潮时水位增高。第(2)题,船舶进港口最合理的时间应是涨潮最高时,读图可知,16时前后高潮的水位较高,此时港阔水深利于大吨位船只进港,不易发生搁浅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答案:(1)D (2)C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利用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   B.N   
C.Q   D.K
2.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
解析:1.D 2.A 第1题,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0“乍起闷雷疑做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是钱塘江大潮观景写照。读钱塘江大潮示意图,完成3~4题。
 
3.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体引力 ②海湾形状 ③海陆风 ④洋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下图是日、地、月三者的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甲、丙位置
C.丙、丁位置 D.乙、丁位置
解析:3.A 4.B 第3题,钱塘江大潮发生在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此时,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①正确。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还没消失,后浪追上,层层相叠,②正确。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与季风有关,但与海陆风无关,③错误。钱塘江大潮与洋流关系较小,④错误。故选A。第4题,由图文信息可知,当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位于一条直线时,即日地月位置成一直线时,形成天文大潮,所以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甲、丙位置。故选B。
下图为某大洋海域多年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针对①②③④四处海水性质与运动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处表层水密度最大
B.②处表层水盐度最大
C.③处底层水温度最高
D.④处表层水风浪最大
6.关于图中洋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处为寒流   B.③④处为寒流
C.②③处为暖流 D.①④处为暖流
解析:5.A 6.C 第5题,海洋表层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①处水温最低,密度最大,A正确;盐度受降水量、蒸发量以及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判定②表层水盐度最高,B错误;底层海水温度各地皆呈低温状态,差异不大且由材料信息无法比较,C错误;一般风带影响的区域风浪较大,仅由图上信息无法判断风浪大小,D错误。第6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从等值线变化情况来看,①④处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A、B、D错误;②③处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C正确。
探究活动四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地理学习小组模拟水循环小实验,实验过程:
①在一个平底器皿中加少量的水,盖满底部即可,把一个装有沙子的小瓶放入水中。
②把一块塑料纸盖在器皿上用橡皮筋扎紧,然后把一块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石头要放在装沙袋小瓶的正上方。
③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
[思考] 
(1)这个实验展示了水的什么现象?这现象是怎么表现的?
(2)过一小时后,观察器皿内和塑料纸会有什么变化?
提示:(1)海陆间水循环。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水汽蒸发,实验中的沙就是“陆地”,水就是“海洋”。
(2)水从碗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在放置石块处降落到小瓶中的沙上。
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运动的过程。
2.类型
(1)海上内循环:是指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在海洋上空成云致雨,直接降落到海面上的循环过程。
(2)陆上内循环:是指陆地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水汽,在陆地上空成云致雨,降落至陆地表面的循环过程。
(3)海陆间大循环: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径流,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过程称为海陆间大循环。
3.地理意义
(1)水循环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使水体得以更新。
(2)促进了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
(3)水循环促进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地表温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水循环可以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
(5)改造着地表形态。
【微思考】 水资源是通过水循环不断再生和更新的,是否可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提示:海陆间水循环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仍然是有限的。
1.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存在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之间 海洋与海洋之间
示意图
主要环节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f地下径流 a蒸发b植物蒸腾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下渗g地下径流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海水运动
意义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但对干旱地区意义重大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拓展深化】
1.植被的疏密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植被稠密,涵养水源的能力强,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小,蒸腾作用增强;植被稀疏则相反。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的分配,如修筑水库。
(2)过度开发: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地表、地下水储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地面塌陷;也使下游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
(3)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
(4)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循环的蒸发过程。一方面,洋面的油污染导致蒸发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密度增大,也影响到蒸发。
(5)使大气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显著增加,改变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平衡而引起的气温升高、全球性降水增加、蒸发加大和水循环的加快以及区域水循环变化。
2.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1)~(3)题。
(1)当该地森林覆盖率增加后(  )
A.水分下渗减少   B.降水量急剧减少
C.蒸腾作用增强 D.地表径流增加
(2)该地修建梯田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减少植物蒸腾 B.减缓地表径流
C.减少地下径流 D.减少水汽输送
(3)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塑造地表形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因素
教材寻因 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破题关键 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地岩层坚硬不透水,故当该地森林覆盖率增加后,水分下渗增大;森林的增加使蒸腾作用增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大,可能会导致降水量增加,不会导致降水量的急剧减少;森林可以保持水土,拦截水体,减少地表径流。第(2)题,从水循环角度看,该地修建梯田主要是对地表的改变,故修建梯田后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水循环的陆上环节产生影响,如梯田减缓坡度,使径流不畅,故修梯田可以减缓地表径流;该地岩层坚硬不透水,故修梯田不能影响地下径流;相比森林,修梯田并没有增加植被覆盖率,不会影响植物蒸腾;梯田是对地表的改变,水汽输送发生在大气中,故修梯田不会影响水汽输送。第(3)题,水循环能够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使陆地的淡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改变地表形态,水循环在四大圈层中不断进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水循环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答案:(1)C (2)B (3)B
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解析:1.B 2.D 第1题,由图可知,①表示地表径流,②表示蒸发,③表示水汽输送,④表示降水。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意味着①②③④各环节的水量最大。图示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汛期,水循环最活跃,B正确。第2题,长江为外流河,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D正确。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系统只适合缺水地区
D.该系统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4.下列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
C.光照强 D.气温高
解析:3.B 4.A 第3题,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屋顶雨水汇集相当于地表径流,A错误;图中没有体现出蒸发和植物蒸腾,B正确;该图所示系统充分利用雨水,对降水丰富地区同样适用,C错误;该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D错误。第4题,若空气的湿度大,大气处于接近饱和状态,水汽不容易蒸发,A项与促进蒸发无关,符合题意。故选A。
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
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1)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确定南北半球:图中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表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如本图是北半球的表层水温分布状况。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水温高低: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即低温)凸出,表明该海域水温高于同纬度海区;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即高温)凸出,表明该海域水温低于同纬度海区。
(3)根据等温线判断洋流性质和流向:等温线凸出方向即洋流流向,如图中甲处洋流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即向北流,是暖流;图中乙处洋流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即向南流,是寒流。
(4)根据洋流流向、性质等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如图中甲洋流;寒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如图中乙洋流。
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1)~(2)题。
(1)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流
C.径流入海 D.人工养殖
(2)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A (2)A 第(1)题,甲处位于北美洲东部海域,为纽芬兰渔场,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故选A。第(2)题,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据图判断,①为北赤道暖流,②为墨西哥湾暖流,③为北大西洋暖流,④为加那利寒流,因此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①②③。故选A。
[学业达标]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资源,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2%是淡水。下图是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资源分布示意图(不包括南极洲),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各大洲淡水资源、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比重。读图,完成1~2题。
1.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2.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B.排干沼泽地,既可开垦耕地,又能获得水资源
C.禁止开采地下水,从而防止地下漏斗的出现
D.在缺水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
解析:1.A 2.D 第1题,人均水资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亚洲人均水资源最少,A正确。第2题,在缺水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的措施合理,D正确;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沿海地区海水倒灌,A错误;人为排干沼泽,开垦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打破生态平衡,使物种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也会破坏水循环,造成水资源的减少,B错误;禁止开采地下水不切合实际情况,C错误。
读沿130°W经线太平洋水温、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回答3~5题。
3.读图可以判断(  )
A.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表层向底层递减
C.水深1000 m以上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
D.水深2000 m以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
4.甲处的数值可能是(  )
A.34.3  B.34.4  
C.34.5  D.34.7
5.图中乙、丙两地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降水量 D.蒸发量
解析:3.C 4.D 5.B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的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递减,A错误;丙处海水的盐度由表层向底层先降低后升高,B错误;水深1000 m以上的海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较为密集,变化较大,C正确;水深 2000 m以下的海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较为稀疏,变化较小,D错误。第4题,据等温线分布可以看出,甲处表层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温度较低,应受寒流影响,故表层盐度较低,底层受洋流影响较小,故盐度由表层到底层先增大后减小,甲处在表层以下,不可能为低值中心,则可能为高值中心。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判断,甲处的盐度可能是34.7。故选D。第5题,乙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丙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两地纬度位置南北对称,但盐度明显不同,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北回归线附近陆地面积大,河流径流汇入较多,河流对海水起稀释作用,盐度较低。故选B。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储存的热能,受太阳辐射年周期变化等影响,我国海洋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地区和季节差异,其中渤海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大。我国沿海的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南海波浪能资源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有(  )
①海面摩擦小 ②季风影响大 ③太阳辐射强
④台风影响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渤海温差能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6.B 7.B 第6题,波浪能是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我国南海地区海面摩擦较小、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台风影响较多,都是导致该地区波浪动能大、波浪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②④正确;太阳辐射对波浪的动能影响较小,③错误。故选B。第7题,据材料信息“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储存的热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层海水的温度几乎没有变化,所以表层海水温度越高,温差能越大,我国渤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季节是在夏季,所以夏季渤海温差能最丰富,B正确;春季、秋季、冬季的温差能都小于夏季,A、C、D错误。
8.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中,水循环总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__________循环。
(3)我国修建三峡大坝影响的是____环节,最能代表夏季登陆我国台风的是____环节。(填序号)
(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解析:第(1)题,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图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⑥是下渗,⑦是植物蒸腾。第(2)题,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把水循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三种类型。其中水循环总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第(3)题,根据对水循环的环节分析可知,我国修建三峡大坝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即图中的④环节;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属于水汽输送,即图中的②环节。第(4)题,根据水循环的概念可知,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2)海上内 海陆间大
(3)④ ②
(4)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能力提升]
下图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代表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10.“海中断崖”是指海水层中出现(  )
A.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情况
B.海水盐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的情况
C.海水密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的情况
D.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情况
解析:9.A 10.D 第9题,据海水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水密度自赤道向高纬度增加,可推测①②③分别代表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故选A。第10题,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跃层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的一种状态。当海水的密度上大下小,数据呈断崖式下降,就会导致浮力由上到下急剧减小,使潜艇飞速掉进海底,也叫“海下断崖”,D正确。
“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建城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与“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
①下渗明显增加 ②排放量明显减少
③集蓄利用从无到有 ④排放量明显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海绵城市增加下渗的主要措施有(  )
①铺装透水砖 ②修建雨水花园 ③修建蓄水池 ④修建下沉式绿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城市环境
B.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C.节约城市用水
D.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解析:11.B 12.C 13.D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绵城市”排放比例明显减小,下渗明显增加,①正确;增加了蓄水池等,集蓄利用从无到有,③正确;材料只体现了排放比例,排放量的变化没有体现,②④错误。故选B。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绵城市增加下渗的主要措施是铺装透水砖、修建下沉式绿地,①④正确;修建雨水花园、蓄水池是集蓄利用的主要措施,②③错误。故选C。第13题,“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一是缺水地区,通过雨水的集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抗旱能力;二是其他地区,增强城市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D正确。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节约城市用水不是主要目的,A、B、C错误。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入海口,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自古以来因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下图所示区域为我国部分渔场分布示意图。
我国渔场分布图
(1)简述舟山渔场和北部湾渔场的温度和盐度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舟山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若甲地海区有一油轮石油泄露,指出图示洋流对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
解析:第(1)题,据图示信息可知,舟山渔场的纬度位置较高,水温较低,海水蒸发较弱,且位于长江、钱塘江入海口,大量淡水注入,海水盐度较低;北部湾渔场的纬度位置较低,水温较高,海水的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第(2)题,渔场形成多要满足大陆架海域、寒暖流交汇、温带海区等条件。舟山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沿岸寒、暖流交汇,冷水鱼、暖水鱼在此滞留,鱼群集中,且海水扰动较明显,利于营养物质上泛,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第(3)题,此题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来回答。有利影响:加速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不利影响:可以扩大污染范围。
答案:(1)舟山渔场:温度低、盐度低;北部湾渔场:温度高、盐度高。
(2)位于东海大陆架,光照、养分充足;陆地径流(长江)流入,带来大量的养分;沿岸有暖流和寒流在此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较多。
(3)有利影响:加快净化速度;不利影响:扩大污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