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上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讲评教学设计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把我们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教材分析】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次习作练习。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然后表达出观察感受。通过此次习作,使学生明确观察时要注意到事物的变化,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对本次习作进行了提示帮助学生拓展了思路。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习作,进一步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2. 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所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时安排】
建议:指导习作+完成草稿2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明晰目标。
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的事物,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不少事物,相信你一定有了更多的有趣的发现,对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板书课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出示习作内容:把我们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二、问题切入,理清思路。
先不要着急动笔,我们先一起来理理思路。
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通过第五单元的学时的积累,你知道哪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预设:可以用眼睛看(板书:看)
要抓事物的特征。(板书:抓特征)
我们不光要看,还要摸、闻、尝等,还要充分发挥想象,谁会观察、会想象谁就会有发现。(板书:摸、闻、尝,写想法)
……
2.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插图,他们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预设:观秋天的树木,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树叶颜色、飘落的样子、听到的声音等。
观察上学路上的情景可以写这处场所及周边的人、事、景物发生的变化。(板书:写变化)
观察课间的场景,要写出场景内人物的不同活动,同学们分别在做什么,最有趣的是谁,有什么动作、表情、语言,你想到了什么?
……
3.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你心里是不是有了初步打算?
三、范文引领,习得方法。
思路有了,那怎样才能写好我们的植物朋友呢?别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习作方法吧。
我爱故乡的杨梅(王鲁彦)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了,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开头:交代观察的植物-----杨梅。抓住杨梅的形状进行描写。作者描写了杨梅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到“几乎变成黑色了”,观察得非常仔细。作者想要细致观察调动了多种感官,不仅用眼睛看还用嘴去尝,这样把观察对象写得更加清楚。
阿咪(丰子恺)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这猫的确是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的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笔,和他玩耍一会儿。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了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的爬到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理,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开头:交代要观察的动物----猫。作者观察的真仔细“猫伯伯”跳上书桌,坐在稿纸上睡觉,写出了它的可爱、淘气。通过猫伯伯一系列动作再加上作者观察时自己的想法写出了猫的可爱、淘气。 结尾:写出了自己对猫的喜爱。
读了上面的范文你学会了什么方法?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1.开头:交代观察的动物、植物或场景。
2.中间:运用观察的方法具体描写观察的事物或场景。
3.结尾:谈感受或收获。
四、技巧迁移,实践运用。(此环节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保留)
我们学了方法,那你理解了吗?学会应用了吗?现在来试一试吧。
你觉得下面的两段话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秋天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欣赏圆圆的明月,听妈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月朗星稀的秋夜,阵阵微凉的风吹拂在脸上,温馨而惬意。在朦胧的月光下听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幼小的心灵对于高悬的月亮有着说不尽的遐思和向往。
五、导图整合,初试牛刀。
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方法,明白习作的内容,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了。现在让我们看着思维导图,放飞梦想,快乐习作!请拿出草稿本,把你的植物朋友写下来吧!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是否细致。
2.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学习修改习作,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体会修改习作的乐趣,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4.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是否细致。
2.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4.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课时安排】
建议:评改习作+精抄美文2课时
【教学过程】
根据中年级习作讲评课教学流程,结合班级学情和本次习作学生具体情况,自行修改设计。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