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黄色和蓝色的画》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人: 单位:
课题 《黄色和蓝色的画》(人美版第五册第七课) 领 域 绘画创作
学习要点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又为学生了解色彩带给人的感受有更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感知色彩,从中体验黄色带给人明亮、温馨的的感觉,蓝色带给人凉爽、清净的感觉,使学生从盲目地、随意的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运用和设计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占用了两个版面,共展示了6幅以黄色为主的绘画和6幅以蓝色为主的画面。它们都是分别以黄色和蓝色为底色的。有的主体也是用黄色和蓝色来表现的,但是主体和背景有比较明显的深浅对比关系,有的画面主体采用的是和底色对比明显的其他颜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欣赏、体验、感受,有利于学生在绘画创作时借鉴其表现方法。
学情状况分析 三年级共两个班,学生年龄大多9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色彩表现力强,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对学习美术的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信心。应重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重点是感知黄色和蓝色给人不同的感受以及在画面中的运用。解决措施:训练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在感知的基础上利用蓝色和黄色,运用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及同类色的深浅对比的方法进行绘画。解决措施:引导学生反复欣赏作品,对比、借鉴。
应对策略分析 学习用不同深浅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两幅画,对于刚刚接触色彩的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多从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启发和引导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如通过黄色的画面与蓝色画面的对比,使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它们带给人们的不同的美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感受、黄、蓝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会用其中一种颜色为主基调画一幅画。 德育目标:让学生认识色彩的美,使学生对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作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红色的画》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原色中的另外两种颜色,你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吗? 板书课题:黄色和蓝色的画 出示色相环 三原色 讲解色彩知识:色相(有彩色就是包含了彩调,即红、黄、蓝等几个色族,这些色族便叫色相。) 学生回答: 黄色和蓝色 2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探究学习 1、黄色 1)出示梵高的《向日葵》 介绍梵高 2)出示黄色的画面 黄色常常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3)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是可以用黄色来代表的? 2、蓝色 1)出示东山魁夷的《山湖远望》 介绍东山魁夷 2)生活中你会在哪些地方见到蓝颜色? 3)出示蓝色的画面 蓝颜色常常使你联想到什么? 3、欣赏黄色和蓝色的画面。 出示课件:欣赏黄色和蓝色的画 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并以黄色为主的画联系起来讲解) A、黄色的画为什么称其为黄色的画?蓝色的画为什么称其为蓝色的画?你是怎么理解的? B、画面上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黄色或蓝色?这些颜色都一样吗? (出示色相卡,认识深浅不同的黄色和蓝色。) C、画面中还用到了哪些颜色? 4、出示课件,继续欣赏 提出问题: A、这些画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B、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画,谈谈你的感受? C、你打算怎么样去表现? 小结:(1、画面的主体可直接采用黄色或蓝色的物体来表现。2、画面的背景可以是黄色的或蓝色的,而主体可采用与之对比的其他颜色来表现。3、也可以背景和主体都用一种颜色,但是要注意深浅对比。) 5、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和东山魁夷的《山湖望远》 这两组画面对照起来看,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蓝色使你联想到什么?黄色使你联想到什么?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通过观察体会到黄色是成熟的、温暖的,我们能联想到沙滩、麦田、秋天,蓝色给人是凉爽、清净的感觉,联想到湖水、大海、天空。 感受黄颜色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成熟的、明亮的美感。 感受蓝色带给人们的凉爽、清净的感觉。 用蓝色表现寒冷的夜晚,用黄色灯光表现温暖。 小组间进行交流。 感受黄色和蓝色画面的不同感觉。 认识不同深浅的黄色、蓝色及其相邻的颜色。 3 10 初步认识黄颜色。 感受蓝颜色。 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感受体验
学生作业 创作实践 创作一幅以黄色为主或者以蓝色为主的画。(如果让你来画一幅以黄色为主的画或以蓝色为主的画,你要怎样变现?) 小结:画面的主题可直接采用黄色或者蓝色的物体来表现;背景可以是黄色和蓝色的,而主体采用与之对比的其他颜色来表现;也可以背景和主体用一种颜色,但要注意深浅对比。 2、学生作业:A、构图。 B、组织画面。 绘画时要注意,在选材方面: (1) 假如让你以黄色或蓝色为主画一幅画,你想画什么? (2) 选择能烘托节日喜庆气氛的局面、场景或者是蓝色所表现的凉爽、清净的画面。 (3) 还可以选择黄色或蓝色的物象来表示。 用色方面: (1) 用哪些黄色或蓝色? (2) 主要选择偏黄的或偏蓝的颜色表示。 学生研究制作步骤。 美术实践活动。 18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和设计能力。
展示评价 1、分析学生作品布局。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指出其作品的优点、缺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解决绘画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 2、小结。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引导构图完整性。
课后拓展 利用黄颜色、蓝颜色,尝试布置自己身边的环境。 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色彩美化自己的生活。 5 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丰富学生创作表现形式。
板书设计 黄色和蓝色的画 感受黄色:明快、温馨。 感受蓝色:凉爽、清净。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很多,要三年级的学生同时接受黄色和蓝色这两种原色的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使学生能在感观上理解黄色和蓝色,并知道黄色和蓝色分别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去深入让学生明白,黄色是属于暖色调而蓝色是属于冷色调,一幅黄色为主的画面是不是所有黄色都一样,一幅蓝色为主的画是不是所有的蓝色都一样呢?从画中让学生明白无论黄色还是蓝色,都随其深浅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蓝和黄,在作业中让学生能了解到画一幅黄色或蓝色的画,不是从头到尾就一种颜色,而是随着深浅的不一样,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