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
2.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经历探索菱形判定思想的过程,领会菱形的概念以及应用方法,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思想和说理的基本方法.
4.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推理的能力,感悟其应用价值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判定方法的证明及运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回顾: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
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教学说明】通过对菱形的性质复习回顾,让学生养成勤复习的习惯.用以温故而知新.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1
按下列步骤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1)画一条线段长AC=6cm;
(2)取AC的中点O,再以点O为中点画另一条线段BD=8cm,且使BD⊥AC;
(3)顺次连接A、B、C、D四点,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猜猜你画的是什么四边形
【归纳结论】菱形的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教学说明】首先教师活动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活动从而猜想出结论来.
已知:在□ABCD中,AC⊥BD.
求证:□ABCD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 ⊥ BD,
∴□ABCD是菱形.
活动2
画一画:作一条线段AC,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B、D两点,依次连接A、B、C、D.
思考: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你能证明吗?
【归纳结论】菱形的判定方法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教学说明】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活动,猜想出结论来并进行证明.从而加深印象.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见教材P6例2 .
2.如图,在菱形ABCD中,E、F、G、H分别是菱形四边的中点,连结EG与FH交点于O,则图中的菱形共有(B)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如图,△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O,CE∥AB交MN于E,连结AE、CD.
求证:AD=CE;
证明:∵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
∴OA=OC,∠AOD=∠EOC=90°,
∵CE∥AB,
∴∠DAO=∠ECO,
∴△ADO≌△CEO,
∴AD=CE.
5.如图,在△ABC中,∠BAC=90°,AD⊥BC于D,CE平分∠ACB,交AD于G,交AB于E,EF⊥BC于F,求证:四边形AEFG是菱形;
证明:∵CE平分∠ACB,EA⊥CA,EF⊥BC,
∴AE=FE,
∵∠ACE=∠ECF,
∴△AEC≌△FEC,
∴AC=FC,
∵CG=CG,
∴△ACG≌△FCG,
∴∠CAG =∠CFG =∠B,
∴GF∥AE,
∵AD⊥BC,EF⊥BC,
∴AG∥EF,故四边形AGFE是平行四边形
又∵AG=GF(或AE=EF),
∴平行四边形AGFE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教学说明】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将不会的问题各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果.让学生从题目中找解题信息,从图形中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方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与同伴交流.
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2、3题.
2.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练习.
本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动手做一做,然后再说一说的过程,巩固了菱形的判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严密的思维,使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