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 图中有哪几种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根尖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问题探讨
不同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不同
细胞具有多样性
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具有统一性
细胞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分辨力大于0.2微米。(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分辨力小于0.2微米。(细胞膜结构、内质网膜、核膜、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微管和微丝等。)
1、显微镜的结构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一、观察细胞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一、观察细胞
遮光器:调节通光量
①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
②移动装片,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④用细准焦螺旋调焦直到看清物象为止,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找
移
转
调
调清晰度
调亮度
先低后高不动粗
一、观察细胞
2、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
一、观察细胞
2、显微镜的使用
常考问题归纳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4× 10× 40× 100×
5× 10× 12.5× 16×
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
镜头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细胞数 视野范围 与玻片距离
低 倍
高 倍
大
小
亮
暗
大
小
多
少
高倍镜下
低倍镜下
远
近
常考问题归纳
低倍镜与高倍镜视野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常考)
注意: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视野中观察到一排细胞,共8个,当显微镜放大4倍后,能看到多少个细胞?
放大4倍
8÷4=2个
视野中均匀分布着64个细胞,当显微镜放大4倍后,能看到多少个细胞?
放大4倍
64÷(4) =4个
细胞
右上角
实际位置
将装片向右上角移动
细胞
左上角
实际位置
将装片向左上角移动
倒像——上下颠倒、左右互换。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常考问题归纳
装片的移动方向:偏哪移哪
思考?
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那么实际流动方向是?
仍为顺时针
污点通常存在于目镜、物镜和装片上。
移动装片
污点移动
污点不移动
在装片上
旋转目镜
污点移动
污点不移动
在目镜上
在物镜上
显微镜污点位置的判断
常考问题归纳
显微镜
1.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
2.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
3.换高倍镜后可以通过换大光圈使物像更清晰。( )
4.若高倍镜下细胞质的流向是逆时针,则实际上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 )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用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 )
×
×
×
√
√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共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产生差异的原因: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拟核:大型、裸露的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的特定区域
大肠杆菌 细胞模式图
蓝细菌 细胞模式图
思考?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分类依据:
如:蓝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等细菌。
核膜
有
无
如:植物、动物、真菌等。
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拟核
细胞壁
鞭毛
核糖体
纤毛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构成
真核生物
如植物、动物、真菌(酵母菌、蘑菇)等。
构成
原核生物
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注意考试时的答题规范,如题: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答: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生物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三菌
三体
蓝细菌的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肽聚糖(蛋白质+多糖)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质:仅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DNA分子,无染色体。
(1)结构:
叶绿素+藻蓝素→光合作用
注:蓝细菌没有叶绿体
(3)水华:水体富营养化。
(2)生活方式: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生产者
蓝细菌(旧称蓝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光合片层
1、原核生物
蓝细菌
是指一类生物,而非一种生物。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发菜
色球蓝细菌
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颤蓝细菌
色球蓝细菌
发菜
1、原核生物
水华
淡水富营养化→蓝细菌和绿藻大量繁殖→水华现象
(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
海水富营养化→蓝细菌和绿藻大量繁殖→赤潮现象
赤潮
真核生物
细菌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细胞壁:肽聚糖(蛋白质+多糖)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质:仅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DNA分子,无染色体
(1)结构:
附属结构:鞭毛
(2)生活方式:
分解者
消费者
大肠杆菌模式图
唯一的细胞器
1、原核生物
菌
杆菌
球菌
螺旋菌
弧菌
小技巧:
凡是“菌”前面有“杆”“球”“螺旋”“弧”都是细菌。
乳酸(杆)菌,醋酸(杆)菌,根瘤菌也是细菌。
生存方式: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异养型
如何判断某种微生物是否为细菌?
一、常见的原核生物
3.其他原核生物
放线菌中种类最多的是链霉菌。
其他的原核生物: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3.其他原核生物
一、常见的原核生物
支原体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是唯一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眼虫
衣藻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原核生物:最简单的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生物
2、真核生物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真核生物
植物
细胞壁
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膜
细胞质
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
有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植物
2、真核生物
动物
细胞膜
细胞质
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
有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动物
真菌
细胞壁
主要成分:几丁质(壳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
有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2.真核生物
真菌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真核生物
酵母菌
霉菌
食用菌
真菌
酵母菌、霉菌(曲霉、青霉、木霉)、食用菌(蘑菇、木耳)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生生物(衣藻、变形虫、草履虫、眼虫)
真菌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植物
动物(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真核生物
总结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不 同 点 大小
细胞器
细胞核
生物类群
相同点 细胞壁
统一性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蛋白质+DNA)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为DNA。
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
成分为肽聚糖
较小
较大
核糖体(唯一细胞器)
多种细胞器
三菌三体
主要有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
真菌:几丁质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体现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酵母菌、霉菌(青霉菌)、食用菌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细菌
放线菌(链霉菌)
(蓝细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杆菌)
三体: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原生生物
单细胞原生植物:绿藻
单细胞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动物
植物
真菌:
原核
真核
细胞结构生物
生物
(无细胞壁)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