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2023秋人教七上历史高效实用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2023秋人教七上历史高效实用备课】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3 11:4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人教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2
3
4
5
1
随堂练习
2023中考真题演练
61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难点
重点
重点
新课引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37年),秦始皇死于第六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四年后,公元前207年,秦亡!存续698年的秦国,存在14年的秦朝,在这一刻,亡!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公元前259年
出生
前247年
13岁时即王位
22岁亲理朝政
前238年
前221年
前210年
39岁,统一六国
50岁,驾崩
秦的暴政
新知学习
对农民征收沉重赋税
修长城40万人
修陵墓宫殿70多万人
征伐南方50万士卒
修驰道等百万人以上
材料:“(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1.表现:
下列材料反映了秦朝灭亡的什么原因?
(1)赋税、徭役兵役沉重
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法律严苛
秦朝的刑具
铁桎(zhì,脚镣)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先是黥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法律严苛 ●刑罚残酷
(3)焚书坑儒
① 目的:控制人们的思想言论。
② 影响: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和破坏。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链接课本P51——相关史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胡亥与赵高、李斯合谋发动沙丘政变,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秦二世更加残暴,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指鹿为马
“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
——《史记·李斯列传》
统治阶级(地主)
被统治阶级(农民)




剥削
被剥削
阶级矛盾
可调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不可调和,阶级斗争,农民起义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4)原因: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② 根本原因:
① 直接原因:
秦朝的残暴统治
戍边遇雨误期
1.陈胜、吴广起义:
起义军失败,陈胜、吴广被杀害。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但他们引发了全国性的反抗暴秦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5)经过:
(6)结果:
(7)意义:
大泽乡
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秦二世反击
陈胜吴广被害
直逼咸阳
起义失败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朝的刑具
秦始皇修筑长城
有人认为:假如没有大泽乡遇雨延期,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了?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会爆发,因为秦朝政府推行残暴统治,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秦始皇焚书坑儒
(1)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巨鹿之战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2)刘邦抓住时机,直抵秦都咸阳。前207年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2.秦末农民起义的后期斗争:刘邦、项羽起义
项羽
刘邦
彼可取而代之!
大丈夫当如是!
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书·高帝纪》
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进行的战争。
楚汉之争
垓下
会盟
鸿沟
鸿门宴
咸阳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
乌江自刎
江东父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妇人之仁
刚愎自用
暗度陈仓
2.过程:
3.结果:
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项羽刘邦为什么而战?
秦亡后又为什么而战?
反抗秦的暴政的农民战争
地主阶级为争夺王位的战争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拓展延伸
项羽输在哪里?刘邦赢在哪里?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项羽进入咸阳后,放纵部下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虽然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收揽民心,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思考探究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导者;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任何政策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链接课本P53——材料研读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功:(1)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
(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个暴君。那么,你的看法呢?
秦始皇功大于过
思考探究
评价历史人物:
1.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2.一分为二、全面评价;
3.主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
秦的暴政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严苛;
秦二世更残暴;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秦朝灭亡:前207年
楚汉之争:争夺帝位
时间: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意义: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具首创精神。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2022湖南·株洲)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
A. 黄巾起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巢起义
B
2.学者刘伸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上……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该观点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是( )
A. 极端化的法家思想
B. 集权化的政治体制
C. 被激化社会矛盾
D. 暴力型的国家统治
A
3.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侧棋中标识两军对弈的“楚河”“汉界”来源于( )
A.刘邦、项羽反秦战争 B.刘邦、项羽楚汉之争
C.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 D.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
B
1.(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A项正确;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排除B项;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排除C项;李自成起义发生在明朝,排除D项。故选A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