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2023秋人教七上历史高效实用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2023秋人教七上历史高效实用备课】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3 11: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人教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2
3
4
5
1
随堂练习
2023中考真题演练
61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难点
重点
新课引入
西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权力的呢?他所采取的措施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汉景帝
汉高祖刘邦
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贾谊提出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平定
七国之乱
“文景之治”
经济
政治
汉文帝
良好根基
有利局面
创业平台——汉武帝继承的遗产?
“推恩令”的实施
新知学习
“推恩令”的实施
新知学习
1.背景:
材料一: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郡国并行制
诸侯势大
材料二: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地方豪强横行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汉武帝面临哪些挑战?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五: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富商大贾控制经济命脉
匈奴犯边
思想纷乱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2.措施:
(1)① 实施“推恩令”(名为推恩德,实为削王国);
诸侯国领土:
诸侯国数量:
诸侯国势力:
大→小
少→多
强→弱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② 作用: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主父偃画像
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不费一兵一卒,巧妙削弱诸侯王势力
“推恩令”妙在哪里?
你送来的贺礼太薄,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酎(zhòu)金夺爵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酎金即诸侯献给朝廷祭祀的贡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汉武帝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汉武帝晚年郡国形势图
(2)削爵、夺地、除国;
刺史六条问事
一、豪强强占田宅超过定制,以强凌弱;
二、郡国长官背公向私,侵渔百姓;
三、郡国长官不恤百姓,肆意杀人;
四、郡国长官任人不当,徇私弃贤;
五、郡国长官的子弟付势欺人,为非作歹;
六、郡国长官与豪强勾结,背令枉法。
(3)实行刺史制度。
“十三”州部即13个监察区
监察
作用:抑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决:实施“推恩令”;
削爵、夺地、除国
实现了政治上大一统
解决:建立刺史制度
政治问题二:地方豪强与官府分庭抗礼
政治问题一: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知识小结
1.背景:
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上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国家应大力倡导儒家的忠君守礼的思想,禁止其他学说。
——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儒学中君权神授,大一统,忠君守礼的思想迎合了君主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思想纷乱
为什么选择儒家呢?
学校
教材
人才
儒家经典
《诗》《书》《礼》《易》《春秋》
培养儒学人才,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在长安兴办太学
途径
2.举措:
3.作用: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
推崇,影响深远。
秦坑儒谷
汉代讲经图
秦始皇:焚书坑儒,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了汉朝的大一统。
共同目的:为了控制思想,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的大一统上的措施及目的?
盐铁专卖
1.背景:
材料一:
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
材料二:
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
2.商人控制冶铁铸币卖盐(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3.商人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1.国家财政困难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作用:使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私人铸币
盐铁私营
哄抬物价
五铢钱
2.措施:
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影响:如果农民弃农经商,会阻碍农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措施: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压制工商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汉代耧(lóu)车(播种工具)
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尤其重视兴修水利。
拓展延伸
链接课本P59——材料研读
(1)汉初:和亲/送粮布。
(2)经过“文景之治”,西汉逐渐强盛。汉武帝时期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北击匈奴
1.背景:
南下劫掠
卫青率兵夺回河套
霍去病率兵夺取河西走廊
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大败匈奴单于
河套战役
河西战役
高潮:漠北战役
BC127
BC121
BC119
卫青、霍去病雕塑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收复失地且大大拓展了疆域。
封狼居胥
2.过程:
罢黜百家
尊崇儒术
推恩令
刺史制度
大一统
思 想
政 治
北击匈奴 开疆拓土
盐铁专卖
统一货币
军 事
经 济
中央集权
政治一统
儒学主导思想一统
财政改善
经济一统
开疆拓土
地域一统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
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小结
大一统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地方管理
思想
文化
经济
军事
作用
推行郡县制
“焚书坑儒”
颁布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地方郡国学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货币(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铸币(五铢钱)
盐铁专卖
北击匈奴
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开灵渠
巩固了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
儒道之争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匈奴犯边
袭扰大汉
铸五铢钱
盐铁官营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推恩令
设置刺史
反击匈奴
开疆拓土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
巩固大一统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随堂练习
1.(2022·江苏宿迁)“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材料说明推恩令(  )
A. 打击了豪强地主
B. 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
C. 解除了封国威胁
D. 强化中央对经济控制
2.(2022·重庆)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 分化王国力量 B. 提升儒学地位
C. 监察地方势力 D. 拓展统治范围
B
C
4.(2022·黑龙江)为了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 B. 实行盐铁专卖
C. 颁布“推恩令” D. 兴办太学
3.(2022·宁夏)以文教治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汉代的知识分子努力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以与大一统的统治秩序互为表里,为此(  )
A. 司马迁著成《史记》
B. 董仲舒创建新儒学
C. 班固著成《后汉书》
D. 晁错提出“削藩策” 
B 
B 
5.(2022·湖北)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 )
A. 蒙恬 B. 王翦 C. 霍去病 D. 张骞
C
1.(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的实行( )
A.增强了地方的权力 B.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
C.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D.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详解】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题干措施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排除A项;郡县制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决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年河南省)汉武帝分别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让他们专心传经讲学,后来,博士又演变为国家学术教育机关的学官。这有利于( )
A.儒学地位提高 B.科举制度完善
C.人民负担减轻 D.经济管理强化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易》、《礼》和《春秋》,推崇儒学,形成儒学独尊的局面,这些举措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A项正确;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人民负担减轻无关,排除C项;题干内容与经济管理强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年甘肃省金昌市)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建议。该建议的采纳和实施( )
A.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传播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确立了儒家学说正统地位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和所学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推恩令的政策,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治措施,与文化的繁荣与传播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是盐铁官营、专卖等,排除C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家学说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年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
A.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B.弘扬传统思想文化
C.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答案】D
【详解】从“‘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巩固统治,秦始皇进行了焚书,汉武帝“尊崇儒术”,他们的动机都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以巩固自己的统治,D项正确;焚书与尊儒,并无法直接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排除A项;“弘扬传统思想文化”的说法与秦始皇的焚书不符,排除B项;汉武帝在尊崇儒术的同时,并没有禁止其他学说在社会上的存在,因此,汉武帝尊儒的动机并非为了消灭种种异端学说,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年福建省)针对汉武帝的困惑(见图),主父偃提出的对策是( )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实施“推恩”的措施
C.采用军事解决方式 D.采取盐铁专卖举措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
认为“诸侯势强,危害社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汉武帝采取了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使得诸侯王
从此一蹶不振,B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汉代初
年推行的国策,排除A项;主父偃提出的是“推恩”
建议,而不是采用军事解决方式,排除C项;盐铁
专卖是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排除D项。
故选B项。
6.(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其谜底应是( )
A.秦汉时期特征 B.明清时期特征
C.隋唐时期特征 D.宋元时期特征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A项正确;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排除B项;隋唐时期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排除C项;宋元时期的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进一步交融、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A.设置节度使 B.设置通判
C.实施“推恩令” D.设立噶厦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示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明朝“三司”都属于是对地方的管理,因此西汉处也是选择对地方的管理,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节度使是唐朝初期设立的官名,排除A项;设置通判在宋朝,排除B项;设立噶厦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由此可知,他推行的是( )
A.奴隶制 B.推恩令 C.禅让制 D.世袭制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可知,这是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B项正确;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不符题意,排除A项;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时期以传贤为宗旨的首领位子传递的制度,不符题意,排除C项;世袭制是指帝位、爵位等职位父死子继,代代相传,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平定七国之乱
C.兴办太学 D.确立察举制
【答案】A
【详解】据题干“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统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最终解决了这一威胁中央的王国问题,A项正确;平定七国之乱是在汉景帝时期,而不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兴办太学是为了进一步推行儒学,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与解决诸侯王势力问题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是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与解决诸侯王势力问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节选)封建王朝或盛或衰,与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的治国思想。
【答案】
(1)思想:尊崇儒术。
【详解】
(1)思想:据材料一“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可知,汉武帝拔擢公孙弘意在树立儒家学术的权威。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治国思想。
11.(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1)材料一中,“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诸侯王”源自于西周确立的哪一社会等级制度?
【答案】
(1)推恩(推恩令) 分封制
【详解】
(1)政策: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可知,这是推恩令造成的;
制度: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了诸侯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