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1、QQ音乐,音乐你的生活!
2、——小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你等一等,让我百度一下。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
形容词
翻译为“…的”
名词、代词
名词性短语
副词(翻译为“…地”)介宾结构短语
动词、形容词
“得”为标志
名词、代词
名词性短语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使之临时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何谓词类活用
三是“以今律古”,即以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却未必。
▲活用实词:找出规律,语法判定
词类活用
名词
活用为动词
作状语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当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要有:
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
②方位名词“南”“北”“内”“外”“上” “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像......一样)
(1)东犬西吠: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良庖岁更刀:
(4)蝉蜕于浊秽:
(5)余自齐安舟行至临汝:
(6)常以身翼蔽沛公: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8)大石侧立千尺:
规律和特点:名词
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西,向西
手,用手、亲手
岁,每年
蝉,像蝉一样
舟,乘船、坐船
翼,像翅膀一样
包、囊,像包裹一样,统括
侧,在旁边
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①名词后带宾语;
②名词前面有副词;
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欲”“得”“能”等);
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
②二月草已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⑤君子不齿:
⑥未云何龙:
【悟】规律和特点:
副词+名词
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第二个“君”“臣”,做君主,做臣子
芽,发芽
第二个“师”,拜师
王,称王
齿,并列
云,起云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规律和特点:
能愿动词+名词
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水,游泳
刃,杀
雨,下雨
饭,吃饭
超过十步
(3)
①沛公军霸上:
②鹪鹩巢于深林: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⑤风乎舞雩:
①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②鹪鹩巢于深林:巢,筑巢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打鱼砍柴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做人
⑤风乎舞雩:风,吹风
规律和特点:
名词+介宾短语
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
①驴不胜怒,蹄: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①驴不胜怒,蹄之:蹄,用蹄子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用木匣子装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级,凿成台阶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鞭策
⑤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种植
规律和特点:名词+之
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
①以膏泽斯民:
②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③曾皙后: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函梁君臣之首:
膏泽,给予好处
网、檠;结网,用檠矫正
后,落在后面
籍,登记户籍
函,用匣子装
【悟】规律和特点:
两个名词连用(或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性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至于哪个名词活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苏武会编结鱼网、纺织缴丝,矫正弓弩,
(6)
①根拳而土易:
②扣舷而歌之:
③客逾庖而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⑤早实以蕃:
①根拳而土易:拳,像拳头一样蜷曲
②扣舷而歌之:唱歌
③客逾庖而宴:宴,吃饭(成语,穿过厨房吃饭,比喻办事不合情理)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向东走
⑤早实以蕃:实,结果
【悟】规律和特点:
“而”字前或后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不能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一般连接动词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微积累】名词活用口诀
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变动词。
不能带宾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
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
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就使它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1)追亡逐北:
(2)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6)而其见愈奇:
【悟】规律和特点:
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
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为名词。
亡、北;逃亡的人,败北的人
第二个“生”,生计
赐,施恩、恩赐
畜
传,传闻传说
见,见识
课后作业:同课时练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