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13: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陶世龙(1929—),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时间的脚印”指什么?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
标题中的“脚印”指痕迹、印迹。“时间的脚印”就是地球变迁留下的印迹,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标题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来的,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而形象,能激起读者的探究欲望与阅读兴趣。
人类和大自然分别是用什么来记录时间的?
人类:钟表和日历;铜壶滴漏
大自然:岩石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22.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24.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27.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承接上文
承接上文
结论:单句成段的句子往往是本文内容和结构上关键。在说明文中,有提示重点内容、表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结构。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补全思维导图并解答疑问。
水 空气
各种生物
长期的重压和胶结
地壳的活动 、
古代生物的状况 、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关注单句成段,理清说明顺序
根据上述单据成段句子的分析,梳理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第1—4段)提出“时间”的话题,表明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第5—29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写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1段)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段)是文章的结尾,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说明顺序: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读懂岩石记录的伟大意义,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浅人深、层层递进的说明,便是采用逻辑顺序。
疑问:文章开篇的几种记录时间的方法中,作者仅详细叙述了铜壶滴漏,为什么?
发现: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与铜壶滴漏“此消彼长”的计时方式十分相似,也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 。
这种写作方法叫类比,即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之处,通过描写一事物来描摹另一事物。
疑问: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展现岩石被破坏而逐渐形成泥沙的过程,这一内容与“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似乎关联不大,是否可以略写?
发现:通过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我发现作者详写这一部分的原因是:
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重新生成岩石,从而记录了时间
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做铺垫,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辨析说明方法
(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品味语言
打比方,把刮风沙的状态比作砂轮的转动,生动形象地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举例子,列举兰新铁路建筑时几分钟就炸掉一个山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3)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列数字。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1)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炎热的阳光”
“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狂风”“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
拟人化手法的作用:
1、拉近对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来亲切有味。
2、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得所写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更鲜明强烈的印象。
请对比本单元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章的标题,完成表格。
标题 标题特点 总结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蝉》 直接提示说明的内容 事物说明文一般以说明对象为题目
《大自然的语言》 《时间的脚印》 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效果是: 事理说明文的标题灵活多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 《被压扁的沙子》 拟人
形象生动地点明说明对象,新颖别致,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俗化,使读者易懂,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两篇文章的标题都记录了一个科学发现或现象,文章以此引出话题,印证另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