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文化 Culture
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
的精神产品。
导入:
轴心时代
中国:春秋末年百家争鸣时期。
苏格拉底、以色列先知、释迦牟尼等,他们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
所谓百家争鸣,实际上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方技家。
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
《论语》
《礼记》
《孟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道家
儒家
墨家
第4课《论语》十二章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现山东
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岁时,父亲叔梁纥[hé]去世,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què]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青壮年时期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
周游列国时期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政治上的辉煌
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晚年时期
近70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现山东
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主要思想
政治: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教育: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载体:
研读第一章
一、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二、断
子 曰 君 子 食 无 求 饱 居 无 求 安 敏 于 事 而 慎 于 言 就 有 道 而 正 焉 可 谓 好 学 也 已
三、译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原则:逐字翻译 字字落实
而:表并列
食:动,吃饭
饱:形→名,
吃饱饭
的状态
安:形→名,安逸的样子
敏:勤勉
于:①介,对
于介宾倒装
②助,不译
就:靠近
有道:名,...
而:表顺承
正:形作动,匡正
焉:代,自己
也:表从“可以说是
好学”,得出为
表判断
已:以上翻译此句结束,通
“矣”,句末语气词,
表陈述,“了”
释义: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四、析
1.《论语 学而》一章,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就有道而正焉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安贫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
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乐道
重在排除干扰
重在实践锻炼
重在虚心请教
2.由此得出此一章的主题是什么?
君子应安贫乐道,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
五、拓展: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一、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佾(yì)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应该用四佾。)
古代乐舞表演的规模是以佾为单位的,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研读第二章
二、断
子 曰 人 而 不 仁 如 何 人 而 不 仁 如 乐 何
三、译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而:假设,如果
不仁:没有仁爱之心
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释义: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礼制呢?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会如何对待乐制呢?
四、析
1.仁、礼、乐三者是何关系?
礼,指“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指“统同”,即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礼”与“乐”是制度文明。 仁,是内心的道德规范,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2.分析本章在说理上的特点。
使用反复手法,连用两个假设句,突出没有“仁”会产生不利结果。
反问句式则强化此表达效果。
一、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二、断
子 曰 朝 闻 道 夕 死 可 矣
三、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研读第三章
朝:名作状,在早上
夕:名作状,在晚上
四、析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义: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1.有个成语出自此,是?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此处的“道”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言简意赅,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显对了解“仁义之道”的重视以及其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
一、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二、断
子 曰 君 子 喻 于 义 小 人 喻 于 利
三、译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研读第四章
喻:知晓、明白(比如:家喻户晓、不可理喻等成语)
于:介,引出宾语。
释义: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四、析
思考:孔子用何种手法证明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有什么不同?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小人:知品德低下的人
一、读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二、断
子 曰 见 贤 思 齐 焉 见 不 贤 而 内 自 省 也
三、译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研读第五章
自省:宾语前置,“省自”,反省自己(有
没有同样的错误)
贤:形→名,贤人,有贤德的人。
齐:形→动,看齐/向……看齐
焉:代词,他(有德行的人)。
内:方名→状,在心里。
而:顺承,就,就要。
省:检查、反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义:见到贤人就想着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心里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四、析
1.本章中体现的孔子道德修养的方法是什么?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欠缺。
通过辩证的分析对待“贤”与“不贤”的态度与做法,点明了人不断前进的方法。
一、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二、断
子 曰 质 胜 文 则 野 文 胜 质 则 史 文 质 彬 彬 然 后 君 子
三、译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研读第六章
然后:然,代词,这样、以后。
质:质朴、朴实(外在形式)
文:华美、文采(内容)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释义: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那才是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析
1.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
一方面体现了孔子竭力推崇的“君子”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故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迷失本性,做到表里如一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
一、读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二、断
曾 子 曰 士 不 可 以 不 弘 毅 任 重 而 道 远 仁 以 为 己 任 不 亦 重 乎 死 而 后 已 不 亦 远 乎
三、译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研读第七章
不亦…乎:难道不…吗?不亦……乎:不也……吗?岂不也是……吗?表示反问语气。
士:读书人。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不可以不:否定动词作谓语。
弘:形容词广、大,毅:名词,意志;弘毅译为“广大的意志”不通。弘毅此处又作宾语,故根据语境以
为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而:表并列。
这两句从“不可以不”得出是因果关系。
仁:名作动,实现仁德。
以为:把…作为。仁以为,以仁为,宾语前置。
而:顺承。
已:停止。
四、析
释义: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难道不是很遥远吗?
1.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仁
2.分析本章逻辑关系。
士为什么不可以不弘毅?
因为“任重而道远”
为什么“任”重?
因为“仁以为己任”
为什么“道”远?
因为“死而后已”
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3.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一、读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二、断
子 曰 譬 如 为 山 未 成 一 篑 止 吾 止 也 譬 如 平 地 虽 覆 一 篑 进 吾 往 也
三、译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研读第八章
往:去、到,引申为坚持
譬:比喻,比方
为:堆积
篑:盛土的筐子
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平:形→动,填平
虽:虽然?即使?
覆:倾倒
吾往:是我自己停
下来的
释义: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四、析
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
一、读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二、断
子 曰 知 者 不 惑 仁 者 不 忧 勇 者 不 惧
三、译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研读第九章
知:同“智”
者:……的人
释义: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四、析
修身养性·内修:知、仁、勇。
从“智、仁、勇”的道德范畴出发,点明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三者缺一不可。
概括并分析本章的主题。
一、读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二、译
研读第十章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请事:请,请求,主动表示敬意;事,从事。
一日:一旦
归:称赞,赞许( 同义:多 、嘉、称、誉、与、许、叹、美、善等)
由:凭,靠
目:条目,细则
礼:名作动,合乎礼
请:请允许我
敏:聪慧
而:却
乎哉
释义: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请允许我实践这些话。
四、析
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一、读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二、断
子 贡 问 曰 有 一 言 而 可 以 终 身 行 之 者 乎 子 曰 其 恕 乎 己 所 不 欲 勿 施 于 人
三、译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读第十一章
一言:一个字
“有一言……”句:定语后置句
行:奉行,实践
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句首)
恕:宽恕
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释义: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所不欲:所+动词=名词性短语
四、析
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怎样的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 恕=如+心,推已及人,从自己的心推到他人的心,将心比心,推已及人,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的事情,也不要加之与他人。
一、读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研读第十二章
二、断
子 曰 小 子 何 莫 学 夫 诗 诗 可 以 兴 可 以 观 可 以 群 可 以 怨 迩 之 事 父 远 之 事 君 多 识 于 鸟 兽 草 木 之 名
三、译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事:侍奉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表反问的句式
夫:那
兴:激发人的感情
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迩:近
释义: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 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四、析
1.说明孔子认为《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反问和铺陈排比的手法,举例论证,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11章
第12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谨言慎行)
礼、乐以仁为基础(重视仁德)
执着追求“道(真理)”(追求真理)
君子重义轻利(重义轻利)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表里如一)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勇于担当)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智、仁、勇(完美人格)
克己复礼为仁(自我约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
《诗》的社会功用(养德增智)
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
对比、道理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主题归纳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在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于君子人格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后人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
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
拓展:“四书”“五经”“十三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肆
知识拓展
研读第二章
仁
君子之道
修身养性
1、何谓好学
2、仁与礼乐
3、道重于生
4、重义轻利
5、见贤思齐
6、文质彬彬
7、以仁为任
8、进退在己
9、智仁勇
10、克己复礼
11、思己恕人
12、何莫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