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张汪中学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B.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C.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D.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2. 下面句子语序排列连贯的一项是( )
①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②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③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④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⑤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①⑤③② C. ②⑤③①④ D. ②①③⑤④
3. 结合句意,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草木茂盛、充满生机的样子。)
B.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朗润:明朗、润泽。)
C.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落地:这里指婴儿出生。)
D. —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舍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 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 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5.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言名句。
(1)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潮平两岸阔,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请完整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诗。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6. 阅读朱自清《春》选段,回答问题。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6)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7)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选文第(1)段中,“盼望着”“盼望着”和“来了”“近了”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选文第(2)段加点词语“偷偷”“钻”运用得很精彩,请问好在哪里?
(3)选文第(3)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词语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选文第(4)段描写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第①句从 ______角度,第 ______句从嗅觉角度,第③④句从 ______角度,分别描写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
(5)“娃娃”“姑娘”“青年”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连用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
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 第①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 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请用原文回答。
(3) 试分析第③段“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一句中加点词“慈善”的妙处。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运用了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来抒怀,请任选一种进行赏析。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9.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
要求:
①以“的心声”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完成作文。
②不少于5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
(1) 请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髻儿 ______
xiāng上 ______
(2) 请从以上选文中找出分别与下列词语词性相同的一个词。
①看护妇 ______
②吹动 ______
(3) 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______ 的修辞,其中加点词语“秀气”在语境中的含义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此句为两个并列关系的句子,分别描写了“天空”与“田野”,所以“闪着光”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选:B。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2.【答案】C
【解析】通读所有句子可知,本文段主要讲的是夏天的雨的特点;②句为总括句,概括夏天雨的特点,点明写作对象;⑤句“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写夏雨来得快,雨点大,承接②句中“热烈而又粗犷”雨的特点;③句中“这时”指代的是⑤句雨突然来临时;①句“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写如何对待“这时”的雨,承接③句;④句“这时”指代的是③句中“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淋雨时;故排为:②⑤③①④;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排列句子顺序的技巧:
1.中心句法:一段话往往要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找到中心句不仅有利于把握理解文意,也有利于调整语序。中心句常常在段首或段尾,极少在中间。
2.层次词法:要善于发现并分析那些提示层次的词语的信息。
3.关系疏密法: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疏密之分,要阐明一个观点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同一方面的几句话之间就会相对“密”,不同方面之间的几句话相对来说就比较“疏”。
4.标点符号法:标点符号在语段中有时候有提示作用,如破折号有层次递进和话题转变的作用,分号有表示并列关系的作用。
5.逻辑关系法:围绕某个话题叙述、说明、议论时,往往都会采用一定的顺序。如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因到果,由近及远等等。
3.【答案】A
【解析】A.有误,欣欣然:高兴的样子,喜悦的样子;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及意思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理解词义有几种方法: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看图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看实物理解字义;本题为直接对词语理解字义,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可通过用记住典型句子的方式记忆词语的意思。
4.【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将“一座”放在“普通”之前;
B.介词使用错误,将“使”改为“给”;
C.关联词使用错误,将“即使”改为“虽然”;
D.表述正确。
故选:D。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修改病句不仅要求发现问题,更要求作出相应的修改。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尤其是在选择题时,不能满足于找出病因,而且要进行修改,多加练习。
5.【答案】【小题1】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1)①风正一帆悬(注意“悬”的书写)
②海日生残夜
③随君直到夜郎西
(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答案】触觉,②,视觉和听觉
【解析】(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从“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中“盼望着,盼望着了”可以看出采用反复的修辞,从“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可以看出采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词语的意思入手分析。“钻”突出了事物出现要用力,在句子中是为了突出小草长出的挤劲,从而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偷偷”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及作者的惊喜。这两个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小草悄无声息地生长和破土而出的顽强生命力,写出小草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3)本题考查语句顺序的理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词语恰好与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相呼应。即“红的像火”照应“桃树”,“粉的像霞”照应“杏树”,“白的像雪”照应“梨树”,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如果颠倒了,思路就显得不清晰。
(4)本题考查景物描写角度分析。“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触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是嗅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是视觉和听觉。
(5)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把春天比作“像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突出它的生机勃勃;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为它娇美,突出它艳丽的容颜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它有无穷的活力,突出它健壮的身姿美。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力量上从小到大,时间上从先到后,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答案:
(1)反复、拟人。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和春天即将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2)“钻”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偷偷”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及作者的惊喜。这两个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小草悄无声息地生长和破土而出的顽强生命力。
(3)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与上句中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的顺序一一对应,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
(4)触觉;②;视觉和听觉
(5)这三个比喻句表现了春天景象的“新”“力”“美”。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力量上从小到大,时间上从先到后,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本文通过对春的详细描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抒发了作者当时的愉悦心情。
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①梳理行文脉络。
梳理行文脉络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来梳理脉络;
二是从捕捉“线索”入手来梳理脉络。
②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分析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结合“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析,本段运用对比手法,将济南与北平、热带地方和伦敦作比较,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美“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为下文作铺垫。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由“理想的境界”定位文章第②段“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应为“这就是个理想的境界”,故“这”代指的内容即为“理想的境界”,联系第②段“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可知,“理想的境界”用原文中的话应概括为“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慈善”原义指慈爱、善良,多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温柔,在选文中作者写“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可见是用“慈善”来形容济南的冬天,赋予济南冬天以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可见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
(1)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冬日“温晴”的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作铺垫。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3)慈善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作者在这里形容济南的冬天,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给人的感受,洋溢着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小题2】
【小题3】
【解析】《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情操。
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8.【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诗句作用的理解与分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登临的方位以及观赏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诗人想象日月好像运行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情景交融,通过写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答案:
(1)示例: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观”字统领全诗,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例一: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示例二:情景交融,通过写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参考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小题2】
【解析】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如何阅读诗歌:
1.首先看到诗后先看题目和作者,因为题目往往有作者的写作意图;
2.然后再看注释,看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迹;
3.最后看诗句翻译,一般的诗歌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通过翻译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9.【答案】【例文】
我的心声
有时候,想对您说的话欲说出口却在心口难开.
很想敞开心的天窗,对您说…这次中考,我考砸了.我哭过,在每一个没有星星的黑夜,很多同伴都叫我别太在意.可是,不要太在意并不是我心里真正想说的话,我不得不在意,每一天,我都会看着与阳台不远处的地方,它高大,圣洁,那是我梦想的学校,这么近,但是差距却那么遥远.我知道,中考的失败意味着您又会低丧着脸,数着大把大把的钞票,然后四处低头去求人,使我能够进入那所学校.我知道您从来就是厌恶低头的,在他人面前,您总是把头抬得很高很高,但您为了我,您去做了您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知道又一次难为您了.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您也是这么低头的,“对不起“这三个大字有时候真的说不出口,因为还有比对不起更深重的道悔,又一次没能让您抬起那自信而又坚毅的头颅,其实您会失望吧,我总是这样的不争气,泪水也随之铺天盖地般模糊了我的视线…小时候,您放飞的总是希望,可收回来的只是愁涨的失望.现在您把这个风筝的线抛得很远很远,但今天,似乎那种失望又会重新出现,我身边的守望者,什么时候,您会是满满的绝望.
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您:固执却又宽容,工作认真负责,但总是受不到他人的爱戴,这是因为您说话时的直接,正是这种直接我一直很害怕,害怕他人误解了这种直接,并因此与您结冤,这样的一个人会很孤单的,总是看见您一个人独来独往的背影,我常会趴在阳台上,去独自守望这个孤单的背影--宽松的衣服里面,其实里面的空间会很多,凸起的青筋在长满茧子的大手上纵横穿梭,白这种颜色已经悄然怕上发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多想这个背影不会消失在我的视线,大概这样可以减轻不少您的寂寞吧…
今晚又是一阵咳嗽声,一声声的咳嗽声,似乎在不断的提醒我,被时间的痕迹碾过的您已经日渐衰老,每一声都是那么的揪心.14年了,没能让您展现过多少笑靥如花的面容,却徒增了不少愤慨的懊恼,在往后的每一个日子里,不保证会让您绽放出笑靥如花的颜容,至少,不会让您出现那生气时的皱纹.
其实,Thanks,I Love you my father.这才是今天我最想跟您说的话.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语言,为我们打开思路提供了帮助.同时后面的要求中:可以记录精彩的心声过程,可以描述心声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心声的认识…,也为我们写什么,指明了方向.
【审题立意】作文“心声”的提示语告诉要以“心声”为题目,“可以记录精彩的心声过程,可以描述心声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心声的认识…”心声是叙事主体,可写心声过程、结果以及对心声的认识.
【思路点拨】“心声”从三个方向延展作为立意与素材.第一,指出心声范围:小到同学间、师生间,父母亲人之间,只要是人与人之间均符合题意.第二,心声内容:情感、道德等方面具可以涉及.第三,作文的难点在于心声要设置一定情境,有原因才会展开心声.
【失误指南】如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写人与物、与古人书本的沟通.无视提示内容,把心声写成听教导,把心声放在局部,就写几句话,不能突出心声的重要作用.
【例文点评】小作者回顾了自己读初三时成绩不够稳定,受到启迪与鼓舞.文章将与自己起伏的情感变化交织在一起,两者相得益彰,又相互映衬,来衬托自己对学习、对成绩的郁闷与心慌.
10.【答案】【小题1】jì,镶
【小题2】矮松,穿上
【小题3】拟人,娇弱
【解析】答案:
(1)jì 镶
(2)示例:①矮松、树尖、肌肤;②穿上、看见、露出。
(3)拟人 娇弱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髻”读作jì,“xiāng上”写作“镶上”。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词性。“看护妇”是名词,文中“小雪”“矮松”“山尖”等词均为名词。“吹动”是动词,文中“看见”“露出”等词均为动词。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词语含义。划线句把“小山”人格化,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据前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可知这里的“秀气”指的是娇弱。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引用、对比、反语、顶针。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