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3 16: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1.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发展的表现及原因;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
2.陆王心学的兴起、内容、评价。
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原因、代表人物、内容、评价。
5.明清小说与戏曲、科技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表现。
6.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播
第14课
明朝至清朝前中期的
经济与文化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3 【甲】27·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新课标】28·明代白银大量流入 北京·4·明代经贸
广东·6·明代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2022 【乙】27· 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 江苏·5·明清手工业发展与新经济因素
北京·4·明朝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广东·5·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浙江(6)·7·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浙江(1)·9·明清戏曲
浙江(1)·8·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江苏·17·黄宗羲 广东·17·明代白银货币化
2021 【乙】27·明清善书与儒家思想 福建·5·明清新农作物的传播 湖北·5·清代中期水利工程建设
浙江(1)·8·明清近代化的因素
浙江(6)·7·王夫之思想
浙江(6)·8·清代科技发展
河北·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的影响
辽宁·4·明朝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
重庆·4·宋明文化承载者阶层不同
江苏·5·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江苏·4·明朝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广东·22·徐渭(文艺)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古代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提供商品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
嘉定县(今嘉定区)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①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②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④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高产作物(玉米、土豆、红薯等)引进的影响:
①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②促进人口增长;
③改变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④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
粮食作物:谷类、薯类作物
经济作物(棉、茶、桑、蚕、麻、甘蔗、花生等)
经济结构——农业
农产品商品化:①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②原来供自己消费的农副产品出售
农业多种经营:主要包括自耕自种、地主直接经营、佃租经营(间接)、官府经营等。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知识链接】赋税制度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2)明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3)明朝后期:推行一条鞭法。
①背景: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通增加。
②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③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4)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5)雍正帝:实行“摊丁人亩”,彻底废除人头税。
作用: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暂时缓解了封建统治危机;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 sūn)计。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①新的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的开设(手工;规模较小;工业革命前)
②新的生产关系:自由雇佣劳动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③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④区域性分工加强,集镇出现专业分工
资本主义萌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时间、地区、部门:明朝中后期(15世纪),南方部分民营手工业领域
(3)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雇佣关系
(4)发展状况: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后夭折。
经营形态 出现时间、产品用途、地位
家庭手工业 春秋战国,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是农耕经济的补充
民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产品用于出售,明中叶之后占据主导地位,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官营手工业 西周,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极少出售。直到明代前期一直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占主导地位。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宋应星《天工开物》
区域性分工加强,集镇出现专业分工
选必2
P63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 ①货币:白银货币化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②贸易: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③商帮: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④市镇:工商业市镇繁荣,呈现专业分工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丝银对流”
新航路开辟
对中国影响
新作物传入和推广
粮产提升;人口增长;改变饮食结构;开垦荒地;人地矛盾;环境恶化
大量财富(白银)流入中国
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帮和工商业市镇兴起;税制改革,白银货币化
徽商经商路线图
“无徽不成镇”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苏州) 乌泥泾镇(上海) 合溪镇(湖州)
主要 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2022全国乙卷)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广东.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B.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
C.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
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明清社会经济发展受阻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1.政治:重农抑商、专制政策、闭关锁国等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人地矛盾突出,农业技术停滞不前
3.思想: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影响了国人资本转化;文化专制束缚国人思想。
中国古代,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使商业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投入商品生产,也吸引早期工场主将剩余资本用于购地,工场主、商人、地主容易相互转化,甚至三位一体。这一现象反映了( )A.古代中国的土地兼并无法根本避免
B.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艰难C.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经济矛盾尖锐
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有其历史必然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B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传统上被定位为负面性存在的“人欲”、“私”出现了180度的“坐标转位”,转而成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明清时期出现的这种变化,着实令人吃惊,故而称之为“剧变”。明清时期的这一“剧变”
A.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思想体系
B.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C.适应了工商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D.实现了“天理”与“人欲”的统一
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是儒家思想,它的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C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任务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的原因。
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经济:
2.政治:
3.思想:
4.社会:
商品经济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专制统治的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失去活力;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开阔了部分民众的智慧;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思想文化新因素
世界观 心即理(纲常伦理)也。属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1.陆王心学的形成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阳明格竹
主要内容: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天理”,就是本心,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方法论 “致良知”(知行合一)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1.陆王心学的形成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主要内容:世界观:心即理(纲常伦理)也。属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
评价: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自己内心为准则,隐含平等和叛逆色彩。
王守仁也和朱熹一样,把“人欲”看做“天理”的对立物,认为由于先天的“良知”受到了外来物欲的“ 昏蔽”,人们才会有不善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只要人们体认到心中固有的“良知”,扫除私欲,哪怕“愚夫愚妇”也可成为“圣人”。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源
异 认识论 理在心外 理在心中
方法论 格物致知 致良知
(主观能动性)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2.李贽——离经叛道、异端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思想主张 ①蔑视权威和教条,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否定儒学权威。
②肯定人正当的私欲,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③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强调个性发展。
李贽
病的是这个世界,吃药的却是我!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3.明末清初思想活跃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三大思想家
时间:明清更替之际
经历:见证明朝灭亡,屡拒清廷征召,归隐著书立说
(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2)顾炎武: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治”
(3)王夫之:主张“公天下”,反对“以天下私一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共同点: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如何看待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积极:
①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②一定程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历史进步性。
(2)局限:始终未突破传统的桎梏
没有否定封建制度;没有提出新的制度设想;没有脱离儒学范畴;影响有限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2021.广东)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 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
提醒:程朱理学仍为明清时期的正统思想
(2020·山东高考)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时间 作者 著作 地位
小说 元末 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
明中期 吴承恩
清中期 曹雪芹
吴敬梓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代表作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明清小说的发展趋势和新内容
(1)发展趋势: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
(2)新内容:注重对商人的描绘(第一次歌颂商人);
反封建、反礼教,追求个性自由解放。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三、文学艺术的变化
时间 作者 代表 地位
戏曲 传奇 明·汤显祖
清·孔尚任
昆曲
京剧
《牡丹亭》
传奇(明朝戏曲的专称)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桃花扇》
江苏昆山一带发源,长期流行,被誉为“百戏之祖”
清朝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种,形成京剧
5.(2022·成都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 )
A.文人品味发生变化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京剧艺术发展成熟 D.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B
(清)沈容圃:《同光十三绝》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三、文学艺术的变化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商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空前膨胀,消费观念也随之转变,传统的封建礼俗崩坏,进入了“走出中世纪”的人性大解放时代。作为官方思想的程朱理学已不再适应人心的需要,人们不再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而是转向“心即天理”的人性追求。
——李秀霞《秋风执扇——明代仕女画研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小说等世俗文艺繁荣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②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小说的广泛流传;
④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没落,社会矛盾丛生,文人借小说等世俗文艺抒发个人情感。
③程朱理学日益僵化,禁锢思想、压抑人性;
时期 人物 贡献 地位(意义)
明朝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传教士)
永乐朝
清朝 康熙朝
乾隆朝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
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西学东渐)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四、科学技术的变化
明清科技呈现的特点
①总结性著作多;②多集中于实用科技;③体现出西方近代科技传播
《永乐大典》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辑录了上古到明初的书籍。
《四库全书》编纂于乾隆后期,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收录了上古至乾隆时期的主要古籍,总数近8万卷。
《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
【知识链接】
①类书,是古代起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学者查找。
②丛书,是多部书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上保持各书原貌。
明朝“天一阁”,是私家藏书的重要代表。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西学东渐
含义: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意大利)利玛窦(1552-1610)
(德意志)汤若望(1591-1666)
(比利时)南怀仁(1623-1688)
明朝后期,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康熙年间南怀仁主持修建的北京天文台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对于这本书,徐光启说:“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这表明徐光启
A.否定中国传统数学成就 B.预感到近代中国的落后
C.高估了西学东渐的作用 D.注意到中国科技的滞后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根据“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可以看出,徐光启认为在即使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也已经是起步晚了,说明他认识到中国科技的滞后,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他对中国传统数学的看法,排除A;中国的科技并不落后,只是滞后,排除B;从材料中看不出西学东渐的作用,排除C。
本课小结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三、文学艺术的变化
四、科学技术的变化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横向(世界):停滞、危机
纵向(历朝):鼎盛、辉煌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
封建专制体制高度强化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海禁及闭关锁国
中国
世界发生巨变……
“我”量变质不变!
危局
变局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1.(2022·江苏高考·5)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驰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A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2.(2022.6·浙江高考·7)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
A.无为而治 B.经世致用 C.再续《春秋》 D.中体西用
B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3.(2022北京)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C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4.(2021·江苏高考·4)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
A.文人创作重必转向诗歌 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D
5.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D
6.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基础知识 试题演练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