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卷高考试题分析文综历史(Word版44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全国卷高考试题分析文综历史(Word版44页)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3 16:1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GAOKAOSHITIFENXI
2024年版
一、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
历 史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历史部分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在新老高考并行、新旧课标交替时期,注重严格贯彻依标施考,试卷结构均衡,题量和难度适中,试题情境友好平实,为平稳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一)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五史”考查体系
1.推进党史考查进一步深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考查学生党史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必然要求。高考试题从党史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在具体史实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难题的理论自觉,并从中汲取思想养分,坚定历史自信。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1题选取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不同文献,要求学生比较三方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态度和实质差异,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反攻、力争受降权是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成果的巩固,对于维护战后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0题以党的“一大”关于当时工作重点的讨论为主题设置情境,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作出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党在救国大业中表现出的先进性、创新性。
2.注重考查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
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典型史实,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增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2题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要求学生自主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考查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掌握程度和对祖国建设成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认识。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0题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艺术家将现代艺术形式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文化创作成就,启发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精神内涵。
3.坚持考查中华民族发展史
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我国五千年文明演进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如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3题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地域入手,思考该地域与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试题将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相融合,启发学生争做中华文明的拥护者、传承者。
(二)落实教考衔接要求彰显核心素养立意
1.鲜明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标将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意在鼓励学生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如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4题通过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特征突出唯物史观,考查学生对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5题以两汉间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人口增长差异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准确运用时空观念的能力。
2.全面呈现新课程标准特点
2023年文科综合新课标卷历史试题注重呈现新的学习内容,增强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程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从整体和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如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1题、32题分别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亚洲”为考查内容,是对新课标及教材知识的呈现,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认识深度。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5题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创设情境,将必修的“百家争鸣”与选择性必修3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相结合,考查荀子与韩非、李斯思想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整合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3.严格落实学业质量标准要求
历史学科命题落实依标施考,基于不同课标的卷种既在内容范围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全面性,突出主干,又在考查要求上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接,促进教、学、考的有机衔接。如基于旧课标命题的试卷在必修和选修部分的答题点均注意结合学生所学,必修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均有试题设计。而基于新课标命题的试卷则不再专门设计选考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均不超过课标中学业质量要求的水平。
(三)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考查思维品质
1.鼓励创新意识、探究意识
高考历史学科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或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对论证结果进行反证、探索和创新,凸显思维的个性和潜力。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以梁启超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构建多视角问题任务,学生可以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对观点进行商榷补充。试题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对启发学生独立探究和进行观点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3题引入1808年欧洲的时事漫画《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引导学生对漫画的内容、性质和价值进行初步鉴别,培养对历史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
2.考查推理能力、逻辑思维
历史学科通过呈现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化和具有思辨特征的材料,加强对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1题引入学术界近年来对《塞尔登中国地图》的研究成果,从绘制方法、图像内容、流传收藏等角度立体描述了该地图的史料价值、来龙去脉,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该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对推理判断、逻辑表达等能力进行了较好的考查。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4题围绕20世纪30年代美国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的史实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在找准题干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3.凸显学以致用、灵活运用
高考历史对应用性的考查,强调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梳理、论证和探讨,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如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5题围绕当今部分发达国家关于世界环境问题责任划分的热点话题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持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的国家的真实意图。学生需要快速迁移所学的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认识到发达国家鼓吹“共同责任论”,实质是在推卸其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历 史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4题
【试题】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以西周分封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相关知识作为考点,考查学生调动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有效信息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试题分析】西周分封制强调等级分明,以礼制加以维系,诸侯国君由高到低称公、侯、伯、子、男,是分封制下等级分明的一种表现。楚国在西周初被封为“子男之田”,说明在西周初的分封体制下,处于较低等级。春秋时,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强大起来的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突破了分封秩序。孔子在撰写《春秋》时,仍坚持称楚国国君为“楚子”,而不是如实记载其称王的事实,故A项不正确。分封制本身并不以文化高低定等级,西周礼制基于名分等级,而非文化,楚国争当华夏盟主,也表明其文化取向与中原各诸侯国相似,故D项不成立。孔子崇尚西周制度,主张“克己复礼”,编撰《春秋》一书,作为事后的历史著作,通过史实选择与评价,表达其政治文化理想,借以维护等级名分,却不能“提升”业已衰落的周王权威,故C项正确,B项不成立。
【试题亮点】综合教材的主干内容,将艰深的历史知识与教材知识点巧妙结合,情境创新原创度高。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5题
【试题】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图3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图3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以两汉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人口增长的差异来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南方经济开发”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分析数据、解释史实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分析】题干首先提示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然后又提供了两汉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地图及人口变化。学生通过阅读题干提供的人口数据,发现两汉时期湘江流域与江浙一带人口都有增长,但湘江流域的增长幅度比江浙一带大很多。根据题干中关于人口布局诸多因素的提示,可以判断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人口的增长是两汉时期北方的社会动乱等因素造成人口大量南迁导致的。而湘江流域人口增长幅度超过江浙一带,根据地图可以判断北方移民南下的通道主要是通过沔水南下江水再进入湘江流域,交通较为便利,因此即可以判断正确答案是D。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在两个地区土地兼并程度相差不大,故选项A不正确;当时南方地区总体上江浙一带经济发展水平超过湘江流域,故B项不正确;根据人口增长的规律,两汉间湘江流域人口的巨大增长不可能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造成的,故C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摆脱一般的考查南方经济开发的角度,从南方经济发展中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两汉之际人口增长差异的角度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考查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并对历史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问题新,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一定高度,考查的核心素养也比较全面。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6题
【试题】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本题以北宋开封市民日常生活的诸场景为考查背景,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古代商业的发展”等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调动
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分析】在经历“唐宋变革”之后,我国现行的大部分日常生活习俗逐渐形成。这些日常生活习俗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等密切相关。宋代,城市坊市制度解体,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早市、夜市兴起;在文学艺术上,供说书人用的话本流行,故B项正确。明代中后期,红薯、玉米等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我国,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包括银元在内的美洲白银传入我国,前已谈及宋代坊市制度已经解体,商品交易并不需要到指定市场进行,故C项错误。棉花在我国由南及北的广泛种植始于元代,元代以后棉布才逐渐成为民众常穿的衣料,宋代我国民众的日常服饰材质仍以麻、丝为主;且唐代以后,黄色为皇帝专用,宋代普通市民不能穿黄色衣袍,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试题以历史时期的市民日常生活为考查点,古今贯通,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众日常生活习俗,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各要素,树立民族自豪感。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7题
【试题】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以明代商人熟读儒家经典这一在地方志、族谱、墓志铭中被广泛记载的现象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分析、解释史实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分析】明代后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陆王心学”兴起,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作为王门后学,泰州学派的王艮以提倡“百姓日用之学”为标志而开创了儒学世俗化运动。“百姓日用即道”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解决“百姓日用”问题,就是实践“圣人之学”,故A项正确。B项的“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观点,强调通过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与材料意思不合,故不选。C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的重要观点,认为理之源在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与题意不合,故不选。D项“工商皆本”是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的看法,反映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冲击了传统的农本思想,显示出初步的重商主义色彩,与题意不合,故不选。
【试题亮点】试题通过展示宋明四位著名思想家的核心观点,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宋明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内涵,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宋代以后理学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外在因素,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8题
【试题】28.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砲砲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以陈去病倡导改革传统戏剧,号召青年投身反映时代特征的戏剧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辛亥革命”为考查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分析】清末社会处于变革之中,革命运动如火如茶,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民族传统艺术对于救亡图存的重要性,把戏剧表演与革命宣传联系起来。戏剧在中国历史悠久,得到社会的认同,受众面广,与民众的距离近,在开启民智、济世救时,揭露清王朝腐朽的封建统治,号召民众反清革命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因此,革命派把戏剧作为宣传革命的武器。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知识,对题干材料进行完整、准确解读,可以得出正确选项为C。20世纪初,京剧步入鼎盛期,地方戏蓬勃兴起,故A项错误。戏剧生于乡野,长于都市,进入宫廷,是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故B项错误。该时期革命党人撰写、刊印了很多革命书籍,为革命大造舆论,其中以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最著名,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的设计,一是对教材中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二是让学生了解,作为一座文化艺术价值很高的宝库,戏剧在近代革命中曾发挥独特作用,在今天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9题
【试题】29.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以近代绅商阶层所表现的特征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中有效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呈现了近代绅商阶层的活跃时期、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等历史情境,可以提取的核心信息有两点:一是绅商作为一个新兴阶层,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正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舞台后积极参与政治的时期;二是近代绅商阶层表现出来的特征,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相似。近代绅商阶层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处于转化、形成过程中的资产阶级),已初步具有近代工商业资本家的某些经济、政治和思想特征,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存在矛盾,有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要求,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革命性;但绅商阶层对封建统治势力有着严重的依附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因而也具有妥协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可以通过绅商阶层的特征集中体现出来,故D为正确选项。封建地主阶级和西方列强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故A项错误。商人通过捐纳和捐输向绅士阶层渗透,“士”在近代社会仍然受到尊崇,故B项错误。近代出现了新兴的社会阶级,即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但传统社会的阶级结构依然牢固,说颠覆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从经济基础角度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生俱来的两面性;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0题
【试题】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引领学生重回到党的一大现场,以党的一大关于今后工作的讨论为情境,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特定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提取和解读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前,就十分注重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为此不仅创办了《劳动界》《工人周刊》等杂志,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可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同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运动。党的一大在讨论党的实际工作时,“因为党员少”,关于“组织农民和军队的问题成了悬案”,所以决定集中精力组织工厂工人。大会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说明党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同工人阶级建立密切联系,注重增强党的阶级基础。鉴于当时党“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这些都充分说明,“组织工人阶级”这一党的中心工作或者说中心任务已经确立。故而C项正确。此外,党的一大虽然也主张“与其他政党合作,反对共同的敌人”即军阀,但并没有制定出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明确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因此B项不成立。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以国共合作为特征,则须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所以A项也不成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这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作出调整,由此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故而D项亦不成立。
【试题亮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一方面,本题以党的一大中心任务的确立为落脚点,再现建党之初面对重重困境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砥砺学生“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另一方面,试题在紧扣时代主题的同时,回归教材具体知识点,引导高中党史教育落到
实处。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
【试题】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本题以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经济困难背景下,中共中央及时调整相关工作政策为情境,考查学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时空观念,能够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以及相关信息准确判断,对应相关历史时空。其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简单历史信息分析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发展逻辑,考查史料解
读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为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活动相关内容。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推知,1943年前后,由于日寇的扫荡、封锁以及自然灾害,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适时调整相关工作政策。题干重点在后半部分,“亦须从”几个字非常重要,显示出当时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也就是说,虽然妇女解放包含很多的内容,比如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生活改善,要达到这些解放,自然要在政治选举权、自由表达意志、婚姻自由、接受教育权等方面着手,但由于敌人的封锁,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能否集中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一切力量发展生产,改善不利的经济状况,成为事关根据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显然,这一决定的实施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因此B项正确。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解放,固然大大有利于妇女摆脱封建束缚,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广大女性离实现彻底摆脱封建束缚尚有一定距离,因此A项不成立。陕甘宁边区的阶级基础主要是指各阶级的联盟,而妇女解放主要涉及男女性别,本质上是指群众基础,因此C项不成立。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一般是指1949年提出的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工作重心就是集中一切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所以D项也不成立。
【试题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结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我们党能够制定和实行正确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题情境设置的重点在于:由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经济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这种不利形势之下,中共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时发文各根据地,调整有关妇女解放的工作思路,突出以“生产工作”为中心,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根据地的生产自救,自力更生,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本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具有较强干扰性,突出对学生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2题
【试题】32.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权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本题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罗马人的法律”为考查内容,旨在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落实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唯
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理解罗马法律的历史发展及其目的。按照教材体系,罗马法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将在共和以前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祖辈相承的习惯法发展为共和国建立不久后出现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立法权的垄断和对法律的随意曲解,而后逐步完善罗马法律,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内部关系,削弱贵族特权,故D项错误。题干中,“共和之前、共和国早期、公元前3世纪末”等信息以及设问表明了创设情境的时间断限。依据罗马法的知识,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是在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罗马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而出,从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起,罗马法是人定法而非神意法,这是学术界的基本认知,故C项错误。题中的“超出诉讼物价值”“影响农牧生产”,败诉方“牛羊祭神”“伪誓”到“改向国家缴纳罚金”以及罚金无足轻重等信息清楚呈现了罗马法律转变的路径和价值取向。同时,它维护了败诉方财物不因诉讼失败而受到更大损害,也便利了普通公民进行诉讼,推动了诉讼的普及发展。因此,B为正确选项。
【试题亮点】本题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为着眼点,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所学雅典改革的解释,透过史料信息研读,在特定时空中,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对罗马法律进行长时段观察、理解、分析,正确认识罗马法律发展的总趋势,充分理解、认识罗马法律的时代意义,透过历史表象认识历史本质。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3题
【试题】33.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为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对题干材料进行准确、合理的解读,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悉和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流派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演进、发展和变迁。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革命和改革导致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寄托,因而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该文学的特点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来塑造人物形象。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及其矛盾的日益尖锐,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批判和揭露社会的罪恶。显然,追求“客观”“写实”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题干中描绘的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并追求“客观”“写实”的这一文学思潮,无疑是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出现的现实主义文学。因此,在熟悉和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准确解读上述材料,即可判断C项为正确答案,A、B、D三项则均可排除。
【试题亮点】本题以“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为考查内容,试题设计遵循高中课程标准,贴近教学实际,积极推进依标施考,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试题不仅仅考查学生对诸如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一具体文学思潮的特征的了解,更注重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19世纪以来文学思潮的整体演进趋势,以及它们背后所反映的时代发展特征。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4题
【试题】34.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根据所学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及本质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巴黎公社
的意义作出评断。
【试题分析】本题以巴黎公社为考点,对“断裂”,即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意义进行评价。对工人阶级来说,巴黎公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壮举,一个真正全新的创造。在巴黎公社存在的短短七十多天里,工人组织了自己的政权,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颠覆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建立起的是一种彻底摧毁了资产阶级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模式,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的英国,并非题干中的“断裂”之意,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且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尝试是在19世纪初期展开的,故C项错误。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历经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君主制的反复,此时的封建保守势力复辟已经没有了任何基础和条件,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题干信息中提供了“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的评价性结论,要求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巴黎工人摧毁资本主义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创举,理解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5题
【试题】35.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苏冷战对抗的相关知识点。通过题干设置的相关情境,考查学生通过理解试题材料,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透过历史现象深入理解历史本质的能力。
【试题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伴随着美苏之间对抗愈演愈烈,美国加紧对亚非拉区的冷战攻势。在“争夺思想和人心”的冷战战略指导下,美国发起心理战和宣传战以争夺广大亚非拉地区。通过情报机构和宣传机构,美国政府借助各种途径积极扩展自身在这些地区的影响,以消除共产主义的影响。就亚洲而言,在发动热战的同时,美国在亚洲开展持续冷战心理宣传以争夺人心,菲律宾成为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在菲律宾推行蔬菜种子项目并将其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这一事件就非常具有典型性。通过这种“援助”,对菲律宾农民群体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心理宣传,为美国的亚洲冷战战略服务,并最终在菲律宾实现“亲美反共”的宣传目的。所以,D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建立,故排除选项A。美国推行的宣传战和心理战主要是服务于与苏联冷战对抗需要,故B、C项可以排除。
【试题亮点】本题以冷战初期美国对菲律宾采取“民主种子”项目等心理宣传措施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剖析美国在冷战初期推行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实质目的,注重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能力。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1题
【试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东方航路与资源的争夺;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东西方贸易的需求;英国海上力量增强,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与扩张;塞尔登对海洋重要性的认知。
(2)依据:地图绘制方法为中国传统的画法,标注的文字为汉字;地图上明朝信息最丰富,航海路线以中国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中国南海占据了地图中央位置。
意义:有利于东西方贸易的开展,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展示了中国与东南亚等地区的密切交流;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考查目标】本题是一道中国古代史与世界史结合的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试题共有两问。第(1)问集中考查学生的世界史知识,考查的历史学科必备知识是“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2)问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史知识的考查,考查的历史学科必备知识有“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书画”等。试题内容新颖,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
知识,正确理解历史现象,并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包括了两段材料,分别介绍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地图信息、地图的流传保存情况。
第(1)问要求学生利用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提取出地图形成的具体年代、国别及塞尔登个人经历等有效信息,然后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作答。材料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塞尔登的生卒年月是答案要点,联系所学知识,考生应该知道此一时期是欧洲殖民扩张的重要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在亚洲抢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欧洲殖民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战争不断,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取代了其海上霸主地位;自17世纪初,英国通过设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在中西殖民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2)问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求学生通过提取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图为中国人绘制的依据,二是分析该地图的意义。第一个问题的答题关键是要全面提取试题材料内容,如材料中“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明朝信息最为丰富”“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等关键信息。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须回到历史现场,思考这幅地图形成之时在中西贸易、文化交流、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等方面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试题亮点】本题较为全面地落实了对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要求。首先,唯物史观。地图的形成反映了当时航海、制图的技术水平,是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的体现;对特定历史时期人、物、事件的评价都不能脱离历史环境,这些都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其次,家国情怀。试题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对中国南海的认识,据此可知,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南海的国家。再次,时空观念。"左图右史",以历史地图为载体,是考查学生时空观念的良好方式。试题内容主要围绕着一幅新发现的形成于17世纪初的航海地图展开,与学生较为熟知的陆舆图不同,航海图以海洋为中心,给学生带去了新知,让学生明白17世纪的中国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海洋认知,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已经扩展到海洋。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2题
【试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参考答案】略
【考查目标】本题选取中国现代史,即新中国历史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主要内容,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内容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爱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题以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为引导,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伟大奇迹,并阐释该成就能够被称为国家记忆的理由。这种全开放的试题,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论述内容,独立阐释历史内容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具开放性和独立性,有效考查学生独立的观察力、思考力等综合能力,落实对学生的历史解释、爱国情感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试题分析】学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理解题干所给的武汉长江大桥能够成为“国家记忆”的原因。关于“国家记忆”,并没有固定的说法或统一的标准,但一定会有一些必要的条件,并不是每一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都会成为国家记忆。例如这些必要条件可以是:具有国家意义的,在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大或关键作用的;首创或开历史之先河的;为一代或数代人周知和相传而成为历史标志的等。学生须按照这些必要的条件去所学知识中选择史实加以说明,例如大庆油田、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艘载人飞船飞上太空等,都符合题意,都可以选择。学生不仅要选择符合题意的历史事件,还必须充分说明该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作用、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意义。例如大庆油田,学生须说明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大型油田,使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基本实现石油自给,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应说明大庆油田印在几代人的心中,铁人精神也在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激励人们建设祖国的热情等。
【试题亮点】本题考点完全锁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上,并且不拘泥于某一项成就,而是涵盖了所有重大成就,由学生自主选择一项自己感触最深的成就。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灵活的思考空间,而且能够激发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的高尚情感和价值取向。本题采用全开放的设问方式,要求学生具有在长时段历史过程中独立把握和遴选符合题目要求的重大史事,并予以合理解释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看历史的“眼力”。本题以独特的设计和视角,给考查学生独立的历史认知、认识、解释能力提供了一把有效的量尺。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4题
【试题】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试题分析】孟子是生活在战国后期的思想家,他主张君主以民为重,实行仁政。题干所引孟子言论,针对“数口之家”而言,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强调的是统治者要实施仁政,不要发动战争,“勿夺其时”,使小农可以正常生产。休养生息政策,首先出现在西汉文景之治时期;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的繁荣时期为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商业活动日益兴盛,商人影响扩大。依据这些教材知识,分别可以排除A、B、D三项。小农生产方式的普遍化,“数口之家”生存状态成为孟子所关注、统治者行仁政的对象,缘于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以及相关生产技术的发展。故C项正确。
【试题亮点】试题选取常见材料,挖掘思想家言论的社会经济背景,具体而微地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5题
【试题】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以唐代中后期“江南”成为文人间诗歌唱和的主题为情境,以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为视角,意在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对新的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将独特的文化现象与具体的时空相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落实对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试题分析】题干给出唐代中后期,“江南”成为文人诗歌唱和的主题,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地名常出现在唱和诗歌中。根据唯物史观,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体现,根据所学,唐代中后期,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上升,文化也开始发展起来。并且,与动乱频发的北方相比,南方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当时南方安定的社会环境相关。所以,A为正确选项。坊市制度在宋代才走向崩溃,故B项错误;山水田园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兴起,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是导致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而不是由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从文化现象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现象是经济基础的投射;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本题,可使学生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6题
【试题】26.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以南宋时期书籍流行、文人刻书的文化现象为情境,要求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并进行历史解释。通过本题,要求学生认识到宋代书籍的流行与宋代印刷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学生将特定的历史现象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落实对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学
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科举制度在宋代的发展,使科举取士人数大增,社会上读书人增多,且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印刷业发展,故私人刻书才成为可能。题干中提到的历史名人为官期间刻书的行为,地方官学和民间书院对刻书的推动,更使书籍的流行成为可能,这一现象也必然会使书籍变得相对便宜,普通人获得知识变得容易,从而推动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故正确答案为D。士族阶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西汉时期,故B项错误;科举制的兴起是在隋代,故C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在经济重心南移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社会文化出现了繁荣景象,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学生对宋代社会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7题
【试题】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本题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经济政策”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试题分析】自春秋战国起,我国已构建起以士农工商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并以重农抑商、农本商末作为重要国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加强对四民的控制,推行里甲、保甲制度。从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其目的在于强调重农抑商,加强对民间的控制,故B项正确。朱元璋这一政策并没有体现出农商皆本之意,故A项错误。该政策亦没有绝对禁止人口流动,故C项错误。从政策的实施和效果来看,均不能体现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意思,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以明初朱元璋制定的社会控制措施为设问情境,要求学生理解、分析朱元璋制定这一措施的主观意图,从明王朝具体的政策条文出发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8题
【试题】28.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
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 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
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D.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以中英间电讯联系建立前后中国茶叶出口价格
和销售量的变动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并发现不同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试题分析】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茶叶供应国,出口价格基本上是由国内市场决定的。70年代以后,由于印度、锡兰等国茶叶的竞争,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茶叶价格的决定权转移到英国伦敦。随着中英之间建立电讯联系,在中西市场相隔如此遥远而电讯工具又掌握在外商手里的条件下,中国茶叶能以什么价格出售,能出售多少,为伦敦市场所左右,受国际市场支配,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丧失,故D为正确选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出现量增价减,出口并未衰落;中国国际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处于严重出超地位,故A、B项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并不出现于该时期,故C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揭示了外国商人所经营的中西茶叶贸易具有欺骗性,贸易过程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商品的剥削和掠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对华贸易的侵略本质。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9题
【试题】29.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以1920年5月1日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发表的演说《劳动者底觉悟》中的一段话以及此后在9月份发表的一段话为情境,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对于时局的深刻观察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考查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等,考查学生阅读、提取、解读相关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分析】题干提供了陈独秀在某次演说中的一段陈述,其核心内容是,陈独秀根据时代的变化,将古人一直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倒转过来,强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一种剧烈变动,即世界的劳动者正在觉醒。这种觉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步是要求改善待遇,第二步是要求当家做主,要求做工的人自己起来管理政治、军事和产业。其中陈独秀明显更重视后者,因为只有实现第二步才能更好地实现第一步。即要求做工的劳力者居于治人者的地位,而不做工的劳心者居于治于人的地位。此后陈独秀进一步强调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登上政治舞台。因此,C为正确选项。A项提及的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从题干内容无法推知,结合所学知识也可以知道,只有在无产阶级纷纷起来参与政治斗争,其待遇才有可能得到改善,故A项不成立。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主要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与题干考查范围不符,故可以排除B项。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是共产党成立之后广泛发动工农联盟的结果,1920年尚且未能达到这种效果,故而D项不成立。
【试题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本题从一个小的切面反映时代大局的变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曲折过程。题干注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对同一时间段不同历史主题的细微差别进行观察,考查学生解读史料,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此外,存在决定意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者作为一个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的看法也是这一时代潮流的体现,本题也突出了对唯物史观的考查。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0题
【试题】30.
图3 图4
图3、图4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成就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毛泽东思想”“现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试题分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他曾反复强调文艺应该具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和“中国自己的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西”“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等。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便是新中国成立后,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格与国外技术、经验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两部动画片无论是题材,还是动画风格,都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民族特色。《神笔》改编自民间传说《神笔马良》,《骄傲的将军》人物造型在传统基础上加入戏曲中的脸谱艺术元素,把京剧人物脸谱化和京剧动作程式化融入设计。因此,正确选项为A。B、D选项都不是1955~1956年间的史实,故可以排除。毛泽东在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也曾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因此,C选项可以排除。
【试题亮点】该题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具体历史场景。试题题材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作答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课堂和书本中的所学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事例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特别是引导学生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性发展的更高阶段。习近平在继承党成立以来理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20年9月,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了解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就难以对这段话有深刻领悟,更难以深刻理解二十大报告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真正内涵。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1题
【试题】31.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以改革开放初期北京京剧团改革分配方式的具体事例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体制改革”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压制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是那个时代的鲜明写照。1981年,北京京剧团改革分配方式就是要克服过去平均主义的弊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从题干中也可以看到,改革后,职工收入明显增加。所以,C选项“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即为正确答案。A、B、D都不是该时期所发生的事情,198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都还未触及这三个选项中所述内容。
【试题亮点】本题呈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具体事例,要求学生透过这些历史现象认识和理解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深刻内涵。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是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互作用下推动前进的,首先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是力量之源。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有了农村改革的经验,才逐渐转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就是农民的两项伟大创造。同时,改革也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创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该试题的设计,可引导学生通过改革开放史中的具体事例,深刻学习领悟二十大报告的精神。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2题
【试题】32.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于
A.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C.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 D.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为考查内容,旨在通过创设新情境和深化基础性,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和理解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历史解释和历史影响。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将国家引上了民主的轨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再造和稳定了雅典公民队伍,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工商业、小农经济的稳定与持续,有助于公民对法律和农民重要性的认可。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采取了五百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等举措,在雅典确立起民主政治,基本铲除了贵族特权。伯里克利时代贵族政治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题干中,“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这一时间表明,庇西特拉图的“盛世”时间介于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之间,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题干中庇西特拉图的相关做法,如重视法律、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等举措,被视为梭伦改革的继续与发展,得益于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庇西特拉图为政温和,根据梭伦改革后既定的制度治理城邦,梭伦时代的国家机构正常运作,公民大会及法庭继续运转,民众逐渐接受和熟悉梭伦的政体与管理国家的制度。对贵族的打击,对平民支持的加强,改善了平民经济地位,壮大了雅典民主力量,巩固了小农经济和国家统一。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建构,以及贵族势力的衰落、平民经济地位的提升,国家地位的增强等具体改革成效,是庇西特拉图的“盛世”能够产生的基本条件。因此,选项B、C、D与史实及题干信息不符,选项A为正确选项。
【试题亮点】本题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为着眼点,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落实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考查,引导学生透过历史表象认识历史本质,通过辨析所学相关雅典改革的解释,正确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关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联系性。同时注重对时空观念的考查,启发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观察、分析,理解、把握雅典民主政治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发生、发展。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3题
【试题】33.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
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事实,并做出正确解读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属于高中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英国革命的发展过程。1640~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历经共和制、旧王朝复辟、“光荣革命”的曲折过程。题干中的“1661年”表明,“民兵法的宣布”正值国王查理二世的复辟时期,为了巩固其统治权力,他竭尽全力地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国王排斥议会,将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故B项正确,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加入了与西班牙的海上贸易竞争,并于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故C项错误。1688年发生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为着眼点,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落实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考查,透过历史表象认识历史本质,通过国王复辟时期相关举措的情境创设,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及对英国制度创新历程“渐进”性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4题
【试题】34.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 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 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围绕20世纪30年代美国法西斯组织的勃兴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试题分析】1929年至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不仅首先在美国爆发,而且对美国的打击也尤为严重。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大量失业,民众生活水平骤降。危机也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焦虑不安与灰心绝望的情绪弥漫,从而加深了美国的社会危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美国的各种法西斯等极端组织随之兴起,并进行了一系列危害社会与民众安全的破坏活动,严重冲击了社会秩序。因此,正确选项为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放任”政策是美国传统的经济政策,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继续奉行这一传统政策,导致危机愈演愈烈,因此B项错误。为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了“新政”。虽然新政并未完全消除危机,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已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复兴迹象更为突出,工商业和国民经济有明显改善,因此C项错误。尽管美国在危机期间兴起了众多法西斯组织,但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避免走上类似德、意、日扩军备战的道路,因此D项也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的设计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历史学科必备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对资本主义国家沉重打击的认识。一方面,本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存在一致性,同时也存在差异。在面临大萧条的巨大挑战时,这些国家采取了不同应对措施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尽管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也一度猖獗,然而最终并未走上法西斯道路。另一方面,透过材料所示20世纪30年代美国法西斯势力兴起的这一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其本质,深刻了解法西斯势力的危害性。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5题
【试题】35.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C.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围绕1960~1970年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经济全球化”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分析】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交往中,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往往是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经济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在1960~1970年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额都有大幅度增长,表明相互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但在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却呈下降之势,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在下降,反映出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所以,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而A、C两项错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才开始建立起来,本题材料中的历史时段为1960~1970年间,此时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尚未确立,所以B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通过1960~1970年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比值变化,要求学生透过相互间经济联系加强的历史现象,深刻认识战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继续通过国际经济旧秩序来维持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的本质。本题注重考查学生透过纷繁芜杂的历史表象看本质,以及对历史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深刻认识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的贪婪与掠夺的本质属性。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1题
【试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年8月13日)
材料二
1945年8月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月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全面反攻,夺取城市和交通线;力争受降权,接受日伪军投降,歼灭拒降之敌。
国民党政府:垄断受降权,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排除在对日受降之外;由国民党军队抢占要地,收编伪军,应战拒降日军。
(2)利用日军作为守备队阻止中国共产党受降;指令日军向国民党军队投降;协助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华北、华东等地;美国军队直接进驻青岛、天津等地。
(3)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战胜利成果,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有利于维护国内的和平、民主、团结。
国民党政府:企图独占抗战胜利成果,坚持一党专制独裁,为内战埋下伏笔。
美国:扶蒋反共,维护美国在华利益,主导战后国际格局。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将具体史实置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要求学生比较分析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做法的差异,并认识各自的实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民党政府、美国的种种作为是引发内战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才是维护和平民主的根本力量。
【试题分析】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反攻、力争受降权,而国民党政府则要垄断受降权。上述主张从材料中比较容易总结概括。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该问也是回答第(3)问的基础。
第(2)问要求学生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回答此问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到该时期美国采取的对华措施,均是在“扶蒋反共”的政策前提下开展的。在掌握这一知识背景的前提下,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很容易归纳出答案。本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3)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多种思维方法,结合三则材料的历史信息,将具体史实放在中国和世界历史大场景中进行分析,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对待抗战胜利的成果,如何进行战后恢复重建、改善国计民生,如何建设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等问题,迫切摆在中国人民和各种政治力量面前。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继续实行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便把注意力放在限制、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力量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受降权,就意味着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国民党必须在未来与其分享国家政治权力,这显然是国民党不能接受的。因此,国民党政府垄断受降权就是要独占抗战胜利成果,坚持一党专制独裁,这也为内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经过抗战的洗礼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全国各阶层人民也强烈要求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坚持组织联合政府、实现各党派和政治力量共同参与的和平建国目标。面对国民党一意排除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参与战后中国政治的做法,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立场,不仅公开反驳了国民党的命令,还进行了实际战略部署。由此,也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力争受降权实质上是巩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成果,这对增强人民力量,维护战后国内和平、民主、团结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试题亮点】本题呈现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不同做法的历史场景,要求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深刻认识和理解各自的实质,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独立、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诞生,肆意干涉中国内政,助推了中国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坚持一党专制独裁,也不是领导战后恢复重建和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新中国的力量,其失败也是必然的。由此,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的深刻内涵,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
【试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略
【考查目标】本题以梁启超的“民德”说设置问题情境,构建多视角问题任务,要求学生依托材料申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
【试题分析】试题要求学生从中国古代史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看法。作答此题,首先需要提取试题材料信息,准确理解材料呈现的核心“观点”:民德(包括“私德”与“公德”)优劣是民族强盛与否的关键因素。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对中国古代各时期(朝代)“民德”分级的根据,从“中国古代史整体”或自己熟悉的某一具体朝代(时段)的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肯定或否定。
【试题亮点】材料图文结合,表达清晰;问题指向具体明确,开放度高。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4题
【试题】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必备知识“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掌握与理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唯物史观的要求。
【试题分析】试题以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作为考查内容,也就是辨识从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发展的考古学证据。根据教材知识,氏族公共墓地是母系氏族社会便存在的一种现象,并不构成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证据,故A项不成立。原始农业、家畜饲养等,是中国早期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而非新石器晚期的现象,因而B项不符合要求。文字的使用只是原始社会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表现之一,但中国新石器时代并没有发现成熟文字使用的迹象,教材也无此叙述,故D项也不成立。唯物史观将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认为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阶级产生,早期国家形成,从而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奴隶社会。因此C项正确。
【试题亮点】本题围绕历史学科必备知识命题,题干简明,有助于引导中学历史教学与学习,应将教材图、表及其介绍文字作为教材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注意分散叙述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5题
【试题】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并利用所学知识对历史进行解释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学派对于治国理政方略的主张。
【试题分析】题干的设问聚焦于荀子与韩非、李斯思想中关于治国方略的共同主张,并且还提供了荀子与韩非、李斯的关系及他们所属的思想派别。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韩非、李斯主张以法治国,故A为正确答案。B项和C项以“仁政”“德”“礼”治理国家的主张,属于儒家思想,不符合题干要求,故不选。D项的主张符合道家思想,不符合题干要求,故不选。
【试题亮点】本题聚焦于荀子与韩非、李斯思想关于治国方略的共通之处,学生首先要了解诸子百家关于治国方略的主张,然后再寻找儒家学者荀子和法家代表韩非、李斯在学说主张上的共通之处。本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去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6题
【试题】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本题以西汉武帝时设置州部对地方进行巡视监察,至东汉后期“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相关知识为考查对象,落实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试题分析】关于汉代置州部及相关变化,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到了“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试题材料补充了“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等内容。“‘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与“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违背置州以强化中央集权的本意,从而削弱而不是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故可排除D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官吏选拔制度,州举秀才为其中一项举措,可知察举制建立于西汉武帝时,而非东汉后期州的性质变化的结果,故可排除A项。各州行政区化、士大夫以州为中心相互攀附,也使州代表中央监察各郡官员及豪强势力的职责落空,故可排除C项。东汉末年“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州的性质变化后,刺史作为地方一级行政长官,正是东汉末主要的“拥兵自重”者,“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对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故“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
【试题亮点】试题整合教材中分散的知识叙述,对教材结论做合理的延伸,对中学历史教学、学习有指导意义。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7题
【试题】27.
表1
史料内容 来源
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旧唐书·李元谅传》 (五代刘晌等撰)
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 《李元谅慕志》
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 贞元五年(789)《李元谅颂碑》
表1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选取了有关唐代李元谅身世的三则不同类型的史料,创设与历史研究相似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对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史实进行辨析的能力。考查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并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历史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问题更加丰富的解释的能力。
【试题分析】题干提供了三则有关李元谅身世的史料,分别来自官修史书《旧唐书》、墓志和颂碑,从史料类型上来说分别属于史书和碑铭。三则史料对李元谅身世的记载有一致的地方,也有较多不同之处。学生在阅读三则史料时,需要对材料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进行整理和辨析。墓志和颂碑中有关李元谅为黄帝后裔的记载在《旧唐书》中没有出现,而《旧唐书》中李元谅曾为宦官养子的记载在墓志和颂碑中也没有出现。三则史料都提到李元谅为安息人,由此可以判断他为胡人后裔,其称黄帝后裔为攀附,不可信。墓志和颂碑没有记载李元谅曾为宦官养子的事实,但颂碑记载李元谅本骆姓,可以证明《旧唐书》记载李元谅曾为宦官养子是事实,墓志之所以没有记载,可能是因为作为宦官养子的身份并不光彩,所以在墓志中不愿提及。综上可以得出结论,《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故A项正确。三则史料中所含信息有可以互证为史实的,但也有经过互证可判定为不属于历史事实的,所以B项错误。墓志写成于李元谅逝后,时代早于修成于五代时期的《旧唐书》,故C项错误。材料中出现最早的史料是《李元谅颂碑》,颂碑具有歌颂本人功业的性质,有些信息有夸大和不实的成分,主观性较强,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题干提供三则不同类型的史料,聚焦于李元谅的身世,考查学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探索历史事实的能力。本题突破一般考查史料实证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墓志或碑刻的记载就比官修史书更为可靠,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史料类型和记载的内容,运用史学研究方法进行辨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接近历史事实。同时,本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求真的史学研究态度。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8题
【试题】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以我国东南沿海月港在15~16世纪的发展变化为设问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试题分析】明朝前期,政府推行海禁政策,官方对外贸易中仅有少量的朝贡贸易存在。明代中期,政府默许民间海外贸易的存在,并同意以福建漳州月港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史称“隆庆开海”。题干内容即是反映这一政策实行后,月港所发生的变化,即包括茶叶、瓷器在内的大量商品出口,从西班牙等西方殖民者手中换回大量白银,故C项正确。A项朝贡贸易繁荣反映的是明初的情况,和题干意思不符,故错误。政府允许海外贸易发展并没有带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故B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发展于唐,故D项错误。
【试题亮点】试题通过生动的个案,展示了明中后期我国海外贸易的情况,丰富了学生对明清两代对外政策的了解。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9题
【试题】29.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激。瑞激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以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时湖南谘议局、士绅与巡抚的斗争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为考查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试题分析】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进行政治体制变革,次年决定在各省设立谘议局。1909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完成了选举工作,正式成立谘议局,很多士绅被选为谘议局议员。从谘议局拥有的某些议政、监督与立法等职权来看,其已具有一定的地方议会性质。这是对传统政治体制的极大冲击,标志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真正开始。士绅利用谘议局这个合法场所积极参政、议政,议决省内兴革各项事宜,纠举不法官吏,是近代地方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D为正确选项。清末新政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推动了教育、军事体制的变革,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和新式军人群体开始产生,他们成为推进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新生社会力量,最终成为清朝专制统治的“掘墓人”,故新政并未强化清廷权威,A项错误。谘议局不是地方议会,其职权就是“谘议”,无法架空督抚的权力,B项错误。晚清湘军、淮军集团崛起后,地方势力虽然坐大,但掌控不了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免,控制不了官场,C项错误。
【试题亮点】本题落脚点并未放在士绅与巡抚的矛盾冲突,而是另辟蹊径,突出士绅积极参政、议政,最终与清政府决裂,倾向于革命,对于辛亥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度理解,体现对教材知识的拓展。
【试题出处】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0题
【试题】30. 表2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东北)
产业资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业资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业资本 22.83 21.06 26.29 28.09
表2可以反映出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本题运用1894~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变化设置问题情境,以历史学科必备知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通过阅读表格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分析】1894年甲午战争至1936年的四十余年,与以往相比,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产业资本包括近代制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