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九上第四单元第3课时《流浪者之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九上第四单元第3课时《流浪者之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9-13 15:30: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流浪者之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教学设计
课题 《流浪者之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 单元 4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是西班牙作曲家、小提琴家萨拉萨蒂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中的不朽之作,乐曲具有浓厚的吉卜赛民族风格。《地狱中的奥菲欧》是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根据希腊神话改编、创作的一部轻歌剧。奥芬巴赫在创作这部轻歌剧时,对剧情做了大胆修改,使悲剧变成了喜剧。时至今日,这部轻歌剧已很少上演,但这首序曲却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首乐曲。
学习目标 1、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感受吉卜赛人生活的艰辛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特征。欣赏《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2、采用分段聆听与整体聆听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乐曲音乐形象。采用聆听、模唱主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3、能够记忆乐曲《流浪者之歌》的主题旋律。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初步了解。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感受印度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装饰音和变化音﹐感受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及其他地区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艺术表现: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节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多元感官联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提高听、记、唱、动的能力。创意实践:通过视听、唱谱及学唱歌曲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究印度音乐的特点,体验印度音乐即兴的内涵,并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节奏方式将即兴付诸实践。文化理解:理解印度音乐风格及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宗教文化等,增强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
重点 体会小提琴在演奏乐曲时的旋律性和技巧性。
难点 感受体会印度民间音乐风格特点,理解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拉格、塔拉,以及印度传统乐器西塔尔与塔布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吉卜赛人是一个天生流浪的民族,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他们内心有着很强的民族性格,他们拒绝其他文化与变化,保守着内心关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质。他们用流浪书写着一代一代的历史,出生时是起点,死亡时是终点。他们中很多人在唾骂声中生活,过着只有自己民族才能理解的日子。 学生观看图片并回答:你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作品欣赏:教师播放乐曲视频并讲解——《流浪者之歌》总的来说先抑后扬的。前面三部分的悲伤在为最后的激昂酝酿,这使得乐观的主题更能给人以震撼。作者介绍:萨拉萨蒂(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时即学习小提琴,八岁登台演奏。其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因而它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印度乐器介绍:西塔琴可以说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乐器,是印度北方最常用的一种长颈弹拨乐器,共有7根琴弦,4根奏旋律,3根奏持续音,此外还有10多根共鸣弦与主弦应和,形成了独特的首响效果,主要是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用来演奏,或为演唱伴奏。塔布拉鼓是印度击奏膜鸣乐器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86%9C%E9%B8%A3%E4%B9%90%E5%99%A8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1%94%E5%B8%83%E6%8B%89%E9%BC%93 / _blank )。可调节音高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F%B3%E9%AB%98 / 135122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1%94%E5%B8%83%E6%8B%89%E9%BC%93 / _blank )的一对鼓,属单面对鼓,即上面蒙皮,下面不蒙皮。右面的小鼓称“塔布拉”,发音较高,用手的手指拍击;左面较大的鼓称“巴亚”,发音较低。用左手掌拍击,用掌根压皮可以调节瞬间音高。作品赏析: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4/4拍子。情绪有充满忧伤和悲愤的情感。技巧:连弓、双弦、跳弓滑奏、拨弦、泛音(2)第二部分是柔和的慢板,速度比较自由。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3)教师播放第三部分并讲解: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教师播放第四部分并讲解:2/4拍子,急变为极快的快板, 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卜赛民族性格的另一面——能歌善舞。6、印度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轻快活泼加入变化音、装饰音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 学生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识记相关内容。学生欣赏乐曲视频,听老师对乐曲进行讲解,感受作品的情绪。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识记相关知识。学生观看图片认识印度的传统乐器,了解它们的演奏方法,认识它的外观。学生分别赏析各段。聆听乐曲第一部分。这段的速度、节拍是怎样的?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乐曲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其中运用了哪些小提琴演奏技巧 学生欣赏第二部分并回答:与第一部分相比,这部分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 学生聆听乐曲第三部分。速度和力度有什么变化 你有怎样的感受 相比人声演唱,小提琴的音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欣赏乐曲第四部分。与前三个部分相比,音乐有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6、试着概括一下印度音乐的特点是怎样的? 1、初步了解歌曲。2、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3、积累外国著名音乐家的相关知识。4、积累国外乐器的相关知识。学生分别欣赏各部分音频并分别说出每部分音频的速度、节拍。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不同部分音乐的情绪、力度上的变化,感受乐器音色的特点。提高学生赏析能力和对乐器音色的听辨能力。6、积累不同国家音乐的特点。
讲授新课《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 1、乐曲欣赏:教师播放乐曲的视频并讲解——《奥芬巴赫天堂与地狱序曲》,原名《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管弦乐曲,为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作于1858年,同年在巴黎首演。2、歌剧: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歌剧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3、作者介绍:奥芬巴赫 (1819-1880 )一生为巴黎各剧院写过一百多部轻歌剧,曾雄霸巴黎乐坛;代表作有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等。4、复听乐曲: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讲解—— 这首乐曲情绪是爽朗、轻快的;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主题。5、分段赏析乐曲:播放第一、二主题音频并讲解:第一主题轻快活泼,第二主题坚定有力。主题共出现两次。教师播放第三主题音频,指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伴奏指导学生唱第三主题。 学生欣赏乐曲视频并听老师对乐曲进行介绍。学生听老师介绍什么是歌曲,歌剧的组成、歌曲的兴起与发展的内容,了解并掌握。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了解作者生平,识记作者的代表作品。4、学生复听乐曲并回答:乐曲情绪有什么特点 乐曲有几个主题 5、学生分段欣赏并分析(1)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熟悉旋律,随乐律动。(利用弹纸、抖动纸张随乐律动,熟悉音乐)聆听音乐作品,并听辨它主题出现几次 学生欣赏第三主题并唱、背第三主题。 对作品有一个初步了解。积累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相关知识。识记相关内容。积累国外著名音乐家相关知识。继续感知音乐主题及结构、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利用律动强化熟悉第二主题。利用组装记忆法快速唱、背音乐主题,从中考查学生是否真的能完全唱背旋律。
课堂小结 有人说:歌剧是人类智慧所能发现的最壮观,最奢华的娱乐之一,歌剧更是一种华丽的非理性的娱乐。它是让人神魂颠倒的表演艺术,更是不关心剧情如何只关心情感标的的艺术,它令人着迷。希望通过今天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片段的欣赏能让同学们再次对轻歌剧和歌剧有所了解,能够喜欢这个充满魅力的艺术。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流浪者之歌》
《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感受吉卜赛人生活的艰辛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特征。
欣赏《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2、采用分段聆听与整体聆听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乐曲音乐形象。采用聆听、模唱主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
3、能够记忆乐曲《流浪者之歌》的主题旋律。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初步了解。
新知导入
吉卜赛人是一个天生流浪的民族,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他们内心有着很强的民族性格,他们拒绝其他文化与变化,保守着内心关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质。他们用流浪抒写着一代一代的历史,出生时是起点,死亡时是终点。他们中很多人在唾骂声中生活,过着只有自己民族才能理解的日子。
吉卜赛人
新知讲解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新知讲解
《流浪者之歌》总的来说先抑后扬的。前面三部分的悲伤在为最后的激昂酝酿,这使得乐观的主题更能给人以震撼。
新知讲解
萨拉萨蒂
萨拉萨蒂(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时即学习小提琴,八岁登台演奏。其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因而它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代表作品为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阿拉贡霍塔》等。
西塔琴可以说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乐器,是印度北方最常用的一种长颈弹拨乐器,共有7根琴弦,4根奏旋律,3根奏持续音,此外还有10多根共鸣弦与主弦应和,形成了独特的首响效果,主要是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用来演奏,或为演唱伴奏。
新知讲解
塔布拉鼓是印度击奏膜鸣乐器。可调节音高的一对鼓,属单面对鼓,即上面蒙皮,下面不蒙皮。右面的小鼓称“塔布拉”,发音较高,用手的手指拍击;左面较大的鼓称“巴亚”,发音较低。用左手掌拍击,用掌根压皮可以调节瞬间音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分段欣赏
聆听乐曲第一部分。这段的速度、节拍是怎样的?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乐曲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
中板,C小调,4/4拍子。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先由乐队全奏一段伤感的旋律。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在G弦上奏出同样的乐句。从提琴有力的演奏里,可以感受到一种悲愤的情感。
新知讲解
再次欣赏第一部分,其中运用了哪些小提琴演奏技巧
连弓、双弦、跳弓滑奏、拨弦、泛音
请听乐曲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比,这部分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
第二部分是柔和的慢板,速度比较自由。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请聆听乐曲第三部分。速度和力度有什么变化 你有怎样的感受 相比人声演唱,小提琴的音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新知讲解
第三部分
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
新知讲解
2/4拍子,急变为极快的快板, 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卜赛民族性格的另一面——能歌善舞。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请欣赏乐曲第四部分。与前三个部分相比,音乐有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印度音乐特点:
旋律优美、轻快活泼
加入变化音、装饰音
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
新知讲解
《奥芬巴赫天堂与地狱序曲》,原名《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管弦乐曲,为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作于1858年,同年在巴黎首演。
新知讲解
歌 剧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歌剧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新知讲解
威尔第经典歌剧麦克白
奥芬巴赫 (1819-1880 )
一生为巴黎各剧院写过一百多部是轻歌剧,曾雄霸巴黎乐坛;有些还借题发挥,以巧妙的笔触对时政与第二帝国“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风尚进行讽刺。他被认为是一位真正懂音乐美,闪耀着音乐精神的罕见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有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等。
新知讲解
乐曲情绪有什么特点
这首乐曲情绪是爽朗、轻快的
乐曲有几个主题
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主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主题轻快活泼,第二主题坚定有力。
熟悉旋律,随乐律动。
聆听音乐作品,并听辨它主题出现几次
出现两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唱、背第三主题。
课堂总结
有人说:歌剧是人类智慧所能发现的最壮观,最奢华的娱乐之一,歌剧更是一种华丽的非理性的娱乐。它是让人神魂颠倒的表演艺术,更是不关心剧情如何只关心情感标的的艺术,它令人着迷。希望通过今天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片段的欣赏能让同学们再次对轻歌剧和歌剧有所了解,能够喜欢这个充满魅力的艺术。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