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课】人教版八(上) 15.1 分式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备课】人教版八(上) 15.1 分式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13 15: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
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依据分式的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算.
2.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的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难点】
在分式通分时找几个分母的公分母是关键,在分式的约分时应注意将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思考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为什么?
【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分式性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新知.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即 (A、B、C均为整式,且C≠0)
试一试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完善答案.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通过分子(或分母)的变化特征,来获得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思路,为后面的分式约分和通分作好铺垫.
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或分母都不含有“-”号:
3.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
【教学说明】2、3两道小题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处理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法则得到商的符号来完成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的处理办法,第3题应引导学生运用分式性质在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合适倍数来达到目的,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二)分式的约分
分式的约分: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的过程叫做分式的约分,如由,就是分式的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分式的约分,一般要约去分子和分母中所有公因式,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学说明】上述定义或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分数的约分和前面的1(1)小题进行说明,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理性思考,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维方法.
试一试
4.约分:
【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问题结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找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是否彻底,是否考虑了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2)是否注意到分式的符号的变化;(3)约分是否彻底等,对所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好个别指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解答,进行必要的反思.
(三)分式的通分
思考:联想分数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呢?
试一试
5.将下列分式通分:
【分析】(1)把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而确定最简公分母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系数;②各个分母中所有不同的因式均作为公分母中的一个因式;③所有因式的指数以它的最高次幂作为公因式中该因式的指数.
【教学说明】教学时,给几分钟时间先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在学生出现思维盲区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边讲边演示,在思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分式通分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知识是难以把握的?你有何想法?
【教学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回顾本节学过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利用分式的性质来化简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怎样将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成整数,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在约分和通分时最关键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等等,进一步深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8练习以及习题14.1中的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可利用“猜想和验证”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教师应注重提高在验证、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可能普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不主动,从而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巩固练习环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密度,最好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练习纸,这样能确保达到一定的练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