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 芣苢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yǐ) 掇取(duō) 兜鍪(máo)
B.捋之(luō) 袺之(jié) 肩胛(jiǎ)
C.襭之(xié) 半霎(shà) 莳田(shì)
D.抛秧(pāo) 折腾(zhē) 周匝(zā)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就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大雅·公刘》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A.儿已薄禄相 B.不宜妄自菲薄
C.日薄西山 D.薄肖有之
4.下列《芣苢》诗中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B.薄言采之(赶快,迅速地)
C.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
D.薄言襭之(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中国诗歌史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B.“风”又称“十五国风”,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都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
C.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北宋年间,苏门先后产生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学家,史称“苏门三学士”,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苏门三学士”中最有名的是苏轼。
6.下面对《芣苢》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歌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时的情景。
B.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地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C.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美。
D.诗中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二、填空题
7.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含义。
①薄言采之 薄言:
②薄言有之 有:
③薄言掇之 掇:
④薄言捋之 捋:
⑤薄言袺之 袺:
⑥薄言襭之 襭:
⑦多博村酤劳苦辛 酤:
⑧闭廪归来真了事 廪:
三、诗歌鉴赏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8.《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9.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四、写作
10.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的作品,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强化感情的抒发,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而在“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例子,如《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阅读下面的《关雎》一诗,试写一段文字,简述其运用重章叠句的妙处。400字左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A项, 兜鍪(móu) 。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D
【解析】【分析】 文段介绍葫芦的形状、用途、历史。
根据前文语境,引出了“葫芦”,所以和前文衔接最好的就是对“葫芦”的相关情况进行总体介绍的③句,然后是⑤句进行形状介绍,④句是用途介绍,接着再介绍使用葫芦的历史以及记载--⑥句和①句,最后②句是总结,也是对开头的照应.
故正确排序为:③⑤④⑥①②
故答案为: D。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排序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E.排序题可以先把握基本内容,然后初步分层归类,再进行连缀排序,最后检查调整,确定顺序,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办法。
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3.【答案】D
【解析】【分析】例句和D项均属语助词,无实义,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A.形容词,微,少;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貌相。
B.动词,轻视;不应该看轻自己。
C.动词,迫近。指太阳快要落山。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4.【答案】B
【解析】【分析】B项,“薄言,赶快,迅速地”解释错误,“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言词语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5.【答案】B
【解析】【分析】B项,“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错误。“风”大多是民间歌谣,“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6.【答案】C
7.【答案】助词,无实义。;取得,获得。;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地握取。;提起衣襟兜东西。;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酒。;粮仓。
【解析】【分析】①薄言采之 薄言:助词,无实义。
②薄言有之 有:取得,获得。
③薄言掇之 掇: 拾取,摘取。
④薄言捋之 捋: 从茎上成把地握取。
⑤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⑥薄言襭之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⑦多博村酤劳苦辛 酤:酒。
⑧闭廪归来真了事 廪:粮仓。
故答案为:助词,无实义。取得,获得。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地握取。提起衣襟兜东西。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酒。粮仓。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答案】8.赋
9.“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与情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手法,然后要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手法,然后要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8.《诗经》使用的手法可以概括为赋比兴三种。赋,铺陈、排比。诗歌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诗歌描写了妇女采芣苢的情景,用三节表现她们的动作,属于赋的形式。
故答案为:赋。
9.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而其余全部是重叠,所以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与情感。
故答案为:“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与情感。
10.【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