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16: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邋遢(lā) 诨名(hùn) 煞白(shà) 憔悴(cuì)
B.鬈曲(quǎn) 癖好(pǐ) 烟熏(xūn) 戛然而止(jiá)
C.堵塞(sè) 窸窣(shū) 孑然(jié) 踌躇满志(chú)
D.魁梧(kuí) 活跃(yuè) 舷窗(xuán) 张口结舌(ji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辚选 潸然泪下 甘之如怡 金璧辉煌
B.勘误 拾人牙惠 孑然一身 曲突徙薪
C.狼籍 踽踽独行 蛊惑人心 入不付出
D.蛰居 气宇轩昂 钟灵毓秀 罄竹难书
3.《大卫·科波菲尔》中,以下哪句话是大卫的姨婆要大卫记住的(  )
A.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乐;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
B.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免除这三种罪恶,我可以对你永远怀抱希望。
C.只考虑做这件事是否对就行了,如果是对的,那就去做好了。
D.永远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在比我们高贵的人面前,永远要低声下气。
4.下列对《大卫·科波菲尔》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B.这部小说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C.小说的魅力,不只在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在于它有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D.小说环境描写很见功力,尤其是亚摩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语言表达
5.为了迎接充实而美好的寒假,学校正举办“挚爱阅读——2021年度阅读盛典”活动,将评出2021年度“最具阅读价值书籍”。请结合你的阅读感悟,为《大卫·科波菲尔》这本书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推荐词,凸显其最具阅读价值之处。要求: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明连贯。
三、问答题
6.请结合第三单元《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部分,简要概括大卫 科波菲尔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7.《大卫·科波菲尔》中,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怎样的态度?
8.《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选段结尾一句有何深刻含意?
我不知道,当年在霍普金斯船长的朗读声中,一个个从我面前走过的人里,有多少人已经不在了!现在,每当回忆起少年时代那一点点挨过来的痛苦岁月,我也不知道,我替这些人编造出来的故事中,有多少是被我想象的迷雾笼罩着的记得十分真切的事实!可是我毫不怀疑,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
9.阅读《大卫 科波菲尔》,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
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它们全都出现在我的眼前就跟当年那倒霉的日子里,我颤抖的手被昆宁先生握着,第一次置身其间时见到的完全一样。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德斯通——格林比货行的一名小童工了。
谋德斯通——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位于黑衣修士区。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已经变了样。当年那儿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尽头的一座房子,就是这家货行。街道弯弯曲曲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也已腐朽;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它们全都出现在我的眼前,就跟当年那倒霉的日子里,我颤抖的手被昆宁先生握着,第一次置身其间时见到的完全一样。
(节选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在高等动物里,素芭还有一个同伴,但人们很难描述素芭与他关系的深浅程度,因为他会说话,而素芭是位哑女,他们的话语不会毫无差别的。
他就是古赛家里的小儿子,名叫帕勒达帕。男孩十分懒散,他的父母经过多少次费尽心血的努力,不见成效,就放弃指望他能对改善家境做些什么。然而,懒人也有占便宜的地方,家人厌嫌他,他却通常成为讨外人喜欢的角色,因为他不做任何事,没有任何牵挂,就成为人们的公共财产了。正如城里需要一座半座与家庭没有任何瓜葛的独立的公共花园,供游人休憩;乡村也十分需要两三个闲散的公共人物,在活动事务、娱乐消遣等方面缺少人手时,他可以马上到那儿凑个份,帮个忙。
帕勒达帕酷爱垂竿钓鱼,他的大部分光阴都耗费在这上面。每天下午,他坐在河岸边,沉浸于钓鱼这类事中,他因此经常与素芭在河岸边相见。不管什么事,若有个同伴参与,帕勒达帕总感到十分高兴;尤其在钓鱼时刻,有一位不会说话的同伴,那是再好不过的。帕勒达帕通过日常接触,了解素芭的禀性,十分尊敬她。这样,大家通常叫她为“素芭”,而帕勒达帕掺入了几许爱的成分,亲热地称呼她为“素”。
素芭惯常坐在一棵合欢树底下,帕勒达帕坐在她近旁的地上,往河里投抛渔钓,专注地盯着,留心着河面动静。素芭每天为帕勒达帕带来一个槟榔包,并亲手把它调弄好。然后,她久久坐在河边凝视着。兴许素芭心里想做些什么,帮帕勒达帕一把,或者在他事务里助上一臂之力。她心里总想让他明白,她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但这里真的没有什么可分配给她做的。于是,她从内心祈求造物主赐予她非凡的力量,她借此一念咒语,就会出现奇迹,让帕勒达帕一看到就会惊呼起来:“哎哟!素有这么大的本领!我真的没有想到,小看了你!”
请你们设想一下,倘若素芭是位水神公主,渐渐地浮出水面,把蛇王额上的宝石置放在岸埠上,让帕勒达帕放弃自己那个低贱的工作,拿着宝石,潜沉到水底。他在那里将看到,水晶宫里的金床上,一位公主端端正正坐着!他会惊喜地说:“哎哟,这位坐在金床上的人,不是巴尼康托家的那位哑女吧!是素!我的素!今天,金碧辉煌的静谧的水晶宫里的唯一公主,正端坐在这里!”——那难道是海市蜃楼吗?难道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吗?其实,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然而,素却没有诞生在设有臣民的水晶宫的王朝里,而降生在巴尼康托一位庶民家里,所以她今朝无法施展魔术,让古赛家里的孩子帕勒达帕感到惊奇。
素芭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她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对自我的感受日益觉醒。仿佛在月圆之夜,一种崭新的大海般的无法描述的意识力量,充盈着她的心灵。现在,她仿佛瞥见了自己,正思考着自己,询问着自己,但没有任何答案。
一天,月圆的深夜,素芭缓缓地打开自己闺房的窗户,惶恐地探出头,朝外窥望。她似乎感到,月圆时节的大自然,像她一样孤寂地坐在熟睡的大地上,觉醒着。她也仿佛全身充盈着青春的欢乐、激情和忧伤情愫,抵达那无限孤寂的边缘,甚至超越了那边缘。
现在,父母为操办她的婚姻大事而焦急不安,村人也到处谴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夫妻俩反复商议着这件心事,最终巴尼康托离开村子,去了异乡多日。
一天,他终于回来了,对妻子说:“走吧,我们一块去加尔各答。”
家里开始着手赴加尔各答的准备事宜。素芭的整个心宛如被浓雾笼罩的清晨,浸没于泪水里。这些日子,她像是一头无言的牲畜,怀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心理,紧紧尾随着父母;她睁大了自己的黑眼睛,目不转睛地死盯着他们,好像企图探听到一些消息似的,但父母没有作任何开导,没有作任何安慰。总之,什么也没有对她说。
这期间,一天下午时分,在河岸边,帕勒达帕一边专心致志地钓鱼,一边面带笑容问素芭:“喂,素,我听说,你有了未婚夫,你准备赴加尔各答结婚?可别把我们忘得一干二净!”说罢,他又凝视水面。
素芭犹同中了箭的牝鹿一般,怀着令人怜悯的目光望着猎人,仿佛在怨恨地唠叨个没完:“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你?”素芭就这样直盯盯地望着帕勒达帕。那天,她没有坐在合树底下。
(节选自泰戈尔《素芭》,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画线句两次提到没有人出来说句话,一次用“他”,一次用“我”;前若站在客观立场,后者站在个人立场,共同表达了自己遭人遗弃、成为童工的痛苦。
B.甲文写“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就跟……第一次置身其间时见到的完全一样”,既强调了记忆的真实,也反映出当年的不幸经历给“我”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C.乙文第一段“他们的话语不会毫无差别的”语含双关,既指一个正常人和一个哑巴的语言有差别,也指素芭和帕勒达帕的心灵语言有差别。
D.帕勒达帕虽懒散,却“讨外人喜欢”,且能主动陪伴孤独的素芭;可他的家人却只在意“他能对改善家境做些什么”,表现出自私、功利的特点。
11.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外到内详细描写了货行破败污秽的环境,这一方面反映了那段生活给“我”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另一方面也侧面表现了继父的冷血、无情。
B.乙文用“公共财产”“公共花园”比喻“公共人物”帕勒达帕,既刻画了男孩讨外人喜欢的特点,也以“公共”二字暗示了他对素芭的情感特点。
C.乙文“请你们设想一下”这段文字,讲述者替素芭说出她对庶民身份的不甘、怨愤以及对爱情的向往;还将读者拉入文中,请读者一起设想、评说。
D.素芭“朝外窥望”时的“惶恐”同时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惶恐,她自我感受的觉醒和父母对她个人感受的无视形成对照,暗示了其婚姻悲剧的必然性。
12.从小说内容出发,谈谈你对素芭和帕勒达帕的友谊的理解。
13.甲、乙两文中,不同的故事讲述者对小说内容的呈现有怎样的影响。
五、写作
14.请联系《大卫·科波菲尔》中童年的大卫和《百年孤独》中的丽贝卡两个人物,谈谈你对于“孤独”的认识。(200字以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A无误;B.鬈曲(quán);
C.窸窣(sū);
D.舷窗(xián)。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是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然后逐项识别字形的正误。注意平时记忆积累。
A项,辚选——遴选;甘之如怡——甘之如饴。A项错误。
B项,拾人牙惠——拾人牙慧。B项错误。
C项,狼籍——狼藉,入不付出——入不敷出。C项错误。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3.【答案】B
【解析】【分析】A.是米考伯太太说的话。
B.是大卫的姨婆一贝西姨婆说的话。
C.是爱格妮斯说的话。
D.是乌利亚说的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逐项进行分析,注意细节。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内课外作品,多欣赏,多思索。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情况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名著,有时间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和把握名著相关内容和情节的能力。
B.“法国”错。《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和把握名著相关内容和情节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5.【答案】《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虚假、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解析】【分析】写作品推荐词,主要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另外,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点明作品的价值等,语言流畅。
故答案为:《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虚假、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6.【答案】①孤苦伶仃、痛苦寂寞、渴望温情;②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珍视友情;③积极进取,努力坚强。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大卫·科波菲尔》课文节选概括:讲述了大卫走出家门后,十岁时进了摩德斯通·格林拜公司,给他们当童工。在打工中,大卫知道自己的不足。很快大卫在当铺里成了众人皆知的红人。
①他每周只有六七先令的工资,这是他全部的生活来源,如果忍不住买了点心铺门口摆着的半价出售的陈糕点,那么午餐就只能买个小面包卷或一小块布丁充饥。可见他收入有限,生活困顿,生活环境极度恶劣。他初到货行,充满抵触,感到屈辱。内心孤独,充满痛苦。在他窘困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他渴望得到建议、鼓励、帮助和支持,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只能千方百计地默默忍受;
②对处于困境中的米考伯夫妇感到同情,愿意听米考伯太太的诉苦,愿意掏出自己的工资来帮助米考伯夫妇;乐于被米考伯太太指使去帮忙典当餐具;前去探视监狱中的米考伯先生,并租了附近的房子和他们共患难。可见他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珍视友情;
③他被人遗弃后,在恶劣的环境中做童工,获取的是微薄的报酬,却能够独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他渴望读书,想成为有学问、有名望的人,为失学而痛苦,为所处的地位而感到羞耻。并将这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撰写成文,创造出自己想象的世界。可见他积极进取,努力坚强。
故答案为:①孤苦伶仃、痛苦寂寞、渴望温情;②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珍视友情;③积极进取,努力坚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7.【答案】①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揭恶扬善的精神追求,课文从童年大卫的孩童视角,发现、讴歌了善良正直、仁爱宽容等一切善行美德。②小说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贫富悬殊问题,底层民众如米考伯先生、霍普金斯船长等,他们破产负债,境遇凄惨,破破烂烂的房间,消瘦憔悴的面容,蓬乱的头发,褴褛到不能再褴褛的衣服。③资本家大量雇佣童工,这些孩子生活悲惨。米克 沃克、粉白 土豆等这些贫穷人家的孩子,不仅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早早步入社会劳作谋生。“面色灰白”的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着艰辛的工作。作者希望通过这样极尽真实的描绘,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问题的广泛关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米考伯先生的困难更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我的处境这样孤苦伶仃,也就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我四处溜达时,老师想起米考伯太太那些筹款的方法,心里总压着米考伯先生的债务负担”“米考伯太太告诉我,‘她娘家的人’认定,米考伯先生可以援用破产债务人法,请求释放。”可知,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揭恶扬善的精神追求,课文从童年大卫的孩童视角,发现、讴歌了善良正直、仁爱宽容等一切善行美德。
②“‘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小说暴露了社会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贫富悬殊问题,“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的那间小牢房里有一个很邋遢的女人,还有两个面无血色的女孩,长着一头蓬乱的头发,是他的女儿”“船长自己,衣服也褴褛到不能再褴褛了”可知,底层民众如米考伯先生、霍普金斯船长等,他们破产负债,境遇凄惨,破破烂烂的房间,消瘦憔悴的面容,蓬乱的头发,褴褛到不能再褴褛的衣服,可见,小说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
③根据原文“他叫米克 沃克,身上系一条破围裙,头上带一顶纸帽子。他父亲是个船夫,在伦敦市长就职日,曾带着黑色天鹅绒帽子参加步行仪仗队。他还告诉我,我们的主要伙伴是另一个男孩,在给我介绍时,我觉得他的名字很古怪,叫粉白 土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这个孩子起初的名字,而是货行里的人给他取的诨名,因为他面色灰白像煮熟的土豆粉般粉白”可知,资本家大量雇佣童工,这些孩子生活悲惨。米克 沃克、粉白 土豆等这些贫穷人家的孩子,不仅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早早步入社会劳作谋生。“面色灰白”的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着艰辛的工作。作者希望通过这样极尽真实的描绘,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问题的广泛关注。
故答案为:①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揭恶扬善的精神追求,课文从童年大卫的孩童视角,发现、讴歌了善良正直、仁爱宽容等一切善行美德。②小说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贫富悬殊问题,底层民众如米考伯先生、霍普金斯船长等,他们破产负债,境遇凄惨,破破烂烂的房间,消瘦憔悴的面容,蓬乱的头发,褴褛到不能再褴褛的衣服。③资本家大量雇佣童工,这些孩子生活悲惨。米克 沃克、粉白 土豆等这些贫穷人家的孩子,不仅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早早步入社会劳作谋生。“面色灰白”的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着艰辛的工作。作者希望通过这样极尽真实的描绘,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问题的广泛关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观点态度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8.【答案】结尾一句寄寓了作者的信念,即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此处也印证了《大卫 科波菲尔》带有自传的性质,即取材于作者自身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会文本语句含义的能力。
“可是我毫不怀疑”结尾一句寄寓了作者的信念。“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此处也印证了《大卫 科波菲尔》带有自传的性质,即取材于作者自身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强调一个人的经历和遭遇有助于他本人的成功,即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故答案为:结尾一句寄寓了作者的信念,即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此处也印证了《大卫 科波菲尔》带有自传的性质,即取材于作者自身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9.【答案】多年前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对“我”来说好像仍在眼前。这就很好地呼应上一段,表明当时遭人遗弃的“我”是多么的“身心两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的能力。
那些往事过去多年,却成为“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可见,当年“我”的遭遇对“我”的影响之深,情节上呼应上段内容,人物上写出了“我”遭人遗弃后遭遇的心灵创伤。
故答案为:多年前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对“我”来说好像仍在眼前。这就很好地呼应上一段,表明当时遭人遗弃的“我”是多么的“身心两伤”。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答案】10.D
11.C
12.在这个迫于生活而日益功利化的世界里,闲散的帕勒达帕或许是唯一尊敬她、愿意与她相处的朋友。但是,这位朋友并不能深入素芭内心,理解其“对自我的感受日益觉醒”。
13.①甲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我”的真情实感都可以畅快地抒发出来;此外,将情景再现通过作者的记忆加以体现,有利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乙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在文中,素芭是个哑女,无法与人有效沟通。因此,采用第三人称,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叙述内容,从多角度表现素芭的处境。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人称与叙述角度的关系。叙述技巧包括叙述人称、叙述顺序、情节叙述手法等几种。叙述人称包含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叙述手法包括抑扬、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线索等。叙述技巧的作用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表现出自私、功利的特点”说法有误。作者写帕勒达帕的懒散及其家人对他的态度,并不是为了表现对家人的评判,而是为了引出后文“帕勒达帕酷爱垂竿钓鱼,他的大部分光阴都耗费在这上面”,从而引出他与素芭相处的情节。
故答案为:D。
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C.“对庶民身份的不甘、怨愤以及对爱情的向往”说法有误。作者写这段话,并非为了说明素芭对庶民身份的思考,而是映照上文“让帕勒达帕一看到就会惊呼起来:‘哎哟!素有这么大的本领!我真的没有想到,小看了你!’”体现素芭渴望受人重视、尊重的心理。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根据原文“帕勒达帕通过日常接触,了解素芭的禀性,十分尊敬她。这样,大家通常叫她为‘素芭’,而帕勒达帕掺入了几许爱的成分,亲热地称呼她为‘素’”可知,与其他只为生计而奔忙的庶民不同,帕勒达帕并不以功利眼光去看待素芭,而是能对她抱有一定的尊重与亲切。
而根据“在高等动物里,素芭还有一个同伴,但人们很难描述素芭与他关系的深浅程度,因为他会说话,而素芭是位哑女,他们的话语不会毫无差别的”可知,这句话其实也暗示了素芭的可悲命运,她的唯一的朋友并不真正理解她的内心,而只是因为“不管什么事,若有个同伴参与,帕勒达帕总感到十分高兴;尤其在钓鱼时刻,有一位不会说话的同伴,那是再好不过的”。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人称与叙述角度的关系。根据甲文原文“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可知,作者在这里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而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我”的真情实感都可以畅快地抒发出来。因此,这里用第一人称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
根据原文“街道弯弯曲曲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可知,货行的一切破败情景都是“我”年幼被遗弃时身居的真实环境。这一切若是假以第三者之手,或许无法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因此,在这里用第一人称手法,借助作者的记忆加以体现,有利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乙文中,作者全程用“她”来形容素芭,可见使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而在文中,素芭是一个哑巴,她无法与人交流沟通。因此,若是用第一人称手法,那“帕勒达帕通过日常接触,了解素芭的禀性,十分尊敬她”“她似乎感到,月圆时节的大自然,像她一样孤寂地坐在熟睡的大地上,觉醒着”“现在,父母为操办她的婚姻大事而焦急不安,村人也到处谴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等内容,限于素芭交流方式的优先,也就无从体现。因此,对乙文来说,采用第三人称,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叙述内容,从多角度表现素芭的处境。
14.【答案】品味孤独是一种本领。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孤独的磨练,一个人只有经历孤独之旅,才能真正成熟起来。如童年的大卫,他是孤独的却又不乏自强,他在困境中奋发向上,刻苦努力。丽贝在卡父母死后无依无靠投奔布恩迪亚家族,命运把她赶回到最初的孤独境地,她不服输的对抗着。灵感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迸发;智慧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起源;创新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成形;诗情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溢出。品味孤独,享受孤独。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联系《大卫 科波菲尔》中童年的大卫和《百年孤独》中的丽贝卡两个人物,谈谈你对于“孤独”的体验和认识。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大卫 科波菲尔》中童年的大卫和《百年孤独》中的丽贝卡两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大卫 科波菲尔》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7岁时就改嫁。大卫的继父是一个凶狠贪婪的家伙,并且继父的姐姐竟也是个铁石心肠,不近情理的人。他们姐弟俩不仅仅百般虐待大卫,并且把大卫的母亲折磨致死。母亲死后,大卫的继父逼大卫去当童工。在此期间,大卫有幸逃了出来,去投奔了他好心的姨婆,并被姨婆送进一所很好的学校,理解良好的教育。大卫在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可是他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天性始终没有改变。《百年孤独》中的丽贝卡无疑是百年孤独中孤独入骨的典型代表,父母死后无依无靠投奔布恩迪亚家族。她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克服了吃土的恶习与阿玛兰妲情如姐妹一起在海棠花长廊里做着刺绣。可是爱情的到来却毁了这一切,命运把她赶回到最初的孤独境地,她是那种不服输的对抗着却又在失败的对抗中饱尝痛苦的可怜的女子。正是在对命运的对抗中她选择牺牲自己的爱情婚姻,草率的嫁给了浪子何塞阿尔卡蒂奥,然而后者却离奇死于枪下,虽然她并不爱浪子,自己也会用枪,但并没有枪杀丈夫的任何证据,她像是服从着早就知道的命运的安排,把自己关到房子里,无尽孤独的了此残生。结合这两个人物来谈“孤独”。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
品味孤独是一种本领。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孤独的磨练,一个人只有经历孤独之旅,才能真正成熟起来。如童年的大卫,他是孤独的却又不乏自强,他在困境中奋发向上,刻苦努力。丽贝在卡父母死后无依无靠投奔布恩迪亚家族,命运把她赶回到最初的孤独境地,她不服输的对抗着。灵感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迸发;智慧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起源;创新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成形;诗情从孤独者深沉的思考中溢出。品味孤独,享受孤独。
【点评】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微写作能力。微写作题型分为抒情类、描写类、观点类和想象类。解答此类题,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表层义和“题外话”,立意又准又高;二内容上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点面详略得当,杜绝废话;三要注意题材特征:描写要精彩传神、说明要清晰有条理;议论要有理有据;构思要结构完整。写作时,微写作一定要突出“我”的感受和思考。
“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合体:语言表达的风格要与选择的文体相适应。
形象:要尽量修饰语言,使之光彩夺目。
简明:要紧扣写作的中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