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老人与海(节选)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鲭鲨(jīnɡ) 两颚(è) 背鳍(qí) 麻痹(bì)
B.吞噬(shì) 桅杆(ɡǎn) 攥住(zuàn) 豁然(huò)
C.黏液(nián) 嘎吱(ɡā) 舵柄(duò) 戳穿(chuō)
D.残骸(hài) 拽掉(zhuài) 祷告(dǎo) 撬开(q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皇 榫头 狠毒无比 残缺不全
B.踪迹 波涛 奋不顾身 慢不经心
C.精采 倒霉 蜂拥而至 胡思乱想
D.理睬 舵柄 目瞪口呆 遍体鳞伤
3.《老人与海》的“海”指的是( )
A.红海 B.加勒比海 C.黑海 D.地中海
4.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④作品的寓意具有象征性,老人虽败犹荣。
⑤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骨架。
A.①④②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②⑤①④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行各业均遭受冲击,其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旅游业整体休克,惨遭致命的灭顶之灾。
B.海明威用老人与海的斗争,来象征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目的是为了表明人也许无法战胜宿命,却不可屈服于命运这一主题。
C.巴尔扎克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从看似琐碎的事件中迅逮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D.《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6.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鲨鱼的出现不是____的。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蹿上来。
②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____的恶意。
③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____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所放出的磷光。
A.突然 实足 成群结队
B.突然 十足 接踵而至
C.偶然 十足 成群结队
D.偶然 实足 接踵而至
7.下列对《老人与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钓上一条大马林鱼,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只剩一副鱼骨。
B.海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一面,也有凶险的一面;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C.老人一直自言自语,表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D.“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小说的关键句,其中“可以被毁灭”的是人的生命,“不能被打败”的是人的精神和意志。
二、填空题
8.本篇小说最多的内容是老人的 ,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 和 ,也是作者海明威的 的反映。整个作品的主旨是 。
三、语言表达
9.阅读下面《老人与海》中语句,分析桑迪亚哥这一人物形象。
老人系紧帆脚索,卡住舵柄然后拿起绑上了刀子的船桨,尽量轻地举起来,因为双手疼得不听使唤了。接着,他张开手,轻轻地握住船桨,双手松弛下来。他又紧紧地攥起手,让它们忍着疼痛不畏惧,一面看着鲨鱼游过来。《老人与海》
四、问答题
10.老人出海的第85天终于打到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途中被鲨鱼抢食,尽管老人和鲨鱼作顽强的争斗,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思考:桑地亚哥到底是个失败者,还是个胜利者?老人的顽强争斗有意义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老人与海(节选)
(一)
钓线慢慢地、稳稳地不断上升,接着,小船前方的海面鼓了起来,大鱼露出了水面。它不停地向上冒,海水从它的两侧直泻而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鱼亮闪闪的,头部和后背呈深紫色,两侧的条纹在阳光里显得宽宽的,带着淡紫色。它那剑状的嘴足有棒球棒那么长,由粗而细,活像一把轻剑。它整个儿钻出了水面,随后又钻入水中,动作像潜水员一样流畅,老人看见它那大镰刀般的尾巴没入海水,钓线开始向船外飞蹿。“它比我的小船还长两英尺哪。”老人说。钓线向外出溜得很快,但也很平稳,这表明大鱼并没有惊慌。老人设法用双手拉住钓线,用的力气刚好不会让钓线绷断。他知道如果不能稳稳当当地让大鱼慢下来,它就会把钓线全都拖走,并且拉断。
这是条大鱼,我一定得制服它,他想。我决不能让它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如果它奋力逃跑会有多大能耐。我要是它,就会使出全身的力气逃脱,直到把钓线扯断。不过,谢天谢地,它们没有我们这些要置它们于死地的人聪明,尽管它们更高贵,也更能干。
老人见过很多大鱼。他见过不少重量超过一千磅的,还逮住过两条这么大的鱼,不过从来都不是单枪匹马。而现在,他独自一人,看不见陆地的影子,和一条他所见过的最大的鱼牢牢拴在一起,这鱼比他见到或听说过的任何一条鱼都大,而且他的左手还紧缩着,像拳曲的鹰爪。
不过,它总会松开的,他想。它总会复原,给右手帮帮忙的。这三样东西如同兄弟一般:那条鱼和我的两只手。这手一定得松开。真没用,竟然抽筋了。鱼又慢了下来,以它惯常的速度向前游。
我真搞不懂它刚才为什么跳起来,老人想。它那么一跳,简直就是为了让我瞧瞧它的个头儿有多大。不管怎么说,我现在明白了。真希望我能让它看看我是怎样一个人。不过那样的话它就会发现这只抽筋的手了。就让它以为我比真正的自己更有男子气概吧,我能做到的。但愿我是这条鱼,他想,用自己拥有的一切,所要对抗的仅仅是我的意志和智慧。
他舒舒服服地靠在木板上,忍受着一阵阵袭来的疼痛,那条鱼还在稳稳地游着,小船在黑魃魃的海水里缓缓前进。东边吹来的风在海面上掀起小小的波浪。中午时分,老人的左手不再抽筋了。
“鱼啊,这对你来说可不是好消息。”他说着把钓线在肩上的麻袋上面挪动了一下位置。
他感到很舒服,但也很痛苦,虽然他根本不承认有什么痛苦。
(二)
下一轮较量的时候,他差一点儿就制服那条鱼了。可鱼还是直起身子慢慢游走了。
鱼啊,你害死我了,老人想。不过你有这个权利。兄弟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漂亮、更沉静,或者更高贵的东西。来吧,把我杀死吧,我不在乎谁死在谁手里。
你的脑子有点儿迷糊了,他想。你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要懂得怎样承受痛苦,像个男子汉一样,或者像条鱼那样,他想。
“头啊,清醒清醒吧。”他说话的声音连自己都听不见,“清醒起来吧。”
鱼又兜了两个圈子,还是老样子。
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老人想。每次他都感觉自己要垮掉了。真是不明白。可我还要再试一次。
他又试了一次,当他把鱼拉转过来的时候,感觉自己都要垮了。那鱼挺直身子,又慢慢游走了,大大的尾巴在海面上摇摇摆摆。
我还要再试一次,他对自己许诺,尽管他的双手这时候已经力不从心,眼睛一忽看得见,一忽看不见。
他又试了一下,还是老样子。就这么着吧,他想,感觉自己还没开始发力就已经败下阵了;可我还要再尝试一次。
他承受着所有的痛楚,使出余下的全部气力,还有早已丧失的自尊,用来对抗鱼的痛苦挣扎。鱼朝他身边游了过来,在一旁优雅而缓慢地游着,嘴几乎碰到了小船的船壳外板。它开始从船边游过,身子那么长,那么高,又那么宽,银光闪闪,布满紫色条纹,在水里似乎是一眼望不到头。
老人丢下钓线,一脚踩住,把鱼叉举得尽可能高,用足力气,再加上刚刚鼓起的劲儿,拼命向鱼的一侧刺去,鱼叉正落在大胸鳍后面,它的胸鳍高高耸起,和老人的胸膛一般高。老人感到铁叉已经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好扎得更深,然后把全身的重量都压了上去。
那鱼开始折腾起来,尽管已经死到临头,它还是从海水里高高地跃起,它那惊人的长度和宽度,它的力量和美,全都展露无遗。它仿佛悬在空中,就在小船和老人的正上方。接着,它又哗啦一声跌落下来,溅起的浪花泼洒在老人的全身和整条小船上。
老人感到头晕恶心,双眼也模糊不清。但他还是放开了鱼叉上的绳子,让它慢慢地从擦破了皮的双手中送出去,等他可以看清东西的时候,他看见那鱼仰面朝天,翻起了银色的肚皮。鱼叉的柄从鱼的肩部斜伸出来,从它心脏里流出的鲜血让海水都变了颜色,起先是暗黑色,像是一英里多深的蓝色海水里的鱼群,然后又像云朵一样飘散开来。那鱼呈银白色,一动不动,只是随波漂荡。
老人趁自己眼睛好使的那一瞬间仔细瞧了瞧。然后他把鱼叉上的绳子在船头的缆桩上绕了两圈,把头搁在双手上。
“让我的头脑保持清醒吧,”他靠在船头的木板上说,“我这个老头儿真是累坏了,可我杀死了这条鱼,它是我的兄弟,现在我有苦差事要干啦。”
我得准备好绳套和绳索,好把它绑在船边,他想。即使我们有两个人,往船里灌满水把鱼拉上船,再把船里的水舀出去,这条小船也绝对装不下它。我得把一切都准备妥当,然后再把它拖过来,捆得结结实实,再竖起杆,扬帆起航回家去。
(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溜”解释为“迅速滑动”,写出了大马林鱼游走时速度很快。
B.“紧缩”解释为“紧紧蜷缩”,写出了老人的左手抽筋十分严重。
C.“较量“解释为“较劲,角逐”,表现出了老人的坚毅不服输。
D.“折腾”解释为“翻腾,反复”,表现出作者对大马林鱼的嘲讽。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开头,作者借用一连串动词和形象的比喻,写出大马林鱼身姿的巨大、漂亮、沉静,描写十分精当。
B.选文(一)最后写到老人“虽然他根本不承认有什么痛苦”,是因为老人不愿意面对此刻他身体和内心的痛苦。
C.选文(二)中,几次写到了老人“感觉自己要垮掉”,这样反复描写使得老人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真实。
D.选文写了老人与大马林鱼反复周旋,最终成功捕获大鱼的过程。结构、情节可谓简单,但其思想内涵却极为丰富。
1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对大海环境的描写笔墨不多,但也起到了提供故事背景、渲染气氛的作用。
B.小说写大鱼动作像潜水员一样流畅,为下文突出老人捕鱼时的沉勇精神做了铺垫。
C.小说对老人捕捉大马林鱼的前后过程描述详细,这是为了突出大马林鱼的力量和美。
D.小说主要是从老人的视角来叙述,他能以目击者的身份来观察给人更真实的感受。
14.在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带大马林鱼返程中战胜各种鲨鱼的次数是(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15.请结合选文分析大马林鱼的形象。
六、写作
16.讨论课上,你所在的小组对《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的象征含义有了分歧,有人认为马林鱼是坏运气的象征,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有人认为马林鱼是美好理想追求的象征,是大自然的恩物。你怎样理解小说中的马林鱼的象征含义?请你写一段话,结合小说情节,做一个讨论总结。
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A项,“鲭(jīnɡ)鲨”错误,应为“鲭(qīnɡ)鲨”。B项,“桅杆(ɡǎn)”应读“桅杆(ɡān)”。D项,“残骸(hài)”错误,应为“残骸(hái)”。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忆,多读、多训练。
2.【答案】D
【解析】【分析】 A.“苍皇”中的“苍”,应改为“仓”;
B.“慢不经心”中的“慢”,应改为“漫”;
C.“精采”中的“采”,应改为“彩”;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据义别形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①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
3.【答案】B
【解析】【分析】《老人与海》的海是指加勒比海。海明威他是个独自在湾流,指的是墨西哥湾暖流,向东穿过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和古巴之间的佛罗里达海峡,沿着北美东海岸向东北流动。这股暖流温度比两旁的海水高至度,最宽处达英里,呈深蓝色,非常壮观,为鱼类群集的地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老人与海》细节的理解。作答本题,日常需要加强对各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和学习,这样才能在做题时,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能灵活应答。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一代的彷徨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主要作品:除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外,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4.【答案】B
【解析】【分析】文段是对《老人与海》的评价,
②句指明评价的对象,①⑤句说明作品的内容,④句说明作品的寓意,③句是对④句的解说。
故正确排序为:②①⑤④③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时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意,确定文体特征,确定顺序;分析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
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这样做起题来就有轻松有趣了。
5.【答案】C
【解析】【分析】
A项,“灭顶之灾”与“致命”重复,A错误;
B项,句式杂糅,“目的是……”与“是为了……”选用一个,B错误;
C:巴尔扎克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从看似琐碎的事件中迅逮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 即出。C正确
D项,谓语残缺,“反省”后面加上“结合起来”。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6.【答案】C
【解析】【分析】题中“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此处因为有“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故不是“偶然”的,选用“偶然”。“十足”,十分充足的;“实足”,确实足数的。此处修饰“恶意”应选用“十足”。“成群结队”,一群群地集合在一起;“接踵而至”,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此处对应“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可知鲨鱼是“成群结队”来的。
故答案为:C。
【点评】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
7.【答案】C
【解析】【分析】 C.老人的自言自语为其心理活动的外露,作者对其寄予同情也不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对名著名篇的识记,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8.【答案】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内心世界;人生追求;思想观与价值观;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解析】【分析】《老人与海》主要说的是一位老人在许多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一次长途的出海捕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是在回来的途中被一群群的鲨鱼吃的只剩下鱼骨架的故事。文章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老人展开的,而老人是一个人出海,因此,文章最多的内容就是老人的内心独白。揭示的是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而小说的主旨也是“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点评】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根据相应语境稍加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9.【答案】从老人一系列从容不迫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沉着、冷静。
【解析】【分析】从语段中塑造桑迪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运用动作描写,“系紧”“卡住”“拿起”“举”“张开”“握住”“松弛”“攥”“看着”等人一系列动词的运用,表现了老人要与鲨鱼搏斗时的沉着、冷静的样子。
故答案为:从老人一系列从容不迫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沉着、冷静。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
10.【答案】老人在海上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那条大马林鱼,作为他的劳动成果,他确实失去了,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获,以此而论,他是个失败者。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的搏斗产生了一种精神,宁可被消灭,决不能被打败!它成了人类奋斗者的精神典范和力量源泉,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就是海明威笔下典型的“硬汉”形象,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人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首先,结合原文“他不想再看那条鱼。知道有一半都给毁了。就在他跟鲨鱼搏斗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去了”“他没法再跟鱼说话了,因为鱼已经破损得不成样子。接着他又想起了什么”“他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无法挽回,他回到船尾,发现舵柄的一头尽管参差不齐,还是能塞进舵孔,让他凑合着掌舵。他把麻袋围在肩膀上,驾着小船起航了”“他停下来站了一会儿,回头望望,借着街灯反射的光亮,他看见那条鱼的大尾巴直竖着,好长一段拖在船尾后面。他看到鱼的脊骨棵露出来,呈一条白线,脑袋漆黑一团,伸出长长的嘴,头尾之间却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可知,老人在海上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那条大马林鱼,作为他的劳动成果,他确实失去了,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获,以此而论,他是个失败者。
其次,结合原文“‘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有一条鲨鱼转身钻到小船底下,不见了踪影,等它开始撕扯大鱼的时候,老人感到小船都在晃动……老人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朝那个交叉点刺进去,又拔出来,再刺进它那黄色的猫一样的眼睛”“另一条鲨鱼还在糟踢大鱼,弄得小船依旧摇摆不定,老人放松了帆脚索……可知,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的搏斗产生了一种精神,宁可被消灭,决不能被打败!它成了人类奋斗者的精神典范和力量源泉,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就是海明威笔下典型的“硬汉”形象,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人物。
答案为:老人在海上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那条大马林鱼,作为他的劳动成果,他确实失去了,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获,以此而论,他是个失败者。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的搏斗产生了一种精神,宁可被消灭,决不能被打败!它成了人类奋斗者的精神典范和力量源泉,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就是海明威笔下典型的“硬汉”形象,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人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主要有三种方法,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主旨。
【答案】11.D
12.B
13.C
14.C
15.外表强大漂亮,姿态优雅,始终保持镇定与清醒,懂得搏斗技巧,懂得忍受痛苦,坚持不懈,是一个男子汉一样的强大对手。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真正体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分析原则。
(2)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整体阅读文本,并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最后逐一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情节及内容的识记和掌握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深度阅读文本,记住文中的精彩细节和典型场景,然后根据选项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物象特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找到与题干要求归纳的物象相应的语段,然后用形容词或四字短语进行分析和概括。
11.D.“表现出作者对大马林鱼的嘲讽”错误,“折腾”写出了大马林鱼临死前在海水中不断翻腾的状态,表现的是它死前的挣扎和痛苦。故答案为:D。
12.B.“是因为老人不愿意面对此刻他身体和内心的痛苦”错误,“虽然他根本不承认有什么痛苦”体现的是他的硬朗和倔强。故答案为:B。
13.C.“是为了突出大马林鱼的力量和美”错,通过写老人捕捉大马林鱼的前后过程,如“这手一定得松开。真没用,竟然抽筋了”“每次他都感觉自己要垮掉了。真是不明白。可我还要再试一次”,展现的是老人的倔强和顽强。故答案为:C。
14.老人带大马林鱼返程中战胜各种鲨鱼的次数是五次。第一次:用鱼叉杀死一条鲨鱼,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40磅。第二次:用刀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四分之一。第三次:用刀杀死一条鲨鱼,刀子折断。第四次:用短棍击退两条鲨鱼。第五次:用短棍和舵把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故答案为:C。
15.首先筛选文中描写大马林鱼的语句,然后再进行总结概括。“大鱼亮闪闪的,头部和后背呈深紫色,两侧的条纹在阳光里显得宽宽的,带着淡紫色。它那剑状的嘴足有棒球棒那么长,由粗而细,活像一把轻剑”是对马林鱼外表的描写,可以看出它外表非常漂亮;“它整个儿钻出了水面,随后又钻入水中,动作像潜水员一样流畅”写出了它游泳时的流畅自如,写出了它游泳时动作姿势的优美;
“钓线向外出溜得很快,但也很平稳,这表明大鱼并没有惊慌”“你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要懂得怎样承受痛苦,像个男子汉一样,或者像条鱼那样”表明它的镇定从容、头脑清醒;马林鱼和老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使老人多次感到精疲力竭,几近失败,说明它非常善战,懂得搏斗技巧;
在马林鱼被老人刺中,已经死到临头时,它还是高高跃起,拼命折腾,体现了它坚持不懈、懂得忍受痛苦的男子汉一样的品质。
故答案为:外表强大漂亮,姿态优雅,始终保持镇定与清醒,懂得搏斗技巧,懂得忍受痛苦,坚持不懈,是一个男子汉一样的强大对手。
16.【答案】《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是美好理想追求的象征。老人在等待84天漫长的时间之后,大马林鱼出现了,给了老人长久的等待一个回报,满足了老人的愿望。大马林鱼年轻力盛,但是老人坚强的意志终于战胜了它。在老人内心,马林鱼是理想事物的象征,是美好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这象征着,人类在漫长的征途中不知经历多少苦难,却仍旧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正是这种信念和理想,指引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岁月,创造了无数奇迹和美好的生活。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要求阐述《老人与海》中的大马林鱼的象征含义,材料给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坏运气的象征,一种是美好理想的象征,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含义作解释,也可以结合两种含义做综合解读。首先指出它的象征意义,亮明观点,再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分析即可。解题的难点在于结合小说中的相关人物和情节来论证观点,要求考生熟悉小说的内容,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注意条理清楚,符合字数要求。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是一种微型的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它考查的是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微写作已经成为各类考试的宠儿,而在考场上,学生的解答却问题百出:有的没有中心,有的空发议论,更有甚者只是将材料翻新,摘抄。每一则微评论都涉及一定的评论对象,一般包括时事、人物、读书、影视评论,有时也有事物、思想、现象等其他评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评论,考生答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起承转合有秩序,引议联结讲道理。议论文体观点一定要明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