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16: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单选题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停泊(bó) 陈迹(jì) 大厦(xià) 赠言(zènɡ)
B.掩映(yǎn) 旗帜(zhì) 悬挂(xuán) 凝重(nǐnɡ)
C.甲板(jiǎ) 冉冉(rán) 降落(luò) 紫荆(jīnɡ)
D.港督(dū) 撤离(chè) 汽艇(tǐnɡ) 古典(diǎ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飘扬 接载 序幕 旗杆
B.仪式 象征 恢复 古典
C.告终 夜暮 离任 港湾
D.瞩目 庭院 护卫 宣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走进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那古朴庄严的阅览大厅,任何—个参观者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甚至屏住呼吸,以免__公众专注的阅读。
②过去我国军工企业生产的机种——米格型歼击机是__苏联的,如今我们自己研制的超过音速三倍的歼击机已骄傲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
③2015年10月5日晚,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乃__。
A.妨害 仿造 名副其实 B.妨碍 仿造 名副其实
C.妨害 仿照 实至名归 D.妨碍 仿照 实至名归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B.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
C.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张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滨江道。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品味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5.下列文体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B.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短是消息的基本特征,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的直接议论。
C.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一般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并可在文中穿插背景。
D.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非洲国家看不上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所言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不满
二、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香港12月23日电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12月23日举行发布仪式,宣布首批由国家推送的5名香港青年将于2020年赴联合国系统任职,实现香港青年参加联合国初级专业人员(JPO)项目零的突破。
首批参加JPO项目的香港青年分别来自特区政府行政署、机电工程署、天文台及香港廉政公署。他们将于明年1月起陆续赴联合国纽约总部、日内瓦办事处、维也纳办事处及世界气象组织任职,任期两年。
在当日的发布仪式上,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在致辞时对这5名青年表示祝贺。并表示这是他们个人职业生涯的一小步,却是香港青年参与国家外交和全球治理的一大步。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③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④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⑤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⑥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⑦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材料二:
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
①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
②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最后岗位》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
③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这位最后总督的国旗也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④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
⑤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
⑥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画下句点。
⑦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
⑧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
⑨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材料三:
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
①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中国共产党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②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
③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
④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
⑤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
⑥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这一天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纪元的诞生。
8.概括《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9.下列对材料一第①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10.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的。
11.这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四、写作
12.转眼之间,香港回归已经×年了。请收集资料,就×来香港的变化发展作一报道。
提示:报道香港的8年发展,需要注意报道的点面结合展示,不可面面俱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A项中的“厦”应读shà;B项中的“凝”应读nínɡ;C项中的“冉”应读rǎn。
2.【答案】C
【解析】【分析】“夜暮”应为“夜幕”。选C项。
3.【答案】D
【解析】【分析】妨害:有害于。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仿造:模仿一定的样式制造。仿照:模仿参照。名副其实:有名气,经过证明名气是真的。实至名归:没名气,经过努力得到名气。
①句中主要指阻碍公众专注的阅读,所以用“妨碍”。
②句中指米格型歼击机是模仿参照苏联的,所以用“仿照”。
③句中原本屠呦呦没有名气,通过努力使自己得到名气了,所以用“实至名归”。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做这种题目,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答案】B
【解析】【分析】A项,“ 日落仪式 ”有特定含义,应该加引号;B无误;C项,最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引用内容属于句子的宾语;D项中先在书名号之间加顿号,然后去掉所有书名号,因为课程名称不能用书名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首先注意积累常用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其次认真分析文本语意,综合判断标点使用正误。
5.【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
B项,“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的直接议论”表述有误,应是“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体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6.【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有歧义,一种意思是政府颁布法令,不许取缔市场,要保留市场;一种意思是政府要取缔市场。
B无误。
C项,“看不上”既有“瞧不起”之意,又有“收看失败,收看不到”之意。
D项,警方表示不满的对象既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是围观者。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7.【答案】首批由国家推送的香港青年将赴联合国系统任职
【解析】【分析】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新闻标题要求能够概括主要事件。首先分析这则新闻的结构,这则新闻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概括了主要事件,后面两段是新闻的主体,是对事件详细情况的报道,因此拟标题可以参照第一段主要事件。而这则新闻的主要事件是“首批由国家推送的5名香港青年将于2020年赴联合国系统任职”,标题不能要太具体的东西,可以将“5名”和“于2020年”删掉。整理即可。
故答案为:首批由国家推送的香港青年将赴联合国系统任职
【点评】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答案】8.标题表示随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终结了,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于被洗刷;还寄托了殖民统治永远不再发生之意。“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是作别真实的“不列颠尼亚”号,又是作别其所象征的英国殖民统治。
9.B
10.时效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6月30日下午到7月1日0时,而这三则材料的发表时间“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一是这三则材料中提到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如“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等;二是这三则材料中穿插了真实的史料,如“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三是这三则材料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如“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
11.①材料一是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侧重历史回顾,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②材料二是英国媒体的报道,从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角度表现他们经历的这一历史时刻,并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③材料三是美国媒体的报道,从第三方的角度幸灾乐祸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时刻,语带嘲讽地揭示了英国的没落。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标题含义的能力。分析标题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从表面意思到深层意思逐步分析。
(2)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3)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体裁特征的能力。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4)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8.本文标题有两层意思。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别了”是作别真实的“不列颠尼亚”号。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别了”又是作别其所象征的英国殖民统治。
故答案为:标题表示随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终结了,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于被洗刷;还寄托了殖民统治永远不再发生之意。“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是作别真实的“不列颠尼亚”号,又是作别其所象征的英国殖民统治。
9.B.“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错误,“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标志着是英国撤离香港,不是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也不能象征英国的衰落。应该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结束。
故答案为:B。
10.新闻中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6月30日下午到7月1日0时,由“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可知这三则材料的发表时间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材料一“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材料二“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材料三“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可知都有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
由材料一“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材料二“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材料三“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可知材料中穿插的史实都是一些真实的材料;
由材料一“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156年前……”材料二“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材料三“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可知材料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
故答案为:时效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6月30日下午到7月1日0时,而这三则材料的发表时间“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一是这三则材料中提到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如“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等;二是这三则材料中穿插了真实的史料,如“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三是这三则材料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如“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
11.根据材料一“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可知材料一是中国政府的报道;据“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7时45分,……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等语句可知,材料一以时间为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据“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可知,材料一通过回顾历史,表明了香港回归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根据材料二“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可知材料二是英国政府的报道;据“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这一刻他准备已久”“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等可知,材料二从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角度来表现这一历史时刻,并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
根据材料三“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可知材料三是美国政府的报道;据“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等语句可知,材料三从第三方的角度幸灾乐祸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时刻,语带嘲讽地揭示了英国的没落。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是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侧重历史回顾,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②材料二是英国媒体的报道,从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角度表现他们经历的这一历史时刻,并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③材料三是美国媒体的报道,从第三方的角度幸灾乐祸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时刻,语带嘲讽地揭示了英国的没落。
12.【答案】【参考例文】
回归十年,词汇变迁
香港回归十周年,随着内地和香港交流的增加,港人也渐渐受到内地的影响,很多用词都发生了变化。比如说董建华会在政府会议上说:“这个是我从这么多人当中选出来的领导班子;我们要把香港的经济搞上去……”曾荫权会说:“这个政策出台了”……按照香港专家的看法,内地用词的感彩都比较丰富。比如说“尖子”,港人本来是称为“精英”的。现在改为尖子,给人一种很锐利的感觉,和香港那种原先的氛围不是很相融。比如说“打的”,港人以前是说“截的”的,现在的叫法,给人一种很利的感觉。其实作为土生土长的内地人,我并没有过多的意识在他的这则评论上。在我从小所受到的教育观念里,尖子生就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在班里学校中排名尖端的学生。这个没有错啊!如果你要我改口说“XX以前在班里是精英”?!我会觉得很矫揉造作!我觉得“精英”应该是用在工作领域上的。比如说他是“律师界的精英”……但是如果说他是班里的精英???实在是太难以接受…… 当然,这些也都只是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并没有什么褒贬色彩。
【解析】【分析】1、香港回归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写这篇小报道,不宜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便会面面俱失。2、中学生能写好的角度比较少,经济、政治这些领域最好不涉及,比较难处理。3、从日常生活入手,写大家都看得到、听得到、感得到的最能引起共鸣。4、注意报道的标题要简明、醒目。5、注意新闻报道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保持结构的完整。6、注意写作者的特殊身份,是以一个学生的口吻写。所以,措辞要有分寸。
【点评】解答应用类试题,一定要符合试题设定的情境,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此外,还要注意题干中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如修辞手法运用的要求、字数要求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