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不忍人之政 B.今人乍见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知皆扩而充之矣
2.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谓其君不能者仁也者,人也
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恐惧)
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伤害)
C.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这)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充实)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见贤思齐焉
②见贤思齐焉
③可以群
④远之事君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静而后能安
⑦草菅人命
A.①⑤/②③⑦/④⑥ 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⑥/②⑤/③④/⑦ D.①④⑤/②/③/⑥⑦
6.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
B.小人,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也用于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C.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格物、致知、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未能实现,所以其在晚年时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孟子》原本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8.下列对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在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二、默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 , 。”
(2)孟子认为,“仁之端”指的是“ ”,“义之端”指的是“ ”,“礼之端”指的是“ ”,“智之端”指的是“ ”。
三、翻译
10.课内文言文翻译。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C.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与孔子并称“孔孟”。
B.忍人,狠心对待别人。这里的“忍”与《鸿门宴》中“君王为人不忍”中的“忍”是“狠心”的意思。
C.乡党,即同乡的意思。“乡”一般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党”是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以五百家为一党。
D.“泉之始达”的“达”是“流通”,文中指泉水涌出。这里的“达”与“达则兼济天下”的“达”意思相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开篇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为下文阐释“推行仁政则天下大治”的观点做了铺垫。
B.文本一以人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会产生恐惧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C.文本一从天赋的“四心”论推导出天赋“四端”说,把“四端”再扩充,就推导出“保四海”的仁政。
D.两则文本都提到了“不忍”,也就是人性本善的观点;前者以逻辑推理为主,后者以形象刻画为主。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5.《孟子》的文章善于说理,文本一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五、写作
16.孟子认为仁政就是“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3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 A.政:政策。古今词义相同。
B.乍:忽然。古今词义相同。
C.事,古义:侍奉;今义:事情。
D.扩:推广,伸张,放大,张大。古今词义相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B(理解)。古今异义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不同,学习过程注意识记,解题注意调动知识积累、结合句意辨识。
对古今异义词的词义的判定,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①因文定义。也就是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其前后词语的含义,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拟用某一具体意义,最终通过比较其是否符合事理来确定其准确含义。
②代入分析。在判断古今异义词时,还可以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放入语境进行分析。
③课文迁移。一般情况下,在中学阶段要学近百篇传世佳作,从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笔重要财富。如果能将从课本中学到的词语含义进行灵活迁移,就能够快速地推断出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
2.【答案】C
【解析】【分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句意完整,其后要断句,排除BD。“不忍人之政”为偏正短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译文: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考生作答时,注意句意,然后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还要善于利用主谓结构进行判断。
做好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读懂语境。
语境即所断句子的上下文,阅读的时候,要弄明白上下文讲了什么内容。借助上下文可推知所断句子的大致内容。
(2)抓住标志。
标志即对话标志,文言文对话标志常有:“曰”“云”“言”,对话标志词后一般都停顿。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标志前的主语一般只在第一次对话时出现时,后面的对话会省略主语。另外,对话标志前的名词或代词有的作宾语有的做主语,应该能区别开。
(3)注意虚词。
这里所说的虚词,主要指句尾语气词(如“与、邪、也、矣、焉、耳、哉”等)、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唯”等)、疑问代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等)、关联词语(如“虽、纵、向使、苟、故、是故、则”等)。一般在句尾语气词后要停顿,在句首发语词、疑问代词、关联词的后面要停顿。
(4)找到动词。
古代汉语,句子多以动词为核心,找到一个动词,几乎相等于找到了一个句子。
(5)借助名词、代词。
名词、代词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其前有动词一般做宾语,其后要停顿;其后有动词,一般做主语,其前要停顿。
(6)发现句式。
这里的句式主要指对比句、对偶句和排比句。它们往往句式相同,结构一致,在句子中比较明显。只要能发现这些句式,断句会变得很容易。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之:结构助词,的/句末衬字,无实义。
B项,者:代词,……的人/助词,表判断。
C项,以,都是介词,用。
D项,于:介词,在……中/介词,表被动。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4.【答案】C
【解析】【分析】 C.句意:古代的帝王有这样的同情怜悯的心,所以就有同情怜悯他人的政策。斯,那么,就。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
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5.【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
①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贤人。②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齐。③群:名词用作动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④事:名词用作动词,为……做事,侍奉。⑤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⑥安:形容词用作名词,性情安和。⑦草: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小草。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D项,“诚信”错,应为“诚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7.【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C项,“《孟子》列为‘五经’之一”错,“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孟子》应当是“四书”之一。“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特别是名家名作以及课下注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识记时要牢记细节,易错点、易混点要列出表格对比整理记忆。
8.【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课本内容的能力。
C项,“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判断唯心还是唯物,只有一个标准,即以思想意识为第一性的,还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孟子只讲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是从人的思想意识出发的。因此应当是“唯心主义思想”。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课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9.【答案】(1)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2)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苟”“恻”的书写。
故答案为:(1)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2)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多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0.【答案】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萌芽)的人,如果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终不可扑灭),泉水刚刚开始流出(终汇为江河)。
【解析】【分析】 四端,四种发端;扩,扩大下饭;然,通假字,通“燃”,燃烧。译文: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故答案为: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萌芽)的人,如果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终不可扑灭),泉水刚刚开始流出(终汇为江河)。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答案】11.B
12.D
13.B
14.①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
②百姓都认为大王吝惜(一头牛),而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
15.①例证法,用“孺子将入于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喻证法,用“其有四体也”作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③对比论证,把“有恻隐之心”和“无恻隐之心”等做对比,论证人有“四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在自己身上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爱惜(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11.句意:所有在自己身上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
“于我”是“有”的后置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D;
“火之始然”与“泉之始达”结构一致,应在“泉之始达”前断开,排除A。
故答案为:B。
12.A.正确。
B.正确。“忍”都是“狠心”的意思。句意:狠心对待别人。/君王为人不狠心。
C.正确。
D.错误。流通;得志,显贵。句意:泉水刚刚涌出。/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造福天下百姓。
故答案为:D。
13.B.“论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错误,由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可知,论证的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故答案为:B。
14.得分点:
(1)“所以”,用来;“要”,博取;“乡党”,乡里。
(2)“以……为”,认为;“爱”,吝惜;“固”,本来。
15.①例证法,由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可知,用“孺子将入于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②喻证法,由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可知,用“其有四体也”作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
③对比论证,由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可知,把“有恻隐之心”和“无恻隐之心”等做对比,论证人有“四端”。
16.【答案】【参考例文】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使相差很远了。孟子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这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但孟子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扩而充之”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的作用的。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解析】【分析】 这道题考的是议论类微写作。写作时,采用辩证的思维分析孟子的主张,一方面要赞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一观点,孟子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这是人所固有的;同时,又要指出孟子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其理由是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发端。总结:理论上,孟子是从“性善论”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实践上,他也重视后天努力的作用。最后指出孟子这种看法的积极意义。
故答案为:【参考例文】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使相差很远了。孟子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这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但孟子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扩而充之”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的作用的。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类微写作的能力。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