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词诵读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蝴蝶(dié) 浊(zuō)酒 锦瑟(sè) 潦(liáo)倒不堪
B.蟾(chán)宫 南柯(kē) 耽(dān)搁 福祉(zhǐ )
C.骤(zhòu)雨 凝噎(yē) 戏谑(xuè) 桎梏(zhì gù)
D.寻觅(mì) 巷陌(mò) 跋扈(hù) 纤细(xi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要妥善处理优先发展与量力而行的关系,避免盲目上项目和过度负债,要正确处理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的关系,坚持内含式发展。
B.《书愤》写于陆游闲居山阴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诗风慷概悲壮;而《临安春雨初霁》则主要反映了他旅居京城的孤寂心情,诗风清淡婉丽。
C.作者在描述山川景物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信手沾来,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引人入胜。
D.乐极生悲,乐极生恨,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不置可否。
②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感情真挚,犹如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③解读《锦瑟》,只要把握了首联的一个“思”字和尾联的一个“待”字,诗的主旨就豁然开朗了。
④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的辛勤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编纂成功《李商隐诗选浅释》。
⑤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郁的好景致。连才华横溢的李商隐,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
⑥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A.③⑤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④
4.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一种管弦乐器)华年(青春年华,诗中指一生)
望帝(蜀国君王的称号,常常哀痛亡国)
B.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莫愁(没有忧愁)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C.庄生(庄子)筹(更筹)
春心(爱慕异性之心)
D.四纪(四十八年)杜鹃(子规)
珠有泪(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5.下列对《锦瑟》中所用的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梦蝶:庄生,即春秋时的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比喻人生虚幻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B.望帝啼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C.鲛人泣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D.良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
6.对诗歌《燕歌行》前八句“汉家烟尘在东北……单于猎火照狼山”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法和性质,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B.“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描绘了唐军出征前威风凛凛、声势浩大的阵容,预示战争的重大。
C.前四句描写战争在东北边境爆发后,天子派遣将领率军抗敌,并为出征将士壮行的场面。
D.后四句描写出征军队赴边进军的情形及战前边境的危急形势。
7.下列对《锦瑟》中所用的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生梦蝶:庄生,即春秋时的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B.望帝啼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C.鲛人泣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D.良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
8.下列对所学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上,与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思想一致,即“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B.杜甫《登岳阳楼》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暮年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
C.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一句以声写声:箜篌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则是写音响效果:悲抑的琴声使芙蓉哭泣,欢快的琴声使兰花张口笑。
D.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愁思”就是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一诗的诗眼。诗人如海如天的“愁思”既来自被贬柳州的政治上的失意,又有前路迷茫的惆怅,既有对望而不见的好友的牵挂,又有音书阻隔的孤独。
二、默写
9.理解性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 ”。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 , 。”
(3)《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4)《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5)《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2)陆游的《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
(3)陆游的《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
(2)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3)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两句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以“海中鲛人”“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3)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使用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
B.“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诗人用“紫皇”,不仅遣词造句新奇,而且过渡巧妙,自然地将诗歌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C.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着特殊的艺术效果,突出了音乐律动下的老鱼和瘦蛟的羸弱乏力,行动艰难。
D.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然而无处不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14.《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至文。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在摹写声音上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B.首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进行铺垫。从章法上说,点出了诗题中的“愤”字。
C.“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空”字,沉痛至极。
D.结句“千载谁堪伯仲间”,既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而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说明了诗人屡遭挫折,意志消沉。
16.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阅读《锦瑟》,回答下面题目。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7.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18.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9.诗人把“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起来,有何表达作用?
20.简要分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的修辞效果。
21.有人认为“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浊(zhuó)酒
2.【答案】D
【解析】【分析】A内含—内涵;B慷概--慷慨;C信手沾来--信手拈来
【点评】 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3.【答案】C
【解析】【分析】①“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态度。句子中表达的意思是对这首诗的旨意众说纷纭,也就是各式各样的说法纷乱不一致,“不置可否”与之矛盾,错误。
②“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用来形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境界,正确。
③“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用来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用在此处正确。
④“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此处修饰“辛勤耕作”,适用对象错误。
⑤“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句子里是指对“妙曼的句子”很欣赏,使用错误。
⑥“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此处用来指“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答案】D
【解析】【分析】
A项,“锦瑟”,一种管弦乐器,理解错,应是弹拨乐器;
B项,“莫愁”,没有忧愁,解释错,“莫愁”在这里应解释为古时洛阳女子,该典故出自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C项,“春心”,爱慕异性之心,理解错,在这里应理解为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首先阅读诗句,把握诗句含义,然后结合诗句含义分析词语的意思是否正确。
5.【答案】A
【解析】【分析】BCD无误。
A项,庄周是战国时代的人,而不是春秋时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用典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6.【答案】B
【解析】【分析】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两句意思是说战士们本来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赏赐。“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描绘了唐军出征前威风凛凛、声势浩大的阵容,预示战争的重大。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对学生诗句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首先明确客观题要求,然后大体翻译诗歌明确诗歌的手法、内容、主题,注意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找准诗歌意象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然后比对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7.【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用典作用的能力。
A庄周是战国时候的人物。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用典作用的能力。用典作用:使立论有根据;委婉表意;减少语辞之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其中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A.“思想一致”错误,《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中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但整个人类却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间。情绪哀而不伤,有盛唐之音。而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表达的“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情感则带有更多低落、沉郁的意味。A错误
B. “喜悦之情”错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举,早年年轻有抱负,今日老病孤穷,既有诗人的身世之悲,又有家国之痛,无限感慨蕴含其中。B错误
C. “‘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则是写音响效果”错误,“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既以形写声,又以声写声,分别表现琴声的悲抑惨淡和清丽欢快。C错误
D: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愁思”就是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一诗的诗眼。诗人如海如天的“愁思”既来自被贬柳州的政治上的失意,又有前路迷茫的惆怅,既有对望而不见的好友的牵挂,又有音书阻隔的孤独。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题三步法。第一步,标注选项敏感点,题干中各个选项的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第二步,找全原诗对应点,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诗寻找对应点,注意是否有曲解文意、以今律古的问题,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依据。第三步,落实命题设误点,根据“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手法)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9.【答案】(1)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蜀桐、碎、泣、融、紫皇、炼、逗、倚、湿。
故答案为:(1)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凭中国弹箜篌
(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3)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4)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5)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0.【答案】(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塞”“衰鬓”“斑”“瓜洲”“渡”“名世”“载”“堪”,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1)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1.【答案】(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3)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平时强化记忆,反复巩固;考试时审清题干要求,正确书写字形。本题需要重点把握这些字词的正确书写:半、帐、犹、蓟、校尉、瀚海、单于。
故答案为:(1)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2)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3)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2.【答案】(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写法:瑟、弦、沧、晓。
故答案为:(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
【答案】13.C
14.①形象化的比喻来直接描写乐曲。“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句中“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观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②使用了侧面烘托。“江娥”“素女”“吴质”“寒兔”等都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对乐声及其效果进行摹写。
③运用典故和夸张手法。“石破天惊逗秋雨”句中的用典和夸张表现了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④章法奇异。前四句,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炼字。比如“颓”原有消沉的意思,此处形象地描写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凝滞的情态,流云仿佛在俯首谛听,突出地表现了笙筷音乐声的神奇美妙。(举例其他字,比如“逗”,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BD无误。C.“突出了音乐律动下的老鱼和瘦蛟的羸弱乏力,行动艰难”分析错误。应该理解为老鱼和瘦蛟羸弱乏力,行动艰难,但在音乐律动下居然能翩然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突出的是音乐的效果。
故答案为:C。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昆山玉碎凤凰叫”一句,以声写声,形容箜篌的声音就像昆山玉碎的声音和凤凰鸣叫的声音那样清脆和美妙。“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则是以形写声,这种声音能够让芙蓉为之哭泣,香兰为之欢笑,形容音乐的动听美好。“江娥啼竹素女愁”“二十三丝动紫皇”“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几句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听乐曲者的反应来表现音乐的美妙。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此句用典,李凭的箜篌之音之上天际,竟然让女娲补天指出石破天惊,飘下阵阵秋雨,这是一种夸张,但其却非常生动的表现出了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章法奇异。前四句,“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同时,作者在炼字方面也体现出了高深的功力。比如“颓”原有消沉的意思,此处形象地描写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凝滞的情态,流云仿佛在俯首谛听,突出地表现了笙筷音乐声的神奇美妙。再比如“逗”字,本是作挑逗,逗趣讲,但用于诗中,则是“引”的意思。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答案】15.D
16.这两句用典明志。
①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千载而下,有谁可与之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②这也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解析】【点评】
⑴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⑵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 ; 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
15.ABC无误。D.“说明了诗人屡遭挫折,意志消沉”错误。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写了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答案】17.这里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将半百,追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18.最后一联是对上文的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2)本题考查主旨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目要求“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然后从结构、情感、主旨几方面进行分析。
17.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本题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中,以“锦瑟”引起,但作者主要想吟咏自己复杂的情绪,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称之为“比兴”;“五十弦”和后文“一弦一柱思华年”联系起来可以明白,作者用“无端五十弦”比喻的是自己逝去的青春年华。
故答案为: 这里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将半百,追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18.本题考查主旨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
本题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的意思是:这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是对前文情感的归纳总结;同时用反问“此情可待成追忆”和作答的“只是当时已惘然”,将迷惘悲伤的情感再推深一层,使之回味悠长。
故答案为: 最后一联是对上文的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答案】19.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四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20.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也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21.不同意。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飘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无所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唯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不得不使人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不可缺少的一段描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核鉴赏诗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核鉴赏诗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19.本题考核鉴赏诗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军队擂鼓出征,开出山海关,浩浩荡荡前进,旌旗飘扬碣石山间,此时校尉紧急传书,飞奔浩瀚之沙海,紧接着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将“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点连缀起来,概括了出征的历程,距离战场越来越近,气氛也随之变得紧张。
20.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依据诗歌内容解释,分析表达效果。两句诗的意思是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可见运用了对比衬托法,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对战士的同情关爱,对不作为骄奢淫逸统治者的愤恨和讽刺,暗含了战争失败的原因,耐人寻味。
21.本题考核鉴赏诗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首先回答同不同意,然后说明理由。显然回答不同意更易于解答。征夫守卫边疆多年未归,思妇悲痛啼哭。思妇独守故乡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边塞战场动荡无归期,绝远之地尽是苍茫荒凉。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而造成这一悲剧的不仅是战争本身,更是寻欢作乐的将领,进一步讽刺了不恤战士的将领,深化主题。这些内容并未游离战争进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