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运动和力——2022-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考试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2023 宁波一模)冰墩墩成为了“天宫课堂”的“小助手”,图中男老师固定在原地将冰墩墩抛向女老师,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匀速前进时受到了男老师对它的推力
B.冰墩墩被抛出前没有惯性
C.冰墩墩在“天宫”中的质量比在地面时小
D.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在后退
2.(2023 海曙区校级一模)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撕开多种不同“锯齿”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多位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
C.先后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D.分别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3.(2023 宁波模拟)台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如图所示为丁俊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球杆击球前,主球相对球桌静止
B.球滚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C.主球撞到桌边后反弹,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球杆击球时,球向前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2022 镇海区模拟)因为疫情原因,在隔离期间,刘宏和妻子一周五天的网络直播毽子操而意外走红网络。
毽子操模拟的是踢毽子的动作。踢毽子时( )
A.把毽子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毽子落在地上静止时,毽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毽子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踢力的作用
D.踢毽子时,人对毽子的踢力与毽子对人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2022 镇海区一模)2017杭州西溪国际龙舟赛“五常龙舟盛会”成功举办,根据如图赛龙舟的情景,思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使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
B.使龙舟前进的力是人对船桨的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6.(2022 慈溪市模拟)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同时,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开启了中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消失
D.宇航员与地面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7.(2022 奉化区模拟)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夺得亚洲杯冠军!如图为队员唐佳丽射门的瞬间,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B.球在场上滚动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球的运动方向主要受脚对球施加的力的大小决定
D.踢球时,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8.(2023 宁波模拟)“春分竖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在桌上把它竖起来。如图。鸡蛋竖起来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受到的重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B.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2023 镇海区模拟)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0N,向左
B.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C.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C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10.(2023 宁波模拟)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 对 B 的摩擦力为 10N,向右
B.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4N,向左
C.A 受到摩擦力为 4N,向左
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6N,向左
11.(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又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地面主课堂的同学们跟着太空教师王亚平一起做水油分离实验时发现:空间站里水和油混合后并不会自然分层,而地面上水和油能自然分层,并且油在上、水在下。下列对此差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油不溶于水,而空间站里的油能溶于水
B.地面上油在上、水在下,是因为油的质量比水小
C.空间站里水和油不分层是因为两者的密度较接近
D.空间站里水和油不分层是因为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12.(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乘坐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返回舱要先进行火箭反推减速,靠地球引力进入大气层,在反推减速阶段关于返回舱的说法你认为可靠的是( )
A.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只受到反推力作用
B.反推力大于惯性,使返回舱速度减小
C.返回舱减速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火箭对燃料的推力与燃料对火箭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3.(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14.(2023 宁波模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冰车装有车轮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B.人推冰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对人的推力
C.小朋友坐上冰车后,冰车对“冰面”的压强变大
D.人推车,使车动起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2023 镇海区模拟)从1998年开始,冰壶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可以增大冰壶运动的距离。这是因为刷冰后减小了冰壶受到的( )
A.重力 B.支持力 C.压力 D.摩擦力
16.(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如图,擦窗机器人静止停在竖直窗户玻璃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向左匀速拉动窗户玻璃时,擦窗机器人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17.(2023 余姚市模拟)2022年2月4日,双奥之城北京迎来历史性时刻,简约而又精彩、浪漫而又空灵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了全世界,其中一个精彩片段是一个小男孩轻轻吹出一口气,蒲公英飞上了鸟巢的上空(如图)。舞动的蒲公英花朵其实是一根根长长的竹竿,联系相关物理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竿不受力时静止,受力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竹竿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竹竿受到力的作用一定由静止变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表演者在加速舞动竹竿时,竹竿的惯性变大
18.(2023 江北区模拟)学校组织外出春游,小金和同学在旅游大巴车厢内讨论起一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快,转弯时人歪倒越厉害,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放在车厢地面的矿泉水瓶突然往前滚动,说明汽车在加速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小金向后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花费比静止时更大的力
D.遇到红灯时,司机踩下刹车,车缓慢停了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9.(2023 宁波模拟)杭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徐同学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关于球的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抛出后继续向前,是受推力的作用
B.抛出后继续向前,是由于受惯性力的作用
C.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受平衡力的作用
D.整个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主要受重力的作用
20.(2023 宁波模拟)如图1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加
C.t2时刻小球的速度为最大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21.(2023 宁波模拟)2022年12月18日在我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举办马拉松赛事。中国运动员李子成以2小时17分45秒的成绩夺得冠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子成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李子成听到枪声立马起跑,属于条件反射
C.比赛中若以跑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D.李子成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2.(2022 余姚市一模)2021年6月22日,宁波一工地起桩机倒塌砸中轿车致一对父女不幸离世。根据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桩机倒塌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起桩机
B.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轿车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3.(2023 镇海区一模)小科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800米比赛中,全程匀速直线运动
B.跳高时从起跳到最高点过程中,所受重力大小不变
C.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做引体向上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4.(2023 慈溪市模拟)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仍具有惯性
D.“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25.(2023 宁波模拟)如图所示,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桌面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Q点时细绳断开,小球的运动轨迹变为QP;若不计桌面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
C.小球在Q点的速度与P点的速度相同
D.小球沿QP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26.(2022 宁波三模)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的一种展品“惯性车”。它在平直轮道上匀速行驶,当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惯性车”,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B.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C.小球落回小孔是因为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的作用
D.小球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它在水平方向保持与“惯性车”相同的速度
二.填空题(共9小题)
27.(2022 北仑区模拟)2021年10月31日,中国名将任子威在2021﹣2022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男子1000米比赛中,以!分26秒的成绩夺冠。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结果保留整数);冰刀的刀刃做得非常锋利,增大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使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以减小阻力,由此现象可以提出的猜想是: 。
28.(2023 鄞州区一模)2023年2月,我国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飞行器—“同济飞鱼”(如图所示),它既能在空中飞行,也能在水中畅游。
(1)两栖飞行器在水中通过螺旋桨转动向后划水即可实现向前航行,其原理是 。
(2)两栖飞行器还自带声波测距仪。某次飞行器悬停空中向障碍物发射声波,从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共用时4s,若声波的速度为340m/s,则飞行器离障碍物的距离是 m。
29.(2023 宁波模拟)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夺得冠军奖杯。如图是中国运动员利用头球攻门的场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头接触球时,球局部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同时头会有些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
30.(2022 镇海区模拟)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l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牛;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牛。
31.(2022 宁波三模)2021年3月23日,排水量为22万吨的长赐号货轮途径苏伊士运河时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长赐号货轮搁浅前受到的浮力是 N,搁浅后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2023 镇海区模拟)甲、乙两图中,叠放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力F作用下均沿水平方向做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图甲中物体B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 ,图乙中A受到 个力的作用。
33.(2023 宁波模拟)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与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如图乙所示,将F2=50N的水平力按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图乙中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甲中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34.(2022 鄞州区模拟)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如图所示为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在“冰面”(LED屏)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的造型。
(1)冰车装有车轮的目的是 。
(2)匀速行驶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35.(2022 宁波模拟)小宁将长约70厘米粗棉线穿过大号四眼纽扣的两个斜对扣眼,然后把线的两端系在一起,做成了一个老式玩具“旋转纽扣”。用左右食指钩住线套,将线捋顺、拉直;然后不停向前快速甩线,把线绞紧;两手往外一拉,线的 能转化为纽扣的动能,纽扣就在线上旋转了,双手这时要利用纽扣旋转的 ,这样一拉一放,纽扣就一会儿正一会儿反地旋转了。
三.解答题(共1小题)
36.(2022 镇海区二模)东京奥运会61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冠军获得者李发彬在完成挺举166公斤时,由于重心不稳,做出了金鸡独立的高难度动作,轰动了全世界。已知比赛时李发彬体重为60公斤,每只举重专用鞋鞋底面积约为200cm2,挺举时他用了10s时间将杠铃举高了2m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举重运动员上台比赛时双手涂抹白色镁粉的目的是 。
(2)杠铃的重力为多少?
(3)李发彬将杠铃举高的功率是多少?
(4)金鸡独立时,李发彬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解答】解:
A、冰墩墩被抛出后,男老师对它没有的推力作用,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的位置在改变,即在后退,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撕开袋口的力可能与袋的材料、厚度及袋口的形状等因素有关,为验证猜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要控制使用同一种材料的袋口(则厚度也相同),只改变袋口的形状(“平边”状和“锯齿“状),比较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时所用力的大小,故只有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球杆击球前,主球相对球桌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主球相对球桌来说是静止的,故A正确;
B、球滚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故B错误;
C、主球撞到桌边的同时,桌边也会对主球力的作用,所以会反弹,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球杆击球时,球由静止变为向前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选:B。
4.【解答】解:A、把毽子踢飞,毽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键子落在地上静止时,键子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毽子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受到踢力,故C错误;
D、踢毽子时,人对毽子的踢力与键子对人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
AC、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因此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而不是船桨,故A错误、C正确;
B、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水对船桨的力,故B错误;
D、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的原因,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故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燃料,故A错误;
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速度的大小、运动方向都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不会消失,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宇航员与地面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是由于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球在场上滚动时水平方向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踢球时,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A、鸡蛋竖起来静止时,鸡蛋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鸡蛋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但力的作用点不同,重力的作用点在鸡蛋的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桌面上。故A错误;
BD、鸡蛋竖起来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D错误;
C、鸡蛋竖起来静止时,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
A、将B与C看成一个整体,此时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拉力,因此A对B有个向左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为10N,故A正确;
B、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为零,故B错误;
C、以C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B对C的摩擦力等于0,故C正确;
D、C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没有与B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N﹣6N=4N,方向向左。故D错误;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4N,方向向右,故B错误。
故选:A。
11.【解答】解:
A.地面上的油不溶于水;空间站里水和油混合后并不会自然分层,是由于没有重力来促成分层,此时两种液体只是混合而不会相互溶解(即在空间站里的油也不溶于水),故A错误;
B.在地面课堂上,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则油滴受到的浮力等于其受到的重力,故B错误;
C.空间站里水和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空间站里水和油混合后不自然分层,故C错误;
D.空间站里水和油不分层是因为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A、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反推力作用,故A错误;
B、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反推力大于重力,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惯性不变,故B错误;
C、返回舱减速是因为受到反推力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火箭对燃料的推力与燃料对火箭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
A、由图可知,t1时刻小物块向左运动到速度为零,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此后反向运动,位移减小,故A错误;
B、由于传送带向右运动,t2时刻前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之后相对静止,则知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故B正确;
C、在0﹣t1时间内小物块向左减速受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t1﹣t2时间内小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摩擦力一直向右;故C错误;
D、t2之后,二者速度相等,保持相对静止,故此时二者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不再受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A、冰车装有车轮,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A正确;
B、人推冰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和车对人的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小朋友坐上冰车后,冰车对“冰面”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知,压强变大,故C正确;
D、人推车时,对车有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使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B。
15.【解答】解:
用毛刷刷冰,使冰壶和冰之间形成一层水膜,由于水的出现使冰壶与冰面分开,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故选:D。
16.【解答】解:向左匀速拉动窗户玻璃时,擦窗机器人相对于玻璃是静止的,且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平衡力的方向相反,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A。
17.【解答】解:
A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竹竿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惯性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所以惯性不能与受到或力连用,故C错误;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表演者在加速舞动竹竿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8.【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当汽车突然减速,矿泉水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矿泉水瓶会向前运动,故B错误;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车上有人和物品由于惯性与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金向后排的同学扔零食花费与静止时相同的力即可,故C错误;
D、遇到红灯时,司机踩下刹车,车缓慢停了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9.【解答】解:
AB、被抛出的实心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作用,之所以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B错误;
C、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且速度不为零,此时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实心球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是变化的,即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主要受重力的作用(还受空气阻力),故D正确。
故选:D。
20.【解答】解:
A、由图看出,弹簧的弹力在变化,说明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变化,而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知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t1~t2这段时间内,高度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但小球先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t2时刻,弹力最大,故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速度等于零,故C错误;
D、t2~t3段时间内,但是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向上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21.【解答】解:A、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运动快慢无关,故A错误;
B、李子成听到枪声立马起跑,这属于条件反射,故B正确;
C、比赛中若以跑道为参照物,他与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李子成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是变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2.【解答】解:A、起桩机倒塌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小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而造成的,但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23.【解答】解:A、运动员在800米比赛中,速度先增大,再匀速,最后加速,故A错误;
B、根据G=mg可知,跳高时从起跳到最高点过程中,人的质量不变,那么所受重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
C、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做引体向上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作用在单杠上,人的重力作用在人身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24.【解答】解:A、火箭在加速上升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错误;
B、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与火箭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仍具有惯性,故C正确;
D、“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始终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25.【解答】解: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状态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面绕O点做圆周运动,由于不计阻力,某时刻细绳断时,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但小球由于具有惯性,将按照原来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小球在Q点的速度与P点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说“受惯性”只能说“具有”,故D错误。
故选:C。
26.【解答】解:
A、相对于“惯性车”,小球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没有相对位置的改变,其轨迹为直线,故A错误;
B、相对于地面,小球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轨迹是曲线,故B错误;
CD、小球在空中没有受到向前的力,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9小题)
27.【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s=1000m,运动时间t=1min26s=86s,
则在本次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11.63m/s;
(2)冰刀的刀刃做的非常锋利,冰刀减小了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由此现象可以提出的猜想是:减小受力面积,会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11.63;减小受力面积,会增大压强。
28.【解答】解:(1)两栖飞行器在水中通过螺旋桨转动向后划水即可实现向前航行,其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飞行器离障碍物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680。
29.【解答】解:运动员利用头球攻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头接触球时,球局部凹陷,足球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头会有些疼,说明头受到力的作用,头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相互的。
30.【解答】解:(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静止的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故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3N;
(2)木块在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拉力F=5.1N,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f=5.1N;当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将做加速运动,而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不会变化,因为压力和粗糙程度都未变,故摩擦力大小仍为5.1N。
故答案为:(1)5.3N;(2)5.1N。
31.【解答】解:长赐号货轮搁浅前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22×107kg×10N/kg=2.2×109N,
搁浅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将减小。
故答案为:2.2×109;减小。
32.【解答】解:甲图中,以B为研究对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拉力向右,则受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乙图中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B之间没有摩擦力,水平方向A受到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竖直方向受到地面的支持力、重力和B对A的压力,共计受5个力。
故答案为:水平向左;5。
33.【解答】解:(1)如图甲,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B=F1=30N;
甲图中,以AB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受到的推力F1与地面的摩擦力平衡,则整体受到的摩擦力(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地=F1=30N;
(2)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注意没说匀速),以AB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也不变,即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仍为30N。
故答案为:30;等于。
34.【解答】解:(1)冰车装有车轮,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2)由题知,冰车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其运动轨迹是曲线(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则冰车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匀速行驶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减小摩擦力;(2)非平衡力。
35.【解答】解:用左右食指钩住线套,将线捋顺、拉直;然后不停向前快速甩线,把线绞紧,此时棉线被拉伸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两手往外一拉,棉线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将弹性势能转化为纽扣的动能,因此纽扣旋转起来,因为纽扣具有惯性,仍保持不停的旋转,又会把线绞紧,这样一拉一放,纽扣就一会儿正一会儿反地旋转了。
故答案为:弹性势;惯性。
三.解答题(共1小题)
36.【解答】解:(1)举重运动员上台比赛时双手涂抹白色镁粉,增大手和杠铃的接粗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杠铃的重力G杠=m杠g=166kg×10N/kg=1660N;
(3)李发彬将杠铃举高的功W=G杠h=1660N×2m=3320J,李发彬将杠铃举高的功率P332W;
(4)李发彬对地面的压力F=G=mg=60kg×10N/kg=600N,接触面积为200cm2=2×10﹣2m2,李发彬对地面的压强p3×104Pa。
答:(1)举重运动员上台比赛时双手涂抹白色镁粉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
(2)杠铃的重力为1660N;
(3)李发彬将杠铃举高的功率是332W;
(4)金鸡独立时,李发彬对地面的压强是3×104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