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022-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考试试题分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022-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考试试题分类(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5 14: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1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022-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考试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C.丙是氧化物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2.(2023 余姚市模拟)“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化Ⅰ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变化Ⅱ降温后,分子的质量变大
C.变化Ⅰ和Ⅱ都是化学变化
D.图1中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
3.(2023 宁波模拟)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A.丁物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3
D.x+y+z=233
4.(2023 江北区二模)CO2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I中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
B.O2是反应Ⅰ和反应Ⅱ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C.反应Ⅱ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成果对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5.(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2017年5月26日,Alpha Go人机配对赛开战,Alpha Go的芯片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6HF═H2SiF6+2X.已知硅元素显+4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H2SiF6中氟元素显﹣1价
D.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仅次于氧元素
6.(2023 宁波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用CO2和CH4合成醋酸(CH3CO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物均为有机物
B.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原子
D.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7.(2023 慈溪市模拟)点燃条件下,甲与乙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8.(2023 余姚市模拟)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NH3)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种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但原子数目却发生了变化
9.(2023 海曙区校级三模)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C.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都不变
10.(2023 镇海区模拟)模型认知是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H、O、N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B.反应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表示的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11.(2023 宁波模拟)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气体可以用高效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将它们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共有五种分子
C.参加反应的NO与CO的质量之比为15:14
D.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12.(2023 宁波三模)2021年2月13日,重庆合川区一名小女孩在玩耍时,将鞭炮扔进下水道导致多个井盖被炸开,下水道里发生爆炸的是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B.生成物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3.(2023 宁波三模)如图为氮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
B.b点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
C.c点物质的名称为硝酸
D.d点物质可能是复合肥料
14.(2023 宁波模拟)研究人员通过“晶体结构预测”模型进行演算发现,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反应:2Na+He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Na和He均为金属单质
B.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C.氮元素可以组成单质也可以组成化合物
D.生成Na2He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5.(2023 北仑区二模)硝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业上常利用二氧化氮溶于水来制取硝酸,其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是氧化物
B.丁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呈现了三种化合价
16.(2023 宁波模拟)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氢气和二氧化碳
B.该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以及数目都不发生改变
17.(2023 镇海区模拟)目前硅胶(化学式为SiO2 nH2O)被普遍用于防霾产品中,是因为它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吸附性强,对PM2.5的吸收率高达9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物质的分类分析,SiO2 nH2O属于纯净物
B.一个硅胶分子由一个硅原子、2n个氢原子、(2+n)个氧原子构成
C.硅胶产品不宜用碱性洗涤剂清洗
D.SiO2 nH2O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8.(2023 镇海区模拟)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两种
B.图甲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图乙为分解反应
C.c物质通到硝酸银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D.图中各分子稳定性都很差
19.(2023 宁海县一模)家具释放的甲醛(CH2O)会污染室内空气,可利用如图所示的反应消除,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 CO2+H2O
B.该化学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化学反应产物都是氧化物
D.该化学反应产物CO2会引起温室效应
20.(2023 宁波模拟)尿素呼气试验对于现阶段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有若重要意义。患者通过口服含14C的尿素胶囊,胃内幽门螺杆菌所分泌的尿素酶会将其分解为氨和14CO2,这样只需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14C就可作出诊断。以下有关14C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4C中的质子数为14
B.14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D.14C属于放射性元素,所以质子数大于中子数
21.(2023 宁波模拟)2022年底,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纪录高位,如果各国不大幅减少排放将引发灾难性的气候影响。如图是转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的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9
D.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2.(2023 海曙区一模)载人航天器中宇航员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有多种处理方法,其中一种是将CO2与H2反应,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
B.丙物质的式量为18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23.(2023 宁波模拟)2021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如图为前驱反应中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制“净零”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了三种分子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4:1
C.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4.(2023 宁波模拟)如图是CO2和某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一碳化合物和水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应的气体是氮气
B.该反应中涉及物质都是无机物
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25.(2022 慈溪市校级模拟)随着科技进步与国家减排工作进一步落实,新能源汽车逐步被市场认可,其中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已知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B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5 C.﹣3 D.+2
26.(2022 宁波模拟)免洗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能有效杀死某些病毒和细菌,更好地保障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如图是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忽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的化学式是H2O
B.C3H4OH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乙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D.乙醇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2:6:1
27.(2021 鄞州区模拟)二氧化氯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反应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Y个数之比为2:1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氯元素在物质Y中显﹣1价
D.X、Y、Z、W均为化合物
28.(2022 宁波模拟)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一定保持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3:16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
29.(2022 宁波模拟)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资料显示:FeC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干燥品在空气中稳定,湿品在空气中氧化为氢氧化铁成茶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CO3属于氧化物
B.FeCO3中Fe、C、O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C.FeC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湿品变成茶色是因为FeCO3发生了化学变化
30.(2022 宁波校级一模)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克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31.(2022 宁波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A、B和生成C、D的质量比为17:24:14:27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32.(2022 奉化区模拟)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Ⅲ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质量减少
D.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33.(2023 宁波模拟)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综合利用方案,回答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中①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X),如图中②所示,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X)可能是    。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醛(C2H4O)
34.(2023 鄞州区一模)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所示是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氯化钠由    (填“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为    。
35.(2023 宁波模拟)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物质NaCl、ClO2属于   (填字母)。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36.(2023 宁波模拟)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太空中长期的太阳风,使得月壤中携带了大量的可作为清洁能源的氦﹣3,规模总计有100万至500万吨,远远超过了地球的储量。
(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矿物质”或“腐殖质”)
(2)氦﹣3是一种氦气同位素气体,它的核内中子比“正常”氦少一个(如图甲,氦﹣3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
(3)把两个氦﹣3原子砸在一起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如图乙),这种现象叫做    。(填“重核裂变”或“氦核聚变”)
37.(2023 宁波模拟)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麻黄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麻黄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根据其化学式计算:
(1)麻黄碱由    种元素组成。
(2)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麻黄碱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比)
(4)质量为3.3g的麻黄碱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
38.(2023 镇海区模拟)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39.(2023 镇海区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液
(2)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    。
(3)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CO2+X=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40.(2023 宁波模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多个领域。
(1)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其中31是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也是镓原子的质子数,由此可知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已知金属镓的熔点是29.8℃,沸点是2403℃,因此在宁波夏季的高温下镓单质往往呈现出    态。(填物态名称)
(3)镓与氨气在1100℃下反应生成氮化镓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2023 宁波模拟)SMA是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缩写,它是一种基因缺陷引起的罕见疾病,折磨着中国几万个家庭。2022年,治疗SMA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别名:寡核苷酸)进入医保,从70万一针降到了3万多元,这令不少患者喜极而泣看到希望。该特效药化学式为 C234H340N61O128P17S17,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式可知,诺西那生钠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诺西那生钠由    种元素组成。
(3)诺西那生钠中,P、S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42.(2023 宁波模拟)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同一列为一个族(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氢H ……
锂Li 铍Be 氮N 氧O 氟F
钠Na 镁Mg 磷P 硫S 氢Cl
钾K 钙Ca 砷As 硒Se 溴Br
铷Rb 锶Sr 锑Sb 碲Te 碘I
(1)写出锶的一种含氧化合物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的金属活动性较强
B.硒和氧结合显正价,和氢结合显负价
C.锑是非金属单质
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大于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43.(2023 宁波模拟)在生活、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氢的同位素原子氘、氚是主要的聚变原料。如图是氢原子的3种同位素原子的结构模型图,它们总称为氢元素,是因为具有的    ,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小的是    。
44.(2022 宁波模拟)2021年1月0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一种新的催化剂增加了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甲烷的希望,目前,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铜﹣铁基催化剂。可借助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铜﹣铁基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铜﹣铁基催化剂可以加快任何化学反应速率
C.在反应过型中,铜﹣铁基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的后,铜﹣铁基催化剂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2)相关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共3小题)
45.(2022 镇海区模拟)国家卫健委在《诊疗方案》中提到可试用利托那韦进行抗新冠病毒治疗,已知利托那韦的化学式为C37H48N6O5S2。
(1)利托那韦是    (选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利托那韦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46.(2022 宁波模拟)经研究证实,富含淀粉类的食物经烧烤或油炸后会产生一种名为丙烯酰胺(C3H5NO)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会诱发多种良性或恶性肿瘤,经常食用,得癌症几率会大大增加。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丙烯酰胺属于    (选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丙烯酰胺中C、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3)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准确到0.1%)
47.(2022 北仑区二模)央视网2022﹣03﹣20消息: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新冠病毒肺炎第九版诊疗方案中,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利托那韦片作为治疗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现已从上海入关,迅速运往全国抗疫一线,以下是利托那韦的信息表。根据信息回答:
常用名 利托那韦 英文名 Rltonavir
CAS号 155213﹣67﹣5 分子量 720.944
分子式 C37H48N8O5S2 熔点 120﹣122℃
(1)利托那韦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一个C37H48N8O5S2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C37H48N8O5S2中H、N、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48.(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松花团子”是宁波有名的小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松花粉,松花粉不仅增加了“松花团子”独特风味,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人体所必须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锌等元素,其中维生素B2又被称为核黄素(C17H20N4O6),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1)松花粉中的钙、锌等元素是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核黄素分子中碳、氢、氧三个原子的个数比    。
(3)3.76g核黄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g。
49.(2023 镇海区模拟)近期流感高发,其中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的基本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C7H10O5)由    种元素组成。
(2)莽草酸(C7H10O5)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
(3)按照物质分类方法,莽草酸(C7H10O5)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50.(2023 宁波模拟)2021年2月28日,中国海油宣布:山西临兴气田地质储量超1010亿立方米。目前气田正进一步加快勘探开发,建成后将大大增强华北地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为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绿色清洁能源保障。
(1)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燃气公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
硫醇(C2H5SH),乙硫醇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
(3)12.4g乙硫醇中含有     g硫元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反应前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是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存在于化合物中,化合价为+1,故B错误;
C、丙的分子构成中含有三种原子,故是三种元素组成的,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4O+H2O;故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变化Ⅰ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变化Ⅱ降温后,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说法不正确;
C、变化Ⅰ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变化Ⅱ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图1中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丁物质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B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烷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y+z=32+200+1=233,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由微观图示可知一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H4O,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Ⅰ中氧气为反应物,反应Ⅱ中氧气为生成物,因此氧气在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使用,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Ⅱ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由此可知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故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该过程中反应物有二氧化碳,因此该成果对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解:A、由SiO2+6HF═H2SiF6+2X可知,反应前后硅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氟原子都是6个,因此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不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H2SiF6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硅元素化合价是+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元素显﹣1价,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仅次于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反应物二氧化碳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常归到无机物类,不属于有机物,甲烷属于有机物,故A说法错误;
B、醋酸是一种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故B说法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没有再分,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原子,故C说法正确;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A、丁是水,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为(28×2):(18×6)=14:27,说法错误。
故选:D。
8.【解答】解:观察微观示意图中的反应物的分子为:NH3和NO,生成物的分子为N2和H2O,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因此: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NH3和NO两种,故A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B说法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C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
B、丙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硫酸,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2=1:1,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因此反应前后一定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说法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甲是氨气,氨气相对分子质量是14+3=17,该选项不正确。
B、氨气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2N2+6H2O,反应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该选项不正确。
C、反应后分子种类改变,该选项不正确。
D、反应前后“”表示的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即乙0变成﹣2,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N2+2CO2。
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反应中每4个分子变化成了3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故B说法不正确;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NO与CO的质量之比为(30×2):(28×2)=15:14,故C说法正确;
D、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在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解答】解:A、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物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1: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解答】解:A、a点对应的物质是氮单质,是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说法正确;
B、b点对应的物质是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说法正确;
C、c点对应的物质是HNO2,不是硝酸,说法错误;
D、d点物质可能是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说法正确;
故选:C。
14.【解答】解:A、反应物Na和He均为金属单质错误,因为钠是金属单质,氦气是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B、Na2He中Na为+1价,He为﹣2价,He为﹣1价错误;故选项错误;
C、氮气是一种单质,由氮元素组成的;二氧化氮是一种化合物,是由氮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
D、生成 Na2He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A、水是氧化物,该选项正确。
B、丁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该选项正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O2+H2O=2HNO3+NO,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3:1,该选项不正确。
D、该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呈现了三种化合价,二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是+4,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是+5,一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是+2,该选项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
B、生成物为CH4和H2O,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为+1价,发生了改变,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以及数目不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解答】解:A、SiO2 nH2O是由SiO2 nH2O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个硅胶分子由一个硅原子、2n个氢原子、(2+n)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硅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硅胶产品不宜用碱性洗涤剂清洗,故选项说法正确。
D、SiO2 nH2O属于结晶水合物,只计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即可,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8.【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甲、图乙的方程式分别是:H2O+Cl2=HCl+HClO 2HClO=HCl+O2↑。
A、由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0、+1、﹣1价三种,故A错误;
B、图甲的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图乙为分解反应,故B错误;
C、c物质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故C正确;
D、图中水分子稳定性都稳定,故D错误。
故选:C。
19.【解答】解:A、甲醛和氧气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方程为CH2O+O2CO2+H2O,故A正确;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两种都是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CO2和H2O都是氧化物,故C正确;
D、该化学反应产物CO2会引起温室效应,故D正确;
故选:B。
20.【解答】解:A、14C中的质子数为6,错误;
B、14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2=46,错误;
C、14C与12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正确;
D、14C的质子数是6,小于中子数14﹣6=8,错误。
故选:C。
21.【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H2OCH4+2O2。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说法不正确;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中的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B说法正确;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2.【解答】解:A、在反应物中,氢气是一种单质,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生成物水和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说法错误;
B、丙是水,水的式量为1×2+16=18,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及其数目均不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说法错误。
故选:B。
23.【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4O+H2O。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生成了两种分子,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1,说法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C。
24.【解答】解:由CO2和某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一碳化合物和水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A、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乙对应的气体是氢气,故错误;
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CH3OH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故正确;
D、该反应有单质氢气参加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5.【解答】解: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4=0,则x=+3价。
故选:A。
26.【解答】解:A、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乙的化学式是H2O,该选项说法正确;
B、1个C3H4OH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2:6: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7.【解答】解:由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NaClO2和Cl2,生成物是:NaCl和ClO2,反应的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由此可知:
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个数之比为2:1,故A正确;
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故B错误;
C、y是Cl2,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x、z、w均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均是化合物,y是Cl2,属于单质,故D错误。错误。
故选:A。
28.【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H3CH2OH+O2CH3CHO+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故B说法不正确;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46×2):32=23:8,故C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29.【解答】解:A、FeCO3是由铁、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FeCO3中Fe、C、O元素的质量比为56:12:(16×3)=14:3: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FeCO3中碳酸根显﹣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FeC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干燥品在空气中稳定,湿品在空气中氧化为氢氧化铁成茶色,则湿品变成茶色是因为FeCO3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0.【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单位不是克,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1×4+16):(1×2+16)=16:9,故正确;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都没有改变、分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故错误。
故选:B。
31.【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A、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故A错误;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每7个分子变化成了8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A、B和生成C、D的质量比为17:24:14:27,故C正确;
D、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一定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2.【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Ⅰ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即硫酸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硫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B、反应Ⅲ是由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质量不变,说法错误;
D、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33.【解答】解:(1)微观示意图可知,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2)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A正确
B、根据化学式CH2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式C2H6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C2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AB;
故答案为:(1)C+H2OCO+H2;
(2)AB。
34.【解答】解:(1)依据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氯化钠,则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氢氧化钠能够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酸能够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A处应该是氢氧根离子,符号为:OH﹣;B处是氢离子,符号为:H+;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C处应该是水分子,符号为:H2O。
故答案为:
(1)离子;
(2)H2O。
35.【解答】解:(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2)NaCl、ClO2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NaCl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
(1)+1;
(2)B。
36.【解答】解:(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矿物质。
(2)氦﹣3的原子序数为2,即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它的原子内有2个电子。
(3)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氦﹣3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原子,这种现象叫氦核聚变。
故答案为:(1)矿物质;
(2)2;
(3)氦核聚变。
37.【解答】解:(1)麻黄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答案为:4或四;
(2)相对分子质量是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它的原子个数的代数和,麻黄碱化学式为C10H15NO,则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0+1×15+14+16=165,故答案为:165;
(3)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则麻黄碱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6=15:2;故答案为:15:2;
(4)质量为3.3g的麻黄碱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3.3g××100%=0.28g,故答案为:0.28。
38.【解答】解:(1)乙醇(C2H5OH)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填:3。
(2)乙醇分子(C2H5OH)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6:1.故填:2:6:1。
(3)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30mg×3=90mg,超过80mg/100mL血,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故填:90;影响。
39.【解答】解:(1)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食醋显酸性,不能涂抹,食盐水显中性,不能涂抹,肥皂水显碱性,可以涂抹,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涂抹,故答案为:C;
(2)NaCl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Cl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为0可列式为:(+1)+x+(﹣2)=0,x=+1,故NaClO 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答案为:+1价;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均不变,次氯酸钙发生的反应:Ca(ClO)2+CO2+X=CaCO3↓+2HClO,反应物中钙、碳、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2、4、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碳、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2、5、2,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40.【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1。
(2)金属镓的熔点是29.8℃,沸点是2403℃,在宁波夏季的高温下,温度高于29.8℃,则在宁波夏季的高温下镓单质往往呈现出液态。
(3)镓与氨气在1100℃下反应生成氮化镓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2NH32GaN+3H2。
故答案为:
(1)31;
(2)液;
(3)2Ga+2NH32GaN+3H2。
41.【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诺西那生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诺西那生钠属于有机物;
(2)诺西那生钠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磷元素和硫元素六种元素组;
(3)诺西那生钠中,P、S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17):(32×17)=31:32。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6;
(3)31:32.
42.【解答】解:(1)锶元素位于第二主族,因此在化合物中锶元素显+2价,在锶的含氧化合物有氧化锶、氢氧化锶、硫酸锶等,化学式分别为SrO、Sr(OH)2、SrSO4等;故答案为:SrO或Sr(OH)2或SrSO4(合理即可);
(2)A.铷在第一主族,铷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说法正确;
B.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则硒和氧结合显正价,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则硒和氢结合显负价,说法正确;
C.锑是金属单质,说法错误;
D.在同一周期中,由左到右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依次增大,则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大于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BD。
43.【解答】解:如图是氢原子的3种同位素原子的结构模型图,三种氢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总称为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氕的中子数为0,故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小的是氕。
故答案为:
相同的质子数;氕。
44.【解答】解:(1)A、铜﹣铁基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A错误;
B.铜﹣铁基催化剂能改变某个或某些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故B错误;
C.在反应过型中,铜﹣铁基催化剂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C错误;
D.在化学反应的后,铜﹣铁基催化剂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故D正确。
(2)由反应的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O2+4H2CH4+2H2O。
故答案为:(1)D;
(2)CO2+4H2CH4+2H2O。
三.计算题(共3小题)
45.【解答】解:(1)利托那韦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利托那韦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6×5)=111:20。
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
(2)111:20。
46.【解答】解:(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丙烯酰胺(C3H5NO)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由丙烯酰胺(C3H5NO)化学式的意义可知,丙烯酰胺中C、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5:1:1。
(3)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19.7%。
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
(2)3:5:1:1;
(3)19.7%。
47.【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利托那韦(化学式为C37H48N8O5S2)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2)由化学式可知,一个C37H48N8O5S2分子中共有的原子个数为:37+48+8+5+2=100;故答案为:100;
(3)C37H48N8O5S2中H、N、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48):(14×8):(16×5)=3:7:5;故答案为:3:7:5。
四.解答题(共3小题)
48.【解答】解:(1)化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松花粉中的钙、锌等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核黄素分子式为C17H20N4O6,碳、氢、氧三个原子的个数比为17:20:6;
(3)3.76g核黄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3.76g××100%=0.56g。
故答案为:
(1)化合物;
(2)17:20:6;
(3)0.56。
49.【解答】解:(1)莽草酸(C7H10O5)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莽草酸(C7H10O5)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7×12):(5×16)=21:20;
(3)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莽草酸(C7H10O5)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
(1)三;
(2)21:20;
(3)有机物。
50.【解答】解:(1)天然气是一种化石能源,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不可再生;
(2)乙硫醇(C2H5SH)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6):32=3:16;故答案为:3:16;
(3)12.4g乙硫醇中含有硫元素的质量为12.4g×=6.4g;故答案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