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19:1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激发引学
中国四大名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
2.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读出感情和气势。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6岁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本文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的。滕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曾在防御西夏方面作过贡献,后被人诬陷,一贬再贬,于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行将落成时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这篇抒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写作背景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初读课文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初读课文
自主研学
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画出疑难词句。   
四人一组,按照“读文—释句—译文”的步骤,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
小组帮学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动作名,荒废了的事业
被贬官
名作动,做太守
到了
第二年
通“俱”,全、皆
于是
扩大
原来的

通“嘱”

表目的,来
代指这件事
状后,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班级展学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班级展学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宽阔

指示代词,那

连接
景象

结构助词“的”
壮丽景象
完备、详细
判断句
名作状,向南
名作状,向北
通向,到达
聚会

这里
结构助词,的
状后,多于此会
胜景,美景
表推测
班级展学
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纳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千变万化,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这些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 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没
连绵不断的雨
接连
天气放晴
桅杆
船桨
迫近

被说坏话
前行

离开
国都
被非难、被批评指责
被动句
萧条冷落的样子
…的心情
极点
表顺承
冲向天空
光芒
昏暗
班级展学
译:(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呼啸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这时)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了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停息
和暖
日光
美丽的鱼
班级展学
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极言广阔
全部
偶尔
有时
尽头
消散
一起
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拿、执
面对、迎着

译:至于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而且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气洋洋的欢乐啊。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整体)
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班级展学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班级展学

曾经
探求
或许、也许
不同
表现
省略句,或异(于)二者之为
为什么
处在
指朝廷
因为

定后,居高庙堂、处远江湖

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
指“处江湖之远”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如果没有
这种人
一道
表推测,大概
一定
既然这样,那么
在……之前
在……之后
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他们)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而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而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担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这样说来,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而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班级展学
再读课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尝试背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________,_____ _。 登斯楼也,则有 ,_________,______ __,
感极而悲者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衔远山 吞长江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者的政治抱负
……
读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岳阳楼的景色
《岳阳楼记》的写作缘由
迁客骚人登楼的感受
整体感知
联系拓学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总结悟学
1.试总结相关文言知识。
①一词多义 ②词类活用
③古今异义词 ④通假字 ⑤古汉语句式
2.尝试赏析本文写景言志的方法,搜集具有忧乐意识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激发引学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本文总体写景,由景引发议论,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路。
2、分析迁客骚人的眼中景、览物情和悲喜观。
3、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目标
理清行文思路,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辨别表达方式。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①):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②~④):写登楼所见风景及不同景物所引起的不同感受。
第三部分(⑤):抒发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叙事
写景、抒情
议论、抒情
自主研学
阅读第一部分:
1.第1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说明了什么?
小组帮学
阅读第一部分:
1.第1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说明了什么?
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分享并修正自己的答案。
班级展学
1.第1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突出表现了滕子京政绩斐然,说明他虽政治失意却仍勤于政事,也反映出作者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要奋发有为,而不是消沉懈怠。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说明了什么?
自主研学
阅读第二部分:
1.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2.为什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 领起下文第3、4段的是哪句?
4. 第3、4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5.概括“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试分析其作用。
小组帮学
阅读第二部分:
1.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2.为什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 领起下文第3、4段的是哪句?
4. 第3、4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5.概括“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试分析其作用。
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分享并修正自己的答案。
班级展学
1.请从文中找出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
气势非凡
宽阔无边
湖光山色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一“衔”一“吞”,运用拟人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跟“远山”“长江”的关系,而且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
班级展学
2.为什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位置优越
交通方便
3. 领起下文第3、4段的是哪句?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由景入情)
4. 第3、4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班级展学
淫雨霏霏图
春和景明图
以己悲
以物喜
作者营造了一种日月无光、暮色沉沉、虎啸猿啼的“悲”的气氛。因为自己“去国怀乡”,所以“感极而悲”。
作者描绘了春风和煦、景色明丽、水天一色的良辰美景,渲染了“喜”的气氛。因为“把酒临风”,所以“其喜洋洋”。
5.概括“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试分析其作用。
班级展学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古仁人之心”
对比
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自主研学
阅读第三部分:
1. 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应该有怎样的悲喜态度及忧乐观。
2. 作者在文中说道,“是进亦忧,退亦忧”。“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3.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小组帮学
阅读第三部分:
1. 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应该有怎样的悲喜态度及忧乐观。
2. 作者在文中说道,“是进亦忧,退亦忧”。“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3.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分享并修正自己的答案。
与民同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班级展学
1. 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应该有怎样的悲喜态度及忧乐观?
古仁人之心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旷达的胸襟)
(伟大的抱负)
悲喜态度
忧乐观
“古仁人”的悲喜感情与个人进退、外物好坏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唯一能够影响他们悲喜感情的是民生疾苦、国家兴亡。
2. 作者在文中说道,“是进亦忧,退亦忧”。“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班级展学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
“退”指“处江湖之远”,在偏远地区做地方官。
3.“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和有古仁人之心的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规箴之意。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就是要超越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现实意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深层探究
范仲淹,我想对你说:你虽遭贬谪,但你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让我肃然起敬,你的人格魅力将使我的灵魂再一次得到净化。
请以“范仲淹,我想对你说……”的形式写一段话。
联系拓学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讨论,表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总结悟学
主旨归纳
1.总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2.表明了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3.表明了作者远大的抱负的句子是:
4.与“悲”照应的八个字是:
与“喜”照应的八个字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赞颂滕子京政绩的句子:
7.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
8.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
9.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理解性默写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题三
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议论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从全文看,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
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
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接以抒情;
第5段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
最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
课后练习四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不同:
“迁客骚人”:阴风苦雨则愁,风和日丽则喜。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胸襟。
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与民同乐”的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