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希望工程”义演【学习目标】
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例1]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成人票8元,学生票5元,如果本次义演共售出1000张票,筹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 ?分析:售出的票包括成人票和学生票,所得票款包括成人票款和学生票款,票款=票数×价格/张.因此上述问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
成人票数+学生票数=总票数, ①
成人票款+学生票款=总票款. ②解法一:设售出的学生票为x张,填写下表:
根据等量关系②,可列出方程:
5x+8(1000-x)=6950
解,得x=350.
1000-350=650(张)
答:售出的成人票650张,学生票350张.解法二:设所得学生票款y元,填写下表
根据等量关系①可得
解,得y=1750
1750÷5=350 1000-350=650
答:售出的学生票数为350张,成人票650张.y56950-y8y56950-y8+=1000 如果票价不变,那么售出1000张票所得的票款可能是6930元吗? 想一想:【基础知识精讲】
题目中含有多个未知量时,怎样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当题目中含有多个未知量(一般为两个或三个),题目一般有相应的多个等量关系,其中大部分是在设定未知数x后,将其他的未知数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而最后一个等量关系是用来列方程的.
注意:等量关系在审题时逐个写出,用过一个删一下.即当某个等量关系用于设相关未知数后,便不可再用于列方程.【学习方法指导】
[例1]小兵用150元买了甲、乙两种书,共20本,甲种书单价10元,乙种书单价5元,则小兵买了这两种书各多少本?
点拨:(一)此题有两个未知数:甲书的数量,乙书的数量.则应从题目中找到两个等量关系:
甲书款+乙书款=150 ①
甲书量+乙书量=20 ② 题目要求的是两种书的数量,表示这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是等量关系②,因此可利用②来设未知数,而用等量关系①来列方程.
解法一:设小兵买了甲种书x本,则买了乙
种书(20-x)本,根据题意,得:
10x+5(20-x)=150
10x+100-5x=150
5x=50
x=10
20-10=10(本)解法二:此题还可设买了乙种书x本,则甲
种书有(20-x)本.根据题意,得:
10(20-x)+5x=150
200-10x+5x=150
-5x=-50
x=10
20-10=10(本)
答:小兵买了甲、乙两种书各10本.
[例2]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这两个数的位置对换,那么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27.求这个两位数.
点拨:求两位数需先求出十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分别是几.有两个未知数则应至少有两个等量关系:
个位数字=十位数字×2 ①
新两位数-原两位数=27 ②解: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则其
个位数字为2x.根据题意,得:
(2x·10+x)-(10x+2x)=27
21x-12x=27
9x=27
x=3
3×2=6
∴原两位数是3×10+6=36
答:这个两位数是36.[例3]某车间共有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如果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要按1∶2配套,应分别安排多少工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
点拨:由题意可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①生产螺栓工人数+生产螺母工人数=28.
②螺栓总数:螺母总数=1∶2.解:设安排x人生产螺栓,则有(28-x)
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得
18(28-x)=12x·2
504-10x=24x
504=42x
12=x
x=12
28-12=16(人)
答:应安排12人生产螺栓,16人生产螺母才行.[例4]初一(1)班举办集邮展,展出的邮票若平均每人三张还多24张,若平均每人4张还少26张.这班有多少学生?多少邮票?
点拨:由题意知两个等量关系:
人数×3+24=邮票数 ①
人数×4-26=邮票数 ②
由此可看出两个等量关系的等号右侧都是邮票总数,所以可以让①②的等号左边部分相等得到新的等量关系③,利用它来列方程.
邮票数=人数×3+24=人数×4-26 解:设这班有学生x人,根据题意得:
3x+24=4x-26
-x=-50
x=50
邮票数:50×3+24=174(张)
答:这个班有50名学生,174张邮票 【拓展训练】
本节课用到了如下的几个知识:
1.总价=单价×数量.
2.工作总量=个人效率×工作人数.
3.若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则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10b+a.
学习了本节课,你会做下面的题目吗?
1.某城市的中学生发起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一中每个班级平均捐款30元,二中比一中少6个班,每个班级平均捐款40元,结果两校的捐款数正好相等.这两所中学各捐款多少元? 点拨:此题有两个等量关系:
二中班级数=一中班级数-6 ①
二中总捐款额=一中总捐款额 ②
因此,这个题可先利用①设未知数,用②列出方程,解出各中学的班级数,间接再求各中学捐款额;而此题也可用②设未知,利用公式“捐款总额=平均捐款×班级数”得到各中学班级数,利用①列方程,解出结果. 解:设一中有x个班,二中有(x-6)
个班.根据题意,得:
30x=40(x-6)
30x=40x-240
-10x=-240
x=24
24×30=720(元)
由于两个中学捐款相同,所以二
中捐款720元.
答:这两所中学各捐款7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