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31 16:58:41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地球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球相比,GJ357d(  )
①公转周期较长②大气层较薄③公转周期较短④大气层较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GJ357d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至少还需满足的条件有(  )
A.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
B.有固体表面
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D.有丰富的液态水
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登陆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结合地球和火星地理特征比较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与日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 1 23时56分 365.2564天
火星 227.9 0.11 0.15 24时37分 686.98天
3.火星属于(  )
A.地月系 B.类地行星 C.河外星系 D.远日行星
4.与地球相比,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B.大气层厚于地球
C.自转的线速度快于地球 D.公转的角速度慢于地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光伏发电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太阳辐射(  )
A.在地球上两极地区总量最大 B.我国在黑龙江地区总量最大
C.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裂变 D.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6.从资源条件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长白山区 C.内蒙古西部 D.长江三角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屋,距地球仅1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约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杏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7.“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8.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远
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而且演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鱼类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无脊椎动物
10.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1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B.B所在的圈层不利于地球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
C.C圈层的主要组成物质是高温熔融的铁和镍
D.D圈层一般被科学家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2018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4.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外部圈层产生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随高度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增大。
B.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二、/strong>、综合题:58分
15.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表示的天体或现象填在下列横线上。A   、②   ;
(2)图甲中的   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   现象。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乙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刚刚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108km,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104km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下图)
(1)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图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其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填序号)。
(3)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存在   ,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条件   。
(4)试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点评】 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1.由材料“ 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知,与地球相比, GJ357d 的公转周期短,体积比地球大,引力较强,围绕在 GJ357d 周围的大气层厚度是比较厚的, ③④正确。故选C。
2.由材料“ 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 ”知,若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的话,无法获得适宜的温度,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固体表面、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BC错误;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若GJ357d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至少还需满足的条件有 丰富的液态水,D正确。故选D。
【答案】3.B
4.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四大行星,B正确。故选B。
4.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火星距日距离比地球远,表面温度应比地球低,A错误;火星质量比地球小,引力更小,大气层厚度应小于地球,B错误;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大,体积比地球小,自转线速度应小于地球,C错误;火星公转周期长于地球,公转角速度小于地球,D正确。故选D。
【答案】5.D
6.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5.由所学知识知,太阳辐射的全球分布规律为,在地球表面总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A错误;在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地区,B错误;太阳辐射由太阳内部核聚变产生,C错误;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光合作用、生命繁衍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D正确。故选D。
6.由图可知,该地区有大片光伏发电设施,说明该地光照资源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属于四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区域,最适合发展光伏发电,C正确。故选C。
【答案】7.B
8.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7.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知,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10光年,该距离超越了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越银河系,属于银河系,B正确,CD错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A错误。故选B。
8.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因此该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类地行星的温度太高,行星温度高低主要和与绕转恒星距离有关,所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正确,D错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因此陆地面积大小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拥有大气层,B错误。故选C。
【答案】9.D
10.D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9.根据所学知识,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出现在生命初期,哺乳动物出现在无脊椎动物之后,故选D。
10.根据所学知识,地质历史由于环境变迁出现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出现的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故选D。
【答案】11.D
12.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岩浆发源于软流层。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AB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内部圈层由外至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所以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表述正确,C正确,不符合题意;地壳只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
12.所学知识分析,A圈层为大气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A正确;B圈层为水圈,水循环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错误;C圈层位于地球内部圈层最上边,为地壳,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C错误;D圈层是地核,岩浆发源地在地幔中的软流层,D错误。故选A。
【答案】13.A
14.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空气中、海洋里、地上的和地下的,共同构成生物圈,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13.由题分析知,喷发的火山灰最先进入大气圈,火山灰物质通过降水等形式降落于海洋直接进入水圈,或降落陆地地表,汇集于江河湖泊之中,进入水圈;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吸收水圈中火山灰带来的营养元素,火山灰物质则进入生物圈,生物残体和直接降落至地表的火山灰沉积下来,固结成岩形成岩石,火山灰物质迁移至岩石圈,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圈随高度增加,大气密度迅速缩小,A错误;水圈中水由液态水、固态水(如冰川、积雪等)和气态水(如大气水等)组成,B正确;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相互间关系密切,D错误。故选B。
15.【答案】(1)日珥;水星
(2)C;极光
(3)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日珥, ② 水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的日冕层C,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乙展示了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所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为 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
【点评】太阳大气层由内及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16.【答案】(1)2;太阳
(2)火星;木星;②
(3)高级智慧生命;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内部条件: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存在液态水。
(4)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包括太阳系这一恒星星系和行星星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太阳系是最高一级,中心天体为太阳。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阳系由内及外分别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 ②为火星③为木星,其中②为类地行星。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存在高级智慧生命。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点评】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1 / 1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地球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球相比,GJ357d(  )
①公转周期较长②大气层较薄③公转周期较短④大气层较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GJ357d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至少还需满足的条件有(  )
A.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
B.有固体表面
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D.有丰富的液态水
【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点评】 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1.由材料“ 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知,与地球相比, GJ357d 的公转周期短,体积比地球大,引力较强,围绕在 GJ357d 周围的大气层厚度是比较厚的, ③④正确。故选C。
2.由材料“ 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 ”知,若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的话,无法获得适宜的温度,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固体表面、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BC错误;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若GJ357d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至少还需满足的条件有 丰富的液态水,D正确。故选D。
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登陆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结合地球和火星地理特征比较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与日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 1 23时56分 365.2564天
火星 227.9 0.11 0.15 24时37分 686.98天
3.火星属于(  )
A.地月系 B.类地行星 C.河外星系 D.远日行星
4.与地球相比,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B.大气层厚于地球
C.自转的线速度快于地球 D.公转的角速度慢于地球
【答案】3.B
4.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四大行星,B正确。故选B。
4.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火星距日距离比地球远,表面温度应比地球低,A错误;火星质量比地球小,引力更小,大气层厚度应小于地球,B错误;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大,体积比地球小,自转线速度应小于地球,C错误;火星公转周期长于地球,公转角速度小于地球,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光伏发电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太阳辐射(  )
A.在地球上两极地区总量最大 B.我国在黑龙江地区总量最大
C.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裂变 D.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6.从资源条件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长白山区 C.内蒙古西部 D.长江三角洲
【答案】5.D
6.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5.由所学知识知,太阳辐射的全球分布规律为,在地球表面总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A错误;在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地区,B错误;太阳辐射由太阳内部核聚变产生,C错误;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光合作用、生命繁衍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D正确。故选D。
6.由图可知,该地区有大片光伏发电设施,说明该地光照资源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属于四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区域,最适合发展光伏发电,C正确。故选C。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屋,距地球仅1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约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杏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7.“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8.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远
【答案】7.B
8.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7.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知,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10光年,该距离超越了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越银河系,属于银河系,B正确,CD错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A错误。故选B。
8.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因此该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类地行星的温度太高,行星温度高低主要和与绕转恒星距离有关,所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正确,D错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因此陆地面积大小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拥有大气层,B错误。故选C。
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而且演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鱼类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无脊椎动物
10.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答案】9.D
10.D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9.根据所学知识,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出现在生命初期,哺乳动物出现在无脊椎动物之后,故选D。
10.根据所学知识,地质历史由于环境变迁出现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出现的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故选D。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1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B.B所在的圈层不利于地球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
C.C圈层的主要组成物质是高温熔融的铁和镍
D.D圈层一般被科学家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11.D
12.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岩浆发源于软流层。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AB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内部圈层由外至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所以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表述正确,C正确,不符合题意;地壳只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
12.所学知识分析,A圈层为大气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A正确;B圈层为水圈,水循环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错误;C圈层位于地球内部圈层最上边,为地壳,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C错误;D圈层是地核,岩浆发源地在地幔中的软流层,D错误。故选A。
2018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4.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外部圈层产生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随高度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增大。
B.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13.A
14.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空气中、海洋里、地上的和地下的,共同构成生物圈,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13.由题分析知,喷发的火山灰最先进入大气圈,火山灰物质通过降水等形式降落于海洋直接进入水圈,或降落陆地地表,汇集于江河湖泊之中,进入水圈;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吸收水圈中火山灰带来的营养元素,火山灰物质则进入生物圈,生物残体和直接降落至地表的火山灰沉积下来,固结成岩形成岩石,火山灰物质迁移至岩石圈,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圈随高度增加,大气密度迅速缩小,A错误;水圈中水由液态水、固态水(如冰川、积雪等)和气态水(如大气水等)组成,B正确;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相互间关系密切,D错误。故选B。
二、/strong>、综合题:58分
15.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表示的天体或现象填在下列横线上。A   、②   ;
(2)图甲中的   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   现象。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乙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答案】(1)日珥;水星
(2)C;极光
(3)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日珥, ② 水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的日冕层C,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乙展示了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所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为 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
【点评】太阳大气层由内及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刚刚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108km,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104km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下图)
(1)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图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其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填序号)。
(3)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存在   ,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条件   。
(4)试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1)2;太阳
(2)火星;木星;②
(3)高级智慧生命;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内部条件: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存在液态水。
(4)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包括太阳系这一恒星星系和行星星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太阳系是最高一级,中心天体为太阳。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阳系由内及外分别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 ②为火星③为木星,其中②为类地行星。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存在高级智慧生命。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点评】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1 / 1
同课章节目录